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姚县第二中学高汉芝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民族平等、亦师亦友的人际关系,它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

目前师生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教师要有爱心,真情关爱学生;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师生观,放下架子,亲近学生;三、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五、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应多表扬。

关键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其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民族平等,亦师亦友的人际关系。

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相比较,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

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有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康布斯基于其情意教育理论所列七项教育目的之第6项说:“营造学校的教育气氛,务期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虽有挑战,但却充满自由、活泼、兴奋、关怀、支持而不具威胁的学习情景。

”要营造这种“充满自由、活泼、兴奋、关怀、支持而不具威胁的学习情景”,必须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在原动力。

基于此,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指出,“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室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要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和谐的教室气氛”应该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

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在心理上感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因而增加信心,
不需外力奖惩的控制,他们就会自愿读书求知。

有了和谐的教室气氛,学生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的恐惧,他们在面对课业时,才不致退缩而敢于尝试学习。

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意义重大。

可以说,没有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学校教育。

二、目前师生关系欠和谐的表现及原因
目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声音。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在学校仍有发生;辱师、殴师的案例已现传媒。

学生方面,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拒绝回答;课后老师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不配合;学生遇见老师绕道走;学生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动辄与老师顶撞、对抗。

课堂上师生间的摩擦,有时甚至扩展到家庭与学校的矛盾。

师生之间的紧张、僵化的关系,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形象和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可以说,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现上述师生关系紧张、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教师:部分教师少爱心,没有树立科学的师生观,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不高,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缺少赞赏和表扬。

三、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为教师者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教师要有爱心,真情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

”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学生。

高尚纯洁的师爱,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渴求被人爱护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第三层次的基本需求。

学生大多很想与老师交往,很想多得到老师的一份关怀和帮助,但又都很拘谨、羞怯,不敢主动与老师接触。

这就要求老师应主动地去关心、帮助学生。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他人,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

只要我们教师真情付出,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要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一定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必然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师生观,放下架子,亲近学生在传统教育观念里,“师道尊严”至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权威”自居,在学生面前总是居高临下,一贯正确。

学生只不过是被动盛装知识、道理的容器,是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任意捏塑的泥土或石膏。

这是陈旧、落后的师生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育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育者,把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科学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学生的身心发展自有规律,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有着丰富的个性,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

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的抵制或抗拒。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让学生
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规律。

科学的师生观强调,学生具有和教师一样的人格尊严和价值。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科学的师生观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

过去,老师是尊严、权威、一贯正确的象征。

老师成天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动辄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学生看见老师就像老鼠见猫一样。

往往当学生聊得热火朝天时,只要老师一出现,甚至听到老师的脚步声,他们便立刻噤若寒蝉。

要改变这种格格不入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亲近他们,在生活、学习上帮助他们,与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和他们交朋友。

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体贴。

老师要用真诚去感召良知,用激励去消除自卑,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只要你主动亲近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师生自然就能和谐相处了。

(三)、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教师一定要坚持学习,勤于钻研,深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

通过学习,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感情关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通过努力探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让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增强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有利于优化师生感情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善于学习,修养较好的教师,大多具有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即有端庄大方的仪表、生动幽默的语言、慈祥友善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和机敏的才能等。

教师一旦具备了如此良好的形象,就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美的熏陶,自觉地把老师当成心中的偶像。

另外,勤钻业务、精于教法、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课上得精彩:生动有趣的开场白,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新颖巧妙的设问,简洁美观的板书,别出心裁的教具,姿势优美的手势……都会使学生有美的感受,也使教师及他所教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能成为学生的偶像并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与学生的关
系必定是融洽和谐的。

只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才能具有高的教育艺术水平。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时,有一次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陶行知让他进办公室,没有批评他,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糖果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生没有一点训斥、讽刺和挖苦,而是态度和善,语气亲和地同王友“谈心”,把批评的言语化作春风细雨,吹进学生的心窝,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教育,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这种灵活巧妙地批评学生的方式,这样高超的教育艺术,非修养优秀的教师不能及。

