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
(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
(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一、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相关标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19773-2005 变压吸附提纯氢系统技术要求已发布2 GB/T 19774-2005 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已发布3 GB/T 24499-2009 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已发布4 GB/T 26915-2011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的能量转化效率与量子产已发布率计算5 GB/T 26916-2011 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已发布6 GB/T 29411-2012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技术要求已发布7 GB/T 29412-2012 变压吸附提纯氢用吸附器已发布8 GB/T 29729-201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已发布9 GB/T 30718-2014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已发布10 GB/T 30719-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已发布11 GB/T 31138-2014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已发布12 GB/T 31139-2014 移动式加氢设施安全技术规范已发布13 GB 32311-2015 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已发布14 GB/T 33291-2016 氢化物可逆吸放氢压力-组成等温线(P-C-T)测试方法已发布15 GB/T 33292-2016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已发布16T/CECA-G0015-2017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团体标准17 GB/T 34584-2017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已发布18 GB/T 34583-2017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已发布19 GB/T 34537-2017 车用压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已发布20 GB/T 34540-2017 甲醇转化变压吸附制氢技术要求已发布21 GB/Z 34541-2017 氢能车辆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已发布22 GB/T 34539-2017氢氧发生器安全技术要求已发布23 GB/T 34544-2017 小型燃料电池车用低压储氢装置安全试验方法已发布24 GB/T 34542.1-2017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已发布25 GB/T 34542.2-2018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压缩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已发布26 GB/T 34542.3-2018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3部分:金属材料氢脆敏感度试验方法已发布二、燃料电池电堆标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Z 21743-2008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独立型)性能试验方法现行2 GB/Z 21742-2008 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现行3 GB/T 23751.1-2009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4 GB/T 23751.2-2009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5 GB/T 23646-2009 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现行6 GB/T 23645-2009 乘用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现行7 GB/T 25319-2010 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现行8 GB/T 27748.1-2011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9 GB/T 27748.3-2011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3部分:安装现行10 GB/T 28183-2011 客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现行11 GB/Z 27753-2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工况适应性测试方法现行12 GB/Z 23751.3-2013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3部分:燃料容器互换性现行13 GB/T 28816-2012 燃料电池-术语现行14 GB/T 28817-2012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现行15 GB/T 30084-2013 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安全现行16 GB/T 27748.2-2013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17 GB/T 29838-2013 燃料电池模块现行18 GB/T 31036-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安全现行19 GB/T 31037.1-2014 工业起升车辆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20 GB/T 31037.2-2014工业起升车辆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技术条件现行21 GB/T 31035-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低温特性试验方法现行22 GB/T 31886.1-20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杂质适应性测试方法现行23 GB/T 31886.2-20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杂质适应性测试方法现行24 GB/T 25447-20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及活化台现行25 GB/T 33978-2017 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现行26 GB/T 27748.1-2017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现行27 GB/T 27748.2-2013法28 GB/T 27748.3-2011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3部分:安装现行29 GB/T 27748.4-2017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4部分:小型燃料电现行池发电系统性能试验方法30 GB/T 23751.1-2009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31 GB/T 23751.2-2017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 性能试验方法现行32 GB/Z 23751.3-2013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3部分: 燃料容器互换性现行33 GB/T 33983.1-20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第一部分:安全现行34 GB/T 33983.2-20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第二部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35 GB/T 20042.1-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部分:术语现行36 GB/T 20042.2-200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2部分:电池堆通用技术条件现行37 GB/T 20042.3-2009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3部分:质子交换膜测试方法现行38 GB/T 20042.4-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现行wtherjrtykrtukrt39 GB/T 20042.5-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5部分:膜电极测试方法现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6部分:双极板特性测试方现行40 GB/T 20042.6-2011法41 GB/T 20042.7-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7部分:炭纸特性测试方法现行42 GB/T 