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

地形图知识点地形图是以比例尺为基础,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文字等手段表现一个区域的地表地貌特征及相关信息的地理图形。

它是地图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学习地形图知识点是每个地理爱好者的必修课程。

一、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图像与实际地类地貌的比例关系。

比较常见的有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等,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图像和实际被代表地貌的比例就越大。

二、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最常用的标记方式之一,通常用棕红色表示。

等高线是贯穿地图的线条,代表相同高程的地理线。

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高差可以计算出来。

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呈现山脊、山谷、水域等地貌特征。

三、地形符号地形符号是地图上标注地类地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标记各种地貌形态、地表特征,如山体、塔楼、平原、道路、桥梁、建筑物等。

地图上的地理西湖等水域通常用蓝色标记,山峰等地物通常用黑色标记。

四、颜色颜色是地面特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常用的颜色有绿色、棕色、深浅红色和灰色等。

其中,绿色适用于植被茂密的地区,棕色适用于荒漠、岩石等地貌特征区,深浅红色适用于高山、山谷等特征区。

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来快速地识别地形的特点。

五、比例尺尺度线由于地图的比例尺代表实地比例的大小,所以在地形图的角落或多或少地还有一段比例尺线。

比例尺线通常会用中佑(mm)或英寸(英寸)代表,图中通过比例的变化来让读者知道多少远距离的地图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英寸。

六、注记注记是地图上除了图形符号和颜色之外的一种重要标记方式。

注记可以标示地名、标志点、测高值、坐标等信息。

注记既可以在坐标轴、比例尺线、图例甚至图框上加上文字也可以在地形图内的特定位置加上文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形图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特征,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外图廓线外,还应注明测量所用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坐标
系、比例尺、测绘日期和测绘单位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密级
22.0 10.8
21.0 10.8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附 注 :
10.0 22.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1000 1993年图式。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4 . 三北方向图

在中小比例尺的图的南图廓线的右下方,
还绘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的
方向的这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三北
方向图。

利用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
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
位角和坐标方位角三者间作 相互换算。

此外,在南、北内图廓线上,
还绘有标志点P和P’,该两点 的连线即为该图幅的磁于午 线方向,有了它利用罗盘可 将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 。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7.4 地物符号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形
地 地 形 物 —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房
屋、道路、农田、桥梁……
地貌 Biblioteka 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平原、洼地……
地形图
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
• 定义: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 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
• 线状符号的长度方向按实际测定,宽度 和符号样式有专门规定。如铁路、高压 线路、围墙等。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绘制在数字比例 尺下方 用分规直接在图 上量取直线段的 水平距离 可抵消图上量取 长度时图纸伸缩 的影响
图示比例尺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比例尺精度,就可在测图时确定出量距应达到的准确程度; ◆按图上需要表示出的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比例尺精度越高。 例如:根据某工程设计需要,在图上必须能表示0.05米的实地距 离,按上述原理,应采用的测图比例尺为:
.
□对于要按实际形状画出的地物,如形状不规则,当凹凸 部分在图上大于0.4毫米时均应表示出来。道路、围墙、管 线等曲折在图上小于0.5毫米时可忽略不计,将其拉直。
2、地貌点的选择
.
山地:应选择山顶、鞍部、 山脊、山谷和山脚等坡度 及方向变化处的地貌特征 点作碎部点。
平坦地区:间隔一定距离 (一般为图上30mm)测绘 一碎部点,每块平地应注 明其代表性高程。
1∶500地形图取至0.01千米, 1∶1 000和1∶2 000地形图取 至0.1千米, 1∶5 000地形图取至整千米数。
矩形分幅编号 ◆流水编号法
一般从左至右、由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行列编号法
一般由上到下为横行,从左至右为纵列,以一定 代号按先行后列的顺序编号。
第五节
图名和图号 接图表
用量角器量出测点方向, 沿量角器直尺边刺点。
控制点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法
小平板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经纬仪安置在平板仪近旁(23米) 采用方向距离交会法。
测点方向:用照准仪瞄 测点距离 测点标高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半比例符号

对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如小路、通讯线路、 管道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而宽 度却无法按比例尺缩绘,这种长度按比例、 宽底不按比例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或线 性符号。

