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时间
目录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地概况、时间安排、实习路线 ................................... (二)实习方式 .............................................................................. (三)实习内容
(四) 野外实习目的和要求....................................................
二、沿线地理综述
1.地质状况 ......................................................................
2.地貌构造 ............................................................................
3.水文特征 ..................................................................
4.土壤类型 .................................................................
5.植被分布 .......................................................................
三、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地概况、时间、实习路线
连云港市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12′——35°07′,总面积6265平方公里。

它的东边是波涛滚滚的黄海,隔海与日本、朝鲜、韩国相望,到日本长崎仅550海里;它北接齐鲁,南连江淮,向北距避暑胜地青岛只有107海里,南到苏州古城淮阴122公里,到文化名城扬州293公里。

横贯我国中部的变通大动脉—一陇海铁路从中原一直伸展到这里,直至海滨码头前沿,通过这条钢铁运输线,可以西通中原、秦陇和新疆。

连云港市属江苏省的省辖市。

全市辖新海、连云、云台三个城壤和东海、赣榆、灌云三个县,人口约292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3万。

境内大部分为平原,海拔高度3-4米,渐向东倾斜人海。

少量山地主要位于新浦和连云港之间,有云台山,东陬山、锦屏山、白虎山、孔望山等。

其中云台山为江苏最高的山,海拔625.2米,海岸线长58.6公里,东西连岛与连云港隔海相望,成为连云港口的屏障。

连云港市,背陆面海,对内通过陇海铁路联结十一个省区,对外通航五大洲。

位置理想,交通便利,这不仅为建港和发展海运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给沿海带来了渔盐之利。

它内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境内山海相连,景色秀丽,……所有这些,均为本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带来了极为良好的条件。

1984年4月,连云港市被列为沿海十四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时间和路线
连云港实习共计六天,5月25日上午8点40从学校坐火车到连云港,然后乘车到连云港连云区庙岭镇鑫裕大酒店,安排好食宿。

5月31日下午4点40在连云港东火车站坐火车返校。

路线:
Day 1:5月26日庙岭鑫裕大酒店→连云港庙岭港→西大堤→东西连岛(大沙湾)→在水一方水上公园。

Day 2: 5月27号庙岭鑫裕大酒店→渔湾→(连云区区政府)泥质沙滩。

Day 3: 5月28日庙岭鑫裕大酒店→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城市规划馆→海州古城→淮海工学院(海洋馆)。

Day 4: 5月29日庙岭鑫裕大酒店→田湾核电站→高公岛港口→船山。

Day 5: 5月30日庙岭鑫裕大酒店→花果山。

(二)实习方式
本次实习对象为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全体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小组为野外调查单位,实行小组野外调查与班级典型讲解相结合的实习方式。

带队老师:余方镇、李学鑫、赵文亮、魏理。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较少。

自然地理包括:植物、土壤、地貌、地质、水文、气候、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

人文地理包括:连云港港口的建设与发展、连云港港经济与空间结构、自然资源。

在实习期间选取典型区域作为实习地点,尽量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塑造不同专业知识的实习环境。

(四)野外实习要求和目的
1.使学生获得区域人文现象基本区位的感性认识和自然现象的识别解释能力,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使学生了解进行野外调研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野外人文、自然现象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其他后续专业课程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并立志报国的情操。

二、沿线地理综述
1.地质状况
本地区处华北地台南缘,属苏鲁地的一部分。

基岩主要是古老的中深变质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

长期以来,云台山一直处于断块抬升状态,看不到古生代以后的各系地层,结晶基底裸露.由于经受多次地壳运动,构造较复杂。

(1)地层基岩为下元古界的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的,以白.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磷块岩等。

这是古老沉积岩受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副变质岩,在许多地方尚可看到清晰的原始层理构造。

(2)地质构造褶皱构造:主要为锦屏倒转背斜,出露于锦屏山,轴向北偏东,核部为朐山组,两翼为锦屏含磷段,轴面向南东东倾斜,倾角350°——50°,东翼缓而西翼陡甚至倒转,此背斜由于北北东8和北东东的横向断层错开呈不连续状。