33979-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低温特性测试方法现行43 GB/T 34582-201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和电池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44 GB/T 34872-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现行45 GB/T 36288-201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2019.1.1三、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现行2 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现行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现行3 GB/T 24554-2009bnkdfmndgvnk.gjk.gj4 GB/T 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现行5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现行6 GB/T 26779-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现行7 GB/T 26991-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现行8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现行9 GB/T 29124-201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现行四、燃料电池相关标委会(仅列出和燃料电池相关的部分标委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4/SC 27)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用高压燃料气瓶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1/SC 8)。
氢燃料电池 标准
氢燃料电池标准介绍如下: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技术,其广泛应用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证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安全和标准化,国内外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氢燃料电池的相关标准。
一、ISO 标准
ISO 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氢燃料电池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如下:
1.ISO 14687:氢能源-燃料质量规定
2.ISO16111:氢能源技术-燃料电池限制和试验方法
3.ISO 17268:汽车用压力水素气瓶规范
4.ISO 22734:压力水素气瓶检验抽样和检验程序
5.ISO 19880:加氢站的设计、建设、协调和操作
ISO 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氢燃料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从而保障其安全和可靠性。
二、GB 标准
GB 标准是中国制定的氢燃料电池相关的标准。
主要包括如下:
1.GB/T 2564:氢气规定
2.GB/T 18384:液态氢规范
3.GB/T 19232:固态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安全要求
4.GB/T 25987:氢气加油机规范
5.GB/T 27984:氢气车加氢站的设计和建设指南
GB 标准的制定同样旨在规范氢燃料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从而保障其安全和可靠性。
三、国际组织标准
此外,国际上还有一些组织发布的氢燃料电池相关标准,如欧盟共同研究中心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图,美国能源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严格的标准化限制。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开发、生产和使用,才能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氢能汽车 制造标准
氢能汽车制造标准
氢能汽车的制造标准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车辆结构、氢燃料系统、安全性能等。
以下是一些制造标准要点:
车辆结构:
包括车身材料、车架设计、车轮系统等。
标准可能规定车辆的尺寸、质量以及结构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氢燃料系统:
涵盖氢气储存、输送、供应等系统。
标准可能规定氢气储存罐的材料、强度、检测方法等。
燃料电池系统:
包括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标准可能涉及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性能:
规定车辆在事故、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标准。
包括防爆措施、紧急切断系统等。
排放标准:
要求符合环保和排放标准,确保车辆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符合规定。
车辆控制系统:
涵盖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确保车辆的驾驶和操作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汽车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
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建议查阅相应的汽车制造标准文件以获取详细信息。
1。
我国氢能技术标准
我国氢能技术标准氢能是一种长期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的清洁能源,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氢能的应用离不开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保障氢能技术安全可靠、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关键手段。
我国氢能技术标准的开展可以追述到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我国启动了氢能利用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氢能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
随着氢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借鉴国际经验,制订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内水平的氢能技术标准,不断推动着氢能技术领域的落地应用。
我国氢能技术标准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氢气制备和加氢设备标准、燃料电池标准、氢燃料汽车标准、氢能系统安全标准。
氢气制备和加氢设备标准是指对氢气制备和加氢设备的技术规范要求,包括氢气制备工艺、设备的使用性能等。
例如,国家标准《氢能加氢站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了加氢站建设的必要性、技术要求和规范,明确了加氢站的设备、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加氢站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营。
燃料电池标准是指对燃料电池的技术规范,其中包括燃料电池的管理、测试和抽象规范等。
如《燃料电池汽车用高压电缆》和《燃料电池汽车用柔性管路组合》两项国家标准,则分别对燃料电池汽车的高压电缆和柔性管路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了其使用寿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指标,保障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可靠使用。
氢燃料汽车标准则是指对氢燃料汽车的安全、性能、使用寿命等技术规范,其中包括汽车设计、制造、检验、测试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国家标准《氢能燃料汽车规范》明确了氢燃料汽车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包括车身、动力系统、隔热保温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汽车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
氢能系统安全标准则是指对氢能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安全规范进行规范化。
例如,国家标准《氢能安全技术规范》对氢能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氢能系统的安全性,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事故。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第三章 氢能的储存、输运与加注
氢能的储存
Ⅳ型储氢瓶结构图(左)
Ⅳ型储氢瓶示意图(右)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氢能的储存
在运输用储氢罐方面
目前运输高压储氢罐通常是长管拖车(鱼雷车)的高压储氢罐,大部分运输压力为20MPa,1kg 氢气从常压升到20MPa需要大约2度电。当前每个长管鱼雷车一般由6~8个高压钢瓶组成,每 车拉约260~460kg的氢气。该种运输方式在200~300公里以内(150公里经济性最好)相对 有经济性,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运氢方式,卸气一般需要2~6小时。
