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
《休克病人麻醉处理》课件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与其 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结词
创伤性休克是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
详细描述
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通常伴随多发伤和失血过多,需要立即进行止血、输液和 输血等治疗。麻醉处理中应优先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同时注意保护重要 脏器功能,避免进一步加重休克。
病例二
总结词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梗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详细描述
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应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同时加强循环支持。麻醉处理中应注意维持心肌供氧和需 氧的平衡,降低心肌耗氧量,保证心脏功能稳定。
病例三: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结词
脓毒性休克是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需要综合治疗。
低血容量性休克
总结词:控制疼痛
详细描述:疼痛刺激可加重休克,因此应给予适当的镇痛药或镇静药,缓解病人 的疼痛和焦虑。
心源性休克
总结词
维护心脏功能是核心
详细描述
心源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 受损引起的,因此麻醉处理时应 着重维护心脏功能,保证心肌供 氧和减轻心脏负担。
心源性休克
总结词
避免使用对心脏有害的药物
02
休克病人的麻醉前评估
病史采集
01
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体重 、身高、种族等。
02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用药史、家族遗传病 史等。
03
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慢性 疾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心脏病等。
04
询问患者是否正在接受 其他治疗,如放疗、化 疗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 呼吸频率、体温等。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等外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救治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在这类病人的救治中,麻醉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做好麻醉处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就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急危重症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泛指生命威胁大,病情转变迅速的病人。
有些急危重症患者突发病情,如心源性休克、原发性脑出血等。
有些人则是由于意外而导致重大创伤,如高空坠落、车祸、爆炸或火灾等。
这些意外创伤往往会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极易引发休克和内脏衰竭等生命威胁性并发症。
对于这些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麻醉处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关键。
麻醉处理的目的麻醉处理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让患者在手术操作或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同时防止患者进行不适当的身体活动或抵抗。
当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麻醉处理还有如下目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提高患者的容忍度;•为治疗提供安静和合适的操作环境;•防止患者意外痛感或休克;•调整患者的生理和代谢状态,提高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麻醉处理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状况在麻醉处理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状况,包括既往病史、最近的用药和过敏史等。
同时,还需明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和情况变化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风险。
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状况,需要选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一般使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具体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应避免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麻醉方法,如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等。
监控生命体征的变化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应保持严密的监控,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讯在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中,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
危重创伤休克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a f t e r 3 ~4 h o u r s . 4 c a s e s i n g r o u p A ( 1 6 . 6 )a n d 1 2 c a s e s i n g r o u p B( 5 0 )we r e d i e d . Th e mo r t a l i t y o f g r o u p A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