断层构造:按方向可归并为正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北两西向四组。

正南北向(或北北东向)一组产生时间较早,多为压扭性冲断层: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为张性和张扭断层或平移
(3)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来,本区新构造差异运动明显,云台山等强烈上升。

本区以南部分幅度度下降,两者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

第四纪初期北西西向断裂切割山体形成一系列地垒和地堑构造。

根据观察,本地区山地日前仍处于强烈抬升的过程中。

2.地貌构造
区地貌可分为冲积——海积平原、剥蚀构造山地和复合型的海岸三种。

冲积——海积平原,实际上属于黄淮平原的一部分。

海拔约3——5米。

地表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大致有自锦屏山一云台山向北和向南阶梯状加大的趋势。

剥蚀构造山地总称云台山。

主要山体由西南向东依次有:锦屏山(主峰马耳峰海拔429米),南云台(又称前云台,主峰玉女蜂,高625.3米)、中云台(主峰栖云山高287米,推磨顶289米)、北云台(又称居云台,主峰桅尖山高605.4米),东西连岛为大板山(主蜂亦称大桅尖,高357.8米)。

此外在墟沟北还有北崮山(主峰大棺材高235.9米)和徐圩镇西的东诹山等。

它们均由古老的片麻岩、片岩和其它混合岩等所组成。

后由一系列近似平行的北西西向高角度的断层所切割。

上升的地垒部分成为山地,下降的地堑部分成为谷地,最后再经受一定时期的剥蚀才形成今日的低山丘陵,其中,南、北云台山山势高耸,东北和西南两坡由于断层切割,多陡崖峭壁,重力崩塌作用较强烈。

部分地点山体西北坡陡而东南坡缓类似单面由形态,山坡坡面现代流水作用强烈。

云台山古时为一海岛,1851年才全部与陆地相连。

实际土南、中、北云台和东西连岛之间的各地同为地堑断陷谷。

云台山与大陆相连的原因,除新构造运动上升外,还与大量陆源泥沙的堆积有关。


些泥沙一部分是由从山东低山丘陵南流的河流所带来的,但主要是由黄河夺淮入海造成的。

复台型海岸有沙岸、淤泥质海岸、岩岸、砾岸四种。

3.水文特征
海洋水文
(1)水温
该市附近海区八-九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5℃-27℃,绝对最高值可达28℃-33℃;一-二月最低,为2℃-4℃,绝对最低值是-1℃
-1℃。

海水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大气辐射。

因此,水温与气温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海水自身的调节作用,使水温变化的速度和温度明显地落后于气温。

这样,水温在冬季高于气温,将热量传给大气,在夏季低于气温,从大气输入热量。

(2)盐度因为海洋既是自然界水分循环的主要源地,又是多数大陆径流的归宿。

所以,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蒸发、海流及入海大陆径流的收支状况。

该市附近海区在降水充沛、大陆径流入海量大、淡水收入大于蒸发的七-八月,盐度最低平均为10‰-15‰;而气温、降水少、蒸点强的三-四月份,盐度增至30‰-32‰,达到全年的高峰。

(3)波浪
该市附近是海州湾的浅滩,水深和周围地形不利于波浪的发展。

无台风时,波商一般为1-2米,最大3-5米,周期6-7秒。

波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风的动力作用。

这里,波浪方向随季风风向变化,二者之差不超过45°。

三-十月盛行偏东风,使海区多东向浪;十一二月以偏北、偏西风为主,波浪也转为北向浪或西向浪。

(4)潮汐藏声附近海区属正规半日潮,即第一太明日内两涨两落,以12小时25分为周期,潮差一般3-4米。

潮流方向在涨落过程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流。

涨潮最大流速1.2节(1节=l/小时),落潮最大流速0.8节。

潮汐的原动力是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月相朔、望时引潮力最大,初一、十五之后1-3天里有大潮,最大潮差5.9米;上下弦时引潮力最小,初八、二十三之后的三天里有小潮,最小潮差2米。