不同类型储氢瓶性能对比
材料
压强(MPa) 质量储氢密度(
%)
体积储氢密度( g·L-1)
使用寿命(a) 成本
Ⅰ型瓶 全金属气瓶
17.5-20 ≈1
14-17 15 低
Ⅱ型瓶
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 绕气瓶
26-30
Ⅲ型瓶
金属内胆碳纤维 全缠绕瓶
30-70
Ⅳ型瓶
非金属内胆碳纤维 全缠绕瓶
>70
≈1.5
2.4-4.1
有机物液体储氢以及固态储氢(物理吸附和化学氢化物),此外,还有化合物(甲醇、氨) 储氢等新型储氢方式,常见的储氢技术是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以及低温液态储氢技术。
储氢技术路线参数、优劣势对比
单位质量储氢 密度(%)
优点
高压气态储氢
1.0-5.7
充放氢速率快,结构相对 简单,能耗低,成本低
缺点
体积储氢密度较低,存在 泄漏、爆炸等安全隐患
氢能的储存、输运与加注
2023年
目录
CONTENTS
01 氢 能 的 储 存 02 氢 能 的 运 输 03 氢 能 的 加 注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概论
氢能和燃料电池标准政策
随着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开始制定相关的标准政策,以确保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标准政策: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准,如ISO 14687-2:氢燃料品规范和ISO 19880-1:氢燃料站设施。
2. 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发布的标准,如ANSI/CSA HGV 4.2:压缩氢气车辆燃料系统和ANSI/CSA HGV 4.3:压缩氢气车辆燃料系统安全。
3. 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发布的标准,如EN 17124:氢燃料站设施和EN 17123:氢气燃料系统的安全性。
4. 日本工业标准化组织(JIS)发布的标准,如JIS T 9235:燃料电池车辆用压缩氢气燃料系统和JIS T 9270:燃料电池车辆用氢气燃料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各国政府也会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例如,中国政府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完整的氢能产业体系,形成氢能经济新体系,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2023最新国标
目次范围 (1)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术语和定义 (1) 34 基本要求 (4)加注协议组成 (4)制定原则 (4)适用范围 (4)加注等级分类 (4)5 加注性能目标 (4)原则 (5)一般规定 (5)6 加注边界条件 (5)基本要求 (5)压力等级 (5)氢气预冷温度等级 (5)车载储氢系统 (5)管路压降 (6)加注方式 (7)7 加注过程 (7)无通信加注 (7)通信加注 (7)8 加注过程控制 (8)基本要求 (8)压力控制法 (9)流量控制法 (10)附录A(资料性)加注过程控制流程图 (11)A.1 加氢启动程序 (11)A.2 加注表选择程序 (12)A.3 加注程序 (13)A.4 加注过程检测程序 (14)A.5 氢气预冷温度等级降低加注程序 (15)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氢能汽车加注协议的组成、制定原则、加注性能目标、边界条件以及加注过程及控制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氢能汽车的氢气加注协议。
氢能船舶、氢能有轨电车、氢能飞行器、氢能工程车辆、氢能发电装置等的加注协议也可参照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54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GB/T 2454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2699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5544 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GB 50516 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车载储氢系统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从氢气加注口至压力调节器进口,与高压氢气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
车载储氢系统容量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capacity车载储氢系统加注率100%时的氢气总质量。
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简析
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简析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而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技术及相关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进行简析,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话题。
一、Sae标准的概述Sae标准是由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汽车工程领域的各项技术和操作。
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Sae标准涵盖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技术、燃料电池系统、车用氢气供应系统以及加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等内容。
二、Sae标准与加氢相关技术1. 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技术Sae标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技术作出了详细的规范。
这包括加氢站的设计与建设、加氢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氢气质量规范等内容。
在Sae标准J2601中,规定了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加注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氢气加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加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Sae标准还规定了加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
这包括加氢站的安全规范、车辆加氢操作的要求、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等内容。
这些规范的实施将有效保障加氢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
三、Sae标准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意义1. 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Sae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这有助于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提高用户和市场的信心Sae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用户和市场对燃料电池汽车的信心。
通过规范加氢技术和安全操作,用户更加放心地选择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也更加容易接受这一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Sae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相关标准的制定对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用户和市场的信心,更有助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环保交通工具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国际氢能标准
国际氢能标准一、氢能储运1.1 氢气储存容器氢气储存容器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如压力容器标准、材料标准等。
储存容器的设计应考虑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容器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储存时间等。
1.2 氢气运输氢气运输应使用专门设计的压力容器或管道,以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考虑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以及运输路线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氢能安全2.1 通用安全要求氢能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的操作和使用。
设施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紧急切断阀、安全阀和泄漏探测器等。