l y l o we r 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B( P< O . 0 5 ) .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e s t h e t i c ma n a g e me n t s f o r t h e s e v e r e t r a u ma t i c s h o c k p a — t i e n t s c o u l d ma i n t a i n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e a c h o r g a n , c r e a t e f a v o r a b l e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 o p e r a t i o n ,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o f c r i t i c a l
Cl i ni c a l s t u d y o n a n e s t he s i a me t h od o f s u r g i c a l op e r a t i o n i n s e v e r e t r a um a t i c s ho c k pa t i e n t
创伤性休克200例麻醉体会
创伤性休克200例麻醉体会作者:蔡万雷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就创伤性休克200例麻醉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以全身麻醉为多(130例),,其中80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21例为氯胺酮静脉复合,29例为静脉强化;另外,连续硬膜外麻醉为70例。
结果:本组2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麻醉效果较好,阻滞平面最高达T8 ,维持时间96~205min,在术后没有出现呕吐、恶心、头痛等并发症。
麻醉效果为优的170例(85%);麻醉效果为良的30例(15%);麻醉效果为差的0例(0%)。
结论:创伤休克病人的麻醉选择和管理是尽量减轻麻醉对患者的生理扰乱阻止休克的恶化,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解除休克原因,保证通气氧治疗。
改善组织缺氧,维护各脏器功能,才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手术效果。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麻醉;静脉强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创伤性休克已经成为了急诊手术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损伤情况极为严重、严重损害了患者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不能全面及时地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地治疗,那么必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造成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大幅度提高。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某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15~55岁,平均28.5岁。
其中坠落伤56例,机器绞伤4例,锐器伤及枪伤68例,交通伤56例,其他原因外伤16例。
单纯骨折34例,颅脑外伤42例,心、胸损伤24例,肝破裂38例,大血管损伤40例,脾破裂16例,其他部位损伤6例。
麻醉前P100次/分以下53例,P100次/分以上147例;收缩压12kPa以下82例,12kPa以上118例。
1.2 麻醉方法以全身麻醉为多(130例),,其中80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21例为氯胺酮静脉复合,29例为静脉强化;另外,连续硬膜外麻醉为70例。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03
资源共享与应急机制
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资源共享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持续改进与培训
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救治流程和规范,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创伤失 血性休克救治水平。
失血程度评估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失 血程度,指导复苏策略。
创伤严重程度评估
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等工具,全面评估患者 创伤严重程度,预测休克 发生风险。
复苏策略选择及实施
液体复苏
优先选择晶体液进行快速补液, 根据失血程度和监测指标调整补
液速度和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在充分液体复苏基础上,根据患者 血压、心输出量等指标,适时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脏器灌注压。
失血性休克患者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防治这些并发症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个体化治疗需求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伤情、失血量、年龄等因素差异较 大,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是 临床实践中的难题。
指南制定目标与意义
目标
本指南旨在规范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 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 和建议。
患者教育与康复
在救治成功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困难病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01
延误诊断与治疗
部分患者因伤势严重或合并其他损伤,导致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困难,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其麻醉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医学界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以评价不同的麻醉处理方法对患者的效果。
本文将从临床观察和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的讨论。
一、临床观察1.1患者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苍白等症状。