半比例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 称为地物注记。它包括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 记三种。
非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和中心位置与实际地物中心位置的关系随地物 而异,在测绘、读图及用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如三角点、导线点等,该几何图形的中 心即为地物的中心位置; 宽底符号,如里程碑、岗亭等,该符号底线的中心即为地物的 中心位置; 底部为直角的符号,如独立树、加油站等,地物中心在该符号 底部直角顶点。 由几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如气象站、路灯等,地物中心在 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下底没有底线的符号,如窑洞、亭等,地物中心在下方两端点 间的中心点;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7.3 地形图图名、图廓及接合图表 7.4 地物符号 7.5 地貌符号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地球表面错综复杂,有高山、丘陵、平原,有 江、河、湖、海,还有各种人工建筑物,这些统称为 地形;习惯上把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 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 人工建筑的建筑、构筑物,例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形态,如 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对行政名称、单位名称、村镇名称以及公路、铁路、河流 等的名称,在地形图上均应逐一注记。 在地形图上需用相应的数字流注记河流的流速、深度,房 屋的层数,控制点的高程,桥梁的长、宽及载重量等。 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面的植被种类,如草地、耕地、林地 类别等。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 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 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计曲线的高程、碎 部点高程、独立性地物的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 闭合曲线。 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 高程均为70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岛用等高线 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 。 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 示的越粗略。 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 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9-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将1:10万图幅按经差3′45″,纬差 2′30″ 分为64幅,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幅 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如G-47-124-(25)
y=[(φ左上- φ)/2.5′]×8+( λ - λ左上) /3.75′+1
四、1:5000、1:2000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5000地形图按经差1′52.5″,纬差1′15″ 将一幅1: 1万地形图分为四幅1:5000地形图,其编号是在1:1万图 幅后面加上相应的序号,用a、b、c、d表示, 如J-50-72-(32)- a 1:2000地形图按经差37.5″,纬差25″ 将一幅1:5000 地形图分为9幅1:2000用数字1、2、 …… 、 9表示, 如J-50-72-(32)- a-9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返回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等高线并注记高程mm) 间曲线 —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 线mm) 辅助曲线 —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mm)
4.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地貌是地形图要表 示的重要信息之一。 地貌尽管千姿百态、 错综复杂,但其基本 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 典型地貌:如山头、 山脊、山谷、山坡、 鞍部、洼地、绝壁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测 .


三、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关 全
称 10.0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21.0 标格网线
1988年5月 测图。
图廓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2.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00m 500m
0
1
1580m
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 起的误差,速度快,直观;换算精度低。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图 l:500 、 l:1000 、 l:2000 、 l:5000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比例尺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定义:地形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 实际水平长度之比
比例尺=图距/实距
1 l M L
某区域面积与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之比的关系式,即
1 f 2 M F
f-地图上某区域的面积,F-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
(二)比例尺种类
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 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设 图上一线段长度为l,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L,则该地形 图的比例尺为
常用矿图图例表
常用矿图图例表
第二部分 地形图的应用
一.点位的坐标量测
例:量测A点坐标
1.恢复A点所在格网 2.过A作格网平行线 3.用比例尺量DX、DY 设量得DX=38.6m DY=41.3m 则 XA= 700+38.6= 738.6m YA=1100+41.3=1143.3m
1000 900 800 v 700 600 5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h
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 的名称作为图名。图名一般标注在地 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
二、地形图的图廓外注记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方法: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依次 追加比例尺代码、行号和列号。 形式如下:
1:100万 行号
1:100万 列号
比例尺 代码
横行号 纵列号 (3位数) (3位数)
1:50万- B 1:25万-C 1:10万-D 1:5万-E 1:2.5万-F 1:1万-G 1:5千-H 例:I-49-48 I49D004012
(9-2-3)
5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1000 1:500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5
图幅大小 实地面积 1:5000图幅 每平方公里 /km2 /cm×cm 内的分幅数 图幅数 4 1 0.25 40×40 1 4 1 50×50 0.25 16 4 50×50 0.0625 64 16 50×50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 隔,用h表示。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
h i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 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 高线十分密集。
白吉树村 15.0-10.0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1:5000
1:2000
2.接合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 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 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
毛家镇 二道梁 北集 三顶丘 青山 白石湾 付家 沟口
白吉树村 15.0-10.0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第三节 地物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 符号称为地物符号。 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 号可分为四种。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