2.2 特殊安全要求对于特定类型的氢能设施,应制定特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例如,对于高温高压氢气储存和运输设施,应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氢能检测试验方法3.1 氢气纯度检测氢气纯度检测应采用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氢气的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检测方法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氢气泄漏检测氢气泄漏检测应使用适合的检测仪器和方法,以检测和识别氢气的泄漏点。
泄漏检测应定期进行,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氢能制取设备4.1 电解水制氢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的制氢过程。
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紧急切断阀、安全阀和泄漏探测器等。
4.2 天然气重整制氢设备天然气重整制氢设备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的制氢过程。
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紧急切断阀、安全阀和泄漏探测器等。
同时,设备还应具备高效的废热回收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五、加注环节关键部件5.1 加氢枪和加氢口加氢枪和加氢口是加注环节的关键部件,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加氢枪应具备安全锁定装置,以防止非授权使用和加注过程中的意外操作。
加氢口应配备适当的密封系统和安全阀,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氢能标准建设指南
氢能标准建设指南
氢能标准建设指南是指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提高氢能产业的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氢能标准建设指南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氢能设施建设标准:包括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加注设备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确保氢能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氢能产品标准:包括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氢能发电设备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确保氢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氢能使用标准:包括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要求和规范,确保氢能的有效利用和排放控制。
4. 氢能监测与检测标准:包括氢气浓度监测、氢气泄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确保氢能的安全运行。
5. 氢能人员培训与技能认证标准:包括氢能领域人员培训、技能认证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6. 氢能政策法规标准:包括氢能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通过建立和完善氢能标准建设指南,可以促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氢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氢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相关标准分析与建议【最新版】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相关标准分析与建议1我国加氢站建设已初具规模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近年,美国、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政策和发展路线图。
我国对氢能源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也高度重视,得到了国家多部委持续关注,将其列为“十三五”期间的战略新兴产业。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将推进加氢站建设写进政府工作任务中,意在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即到2020 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5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 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
加氢站是为燃料电池车辆及其他氢能利用装置提供氢源的重要基础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4月,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达到370 座,其中欧洲152座,亚洲137 座,北美78座,南美1座。
我国加氢站建设始于2006年,分别位于北京、上海、郑州、深圳、大连、成都、广州、武汉、云浮、如皋等地,表1中列举了国内部分加氢站。
表1 国内部分加氢站统计我国的加氢站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却十分迅速,已初具规模,进入示范运营阶段。
国内能源企业、设备制造商及物流企业等纷纷进入氢能领域,加大了氢能产业链技术开发和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与氢能产业链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也在加紧制定和完善中。
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及可靠运行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结合目前国内加氢站建设的实践,有必要对现有加氢站的设计、建设标准和规范现状进行梳理分析,针对加氢站设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2国外加氢站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氢气-燃料站Gaseous Hydrogen--Fueling Stations》(ISO/TS 19880)技术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规定了为所有类型采用氢气燃料的陆上车辆提供氢气加注服务的户外公共燃料站和非公共燃料站的特点。
国家 氢能 标准
国家氢能标准是指在我国氢能产业领域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这些标准涵盖了氢能的制备、储存、输运、应用等方面,旨在推动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氢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国家氢能标准的相关内容。
1. 氢能制备标准氢能制备标准主要包括氢气品质、氢气制备方法、设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氢气品质标准规定了氢气的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确保制备的氢气满足下游应用的需求。
氢气制备方法标准包括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等,规定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能耗和环保指标等。
设备性能标准则对氢气制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 氢能储存和输运标准氢能储存和输运标准主要包括高压储氢容器、车载储氢气瓶、液氢容器、氢能管道、加氢站等方面的要求。
高压储氢容器和车载储氢气瓶标准规定了容器的材料、结构、密封、安全阀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储存和输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液氢容器和氢能管道标准则对液氢储存和输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氢站标准规定了加氢站的设计、建设、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加氢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氢能应用标准氢能应用标准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发电、氢能供热等方面的要求。
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性能、安全、环保等指标。
氢能发电和氢能供热标准则对氢能发电和供热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4. 氢能安全标准氢能安全标准主要包括氢气泄漏检测、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氢能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氢气泄漏检测标准规定了氢气泄漏检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及时发现氢气泄漏。
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标准对氢气爆炸危险性评估的方法、流程、指标等进行了规定,为氢能设备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氢能设备安全防护标准则对氢能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
