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docx

合集下载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 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 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 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 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 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 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 作消夏游乐地。
2、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
在形式美规律中有主与次、 重点与一般的形状表现关系, 在园林中有主景和配景的关 系、也有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全园整体中要有主要的景区 和次要的景区,每个局部的 景区也有主景和配景。
2、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所在视景空间的构 图中心,体现主题,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配景起着衬托主景的作用, 在体量、位置、色彩、形 式等方面都不能超越主景。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玉澜堂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 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 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 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 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 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 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 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 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 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 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 寝宫。
3、园林艺术创作(理水艺术)
山水相依,构成园林,山与水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 体相互组成有机整体,山的走 势、水的脉络相互穿插、渗透、 融合,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 源的水。
颐和园的山与水相接
3、园林艺术创作(理水艺术)
颐 和 园 的 昆 明 湖
3、园林艺术创作(道路艺术)
颐和园中的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 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 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 两部分。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 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 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长 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
颐和园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颐和园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优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空间布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颐和园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山和后山。

前山位于园林的南半部分,是广阔
的平地,主要包括瓜洲、长廊、昆明湖等景点。

后山位于园林的北半部分,是山地丘陵区,主要包括万寿山、玉潭、苏州街等景点。

前山与后山呈现出互为对称的布局形式,相互补
充和平衡。

颐和园的空间布局追求“有序与自然相结合”。

整个园林的布局旨在使游客在游览中
体验到宁静、恬淡的意境,同时又不乏生气和活力。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按照大小排列有序,有明确的次序感,但又不呈现出机械刻板的感觉。

这种布局特点与中国传统园林注重空间
变化和意境营造的理念相吻合。

颐和园东侧游线的景观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东侧游线主要包括万寿寿庆坊、烟波
浩渺、金山岛、杏花岭等景点。

万寿寿庆坊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落,是颐和园中规模
最大的建筑群,具有浓厚的宫廷特色。

烟波浩渺是一个位于昆明湖中心的人工岛屿,上有
一座亭台楼阁,给人以优美的景观感受。

金山岛是园内的一座岛屿,山上建有一座亭台楼阁,可远眺昆明湖的美景。

而杏花岭是一个形态各异、富有变化的花园区域,种植着各种
各样的杏花,约有200多个品种。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优.选)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优.选)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其造景手法独具特色。

以下是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1. 对景:颐和园中有多处对景,如万寿山倒影在昆明湖中,湖心岛和万寿山互为对景。

2. 借景:在颐和园中,借景也是一种常见的造景手法。

例如,在西边的玉泉山塔被借景到颐和园景区中,使视觉上加大景深,使远山古塔和园林相互交融。

3. 添景:在颐和园中,有很多景观通过添景的手法进行丰富和加强,如十七孔桥和湖心岛使得景观更有层次。

4. 框景:颐和园中有很多细微处可以看到框景,如乐寿堂的花窗。

5. 抑景:在颐和园中,通过小径先阻挡视线穿过假山,使空间豁然开朗,这是典型的抑景手法。

6. 漏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致组合在一起,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

7. 障景:在园中难免有不雅致的场所或器物,为不使之影响全园的景致,往往在其前方造一景观将其遮挡住。

综上所述,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颐和园造园手法

颐和园造园手法

颐和园造园手法简介: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

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

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

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颐和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

其有如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

伫立知春桥,远眺佛香阁、彩画长廊、十七孔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宝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深远,加上满园绚丽多彩的山石花木,犹如一幅宏图画卷。

后山后湖,小桥流水,苍林修竹,幽深恬静、清新秀丽,另有一番江南景色。

步入这座名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处理。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