四、地形图现地使用方法
其次是确定自己在图上站立点的位置。为了 精确判读,或对较难识别的地形,可采用GPS定 位系统在实地读出某一位置的坐标,在地形图上 量算对应坐标值的点来定位,或者在地形图上量 算某一点的坐标值,用GPS在实地找对应坐标的 位置来定位。
四、地形图现地使用方法
最后根据图上站立点周围地貌和地物符号, 找到实地相应的地貌和地物,确定目标地在图上 的位置。
三、地貌
1、等高线的定义:地 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 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
2、形状特征
2、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 逐渐降低,{等高线封闭,数值中高周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 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地貌识别:
山顶洼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 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 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 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3、坡向:
坡向定义为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 (也可以通俗理解为由高及低的方向)。坡向对于 山地生态有着较大的作用。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 和太阳辐射强度有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辐射收 入南坡最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南坡,再次为东坡 与西坡及东北坡和西北坡,最少为北坡。
比例尺精度 (cm)
10
100
250
500
3、比例尺的换算
(1) 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 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2)1:5万地形图换算,1比5万图,用2去乘除; 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图面资料。

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规划、资源开发、森林资源调查、林区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运输道路的勘察设计、水利工程规划等等工作都是在地形图上进行的。

因此,正确使用地形图是我们每个林业工作者必备的知识。

一、地形图的概念和分类(一)概念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经过测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线条综合后表现在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图形,称为地形图。

地形:是地物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面上诸如房屋、道路、田园、城镇、河流等物体。

地貌:指地面上高低起伏如山岭、平原、断崖、绝壁等形体,是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高地和凹地的总称。

(二)分类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内容、用途等的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1.按比例尺大小分: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1/5000、1/10000等;中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1/25000等;”壤尺地形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

2.按地形图的内容分类:(1)普通地形图:具有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要素的地形图。

(2)专门地形图:除具有普通地形图的各要素外还包括某些特有的专门资料要素。

3.按地形图的用途可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军用图、飞行图、航海图等。

目前,我省林业生产中所用地形图是除去军事要素的中比例尺普通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地形图的符号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反映,绝大部分是按比例的,但为了突出某些要素,往往也出现超比例现象。

构成地形图的符号很多,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都有共同的统一规定,按其符号形式可归纳为四类:1.轮廓地物符号:较大的房屋、湖泊、果园、森林等,其轮廓按比例缩绘;2.线状符号:如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其长度按比例尺,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3.独立物体的超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独立屋、塔及有方位意义的地物;4.数字和文字注记:即图上用文字和数字说明各种内容所表达的意义、名称和数量。

地形图的测绘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测绘基本知识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 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15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图式 2、地貌符号——等高线(contour) 4、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
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在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 不闭合的等高线,应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3)非交性 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
交。
(4)正交性 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18
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等高线显得稀疏;
坡度相同,平距相等。
12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图式
2、地貌符号——等高线(contour)
3、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
曲线。
首曲线用0.15 mm的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 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如果仅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变化的图,称为平面图。
•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
设图上一线段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形图的比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DAB = (xB xA )2 + ( yB yA )2 800
700
(2)图解法 ◆用比例尺直接 用比例尺直接 量取
600 5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2,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解析法 量测两点坐标, ◆量测两点坐标, 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2. 图外注记(图例等) 图外注记(图例等)
投影方式,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投影方式,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成图方法,测图单位,成图日期等 成图方法,测图单位,
三, 地形图符号 (topographic map symbols)
地形图图式分为: 地形图图式分为: 地物符号(feature symbols), 地物符号(feature symbols), 地貌符号(geomorphy symbols), 地貌符号(geomorphy symbols), 注记符号(lettering symbols). 注记符号(lettering symbols). (一)地物符号分为: 地物符号分为: 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物 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注记符号. (举例) 注记符号. 举例)
2.地形图比例尺 地形图比例尺 地形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 段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 (1)数字比例尺 1:1000 ) 2) (2)图解比例尺
(3)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3)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 大比例尺地形图——1 500, 1000, 2000, 5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 2.5万 (2)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 10万 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 20万 50万 100万 (3)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万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基本组成一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比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图面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一般以图幅范围内最大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方。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

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

一般放在图名下方。

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表示成1:M,M为分母,M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长度500米;线段比例尺是用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一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米,左手第一厘米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米,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米写一个数字(公里数)。

一般1:5000~1:50000为中比例尺,大于1:5000就叫大比例尺如1:2000或1:500等,小于1:50000的叫小比例尺如1:、1: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用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

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自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用粗实线表示,与内图括平行,用图有二。