(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最新最全的)国内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一、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相关标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T 19773-2005变压吸附提纯氢系统技术要求已发布2 GB/T 19774-2005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已发布3 GB/T 24499-200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已发布4 GB/T 26915-2011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的能量转化效率与量子产率计算已发布5 GB/T 26916-2011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已发布6 GB/T 29411-2012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技术要求已发布7 GB/T 29412-2012变压吸附提纯氢用吸附器已发布8 GB/T 29729-201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已发布 9 GB/T 30718-2014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已发布 10 GB/T 30719-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已发布 11 GB/T 31138-2014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已发布12 GB/T 31139-2014 移动式加氢设施安全技术规范 已发布 13 GB 32311-20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已发布1514 GB/T33291-2016 氢化物可逆吸放氢压力-组成等温线(P-C-T )测试方法已发布 15 GB/T 33292-2016 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已发布16 T/CECA-G 0015-20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团体标准717 GB/T34584-2017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已发布 18 GB/T34583-2017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已发布19 GB/T 34537-2017 车用压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已发布20 GB/T34540-2017 甲醇转化变压吸附制氢技术要求 已发布 21 GB/Z34541-2017 氢能车辆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 已发布 22 GB/T34539-2017氢氧发生器安全技术要求 已发布 23 GB/T 34544-20小型燃料电池车用低压储氢装置安全试验方法 已发布1724 GB/T 34542.1-2017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已发布 25 GB/T 34542.2-2018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 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压缩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已发布 26 GB/T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 第3部已发布34542.3-2018 分:金属材料氢脆敏感度试验方法二、燃料电池电堆标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备注1 GB/Z 21743-2008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独立型)性能试验方法现行2 GB/Z 21742-2008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现行3 GB/T 23751.1-2009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4 GB/T 23751.2-2009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5 GB/T 23646-2009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现行6 GB/T 23645-2009乘用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现行7 GB/T 25319-2010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现行8 GB/T 27748.1-2011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9 GB/T 27748.3-2011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3部分:安装现行10 GB/T 28183-2011 客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现行11 GB/Z 27753-2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工况适应性测试方法 现行12 GB/Z 23751.3-2013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3部分:燃料容器互换性现行13 GB/T 2881燃料电池-术语 现行6-201214 GB/T 28817-2012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方法 现行15 GB/T 30084-2013 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安全现行16 GB/T 27748.2-2013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2部分:性能试验现行方法17 GB/T 29838-2013 燃料电池 模块 现行 18 GB/T 31036-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 安全 现行19 GB/T 31037.1-2014 工业起升车辆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1部分:安全现行20 GB/T 31037.2-2014 工业起升车辆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2部分:技术条件现行21 GB/T 31035-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低温特性试验方法 现行 22 GB/T 31886.1-20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空气杂质适应性测试方法 现行 23 GB/T31886.2-201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氢气杂质适应性测试方法 现行24 GB/T25447-20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及活化台现行25 GB/T 33978-2017 道路车辆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 现行 26 GB/T27748.1-2017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1部分:安全 现行27 GB/T27748.2-2013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现行 28 GB/T27748.3-2011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3部分:安装 现行 29 GB/T 27748.4-2017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4部分:小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性能试验方法现行 30 GB/T 23751.1-2009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第1部分:安全现行31 GB/T23751.2-2017 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2部分: 性能试验方法 现行 32 GB/Z 23751.3-20微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3部分: 燃料容器互换性 现行1333 GB/T33983.1-20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 第一部分:安全现行 34 GB/T 33983.2-201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 第二部分:性能试验方法现行 35 GB/T20042.1-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1部分:术语 现行 36 GB/T 20042.2-200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2部分:电池堆通用技术条现行件37 GB/T 20042.3-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3部分:质子交换膜测试方法现行38 GB/T 20042.4-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wtherjrtykrtukrt现行 39 GB/T 200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现行2.5-2009 5部分:膜电极测试方法40 GB/T 20042.6-2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6部分:双极板特性测试方法现行41 GB/T20042.7-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7部分:炭纸特性测试方法 