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

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

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

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

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四、建筑为主的组景。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组成的中轴线两侧配以转轮藏、五方阁、宝云阁,组成了一组依山而建,统帅全园主景的佛教建筑群,并以西山群峰为借景,与园内山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景色层次分明、变化无穷。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 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 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 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 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 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 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 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 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宜芸馆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 重修。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 库,陈设精雅,颐和园时为光绪 皇后隆裕的寝宫,由于建筑功能 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陈设的布置 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古建维 修后,室内仅陈放家具。1992年, 根据清漪园时的陈设档案布置陈 设,整组院内陈列文物百余件。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 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 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 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 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 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 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 (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 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 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 “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透景 透景是园林建筑常用的构景手 段之一。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 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 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 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 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 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3、园林艺术创作(掇山叠石艺术)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帝王宫苑,“幽君磊,原非得以, 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君,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 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峰使君平地。自 是神仙妙术,假乎于人,以示奇也”的私家园林,都追求 山林之乐,对置石和假山叠石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无园不 石,无石不奇,石在古典园林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之颐和园;一历史背景;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二基本概况;颐和园(theSummerPalace).颐和园;三颐和园的造园手法;①颐和园的理水工程;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造园;河湖溪涧的艺术概括,以聚或分的方式,构成湖海、池;措施:?疏导水源,引自玉泉山水;?挖大型人工湖;?在湖中修建长提和岛屿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之颐和园一历史背景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186 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 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基本概况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

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三颐和园的造园手法①颐和园的理水工程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造园者基于对自然河湖溪涧的艺术概括,以聚或分的方式,构成湖海、池沼、溪涧、泉源等水体,并以山石点缀为驳岸、石矶、港汊,表现出水面的平远辽阔或水径的曲折幽邃。

初探颐和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

初探颐和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

初探颐和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摘要: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最杰出的代表,除了在山、水、亭、台、楼、阁、轩、榭等建筑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外,其在园林的品种搭配、栽植位置、种植方式上也独具匠心。

对其主要植物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我们以后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应用搭配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种类;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 颐和园植物种类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园林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

元明时期的颐和园,植被群落茂密繁盛,一派天然山水地貌。

据文献记载,仅万寿山地区就有10余种花果树木,包括柏树、丁香、山桃、柿子、红梅等。

在《颐和园志》则记载了牡丹、太平花、芍药等名贵的花卉。

现查得颐和园现存植物有3门83科216属300余种。

颐和园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常见的野生观赏草坪植物有细叶苔草、异穗苔草、花黑麦草、草和马唐等;常见的野生观赏植物有枸杞、诸葛菜、薄荷等;常见的野生水生观赏植物有善菜、水葱、金鱼藻等;常见的野生观赏蕨类植物有银粉背蕨、陕西粉背蕨等;常见的野生药用植物有益母草、薄荷、地黄、车前、蒲公英等。

各类野生植物不仅具有点缀景观的作用,丰富了物种还使颐和园的景色更加有自然气息。

2 颐和园植物景观特征文化、传统美学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对颐和园的植物景观发展过程中有着深深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颐和园规模宏大,种植范围广泛,完美地体现了乾隆皇帝包容天下的气势,展现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劳动力。

全国各地的珍贵花木和盆栽都被引进,植物种类繁多。

园中大量的栽植体现季相的乔灌木以及花草,春赏花,夏观叶,秋采果,冬看干,四季皆美景。

此外,颐和园的植物景观除了注重美的体现也体现了其象征意义,通过不同植物的不同象征,体现了颐和园的整体气氛,气度威严,庄严肃穆,表现了乾隆皇帝的文学修养及美好的愿望等。

颐和园仿西湖而建,是南方的美景在北方完美的体现,因地制宜,表现出了宛若江南水乡的美景,使人流连其中。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颐和园的园林特色一、园区简介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10 km。

其中,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 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1/ 4。

全园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各种乔灌木10万多株。

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葱郁秀丽的山峦,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景色怡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典范,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

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

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写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1.具有皇家园林特色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权势, 北方宫苑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对称的布局, 宫苑内建筑群的安排有一定的主轴线, 具有严整对称的秩序美。