据观察,
高低潮的到来总比前一天迟滞48分钟。

当地谚语“初一、十五大潮天亮满,初八、二十三天亮海永千”说明潮汐的周期性与退滞性。

海洋水文诸要素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潮汐和波浪不断以搬运堆积的形式塑造海岸地貌。

东西连岛沿岸曲折,北、东的向风岸侵蚀较强,岬角处多岩岸、砾滩,只在海湾湾顶有沙滩堆积;西南坡海峡一岸,波浪冲蚀较弱,多沙泥潍。

由于该岛屏障,海洋风浪小,利于船只在对面连云港停泊,伴以适易成为海带养殖的场所。

陆地水文
(1)河流
本市主要河流有蔷薇河、盐河、临洪河、排淡河、玉带河等(1)蔷薇河:全长120公里,由临洪河入海。

河宽在高水位时为5.5米,水质较好,矿化度约04克/公升,化学类型属(CI-HC03Na)水。

洪门大桥以下受海潮影响而使水质变坏,含盐量颇高,矿化度达10克/公升。

蔷薇河原为沭河旧道,现为排涝干河,汛期在7-9月,最大流量90立方米/秒。

(2)盐河:为人工开挖之河道,通过扬庄水利枢纽,上承中运河来水北梳,贯通南、北六塘河、灌河、瓶沂河、五凰河、东轴河、善后河选于连云港市,与临洪河会台,长153公里。

盐河一名下申河,又名外河,清初开凿,用以转运接北盐内销,改名日盐河,它同中运河一样,是淮北地区重要的通航河道,用以沟通连云港市与淮阴市的水运交通,并通过杨庄水利枢纽进入里运河面与全省其它河道相通。

(3)临洪河:上游为黄泥蔷薇河,支流较多,经由临洪河入海。

(4)排淡河:全长30公里,顺向东通海,此河主要用途为排除积水和灌溉农田。

(5)玉带河:全长4.2公里,与蔷薇河及盐河沟通,为锦屏山北麓的排水沟。

地下水
本市山麓及平原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

平原沉积岩层的地下水流向,大致由西向东。

因为滨临黄海,沉积物中含多量可溶盐,因此地下水中也含盐很多,—般矿化度3-7克/公升,最高28克/公
升,大致依水平方向变化,距海]敷远,含盐量愈低,化学类型为MgCL。

水,地下水位4-10公尺,矿化度0.1-0.3克/公升,化学类型为CI-HC03-NaCa型水。

连云港市水库较多,其中东海县号称“百湖之县”,有大、中、小型水库150多座。

这些水库在防洪、灌溉、居民用水及淡水养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4.土壤类型
本市区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平原上的土壤大都开发为农田,久经耕种己发育为耕地土壤。

现仅有一些低山丘陵区尚有棕壤分布。

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株下发育的典型土壤,以酸性变质岩系(花岩片麻岩和片麻岩等)的风住残积物为成土母质,在温暖带湿润条件下,土壤的矿物质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强烈,淋溶作用显著,土壤呈微酸至中性。

PH值在5.5--6.2之间,遁体无石灰反应,典型土壤剖面为h-Bt-C 型,Ah为暗棕色有机质层,B层和c层大都为棕红色粘重土层。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多发育成粗骨土(砾石岭砂土),土俸含砾石,土层浅薄;当雨水不能下渗到粘重土层时,表土富含水分,呈“包浆”状态,形成“包浆土”。

由于区内地面起伏不平,母岩复杂,随地形变化在不同的地貌部位分布有不同类型的土壤。

(1)低山陡坡上部背阴地坡地带,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在片麻岩残积、坡积物上形成了厚层生草棕壤。