这些患者需要尽快得到有效的麻醉处理,以稳定其生命体征并争取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1.2麻醉处理方法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全身麻醉常用于外伤手术和大手术,通过药物使患者进入无痛无意识状态,以便进行手术。
局部麻醉则是在特定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该部位失去痛觉,患者保持意识清醒。
1.3临床对比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常常出现血压下降、心率不齐等征象,对患者存在一定风险。
而局部麻醉对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达到无痛状态,还能够使患者保持清醒,保留自主呼吸和咳嗽反射,有利于术中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治疗。
二、效果评价2.1术中效果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术中效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进行局部麻醉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更加稳定,术中血压和心率的波动较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而全身麻醉的患者则存在较大的术中风险,需要麻醉医生额外的警惕和护理。
2.2术后恢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于麻醉处理的评价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对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对比研究发现,局部麻醉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恢复快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器官功能的保护效果更好。
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对肺、心、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利影响。
2.3长期效果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长期效果评价是评价麻醉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急症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和麻醉处理
疗较复杂 [ 液体扩容是早期抢救成功的关键 。 2 ] 。 液体输注的原 则是 : 、 时 、 , 早期 及 快速 先快后慢 , 先盐后糖 , 先晶后胶 , 晶胶 结合 , 必要时输血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应以血流动力
学稳 定为基 础 。以纠正 氧代谢紊乱 和防止多器 官功能衰竭 ( D ) 目的 , MO S 为 纠正低氧血症 , 改善组织供氧及利用 _。有 4 ] 效 的监测可 以对创伤性休 克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做 出正确 、 及 时 的评 估和判 断 , 以利于指导 和调整治疗计 划 , 改善休克患
本组患者术 中无一例死亡 , 死亡的 4例 , 均于术后 2 ~ 2 47
h 后在重症监护室( U 死亡 , 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 I ) C 其原
组 6 例患者经快速扩容 , 3 修复止血等综合治疗 3 i 。 0m n后 其
表2 扩容前后 6 例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蜘) 3 ;
血药浓度 (5 — 5 g )肝脏首过清除率高 的药物 , 10 2 0 / 。 L 经直肠 中、 下段给药 能部 分地 回避肝脏 首过代谢 , 从而提高 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 [。Elr , l 等[发现该溶液直肠给药与 口服 的相对 e ]
[] 李秀娟 , 5 蔡方成 , 蒋莉. 布洛芬. 安定混合溶 液直肠给药 的动物 和临床研究 . 中华儿科杂志 , 0 .34 :7— 8 2 54 ()25 7. 0 2
・
10 1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年 1 02 月第 1 卷第 1 C i s R m de &Ci c , n a 0 2 o 1 , . 2 期 h ee e ei n s l i J ur 2 1, 1 2 o1 n sa y V . N
创伤失血性休克麻醉与用药原则的探讨
吸频率 12~14次 /min,麻 醉维持 间断静注芬太尼 、维库溴铵维
1.1 临床 资料 本组 68例 中男 46例 ,女 22例 ,年 龄 持 ,必要时吸入 O.5%~1%异氟醚加深麻醉。术 中积极扩容治疗 ,
15岁 ~66岁 ,多为复合伤 。其 中 ,重度颅 脑损伤 23例 ,胸腹 部 快速补液 、输血 、纠酸及适量使用升压药等。
挤 压伤合并实 质性脏器破 裂 19例 ,多发 四肢 骨折 21例 ,骨盆
2时机施行手术 。
本组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 醉 9例 ,术 中均有不 同程度血压
1.2 首诊情况 人院后 68例患者均伴有休 克期的表现 , 下 降 ,除快速补液外 ,给予静脉升 压药后 ,血压上 升至正 常 ,全
选择硬脊膜外麻醉【1 J。比如下肢手术选择 L 或 L¨ 间隙穿刺 ,
【关键词 】创伤 休克 麻醉 用药
置管后分次注人 1.3%~1.6% ̄1J多卡因(含 肾上腺素 1:20万 u),
首次剂量 8~15 mL,并且选择性 给予下肢 止血带 。重度 失血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厂矿与交通事故的频发 ,中 、重度创伤患 休克患者病 情危 重 ,失血较多 ,全身状况差 ,对 未行气管插 管者
则。方法 对 68例 中、重度创伤失血性休 克患者 的麻醉与用药 所有患者各科分诊 ,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
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术 中与术后 实施积极的治疗措
1.3 麻醉方 法与用 药选择 选择硬 脊膜外 麻醉 9例 ,气
施 存 活 56例 ,救 治成 功 率 为 82.3%,3例 因术 中 大 出血 无 法 维 管插管全麻 59例 ,全部病 例选择急诊或合适时机入室。对 中度
创伤休克病人96例手术中的麻醉处理