受皇家事严整和皇宫尚严整的思想影响, 颐和园的某些部分是轴线布局。

此外, 颐和园还具有皇家园林的两大特色: 巨, 丽。

北方宫苑风格之巨, 表现为园里山大, 水大, 建筑物数量多、体量大。

颐和园囊括了整个万寿山、昆明湖, 拥有 3 000 余间的宫殿园林建筑, 可见其规模之巨。

北方宫苑之丽, 集中体现在建筑物外观的色相、装修以及内部的敷彩、陈设上, 给人一种金铺交映、雕龙画凤、富丽堂皇之感。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群堪称富丽美的典范之作。

例如沿湖长廊, 长700 多米, 共273 间, 碧柱朱栏, 绚丽夺目, 宛如一道彩虹。

长廊梁、枋上共绘有8 000 多幅山水人物、花鸟苏式彩画, 体现了皇家的气派, 是北方宫苑中少见的宏构。

2.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品既有受重力规律支配的物质性, 又有受审美规律支配的精神性; 既有符合目的性的实用价值,又有可供欣赏的艺术价值; 既是科学史的产物, 又是艺术史的成果。

颐和园现存的著名建筑宝云阁, 又称铜亭。

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 其全部构件均以生铁铸成, 重207 吨; 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 稳重坚固, 令人不但赞叹其外观的轮廓及材料效果之美, 而且惊异于其内在结构形式的崇高。

颐和园古朴典雅的设计

颐和园古朴典雅的设计

颐和园古朴典雅的设计一、颐和园简介及功能介绍(一)颐和园简介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庞大皇家园林群中最后建造的一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完成的皇家园林,可以称得上“最后的辉煌”。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图1)为基址修建,并借鉴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的一些景观设计,还汲取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意境设计手法。

颐和园中主要有万寿山、昆明湖、东宫门、乐寿堂、玉澜堂、大戏楼、佛香阁、排云殿、智慧海、画中游、听鹂馆等景观。

图1 昆明湖、万寿山景观颐和园的建筑群依万寿山而建,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官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其上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

湖中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与其支堤一起将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

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

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图2)。

其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

镇水铜牛与耕织图隔湖相望,好似牛郎织女银汉相隔。

图2 镇水铜牛(二)颐和园功能介绍颐和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一开始只是一座行宫。

从乾隆十五年(1750年)起,才大规模修建皇家园林,当时称清漪园。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遭到英法侵略军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基本修复,改称颐和园。

颐和园的总体布置大约可分为四个部分:行宫、万寿山前山区、万寿山后山区、昆明湖区。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

颐和园

一、颐和园的整体布局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

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

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

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不知能否这么说?)。

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有取有舍,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

2、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政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

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主要的建筑有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

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长廊、排云殿、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

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

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的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的使用功能。

3、布局中的空间问题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类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的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

站在知春亭,远看对面最远处,山水一色不可辨认,近处稍稍清晰,然后是雾蒙蒙的一片,然后才渐渐清楚。

所谓“水的三远”,在此处就完全体现体现出来了。

同时知春亭作为观赏全园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既可以看到万寿山一带的华丽、气派的景色,也可以远眺西堤看到对岸杨柳飘飘的自然之美,同时还可以看到远处玉泉塔和玉泉山若隐若现的旷远景色。

这正是由于颐和园在整体布局中做到了“有放有收”的原因,是整体布局中极为成功的体现。

所以,地形本身的因素再加上设计师很好的规划,就自然形成了颐和园的基本格局。

这种格局不仅最大限度的运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资源,还有效的合理的分配了各个空间,使每一个地方都展现了特有的美,而且也表现出了皇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气魄和魅力。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

浅析颐和园空间布局特点与东侧游线景观组织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精湛的园林技艺吸引着众多游客。