(2)陡坡向阳地带,由于侵蚀作用强烈.植被生长差,形成粗骨土壤。

(3)缓坡地带,纯针叶林下,有机酸强烈淋溶下渗,破坏了矿棕壤和薄层生草土。

(4)剥蚀残丘岗地,在酸性变质岩的残积母质上形成了薄层棕壤和薄层生草土。

(5)坡麓古老洪积物母质上,由于滞水而形成白浆化棕壤。

(6)坡积物母质上因受水作用而形成潮棕壤。

(7)在滨海平原地区。

因长期受海水侵渍作用,在滨海相盐渍淤上进行着积盐过程,发育了滨海盐土,根据离海的远近,盐分含量和盐分组成可划分为潮盐土、滨海盐土、潮间盐土三个亚类。

潮间盐土。

滨海近区,因受海水涨落的影响,在沙质和粘质母质
上形成了沙质潮间盐土和粘质潮间盐土,盐分组成为NaCl MgCl20
滨海盐土。

平原洼地、演海相沉积物上,生长着盐蒿、芦苇的撩荒地,地下水位高,土体中渍水,还原又经过草旬过程形成草旬盐土,通体石灰反应强烈,土质粘重,含盐量>0.4%。

潮盐土分布在距海远的沿海平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在海水影响下,形成轻度盐土。

根据冲积母质,又可分为沙质、壤质、粘质潮盐土,目前已开垦为农田。

5.植被分布
本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南部。

由前述自然条件可知,本区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使得组成本区植被的植物种类相当丰富。

据调查,大约有147科、1035种左右,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唇形科、莎草科、豆科、毛蓖科占优势,大多数种类属华北成分,如麻栎、栓皮栎、侧柏、桧柏、榆、臭椿等。

这明显地反映出植物区系为暖温带的性质,使得植被以暖温带的类型为主。

但由于本区位置偏南,接近北亚热带,又受某些局部小气候的影响,有许多南方亚热带的种类分布到本区内,如枫香、糙叶树、乌桕、海桐、大叶胡颓子、山胡椒、化香、黄连木、黄檀等,表明了与北亚热带的密切关系。

在大气候条件下,由于本区内部地形差异,导致了水、热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了多种生态环境。

不同的环境中发育着不同的植物组合而构成不同的植被。

因此,不同的地方覆盖着不同的植被。

人的方面,首先可分为山地植被和海滨植被,二者无论在种类组成、生态结构以及外貌上都极不相同。

山地发育着酸性土植被,以森林为主。

而海滨平地是盐土植被,以耐盐碱的草本植物所组成的一些群落为主。

山地植被
构成山地植被的森林群落主要是赤松林、栎、松栎混交林、杂木林。

其中以赤松林、松栎混交林面积最大,约点80%,栎林、杂木林面积最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定面积的灌草丛等其它一群落赤松林群系。

这是山区分布最广的一种森林群落,除了少数山沟和某些局部地方外,一般为本群落所分布。

所在地的土壤为灰棕壤,成土母质多为片岩或片麻岩类的坡积、残积物,排水良好。

土壤剖面除表土为富含有机质的暗棕色壤质l.,其下大多为棕色,质地比较粘重,整个下剖面无石灰反应,PH值在5.5-6.2之间,土层厚度随坡度和地形部
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群落垂直结构可明显分为四层。

乔木层由单纯的赤松组成,某些地方伴生有黑松。

灌木层种类组成比较复杂,常见的有黄檀、山牡荆、柘树、盐肤木、酸枣、野山楂、胡枝子等,此外还有蒜盘珠、扁担杆子、山柿子、绣线菊等。

草本层以汞本科、菊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的植物最多,重要的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芋、黄背草、臼茅、野古草、扭鞲香茅等。

此外常见的还有蕨、霞草、女娄菜、地榆、萎陵荣、珍珠菜、土三七、酢浆草、桔梗、轮叶沙参、兔儿拿、射干等。

地被层主要由中华卷柏、苔藓地表构成,层间植物以茅莓、金银花、本防已、葛藤、络石等藤本植物常见种,另外,还有海金沙、扛板归·锦毛马兜铃等比较常见。

构成赤松林群系的群丛主要是以下几种:
(1)赤松——黄檀——羊胡子草群丛
(2)赤松——山牡荆——羊胡子草群丛
(3)赤松——柘树——番青+羊胡子草群丛
(4)赤松一一酸枣一一蕨群丛
2、类型分布面积最小,其主要原因是受人为及其它一些自然因素影响,但它是本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即蒂叶两叶棘。