一是为了图面美观,二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方便表示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方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绘制一个方框,分成九等分,每个小矩形代表一幅图,将本图放在中心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示本图北、南、西和东面相邻的四幅图,他们与本图为线接合,四个角上的图与本图幅为点接合。

6、坡度尺:一般放在图幅的左下角,其中的曲线代表等高线,由左向右越来越密集,相应的坡度也越来越大。

它用来量测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坡度,有相邻两根等高线坡度尺和相邻6根等高线坡度尺之分。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
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 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

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
目的
梯形分幅(trapezoid map subdivision) ——按经度、纬度分。 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 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
分幅的方法分类
1:50万
A,B,C,D
J-50-A
1:20万
[1],[2],┉,[36]
J-50-[1]
1:10万
2.视线倾斜时
n’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1.视距公式: 2.高差公式: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
二、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碎步测量的一种:测绘地物、地貌特征点)
——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
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比例尺 经纬度及坐标格网 三北方向图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日期 测图者 内、外图廓。
三.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7.3 地形图图式 (topographic map symbols)
比 例 尺
比例尺精度 (cm)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5 10 20 50 100
4.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简约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W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

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如河北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河北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分幅:经差 6°,纬差 4° (同世界1:100万地形图) 由经度180º 开始,按经差6º 自西向东将全球分成60纵行, 依次用1.2……60表示。 由赤道开始,按纬差4º 为一列,至南北纬88º 各分成22横列, 依次用字母A.B……V表示,并在列号前分别冠以N和S. 编号:每幅1:100万地形 图的编号是由列号和行号 所组成,并且列号在前,
1:100万地形图的图幅号计算公式: a=[Ф/4º ]+1;b=[λ/6º]+31(东),或b = 30-[λ/6º] (西). 其他七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号求算采用图解法: 式中,[ ]表示数值取整 ; 根据某地所在的 1:100万地形图的图幅号 ,绘出图幅范围的略图; a 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纬度带的代号 再按其他七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与1:100万地形图之间的 b 表示1:100万图幅所在经度带的代号 图幅数量关系 ,划分略图,并注出其经纬度,就可以求出某 Ф表示某点的纬度或某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纬度 地所在图幅的编号. λ表示某点的经度或某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度
行号在后,中间连一短线.
如武汉市所在的图幅为H-50
(武汉N30º 37´, E114º 21´)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1:5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H-49(100万)
分幅:经差3º,纬差2º
(每幅1:100万地形图含4 幅1:50万地形图).
编号:在1:100万地形 图的图幅号后加上大 写的A,B,C或D.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 §1.5 地形图基本知识
1:2.5 万、 1:5万、1:10万、1:25万(原1:20万)、 ♣1: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国际统一的“ 1:50 经 万、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 纬线分幅”和“行列式编号”; 其余7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统一规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本章摘要:图的种类,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一、图的
种类:
根据成图要求、测区面积大小、内容表示的特点和制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影像地图和断面图等。

(一)平面图平面图是地面图形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的缩小图形,一般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如我们在医院、学校、旅游地
等地看到的布局平面图。

(二)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球表
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经制图综合,用地
图符号表
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关系。

按表示内容可分为普
通地图、专题地图(自然地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图—人口、经济
分布状况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表示方法、制作材料、使用情况分,有挂图、立体地图、影像地图、地球仪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

(三)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海拔)的正射投影图,是
地面上地物和地貌在平面图纸上的缩影。

是普通地图的一种,着重表示地形。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特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地物用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具有存储和传输地物、地貌的类别、数量、形态等信息的
空间分布、联系和变化的功能。

地形图是经过
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图像并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又是编制其他地
图的
基础。

(四)影像地图
航测像片绘上图廓线和千米网格制成像片平面图,在像片平面图上再加绘等高线、注记
和某些地物、地貌符号,就形成一种新的地形图,称为影像地图(卫片)。

其特点是:既有航摄像片的内容,又有地形图的特点,信息丰富,成图速度快,现势性
强,便于读图和分析,因此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

例如当前国土资源厅每年实施的卫片执法检查。

(五)断面图断面就是铅垂面切入地面的截面。

过地面上某一个方向的铅垂面与地表面的交线称为该
方向的断面图,可分为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它反映地面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我这里只以地形图为重点进行讲解,后续内容也是如此!)
二、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重要性地形图是内容最详尽、最精确
的地图,在国土资源调查、土地整理、城市规
划设计、矿
产资源勘察等方面都是以地形图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料,因此认识和使用地形图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基本概念
1、地物——地面上的房屋、道路、河流等为地物,地物符号在地形图上一般用象形图形表示。