颐和园的空间布局特点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建筑、道路和景观组织方面。

本文将从园林空间布局特点和东侧游线景观组织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颐和园的园林空间布局特点1、延伸性颐和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园区西侧接在昆明湖,因此建筑和景观的布局都以昆明湖为中心的延伸形式进行。

例如,延长门前的长廊和游览道路的延伸,向昆明湖方向推进,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显得更加广阔。

2、对称性颐和园在空间布局上十分注重对称性,比如一些对称的建筑和动植物的整齐排列。

例如,在园林西侧设置了一条对称的游览路线,以满足游客观赏整个园林的需求。

3、错落有致颐和园的建筑和景观分布错落有致,雅致别致。

它以一种自然、舒适的方式将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比如,在园林中设置了古朴的石头桥,让游客可以在游览中品味到园林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在颐和园东侧,有一条长达2公里的游览线路,贯穿了颐和园东侧的景观。

作为颐和园整个游览路线的一部分,东侧游线的景观组织也十分卓越。

1、建筑景观东侧游线上有许多建筑景观,比如成光亭、玉澜堂、苏州街、万春园、兴隆山别墅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古典建筑的独特魅力,是园林景区的重要构成部分。

2、自然景观除了建筑景观,东侧游线还蕴藏着许多自然景观。

比如,琼花池、荒园、翠濠湖等景观都是自然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让人们可以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3、文化底蕴东侧游线上有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景观,比如清漪园、九曲桥、曲径通幽等,这些景观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人以深度的文化体验。

4、游览设施在东侧游线上,还设置了一些吸引游客的游览设施,比如悬空廊道、游船、漂流等,这些设施非常有趣,可以让游客在其间尽情玩耍。

综上所述,颐和园的空间布局特点和东侧游线景观组织使得园林具有完美的自然和建筑结合。

无论是在建筑、道路还是景观的设置上都展现了园林工艺的独特魅力,是一处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旅游胜地。

颐和园的造园手法

颐和园的造园手法

颐和园的造园手法颐和园,那可是咱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啊!走进颐和园,就仿佛走进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你瞧瞧那巧妙的布局,就像是一位高超的画师精心绘制的杰作。

先说这借景的手法,简直妙不可言。

远处的山峦、宝塔,都被巧妙地纳入园中视野,这就好比你在家中打开窗户,就能欣赏到远处的美景,是不是想想都觉得惬意?那山那塔,仿佛是颐和园特意请来的嘉宾,为园子增添了无限的韵味和风情。

再看看那对比的手法,真是独具匠心。

广阔的昆明湖与精巧的亭台楼阁相互映衬,这不就像一个高大威猛的壮汉守护着一位娇小玲珑的佳人吗?湖的浩渺让人心生开阔,楼的精致让人赞叹不已。

还有那高大的宫殿和曲折的游廊,一个威严庄重,一个灵动婉约,对比之下,各有各的魅力,谁能不被吸引?还有这分景的手法,那也是一绝。

通过巧妙设置的假山、树木和围墙,把偌大的园子分割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空间。

这就好像把一大块蛋糕切成了小块,每一块都有着独特的味道。

有的清幽静谧,适合独自沉思;有的热闹欢快,适合呼朋引伴。

而框景呢,更是充满了诗意。

那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窗框、门洞,就像天然的画框,把园中的美景框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你走过一扇窗,就像翻阅一页画册,每一幅都让你陶醉。

这难道不像是生活中的小惊喜,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美好?颐和园的造园手法,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山水、建筑、花木都变得灵动起来。

它不只是一堆石头、一汪水、几座房子,而是充满了情感和故事的艺术殿堂。

咱们想想,如果没有这些精妙的手法,颐和园还能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吗?肯定不能啊!这些手法让颐和园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让世人为之倾倒。

所以说,颐和园的造园手法,那可真是咱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得咱们好好品味,好好欣赏,好好传承!。

颐和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颐和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颐和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引言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瑰宝之一,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精心
设计的造景而闻名。

