《11.我国的人口与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案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案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bebc211ba0d4a7302763aef.png)
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统计图表,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通过各种图标和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3.通过实例,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4.通过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危害、应对措施教学难点中国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出示韩非子、毛泽东、温家宝的图片和人口观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又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就会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问:结合今天中国的人口现状,你比较赞同谁的观点活动2【讲授】讲授2.合理的人口标准及原因复习前一节课合理的人口标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即: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提问:问什么?原因:a、人是生产者,……如果人太……b、人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太多……出示材料: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材料材料一: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材料三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人口教案初中地理
![人口教案初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2d97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2.png)
人口教案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增长情况。
- 能够通过图表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法,观察我国人口分布图,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 采用小组讨论法,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
- 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2. 教学难点: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方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导入语: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它的人口又是怎么变化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我国的人口。
(板书课题)环节二:新课教学1.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结合书上11页内容,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生: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师:占世界人口的多大比例?生:约占世界人口的21.2%。
师: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是什么?生: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课堂预设: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生: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特点?生: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寒冷,经济落后。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课堂预设:师:为什么我国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师: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如何?生: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人口总数仍在持续增长。
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增长情况和分布特点,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700b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1.png)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3. 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有什么了解?中国人口有多少?二、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2. 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 提问: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这么快?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东多西少的原因。
3. 提问: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四、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如汉族、壮族、藏族、回族等。
3.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壮族三月三、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感想?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2. 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的重要性。
3.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和民族有什么看法?如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有关中国人口和民族的问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53c80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f.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难点: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数据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d6407d29b9f3f90f77c61b3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xx年),占世界1/5,最多(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3f1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a.png)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上地理人口教案(3篇)
![七上地理人口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1eed4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b.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
2. 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学会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3. 认识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2.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 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人口分布的原因分析。
2. 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为什么这个国家人口这么多?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人口的知识,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人口分布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1)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教师讲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如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
(3)教师总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在农业革命后加快,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快。
2.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教师讲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亚洲人口密度大,欧洲人口密度小等。
(3)教师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
3. 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1)教师讲解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如: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等。
(2)教师讲解人口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如:就业压力、社会不稳定等。
(3)教师讲解人口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如:劳动力过剩、经济增长压力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教师挑选几道练习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教师给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成绩,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025a9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5.png)
《地理教案: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一、引言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从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1.自然资源需求增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水源、土地和能源等都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过度开采和过度使用,使得这些资源变得紧缺。
此外,大规模种植业和畜牧业也会占用大量土地,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2. 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过多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冲击。
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和低效能源使用等现象加剧了空气和水质污染的程度。
此外,废物处理也成为一个严峻问题。
这些因素都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措施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清洁能源等举措,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学术界和公众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
2.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为了解决资源紧张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这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行节约用水政策和土壤保育等。
此外,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推动普及教育和提高女性地位教育对于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解决至关重要。
普及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环保行动,并从个体层面上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也是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4.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都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废物产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ede5775e2bd960590c6778f.png)
我 严峻的
国 人口形势
基本特点
的 人
人口现状 的特点 一般特点
口
依据
问
计划生育 目 标
题 的基本国策 要 求
意义
• 1.自然资源有何重要性? • 2.造成当今世界资源与发展 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 3.我国的资源形势? • 4.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名称
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常规能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所占 百分 比
3.53 %
10.89 33.2
%
%
34.89 %
据统计:全国15 岁以上的人口中,文 盲和半文盲约6.5%我国100万人口中的科 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 的1/60.据统计,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
的大学生数,我国排第135位.
特点:2、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 ---身体素质 ---文化素质
指 尖 的 清 凉 写下与 你的一 纸笺约 :我在 花下, 你在诗 行。 竹 篱 , 细 径, 微花柔 草,露 清宁, 衣香人 影两匆 匆,消 尽秋情 几声。 飞 花 残 影 ,落 梅堆雪 ,是季 节的一 声叹息 ,是痴 情的一 纸秋雨 ,是我 来了,
你 己 不 在 这 里。 临 水 听 曲 ,吴 侬软语 ,莺莺 燕燕, 嘤嘤。 隔岸观 花,花 落水动 ,瓣瓣 香,瓣
水一程。 季 节 太 短 ,相 思太长 ,时光 不复从 前,纤 尘落尽 处
只生一个
幸福多多
我国的人口问题
中外人口对照表(单位:亿):
国 中印美巴日法 英 家 国度国西本国 国
人 12.9 10.2 2.8 1.7 1.3 0.6 0.6 数
(2000年7月统计)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a85d4a1748d7c1c708a145ae.png)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厚德中学陈红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2、使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准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准确的人口观;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实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实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803fe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7.png)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1教学要求:1、记住我国的人口总数;2、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城乡人口比例以及华侨和侨乡;3、提高阅读人口密度图及柱状图的力量。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数量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人口密度图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教具:幻灯片若干教学方法:讲解并描述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同学群答:34个。
〕那么我们石家庄市属于哪一个省区?〔同学群答:河北省。
〕假如我们出了河北省,我们应当说我们是哪里人?〔同学群答:河北省人。
〕那我们要是出了国之后,别人问你是哪里人,你怎样回答?〔同学群答:中国人。
〕假如再问你是哪个民族,你怎么回答?〔同学群答:汉族。
〕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对我们国家的人口和民族的状况有所了解,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其次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板书〕。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中国的人口〔板书〕。
授新课有的同学可能知道,我们国家如今正在进行全国的人口普查,谁知道这是第几次全国人口普查呢?〔同学答或老师说出:第五次。
〕这次人口普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统计一下我国如今的人口总数。
假如我问你如今我国的人口数是多少,你能回答上来吗?〔同学答或老师说出:不能。
〕我们只能看一下最近的一次人口统计状况。