稳定为基础, 以纠正 氧代谢紊乱和防止 MO S为 目的, D 纠正 低氧血症, 改善组织供氧及利用【] 2。手 术紧迫, 时间刻不容 缓, 应在抗 休克的同时立 即手术止血修 复, 因为术前 的输液 输血速度不一定 能超 过出血速度, 尽管 大量输血, 亦难使患 者脱离休克状态 。在 内出血较剧 的情况下如过 多的强调麻 醉 的危险性, 延误手术时机, 况手术本身 即是根本 的抗 将 何 休克措施 。此时应一面抗休 克一 面手术【 。 3 ]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情况 : 7 , 2 , . 1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9~7 岁 。其 中严 1 重复合伤 3 4例f 合并颅脑 损伤) , 肝脾破 裂出血 1 例, 8 多发性 骨折 2 7例,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严重肺挫伤 8 肾挫伤合 例, 并 后 腹膜 巨大 血 肿 9例 伤后 等待 救 治 时 间 1 ~5 时不 / 2 小 等, 中重度休克 6 例 , 人室 2 轻度休克 3 例 。 4 1 麻醉选择 : . 2 本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2 麻 醉 管理 21 麻醉前用药:多采用静脉注射 ,减量给药 ,阿托 品 0 . . s , mg非乃更 1. 、 2s 杜冷丁 2 m 。可消除疼痛 、 mg 5g 镇静 , 对老 年 、 重 休 克 或 有 呼 吸 困难 的病 人 , 酌 情 减 量或 免 用 。 严 应 22 麻醉及急救处理: . 本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1 0 0年 1 月上 第 2卷 第 3 期 1 l
No e e 2 0 v mb r 01 Vo . N . 1 2 o3 l
21 8・
Jura f iaT a iin l h n s diieI fr t n o n l n rdto a ie eMe cn nomai o Ch C 0
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铵 0 2 / k h ~O 5 /k . 5mg ( g・ ) . mg (g・h 维 持 肌 松 。机 械 通 气 ) 参 数 : 气 量 8mlk  ̄ 1 / g 呼 吸 频 率 1 潮 / g 0mlk , 2次/ n 1 mi ̄ 4 次 / n 保 证 每 分 通 气 量在 5 mi, L左 右 。 吸 呼 比( : I E=l: ) 2,
药; 早期 应 用 糖 皮质 激 素 。 结 果 6 O例 创 伤 性休 克 患者 的 抢救 、 醉 管 理 和 手 术 均 获 得 成 功 , 术 后 进 麻 经 步 积 极 支持 治 疗后 5 复 , 例 于术 后 4 7康 3 d内死 亡 。结 论 采 用 合 理有 效 的容 量 复 苏 , 择 安 全 有 效 选
一
的 麻 醉 方 法和 药物 。 手 术 止 血修 复创 造 良好 条件 , 急症 创 伤 性休 克 患者 麻 醉 处理 成功 的关 键 。 为 是 【 键词 】 休 克 关 创伤性 麻 醉手 术
创 伤 性 休 克 患者 病 情 紧 急 , 单 纯输 血 输 液 不 能 维 持 正 靠
常 生命 体 征 , 立 即 手 术 止 血 修 复 , 以如 何 尽 快 选 择 安 全 、 需 所 快 捷 的 麻 醉 方法 及 麻 醉 中采 取 积 极 的 抗 休 克 救 治 至 关 重 要 。 我 院于 2 0 06年 1 O月  ̄2 0 08年 1 O月 , 醉处 理 急 症 创 伤性 休 麻 克患者 6 O例 。现 总 结 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与 方法
J u n lo qh rM e ia ol g 2 0, 13 D o r a fQiia dc lC l e,01 Vo. 1 . e 1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进行专业的麻醉处理,以探讨其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该种类型的患者,以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处理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其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首先,在本次实验中,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采用了麻醉药物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以达到疼痛控制和手术治疗的目的。
麻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患者的疼痛,还能够降低其对手术治疗的不适感和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其次,在使用麻醉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合理地控制药物剂量和处理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可能导致患者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同时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医务团队还对患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医务人员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估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同时还能够对麻醉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优化。
在合理地处理患者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医务团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的反馈,进一步提高麻醉技术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总之,本次实验充分证明了麻醉治疗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处理方式,医务人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其疼痛感,保障其治疗安全和生命安全。
未来,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入探究和优化麻醉治疗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成功抢救创伤出血性休克伴心跳骤停的麻醉处理1例
地塞 米松 1 g 长托 宁 1 , 0m , 托烷 司琼 2mg麻 醉维持用瑞 芬 mg ,
太尼 1 ( g・ i 静 脉泵注 , k m n) 七氟醚维持 1 . MAC 7 。同时进 行 剖腹探查 术 。
呼 吸恢 复 , 尿 少 , p 2 8 % ~9 %。 听诊 双肺 有 大 部分 但 SO 在 6 0 干 、 性 罗音及 水 泡音 。 即静注 呋塞 米 4 , 用 生理 盐水 湿 0mg 并
重要 。麻 醉药 物的选 择应 以对 患者 呼 吸循环 功能 无抑 制 的全
麻药 为佳 。
者入 手 术室 时 , 志恍惚 、 神 面色苍 白、 吸急 速 、 呼 脉搏 细弱 。立
即连 接 P I ISm 4 H LP p 0多功 能监 护仪 监测 呼 吸 、 脉搏 、 压 、 血 心 电图和 脉搏 血 氧饱 和度 ( 0 ) :。测血 压 为 6 /0mmH 、 94 g 脉搏
Sg a, 0 5 75 6: 7 5 9 i l 0 , (- ) 4 — 5 . n 2 5
[】 晓明 , 3沈 王卫平 . 儿科学 嗍 . 7 . 第 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07 14 人 20 : 8.