本文将对颐和园的造景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
独特之处。

主体
1. 疏密有致的布局
颐和园的布局疏密有致,通过合理安排建筑和景观元素的位置,形成了层次感和动感。

例如,长廊与开阔的湖面相结合,形成了水
陆相映的景观效果。

2. 融合人工与自然
颐和园利用人工手法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使园内的建筑和植物
相互呼应。

例如,苏州街一带模拟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给人一种身
临其境的感受。

3. 变化多样的景观形式
颐和园充分运用各种景观形式,如山石、湖泊、亭台、廊舍等,使整个园区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

这种多样性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增加了游园的趣味性。

4. 寓教于乐的设计理念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寓教于乐,通过巧妙的设计理念,传递历史
文化知识。

比如,长廊内的壁画讲述着中国历史上的故事,使游客
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结论
通过分析颐和园的造景手法,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而巧妙的设计。

颐和园以其疏密有致的布局、人工与自然的融合、多样的景观
形式和寓教于乐的设计理念,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一。


些手法不仅增加了颐和园的美感,也给游客带来了愉悦和启发。

颐和园借景手法

颐和园借景手法

颐和园借景手法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借景手法而闻名于世。

这里介绍一下颐和园中的借景手法。

1. 瓮山借景:位于颐和园北部的瓮山,是园中最高的山峰,也是借景的主要对象之一。

从山石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泊和景色,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2. 西山借景:颐和园的西部是西山,这里的山峦起伏,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颐和园在设计中融入了西山的山峦,使整个园林与自然山水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美丽的景观。

3. 万寿山借景:颐和园的南部是万寿山,也是园中另一个主要的借景对象。

园内的佛香阁、维恩楼等建筑都以万寿山作为背景,与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4. 昆明湖借景:位于颐和园中央的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泊,它借鉴了西湖的特点,使整个园林更富有水乡特色。

湖水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建筑,增添了园林的景致。

5. 还山还水手法:颐和园的设计师采用了还山还水的手法,在园林中修筑了一条人工河流,将周边的山峦和湖泊与园中的建筑物相连,使整个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通过这些借景手法,颐和园创造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景观,使整个园林充满了生机和韵味。

这也是中国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手法,旨在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观。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代皇家园林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丰富多样,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一、布局设计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是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整个园林按照山水园的形式进行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和水资源,形成了山水相映、景中有景的美丽景观。

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注重轴线的运用,以万寿山为中心,将园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以昆明湖为主景,北区以万寿山为主景。

这种布局设计使整个园林既有整体性,又具有丰富的变化性。

二、建筑与自然的融合颐和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在颐和园中,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相互衬托。

例如,万寿山的佛香阁建筑群与山势相结合,形成了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妙景观。

此外,颐和园中的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建筑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整个园林的美感。

三、水景的处理水景是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充分利用昆明湖的水资源,通过疏浚和开凿,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体景观。

这些水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调节气候、增加湿度的作用。

在水景的处理上,颐和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瀑布、喷泉、水池等,使水景更加丰富多彩。

四、植物配置颐和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植物配置上,颐和园采用了多种植物品种,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了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同时,颐和园还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五、文化内涵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其园林艺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中,有许多寓意吉祥的景点和建筑,如龙王庙、排云殿等,这些景点和建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此外,颐和园还是清代帝王休憩娱乐的地方,因此在其园林设计中还体现了浓厚的休闲文化氛围。

六、工艺特色颐和园的工艺特色也是其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成绩:
报告题目: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课程名称: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郑强
学生姓名学号
乔丹1212
系别园林学院
专业风景园林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 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 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取江南园林
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
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米,南北向1900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

金朝贞元元年(1153 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

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
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宜园、玉泉山静三山五园包括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畅春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香山静
明园。

其中清漪园于光绪变法时改为颐和园。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
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
区。

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万寿后山三部分。

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贝規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
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