据199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全国人口资料,1997年我国的人口为12.36亿,而当时的世界人口有59亿,因此我们可以算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板书:97年12.36亿占世总2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的12.36亿人口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到什么程度。
〔放幻灯片: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我们看到的这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人口比较图,想一想,这四个国家是怎样的四个国家?〔同学答: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
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
![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12b76d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png)
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我这样给你写如何?【小学五年级社会教案】学习我国的地理和人口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地理和人口的概念;2.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主要山脉和水系等;3. 了解我国的人口情况,包括总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组成等;4. 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和人口的兴趣,激发学习社会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特点;2. 我国的人口情况。
三、教学内容1. 地理是什么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分布,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
2.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我国位于东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东临太平洋,邻近日本、韩国等国家;南濒南海,与东南亚国家相邻;西北与中亚、南亚接壤,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交壤。
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角洲、黄河流域等。
我国的大江大河众多,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3. 了解我国的人口情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总人口超过14亿。
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的组成也有所变化,年轻人比例逐渐下降,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
四、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播放中国地理和人口介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演示: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我国的地理特点和人口情况的图片和图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我国地理和人口的认识和想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和人口特点。
5. 播放资源:教师可使用合适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观看并记录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地理和人口问题的理解情况。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c1d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3.png)
初中地理我国人口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2. 利用图表,归纳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 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2. 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
2. 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人口特点(1) 人口数量多【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思考:我国的人口概况?【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人口数量大。
(2) 人口增长迅速【教师活动】多媒体上给出1691—2010年的我国人口数据表,让学生绘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教师指导绘图注意事项,学生绘图结束后进行展示,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分小组讨论:【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绘制折线图,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生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 人口分布【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 人口问题【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和数据,小组讨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882f63a98271fe910ef98b.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一、活动主题:我国的人口与资源二、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人口与资源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知晓人均资源少,学会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3.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安排学生查资料,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二)活动过程1.令人鼓舞的中国“情”(1)上课开始:出示反映祖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画面,同时伴有《大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让学生人情入境。
(2)师:同学们,从优美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外,还要引出中国人口众多这~话题。
2.喜忧参半的中国“人”师: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众多的中华儿女,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建设着我们美丽的家园。
(1)同学们,我们经常说我国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 显示:我国有13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口22%,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每五人就有~个中国人。
(2)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①中国的面积和人口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多少倍?②这四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可以请学生上台分别计算)师总结: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的总和的两倍。
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54b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1.png)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1. 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中国的疆域》内容,让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人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
2. 教师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讲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等。
3. 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省份,调查该省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统计图展示给大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 收集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分析标语中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
![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75aa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1.png)
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以下是一份八年级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
2. 使学生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及人口政策。
难点: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数据资料。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一聊人口这个话题。
大家知道咱们国家有多少人吗?生:很多很多。
师: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谁能说说人口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生:人多力量大,可以干很多事情。
生:但也会消耗很多资源。
师:非常好,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那咱们来看看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展示相关图表)大家从这个图上能看出什么呢?生:人口一直在增加。
师:没错,那增长速度有什么变化呢?生:好像后来变慢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想。
生:可能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人口政策。
那这个政策有什么意义呢?生: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资源分配。
师:说得太对了!那同学们想想,现在人口情况又有变化了,政策是不是也需要调整呢?生:现在开放二胎、三胎了。
师:对呀,这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人口相关问题。
但在讨论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aa5e00a32d7375a41780c7.png)
意识
从
塑料
身
垃圾的
边 空罐 分类 空瓶
的
小
牛奶盒 塑料瓶
事
用
做
淘 米
起
水 浇
花
二、做好可持续 发展,科学发展观
的宣传
拯救地球 就是拯救未来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 人口形势
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 相对短缺。(或者说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造成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开发不合理、 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
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
全球已有30%的土地退化,森林面积缩 小1/3,在过去的4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引起
3. 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 动正式举行。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 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积极参与这 一活动符合( )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的能 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 大
欣赏完上面的一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悟?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 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恶化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 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3f0c215b998fcc22bcd10dda.png)
张湾中心学校课时教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调查、收集我国或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必须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举,树立正确的人客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以及人口国策。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青B宁C.新D.藏(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
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3.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B.医疗水平的提高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9e34b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a.png)
初中地理人教版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理解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3. 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人口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图表和数据;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思考人数的多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等;2. 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4. 分析人口政策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读图分析(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2. 分析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的人口特点;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2. 强调人口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口增长对家乡的影响;2.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和影响,掌握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d23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3.png)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思政教案第一部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课程以思政教育为导向,通过深入探讨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二部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人口对资源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有限的资源。
一、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量人口需要食物、水、能源和土地等基本资源,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等。
第三部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一、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大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这些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和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建立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加强环境监测等。
第四部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实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一、案例研究:城市化与环境保护通过研究全球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分析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二、实践活动: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组织学生参与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第五部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