能这样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的老师,肯定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人的自尊需求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是人的第四层次的需求,属于人的基本需求。

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和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容纳他们的意见并给予
中肯的表扬。

表扬是肯定人思想行为正确的一种评价形式,其语言带有肯定性、鼓动性及号召性等特点,往往能产生一种积极反馈效应,使受表扬者受到情绪感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这种中肯的表扬能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可以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好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曾经有一个学生,其智力很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但他不求上进,上课讲小话、打瞌睡、看小说,有时还故意起哄、扰乱课堂纪律,班主任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他成了班里一个很不受欢迎的人。

一次我进行作业讲评。

发现他的作业书写工整,字写得很漂亮,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

于是,我用他的作业作范本,拿到课堂上展览,当众表扬了他。

从这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规矩多了。

慢慢地各科学习成绩渐渐好转,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和态度也有了改变,师生间的关系日渐融洽和谐。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要避免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少一些批评,多给予一些宽容。

批评也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语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讲究批评艺术,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不作区别处理,很难避免不出现“明抗、暗抗”的负效应。

因此,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方法,对脾气暴躁、自制力差的学生,宜先找出其与所犯错误有联系的优点加以肯定、赞赏,在紧张气氛缓解后再讲道理作批评;对性格内向、自卑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析理批评;对性格温和、乐观大方的学生,批评可作“幽默”处理,让他们在善意的笑声中猛醒,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性质。

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高层次教育态度。

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心里容得下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应循循善诱。

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地训斥学生,这样将导致学生疏远你、敌视你。

宽容不是无能的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

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

它作为一种教育态度,既不是消极的放任自流,也不是有意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认识缺点,从而改正错误。

既然批评和宽容的最终目的一样,而经常批评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对待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那么,我们对学生少些批评,多给予宽容,这不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关
系吗?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公正对待学生和敢于进行自我批评,也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从而融洽师生关系。

老师对待学生应保持公正,既不能偏爱少数几个优秀学生,也不能歧视后进生。

偏爱几个优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跟老师疏远,同时你偏爱的这几个学生在集体中也可能被孤立。

歧视后进生,会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处处与你作对,让你的工作无法进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教师有错时,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

一次上课时,我看到一位男同学老伏在课桌上,似乎在睡觉,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狠狠批评了他一顿。

此时,旁边有学生小声告诉我这个同学病了,但他怕耽搁学习,于是带病上课。

我意识到是自己错怪了他。

于是我马上走到这位男生跟前,向他道歉,并向全班同学作了检讨。

这位同学感动得不知所措,全班同学也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眼神。

这件事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老师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要敢于自我批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同样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它可以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便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五)、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应多表扬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渴求赞扬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

学生一般都喜欢在集体中显示自己的长处,被人夸赞,从而自尊。

所以,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这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有一位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不是讲小话就是搞小动作,学习成绩很差。

一次上课,我看到他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低头在桌空里做着什么。

我心里想:看你又在玩什么花样。

走近一看,只见桌空里有一张素描画,还真有点象我呢。

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让他把画收起来,等下课了再画。

以后,我让他为班里的墙报画刊图,并且每次我办板报,也请他画刊图。

并经常鼓励他,课堂上也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

这样一来,他上课不再捣蛋了,学习成绩也渐渐就好起来了。

人人都有蒙昧的时侯,人人都有所长。

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
的心灵,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

学生通过表现自己,得到了集体的承认,获得了自信。

老师也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尊重。

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结语:真正能够启迪学生心智成长的教育,应该是师生间心心相印的互动过程。

它是师生之间心有灵犀的共鸣,是师生之间会心一笑间的心灵感应。

师生情感之间一星半点的不悦、抵触或对抗,都有碍于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和感应。

所以,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保证。

只要我们教师多一些爱心,真情关爱学生,树立科学的师生观,放下架子亲近学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切实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真诚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多一些表扬,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

就一定能与学生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3)《生活教育》2003年第1期、2004年第2期。

(4)王海兵《实施人文管理奏响和谐音符》,(《教学与管理》20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