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

西堤分开大水面,使水面更有层次感。

建成后的颐和园与杭州西湖相比极其相似,昆明湖水面的划分同杭州西湖一样都有一条湖堤把水面分成几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位置关系与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现北山南水的态势大致成南北走向,苏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还有就是颐和园和杭州西湖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中
“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

但是颐和
园之摹拟杭州西湖,并不是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来说乃是“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贵在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艺术的再创造,能够结合本身的环境、地貌特点和皇家
宫苑的要求,发扬“己之所长”,作出了卓越的创新,可以说有“本于西湖,高于西湖”的园林
艺术效果。

譬如,杭州西湖景观之精华在于环湖一周的建筑点染而形成的犹如长卷展开大幅度烟
水迷离的风景画面,颐和园的前湖的规划亦“略师其意”,着重在环湖景点的布局:从湖中的南
湖岛起始,过十七孔长桥经东堤北段,折而西经万寿山前山,在转南循西堤而结束于湖南端的绣
绮桥,形成一个漫长的螺旋形“景点环带”,犹如一幅连续展开的山水画长卷。

颐和园中有两组中轴对称,其一组即为万寿山上佛香阁,佛教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很重要的景观元素,用来供奉神明。

黄瓦是突出的特点。

上图景致采用了对景的手法,所谓对景即两个景致相隔一定的空间,彼此遥遥相对,可使有人观赏到对方景色。

于湖心岛看万寿山倒映在昆
明湖中,而万寿山上看到湖心岛与十七孔桥、知春亭。

湖心岛与万寿山互为对景。

在翁山前挖湖,造园手法: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

乾隆帝造园前对颐和园原地形做了改造,
并堆土成万寿山。

营造背峰向阳的小气候。

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建筑思想,皇权
的尊贵。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佛香阁为祝寿所建,于是大量松柏在万寿山上,意为长寿永固。

仁寿殿富丽堂皇, 严谨庄重, 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

与前方的宫门、牌楼于一条轴线上,中轴对称格局。

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 ,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

仁寿殿建筑屋顶单檐歇山,斗拱上饰有彩绘,九开间。

体现了黄权的至高无
能有斗拱。

上。

民用建筑不
古代园林建筑分几个等级,民用,官用,皇家,各不相同。

主要根据屋顶、台分。

等级最高的建筑为故宫太和殿,皇帝登基大典场所,十一开间,
基、柱身立面三层汉白玉台基。

手法:漏景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致组合在一起,以扩大视野,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的构景手法。

颐和园的围墙上,
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如四方、五边、六角、八角、圆形、菱形,扇面形、壶形、桃形、格形、双环形等等,或
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
隙,可见园外或院
外的美景。

这种通过更小、更有局限性的景框观景,犹如从筛子的漏孔外望,视野更小,所取得的景观效果,称为漏景。

障景:在园中起到屏障作用的景观,为了满足园林主人各方面的行为需求,在园中难免有不雅致的场所或器物,为不使之影响全园的景致,往往在其前方造一景观将其遮挡住。

障景的手法被成熟地运用于北京颐和园中。

巨大的、秀美的太湖石被安置在仁寿门内,起到了障景的作用,
使整个院落的景致显得富有层次感。

在许多院落里,进入正门,就是一面屏风,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园内的许多道路被蜿蜒曲折地布置在假山、草木之中,增加了曲径通幽的感觉,营造一种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八角重檐亭,寄澜亭是长廊中的第二座观景亭。

长廊延至寄澜亭处,路面不
仅有了起伏变化,游廊的走向也由此亭南折。

而游廊的北面经过养云轩、无尽意轩等土山、树木的有意屏掩,至寄澜亭后,忽觉眼界洞开,云天豁然。

渗水砖排云门
寓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
联通。

园中套园。

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圭寸建意识。

如谐趣园。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所谓结景就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融合周围的大的环境。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

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

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
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

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
街”遗址。

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
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

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

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

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

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翠微牌楼。

夕佳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