[ Mas b r , c ia aT F r k w . m n lgc l rfeo e ih rl 4 ] t aaT Ihy m , u u a aS I mu oo i o l f r ea u ap i p p b o dlmp o ye n n co h g si a aa i i a e ] l x e io y h c ts dmo o rp a e nK w s k s s [ . i E p r a d e JC n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
严重创伤病人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对呼吸、循环的干扰最少,适用于创伤及创伤性休克病人。
位于肢体的手术,多可在局部浸润麻醉、局部静脉麻醉或神经阻滞下完成。
腰丛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下肢任何部位手术效果均满意。
局部浸润麻醉对休克病人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应当受到重视,特别对缺乏麻醉人员或设备简陋的基层医院,更应提倡此种麻醉方法。
在休克情况下,病人对局麻药物的耐量相应降低,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中毒反应。
局部浸润麻醉的缺点是肌肉不够松弛,在探查腹腔和牵拉脏器时,病人常感不适,有时恶心、呕吐或躁动不安,影响手术进行。
由于肌紧张,手术野显露不佳,难以迅速控制脏器出血,甚或出现有害神经反射,从而加剧休克。
因此,对病变复杂或脏器大出血的病人,不宜选用局部麻醉。
二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与麻醉范围直接有关。
有的创伤及失血病人正处于休克代偿期,尽管血压“正常”,但血容量已明显减少,即使硬膜外阻滞范围小亦有致心脏停搏的危险。
从原则上讲,在休克好转前,禁用椎管内麻醉。
但对病情较轻、术前经治疗已使低血容量得到一定程度纠正,低、中平面的硬膜外阻滞仍可考虑,但应谨慎从事。
置人硬膜外导管后,不宜立即注药,待平卧位建立输液通道后,再分次小量试探性注药。
严格控制麻醉范围,加强动脉压监测,做好升压复苏措施。
若循环变化明显,应立即放弃硬膜外阻滞,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三全身麻醉严重创伤如伴有多发骨折、头颈、躯干损伤病人,都应选用全麻下手术,但必须避免深麻醉,实际上创伤休克病人对疼痛反应已较迟钝,只需维持浅全麻结合肌松药即可完成手术。
1.吸入全麻绝大部分吸入全麻药均抑制循环功能,其程度与全麻的深度成正比。
氟烷、安氟醚抑制循环较轻。
异氟醚在2MAC时才使心排出量降低。
Sldn等通过对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观察,发现氟烷一氧化亚氮麻醉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神经安定麻醉为低。
氟烷与氧化亚氮合用,是休克病人常选用的麻醉方法。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方案
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意识障碍、 认知障碍等,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循环系统并发症:如低血压、心 律失常等,需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和补液量。
术后疼痛:麻醉苏醒后,患者可 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及 时给予镇痛治疗。
麻醉复苏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拔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拔除气管导管 疼痛管理:提供适当的镇痛和镇静药物,缓解患者疼痛和焦虑 并发症处理:预防和处理麻醉复苏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
术后监测与评估
监测指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评估内容:意识状态、疼痛程度、肢体活动等 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复苏效果评估: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对复苏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术后镇痛与镇静
术后镇痛:采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舒适度。 术后镇静: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治疗,使患者保持安静、舒适的状态,有助于恢复。 镇痛与镇静的必要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 镇痛与镇静的实施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与镇静方案。
早期康复与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功能锻炼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康复效果的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麻醉选择与实施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遵循个体化原则,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麻醉方案 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用量
呼吸管理
监测:密切监测 患者的呼吸频率、 血氧饱和度等指 标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完整版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完整版1 前言创伤是青壮年人群的首要死因,约30%~40%的创伤死亡因大量失血所致,失血也是严重创伤后"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及时、快速控制出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对严重创伤的救治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严重创伤后继发性损伤所致的并发症,还可以大大降低"可预防性死亡"的发生。