乔木层主要是壳斗科栎属中的麻栎、栓皮栎、短柄桴树等落叶种类,有的为单优种,有的混合生长,有些地方还可生少量的赤松。

灌木层常见的种类有黄檀、化香树苗、阔叶合欢、柘树、山牡荆、盐肤木、扁担杆子、算盘珠等。

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子草、黄背草、白茅以及野古草、牡蒿、一年蓬、白头翁等。

所在地的土壤一般为典型棕壤,土层较厚,个别地方有岩石裸露。

PH值约会6,5左右,无石灰反应。

杂木林云台山以前茂密的森林被破坏以后,少数山沟因距市镇遥远或其它人为的原因,而保存一部分杂木林。

它分布于多处,其中以宿城附近的范围最大。

杂木林所在地一般在避风处、水源充足,土壤厚度不等,PH值5.8-6.5。

组成杂术林的种类很复杂,较多的是黄连木、楸、枫香、茶条槭、朴树、栓皮栎、麻栎、板栗、苦楝、臭椿、赤松、黄檀、化香等。

除赤松外、其它都是落叶阔叶树。

杂木林时经砍伐,林相多不整齐,成
层现象也不显著。

在适宜的地点,大致可观察到五层:由楸树、黄连木、枫香、栓皮栎、板栗、苦楝等组成的乔木层,由黄檀、山柿子、桑树、朴树、山榆组成的小乔木层,由盐肤木、野山楂、山牡荆、刺叶椒等组成的灌木层,由逶骨草、泽兰、回回菜、酢浆草、艾蒿和少数禾本科草类组成的草本层,以及苔藓地衣层。

在十分郁闭的林下,灌木草本极少。

除上述的类型外,还有一定面积的松栎混交林、灌木丛、竹林、枫香林,以及人工栽培的板栗林、茶园等。

海滨植被
海滨地区,由于受海潮淹灌和海风吹送浪花的影响,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溶盐类,一般植物不能生长,只有少数几种耐盐碱植物能够生存而形成特殊的植被——盐生植被。

海滨地区的盐渍土可分为两种:盐渍粘土和盐渍沙土。

由于性质不同,其上形成的植物群落就不同。

前者是由碱蓬、獐茅、二色补血草等组成的盐土植物群落,后者是由猪毛菜、砂钻苔草、肾叶打碗花、匍匐苦荬菜等组成的盐性沙滩植物群落。

盐性沙滩植物群落
该群落是分布在高潮线以上的沙滩上,沙滩都是由石英沙砾和贝壳碎屑组成,距高潮线十至百余米,高出高潮面0.2-2米,这种群落分布范围极小,见于墟沟以北的渔头湾附近及黄窝附近、连岛的大路口北边和苏马湾海滨等地。

组成群落的主要种类为无翅猪毛菜,葡匐苦荬菜、肾叶打碗花、砂钻苔草、砂引草、珊瑚菜等。

根据其优势可进一步分为无翅猪毛菜群落、肾叶打碗花十砂钻苔草群落。

其中无翅猪毛莱群落距高潮线最近,常为单种群落,向海一侧较稀,地势高的一倒较密,成簇牛长,在该群藩较高的边缘,生有少里的肾叶打碗花、沙钻苔草。

再向上方逐渐以肾叶打碗花、砂钻苔草占优势,成为肾叶打碗花+砂钻苔草群落。

此种群落一般高出高潮面1.2-2.0米左右,除,优势种外,还混生有无翅猪毛菜、矮生苔草、砂引草、珊瑚菜等。

盐生植物群落
这是苏北滨海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植物群落,山地以外的粘土平
原,即所谓的“盐碱荒地”或“碱滩”,以及沙滩上方的平坦之处,都属于本群落分布的范围。