现行 42 GB/T 33979-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低温特性测试方法 现行 43 GB/T34582-201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和电池堆性能试验方法 现行44 GB/T 34872-201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现行 45 GB/T 36288-201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 2019.1.1三、燃料电池汽车标准 序号 标准号/计划号 标准名称 备注1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 现行2 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现行3 GB/T 24554-2009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bnkdfmndgvnk.gjk.gj现行4 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现行5 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现行6 GB/T 26779-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现行7 GB/T 26991-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现行8 GB/T 29123-2012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现行9 GB/T 29124-2012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现行四、燃料电池相关标委会(仅列出和燃料电池相关的部分标委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4/SC 27)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用高压燃料气瓶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1/SC 8)。
全球氢能标准大盘点
全球氢能标准大盘点在全球范围内,与氢能相关的标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1. GB-T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2. GB-T :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
3. GB-T :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
4. GB-T :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
5. T-CAB 0078—2020: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氢的标准与评价。
6. T-CECA-G 0015—2017: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7. T-CAAMTB XXXX—XXXX:燃料电池汽车高压氢气加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8. T-CSAE 123—201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密闭空间内氢泄漏及氢排放试验方法和安全要求。
9. GB-T :甲醇转化变压吸附制氢系统技术要求。
10. DB37-T 4073—2020: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
11. T-GERS 0004—2021: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
12. GB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此外,还有DB37-T 4100—20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技术要求)、T-CAAMTB 13—202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空气压缩机试验方法)、T-CAAMTB 14—202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DC DC变换器)、T-CAAMTB XX—XXXX(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耐久性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T-CAAMTB XX—XXXX(燃料电池系统增湿器性能测试规范征求意见稿)、T-CCAMTB XX—XXXX(燃料电池系统用氢气循环泵性能测试规范征求意见稿)、T-CSTE 氢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T-CSTE 0076—2020(氢燃料电池用离心式空压机)以及T-CSAE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
氢能管理标准
氢能管理标准氢能管理标准涵盖了与氢能生产、存储、输送、利用和管理相关的一系列规定,以确保氢能系统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
以下是一些与氢能管理相关的国际和行业标准的示例:ISO 22734:2020 氢能系统 - 燃料电池系统的风险管理: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氢能系统中燃料电池系统的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和过程。
ISO/TS 19880-1:2018 氢能 - 氢能基础设施 - 部分 1:燃料站: 该技术规范涵盖了氢能基础设施,特别是氢燃料站的设计、建造、操作和维护。
ISO/TS 19880-2:2020 氢能 - 氢能基础设施 - 部分 2:储氢子系统: 该技术规范覆盖了与储氢子系统设计、建造、操作和维护相关的规定。
ISO/TS 19880-3:2019 氢能 - 氢能基础设施 - 部分 3:燃料分配: 该技术规范规定了氢能基础设施中与燃料分配相关的一系列要求。
IEC 62282 燃料电池技术: 这一系列标准涵盖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术语和定义、性能测试、安全要求等。
NFPA 2: Hydrogen Technologies Code: 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发布的氢技术规范,用于确保氢能系统的安全性。
SAE J2601: Fueling Protocols for Light Duty Gaseous Hydrogen Surface Vehicles: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发布的标准,规定了轻型氢气表面车辆的加注协议。
GB/T 35907-2018 氢能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要求: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氢能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要求。
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助于确保氢能系统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符合国际和国内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标准,促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具体的氢能项目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适用的标准。
氢能及燃料电池国家标准汇总表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
GB/T 29124-201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GB/T 29918-2013 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压力-组成等温线(PCI)的测试方法
GB/T 29411-2012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技术要求
GB/T 29412-2012 变压吸附提纯氢用吸附器
GB/T 29729-201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GB/T 30718-2014 压缩氢气车辆加注连接装置
GB/T 30719-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GB/T 31138-2014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
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T 8650-2015 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
GB/T 13322-1991 金属覆盖层 低氢脆镉钛电镀层
GB/T 16942-2009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氢
GB/T 19349-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
GB/T 19350-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
GB/T 23606-2009 铜氢脆检验方法
GB/T 24185-2009 逐级加力法测定钢中氢脆临界值试验方法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
GB/T 24549-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住建部国标
GB 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GB 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