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紧急救治的关键问题,于2017年12月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为中国急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诊疗工作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参考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领域涌现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一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为此,编写组在第一版《共识》的基础上,以创伤救治流程的时间轴为主线,围绕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关键问题,更新并依据最新临床证据总结推荐意见;通过全国急诊领域专家的共同讨论,以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每项推荐意见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为基础进行了分级。
临床证据的分级标准依据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评价系统制定。
本共识不再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单独以章节形式描述,而是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推荐意见的支撑文献之中;对时间依赖性较强的救治环节进行了简化,如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识别;强化了致命性出血控制要点的阐述;细化了液体复苏目标、液体选择、决策转变依据;对创伤性凝血病的范畴进行了拓展,新增对创伤性凝血病高凝状态表型的阐述;明确了创伤镇痛的阶梯化方案;力求推荐意见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本共识主要关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由于篇幅所限,并没有对创伤整体治疗其他要点进行展开。
2 创伤失血性休克快速识别及严重程度评价标准2.1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概念创伤失血性休克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概念,本共识制定组认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概念是指创伤造成机体大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症候群。
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文章编号 :0 6—15 ( 0 1 0 10 9 9 2 1 )一 7—3 3 O 33一 l 2 3 2 血小板粘 附试 验 : 小板 粘附是 指血 小板 能够 在 血小 板膜 糖 .. 血 蛋 白 I、 b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 ( wF 、 V ) 内皮成分 ( 胶原或微 纤维 ) 的作用 下粘 附于伤 口、 血管、 异物表 面 的生理 功 能 _ 。任 何 一种 因子 发生 异 常, 4 J 其 结果就会异 常增高或减低。血小 板粘 附增 高主 要见 于高凝 状态 或血栓 形成 性疾病 , 心肌梗塞发作、 如 静脉 栓塞 或大 动脉 栓塞 、 高脂 蛋 白血 症 、 动 脉 粥样硬化 、 高血压 、 糖尿病等 。而 减低主要见 于血 小板无力症 、 血管性血 友 病 ( WD 、 V ) 贮存 池病 、 型血小 板病 、 轻 胶原无 效 性等 。血 小 板粘 附试验 的主要原理 为一 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 的异物接触 后 , 有相 当数 目的血板 粘 附于异物表 面上 , 测定接触面后 血小 板数 之差 , 可求 出 占血 小板 总数 的 百 分率。 2 3 3 血小板聚集试验 : .. 血小板聚集性是 指血小板之 间相互粘着 的能 力, 其是研究血小板参与生理性 出血和病理 性血栓形成 的重要参数 , 血小 板 聚集程度 的高低与许多疾病有关 。血 小板 聚集结果 增高 见于糖 尿病 、 急性 心肌 梗死 、 静脉血栓形成、 B 高 脂蛋 白血症 、 抗原一抗体 复合物反应 、 人工瓣 膜、 口服避孕药 、 高脂饮食及吸烟等 J 。结果减少见于 : 血小板无力症 、 巨大 血 小板综合 征、 储存池病 、 a —H e l 异 常 、 ( ) 维蛋 白原血症 、 M y eg i gn 低 无 纤 肝 硬化 、 尿毒症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用抗血 小板药 物等 。血 小板 聚集检测 方 服 法主要有 比浊法 、 剪切诱导血小板 聚集测定 法 、 射性粒 子检 测法、 散 全血 电 阻抗 法、 血小板计数法 、 微量反应板法等 。 2 34 血 小 板 活 化试 验 : 小 板 活 化 是 止 血 和 血 栓 形 成 的 主 要 原 因 , .. 血 检测血小板 活化值 , 是对反跌血栓形成 的诊断 、 防、 预 治疗 监测 的重要 手段。 主要 采用三 色流式分析仪及阿的平荧光强度分析血小板活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评分(TS)
评分计算方法:TS=A+B+C+D十E A:昏迷评分(GCS) :14~15为5分,11~13为4分,
8~10为3分,5~7为2分,3~4为1分 B:呼吸频率(bpm): 20~24为4分,25~35为3分,
>35为2分,<10为1分,0为0分 C:呼吸困难:无为1分,有为0分 D:收缩血压: >90mmHg为4分,70~89mmHg为3分,
一、创伤评估系统
包括以下内容: (一) ASA病情评估分级 (二)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 (三) 创伤评分(TS) (四) CRAMS评分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评分与分型
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2.伤情分型:
(1)轻型:13-15分,意识障碍在20min以内 (2)中型:9-12分,意识障碍20min至6h (3)重型:3-8分,伤后昏迷至少6h以上或 伤后24h内意识情况恶化再次昏迷者
50~69mmHg为2分,0~49mmHg为1分,无脉搏 为0分 E: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正常为2分,延迟为1分, 无反应为0分
TS评分是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推荐使用 的评分系统。
当患者创伤TS评分在13分以下时,应 及时送往创伤中心救治。
CRAMS评分
用循环(C) 、呼吸(R) 、腹部(A)、运动 (M)和语言(S)五个参数的英文字头为名建 立了CRAMS评分体系