它所在地地形平坦,极少起伏,海拔高度在3-4米以下,土壤为碱性的盐渍土。

种类组成以几种藜科、矶松科、禾本科、菊科的植物为主,又因地形的微小差异,使排水情况不同,土壤中含盐量商低不同,因而又化分为不同的群落。

(1)盐地碱蓬群落,这种群落分布在地形较低洼、排水情况较差,但地下水位仍在地面以下的地方。

土壤含盐量较高,约为1 s%左右.该群落的种类组成最简单,常为单优种群落,有的地方伴生有二色补血草、獐茅、滨藜、三棱草等,在水分过多的地方可出现盐角草。

(2)碱蓬+滨鸦葱群本群落分布于高出盐地碱逢所在地之土、排水良好的地方。

如盐田的田埂、沟地的堤岸,这种地方因排水较好。

土壤中含可溶性盐稍低。

约l.3%左右。

本群落的种类组成较丰富,除此优势种外,还混生有扁蓄、藜蓼等植物。

(3)芦苇群落除上述两种群落外,盐土区还分布有大量芦苇。

芦苇所在地的环境有两种,种是地下水位终年在地面之上,即常年积水的地方;另一种是地下水位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均在地面以下,但距地面不远. 前一种情况,伴生有水生植物,后一种情况除芦苇外,还杂有野西瓜苗、扁蓄、三棱草、白茅、狗尾草等植物。

盐生植物群落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白茅群落、杠柳+达乌里胡技子群落等。

盐生植物群落和沙滩植物群落在局部地方可以同时存在,形成群落复合体,这种地方最易看出二者对地形和土壤的关系,沙滩群体中的一些植物如果条件适宜,有时也可可分布到盐土植物群落中。

连云港附近地区的植被基本上为暖温带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

在大气候条件下,地形和土壤决定了不同群体的不同分布,如赤松林、栎林、杂木林等分布于不受海水影响的山地,构成山地植被;而一些盐土群落和盐性沙土植物群分布于受海水影响的滨海地区而形成海槟植被。

赤松比较适宜在本区山地生长,出现大面积的赤松林,但单纯的针叶林易发生病虫害,应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

一些背风向阳的地方,其小气候具有亚热带的特点,可引种一些较耐寒的亚热带经济植物。

6.气候
连云港市气候条件是很优越的。

寒暑适宜,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连云港市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冬季、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都居适中的地位。

加上它东临黄海,海洋对气候也有明显的影响。

气温受到海洋的调节,大气降水有较多的水汽来源。

连云港市1月平均温度为-0.4℃;七月平均温度为27℃《鞯较差27.4℃;年降水量925.7毫米。

这和同纬度内陆各地相比。

冬夏温度变化和缓,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丰富。

地形对气候也有影响。

海拔600多米的云台山高耸海边,构成了特有的气候锋区。

沿海一带,常年平均气温为l4℃左右,相当于向南移动了一个纬距(110公里),具有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向北方温带、暖温带过渡地带的特点。

按照以侯(五天为一侯.分全年为73侯)平均温度的高低作为四季的标准,凡平均温度上或到22℃或22℃以上时,算是夏季;侯平均温度下降到10℃或10℃以下时,算是冬季;侯平均温度介于10-22℃之间,算是春季和秋季。

连云港市四季的开始、结束和持续的时间是:春季从3月31日-5月27日,共58天;夏季从5月28日-9月14日,共111天,秋季从9月15日-11月9日,共56天,冬季从11月10日--3月30日,共140天。

连云港市和我国东部地区沿海一样,因为海阳和陆地物理性质不同和热容量的差异,所以季风气候是十分明显的。

冬季常受寒潮南下的影响,主要有三路:一路是来自西西伯利亚、经新疆北部、河套西部南下,在侵入江西,每年入冬第一次较强大的寒潮大都是沿着这条路线下来的。

第二路是来自中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经蒙古人民共各国中部和河套南下侵入江苏,以隆冬时期为多。

第三路是东路寒潮,它从西伯利亚东部或鄂霍次克海南下,经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海南下侵入连云港市,这路寒潮多发生在晚冬或早春。

这些寒潮都是来自高纬寒冷干燥的气团,一般每隔一周或10天左右来一次,寒潮到来,气候干燥,盛行偏北大风,有明显降温,如遇到南方暖湿气流,常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