2、地貌——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地貌,地貌符号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形态。

地貌是地形图最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它对气候变化、土壤形成、植物分布以及水系的发育和特点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各项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三)地理要素地貌按其形态和高度
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
地五种类型。

平原:陆地表面起伏微
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50 米的坦荡平地。

丘陵:陆地表面坡度较小,相对高度在100 米以下的隆起地貌形态。

高原:地势较高,地面比较平缓的地区。

其海拔一般在500 米以上。

山地:地表面起伏显著,群山连绵交错,高差一般在200 米以上的地区。

一般山地都呈
线状延伸,由许多条岭谷相间的山体组成,具有一定的走向,这就是山脉,若干条相邻的山脉在成因上有联系,并沿一定的走向分布着,总称为山系。

盆地:周围有山岭环绕而中央低凹的盆形地貌。

(四)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面上相同高程的
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也就是设想水准面
与地表面相交
形成的闭合曲线。

如上图:设想有一座高出水面的小山,与某一
静止的水面相交形成的水涯线为一闭合曲线,
曲线的形状随小山与水面相交的位置而定,曲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例如,当水面高为
50m 时,曲线上任一点的高程均为50m;若水位继续升高至51m、52m,则水涯线的高程分别为51m、52m。

将这些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H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形图上了。

这些等高线的形状和高程,客观地显示了小山的空间形态。

2、等高线的特征通过研究等高线表示地貌的
规律性,可以归纳出等高线的特征,它对于地
貌的测绘和等
高线的勾画,以及正确使用地形图都有很大帮助。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
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是相同的。

因此,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3、等高线的分类地形图中的等高线
主要有首曲线和计曲线,有时也用间
曲线和助曲线。

①首曲线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是指从高
程基准面起算,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
首曲线,用宽度为
0.15m 的细实线表示。

②计曲线计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
条基本等高线有一条加粗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了读图方便,计曲线
上也注出高程。

③间曲线和助曲线当基本等高线不足以显示
局部地貌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所加绘的等高线,称
为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用长虚线表示。

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所加绘
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用短虚线表
示。

描绘时均可不闭合。

4、等高距与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称为等高距或等高线间隔。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常
以 d 表示。

由于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线平距 d 的大小与地面的坡度有关。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平距越大,
则坡度越小;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由此可见,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

5、典型地貌等高线表示方法
①山丘和盆地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叫山丘。

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为盆地(面积小的叫洼地)。

②山背和山谷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称为
山背。

两条山背之间的条形低凹部分称
为山谷。

③山脊若干个相邻山顶、鞍部相连的凸棱部
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棱线叫山脊线。

④鞍部山脊上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形似马鞍
状的低凹部位称为鞍部。

⑤峭壁和悬崖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峭壁,上
部凸出下部凹进的绝壁称为悬崖。

典型地貌的识别方法在地形图上凡是最小的闭合小圆圈都是山顶,根据这些圆圈的大小和形态,还可以分辨
出是尖顶山、圆顶山或平顶山。

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的是山背,向里凹入的是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两组等高线凸为弯相对的就是鞍部,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的凸棱部分就是山脊。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称为斜坡。

三、地形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地形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
图的比例
尺。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取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
数表示。

设图上某一直线长度为d,相应实地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 为比例尺分母。

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则比例尺就越小。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并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通常我
们称1:100 万、1:50 万、1:20 万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5 万、1;2.5 万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 万、1:5000、1: 2000、1:1000 和1:500 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工程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这里我主要以大比例尺为例进行说明)(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小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使用中
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
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
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如下图为1:500 的直线比例尺,取2cm 为基本单位,从直线比例尺上可直接读得基本单位
的1/10,估读到1/100。

(二)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为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大面积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
和编号。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法);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图的分幅。

(这里对于分幅的知识请大家查
阅一下相关的书籍,不再介绍)
(三)地形图图外注记为了图纸管理和使用的方便,在地形图的图框外有许多注记,如图号、
图名、接图表、
图廓、坐标格网、三北方向线、投影方式、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成图方式、测绘单位、地形图图式等。

该内容在后续的教程制作中会
单独讲解,这里就不再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