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教学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陈明伟、龚攀君、张海江、秦芍芍、乔禹
指导老师:王玉林
(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作品内容简介
路灯是城市道路照明的重要设施,对夜间行人及车辆行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路灯控制方式是按照规定时间亮灭,而不能根据天气条件对路灯的亮灭时间及明暗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少的街道,控制方式任与繁忙街道一样,采用统一的控制方式。因此,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不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照明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针对以上不足,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光线控制节能路灯,并且能根据交通情况自动调节亮灯状态;该路灯能够根据自然光的强弱,自动控制路灯开关及明暗程度,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少的街道,该街道的路灯会根据有无车或行人来控制路灯的亮灭。在满足人类生活的前提下实现“绿色照明”。
1研制背景及意义
我国现有的路灯70%以上使用的都是高压钠灯,在电力紧张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在后半夜,采取“亮一隔一”或“亮一隔二”的措施,关闭部分光源。这只能作为缓,照度均匀度将不同程度、甚至是严重的下降,对交通、行人安全、对维护社会治安产生不利影响。高压钠灯其设计寿命为24000小时(5年)。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电网技术落后,造成线路的电压波动大大超过国际标准,许多地区的波动甚至超过额定电压的左右15%,特别是在后半夜,由于采取“亮一隔一”或“亮一隔二”的措施,电负荷减少使得电网电压有时接近245V,致使路灯灯泡的实际使用寿命平均不到一年。因为,“亮一隔一”或“亮一隔二”不仅减小照度,同时区别于不同的灯杆布置方式。还有调压技术,传统调压节电方法包括晶闸管斩波型节能和自我祸压式调控两种方法。其中晶闸管斩波型节能方法具有对路灯照明系统电压调整速度快速,精度非常高,并可实现分时段的实时调整的优点,另外体积小和成本低也是其另外主要优点。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节电节能方式会在工作时产生大量谐波,危害电网运行安全,因此在照明电路中并不适宜运用。另一种自我祸压式调控节能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谐波,可靠性非常高,但是只能够进行固定的降压而不能稳压和升压,所以也不适宜大量运用推广。
在国外,智能光源降压一稳压一调光技术是国际上流行的全数字智能路灯节能控制技术。它充分考虑了城市道路照明的实际状况,依据人体工程学中的视觉理论,采用现代控制论中的最优控制方法,实现了对路灯电压及照度的动态智能化管理。此项技术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繁忙的时段,控制路灯保持较强的照度,接近午夜时分,开始自动调光,在后半夜车稀人少时,则控制路灯保持较低照度的照明。它的主要优点就是在调光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电耗,节约有功电耗达30%以上。但是,其未能充分考虑到路灯在不同自然环境下亮灯的时机,按照传统思维在固定时间亮灯极易浪费能源并且造成人们生活上的不便。即我国城市一般天还亮
着的时候路灯便打开了(打开过晚影响交通及人们正常生活治安),但没有但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节
能控制。
2设计方案
2.1设计目标
根据调查,我国现有的路灯耗电情况比较严重,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在不同的环境亮度来调整路灯
的亮度,比如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天还没完全黑的情况下就开路灯,这样就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我们所设计的系统,能够让路灯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和时间段来自动调节路灯的亮度,同时根据路段的繁忙状况控制路灯的亮灭,这样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也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根据计算,应用我们设计的系统每年可以为我国城市公共照明节省约25亿元资金,并且有效的提高了高压钠灯的寿命,这样也为我国节省了资金。
2.2设计内容
如今在节约型社会的倡导下,国内外在路灯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由节能灯、高压钠灯替代普通灯泡,由夜间全亮转变为“亮一隔一”、“亮一隔二”等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对路灯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力求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光电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的光强变化。本作品在现有节能灯的基础上加入光电传感器,
通过光电传感器的感光作用将光能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感知外界光线强度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光线强度变化对路灯亮度的调节。本作品首先将路灯的亮暗程度大致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且将变化的电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电信号的变化,选择电路中不同的控制路线,从而做出对路灯的相应调整。
(3) 根据时间段调节路灯的亮度。本作品能实现:在繁忙的时段,控制路灯保持较强的照度,接近午夜时分,开始自动调光,在后半夜车稀人少时,贝U控制路灯保持较低照度的照明。
(4) 根据街道的繁忙程度控制路灯的亮灭。本作品对某些车流量和人流量少的冷清街道,实施当有物体快进入给街道时开启该街道的路灯,当物体离开该街道一定距离时关断该街道路灯。
2.3拟采取的设计方法及技术路线
设计方法:本作品主要采取的设计方法主要为文献法和个案研究法。本小组首先确立了研究光线控制节能路灯方向,在此础之上搜集有关资料,在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全面的调查之后,总结了各方面的技术,找出了现阶短节能路灯的不足之处---目前实际生产生活中路灯亮起和熄灭时间无法做出细化的控制,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的实际情况,本小组针对这一点展开详细的研究。本小组拟在现阶段节能路灯的基础之上,加以光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单片机、电压控制装置、整流器等一系列的电气元件。在一天当中,根据不同时刻的自然光线强度的不同,通过采光元件对光线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光信号利用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单片机可以识别的电信号,此电信号的强弱大小将直接影响单片机执行不同的程序,从而控制不同的电路,实现产生不同的电压,经过后期整流器的调整,从而减小电压的突变对路灯器件的损害,进而实现对路灯的稳压控制,最终可以实现根据每天不同时刻外界自然光线强弱程度的不同,光敏原件的采光量不同,达到对路灯施加不同的电压,同时配合稳压器的作用,实现路灯的亮度变化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变化的功能。用单片机根据各个时间段的需求,设置亮灯的亮度。对于某些冷清街道,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判断有无人或车进入该街道来控制该街道的路灯亮灭。
技术路线:本作品旨在研究全自动节能路灯控制系统,改变现有的路灯没有达到合理节能的现状,从而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在本次探索过程中,组长负责协调组织,组员各有分工,如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电路设计,模型制作等等,实现了组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对于实验方案,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实验的方向,方法,步骤,并期望在今后的实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