细菌毒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促发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以及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低血容量休克进一 步恶化,最终造成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使生 命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休克成为不可逆。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休克的细胞病理改变
低血容量休克时发生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改变,高能磷酸键减少,细胞膜功能障碍致 Na+-K+泵衰竭及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等。 严重休克时,线粒体膜和溶酶体膜发生肿胀, 最后破裂。目前趋向于用监测氧代谢率及血 乳酸作为估计病人预后的方法。
严重创伤后机体可出现全身炎性反应,表现为发热 (体温大于38℃),心率增快(大于90次/分),白 细胞升高(白细胞计数大于12,000/mm3),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负氮平衡,血浆中皮质类固醇浓度 增加,肝脏急性期蛋白和细胞因子合成增加。
局部的炎性反应对于机体是有益的,但全身的炎性 反应对于机体却是有害的,可导致心血管性休克, 内环境失衡,细胞凋亡,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抑制 等。
创伤性休克 病人的麻醉
✓ 随着现代交通业、工业的发展,因交通事故、 工伤等各种灾害性事件造成严重创伤病人的数 量日渐增多,继心脏病、肿瘤之后,其发病率 已居第三位。
✓ 这类病人病情复杂,特别是严重创伤伴有大出 血、严重休克需急诊手术时,稍一延误即可造 成病人的迅速死亡。
创伤性休克的定义
由各种严重致伤或致病的原因导致有 效循环血量不足,急性微循环障碍、 神经体液因子失调而使重要生命器官 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脉 搏快速而微弱,外周血管收缩,脸色 及肢端苍白,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 迷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三)创伤后高血糖反应
糖代谢紊乱是创伤后代谢反应的重要变化, 常表现为血糖升高和乳酸血症,系肝糖原分 解、糖异生作用、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 糖素分泌所致。休克期葡萄糖的利用受限制, 如果大量输注葡萄糖液,不仅无治疗价值, 反而易促成创伤后糖尿病,因此不应大量用 葡萄糖液。
(四)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二 )失血量的估计
失血量、失液量的估计和血容量的补充是严 重创伤病人围术期处理的重点问题之一。
肝肾破裂、大血管损伤、骨盆骨折、股骨骨 折、颅脑、胸部及广泛皮肤撕伤出血量可达 1000~5000ml,肠梗阻早期肠腔积液即达1500 ml, 发展到绞窄时可达4000~6000ml。
意义: 分值≥7的伤员属轻伤,死亡率为15%; 分值≤6者为重伤,死亡率为62%
二、伤情估计
创伤病人因手术紧迫,术前不可能获得详细 的病情资料。但通常情况下,手术也应在充 分体液复苏后进行。若病情稳定可以允许同 择期手术一样,作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必要的 检查。
(一)外伤情况
包括受伤程度和范围、预计手术时间、失血 量、最初复苏方法和效果以及气道情况。有 些检查对麻醉尤其重要,如脑外伤病人头颅 CT能显示有无颅内高压和颅底骨折,颈部侧 位片可显示有无颈椎骨折和皮下气肿,胸部X 线摄片提示有无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纵 膈增宽、气管移位 ,有无纵膈积气和皮下气 肿,了解这些常可避免麻醉处理中的困境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
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①术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增强生命器官功能 ②对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正确、恰当评估,并仔
细了解各系统与器官的功能状态 ③尽量选用病人能耐受的麻醉方式与麻醉用药 ④麻醉全程进行各项监测,随时纠正生命器官活动
异常 ⑤积极防治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第一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评估和病情 特点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创伤病人由于急性失血,使有效循环血容量锐
减,当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时,可导致低血
容量休克。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
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损伤
的病理过程。在整个病理过程中缺血和缺氧是最关
键的病因。
(一)休克的全身性病理改变
在大量出血后,交感神经活动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 引起全身性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率增快,血液重新再分配,使血流从肾脏和其它内 脏器官转移到心脏和脑等生命器官,以维持这些器 官的血流灌注。如未及时处理,休克加重,冠状动 脉供血不足,心肌氧供和氧耗失衡,可导致心脏收 缩力下降和心力衰竭。
肺脏由于低灌注,使氧和二氧化碳的弥散发生障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通透性增加,形成肺间质 水肿,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
肾脏因血液再分布及儿茶酚胺释放使肾血管痉挛, 可直接影响肾功能,严重肾缺血将产生肾小管坏死 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长时间的脾脏缺血可引起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不全。 长时间消化道缺血可使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肠腔 中细菌和毒素“易位”进入血流,而且由于肝脏缺 血不能中和处理这些毒性物质,从而引起全身性内 毒素血症,甚至中毒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