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储层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石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层地球物理学试题
一、
简答题(5*7)
1、什么是储层地球物理。
2、什么是岩石物理学。
3、什么是分辨率。
4、写出Zoeppritz方程及其主要的近似公式。
5、地震反演有哪些类型。
6、什么是地震属性。
7、什么是时移地震(4D)。
二、论述题(选作三道 15*3)
1、写出三种岩石物理的主要理论及其适用条件。
2、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 Avo分析在油气勘探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4、地震反演中如何结合测井与地质资料。
5、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描述中有哪些应用。
6、时移地震(4D)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能做什么。
三、结合研究工作,谈谈储层地球物理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
(20)
1、储层地球物理学(reservoir geophysics)是在勘探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利用以储层为目标的观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地球物理、地质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资料,对油气储层进行圈定、描述和监测的一门新兴学科,亦称开发地球物理学、开采地球物理学。
储层地球物理的意义
主要是通过储层的物理性质研究储层的物性参数(孔、渗、饱等);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和修改油藏地质模型,提供储量,预测产量;调整开发方案,确保实现最大的采收率,降低开采、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岩石物理学:岩石物理学就是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近年来,岩石物理偏重于研究岩石的地震特性,即:地震波速度及衰减与岩石的其他性质及所处状态条件的关系。
岩石物理特性包括孔隙度、渗透性、孔隙压力和流体饱和度。
它是联系地球物理学,岩石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等学科的纽带和桥梁。
岩石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3、分辨率:所谓分辨率,指的是分辨相距很近的分界面而来的反射波信号的能力。
主要决定于地震记录上反射脉冲的延续时间、地层厚度以及反射波的频率成分等。
定义时间间隔t 的倒数为分辨率。
地震勘探中的分辨率包括垂向和横向两方面。
垂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上能分辨的最小地震地层厚度。
横向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在地震记录或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分辨相邻地质体的最小宽度。
分辨率的评价准则:
Rayleigh准则:课本p9
Ricker准则:
Wides准则:
4、Zoppritz 方程的由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由波动理论可知,在应力和位移连续的边界条件下,如图1所示,P 波入射到弹性界面时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的分配满足Zoeppritz 方程:
M*A=C
式中:M 为Zoeppritz 矩阵,A 为振幅向量,C 为射线角函数向量。
具体有:
⎥⎥⎥⎥⎦⎤⎢⎢⎢⎢⎣⎡--=⎥⎥⎥⎥⎦⎤⎢⎢⎢⎢⎣⎡⎥⎥⎥⎥⎥⎥⎥⎦⎤⎢⎢⎢⎢⎢⎢⎢⎣⎡--⎪⎪⎭⎫ ⎝⎛----21112121221212211222121121112
12122111212121212cos 2sin cos sin 2sin 2cos 2sin 2cos 2cos 2sin 2cos 2sin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βρρβρρααβρρβρρααββααββααPS PP PS PP P S P P P S S S P S P S S S P T T R R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
式中,1P v 和1S v 分别为上层介质纵、横波速度,和2S v 分别为下层介2P v 质的纵、横波速度,1ρ和2ρ分别为上、下层介质的密度,1α和2α分别为纵波入射角和透射角,1β和2β分别为横波反射角和透射角。
方程(*)是以入射角为函数给出了平面波的反射系数和透过系数及6个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其中PS PP PS PP T T R R 、、、分别为以位移振幅表示的反射P 波、反射SV 波、透射P 波和透射SV 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用途:利用Zoeppritz 方程可以得出好多具有物理意义的简化公式,在A VO 分析时得到好的效果,用于岩性识别和油气检测。
即位移振幅表示的反射透射系数的关系。
2.2 .2 Zoeppritz 方程近似式
1) Bortfeld 近似式[18] x 1β介质2:2P v ,2S v ,2ρ 介质1:1P v ,1S v ,1ρ P 波透射
S 波透射 1α 1α 2α 2β 图1平界面的P 波反射和透射 图中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
()72)ln ln ln 2)((sin cos cos ln 212
112121222212112111122--+-+=βαβαααρρββαθθραθραPP R
1983年Hiltermen 对Boltfield 近似式做了改进得到了反射振幅的表达式:
()()()()8223sin cos cos cos cos 21211221212
11211122211122-⎥⎦⎤⎢⎣⎡⎪⎪⎭⎫ ⎝⎛+-+-+⎪⎪⎭⎫ ⎝⎛++-≈ρρρβρβββββαθθραθραθραθραθR
该式第一项只包含纵波速度和密度,第二项包含纵横波速度和密度,因在理想流体中不包含横波,因此可以将第一项称为流体因子,第二项称为刚体因子。
该近似式和Zoeppritz 方程比较而言,增加了反射系数和角度之间的线性化关系,而且可以区分流体和固体。
2) Aki 和Richard 近似式[19]
()92)sin 41(21sin 4sec 2122222-∆-+∆-∆≈ρρθγββθγααθθ)(R 其中:αα∆21、ββ∆21和ρ
ρ∆21分别表示纵波速度反射系数、横波速度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
γ=α/β,为纵横波速度比。
在反演过程中,先验速度模型可以确定θ和γ,可以将上式变为关于纵横波速度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的线性方程,利用其它约束信息,结合反演方法可以求出该参数的值来。
该近似方程充分说明了在叠前共中心点道集中,非零炮检距地震道所包含的速度和密度信息。
与叠后反演比较,基于佐普利兹方程的近似公式的叠前反演能够更精确的描述储层流体特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Aki 和Richard 近似式的内核条件数较大,使得反演稳定性降低,进而误差较大,其应用的广泛性受到制约。
3)Shuey 近似式[20]
()102tan sin sin 222-++=θ
θθθC B A R )(
其中 )(ρραα∆+∆=21A ,⎥⎦⎤⎢⎣
⎡-∆+=20)1(σσA B B σσ
--+-=121)1(20D D B ,ρ
ρααα
α
∆+∆∆=D ,α
α∆=21C 式中:σ与α∆分别为介质两侧的平均泊松比和泊松比之差。
参数A 表示在垂直入射下纵
波的反射系数,而参数B 为梯度项,表示在中等入射时,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
参数C 表示在入射角大于30度时,振幅随炮检距的规律。
由于一般入射角小于30度,其第三项中的表达式的值很小,可以忽略。
因此,通常可以将Shuey 方程简化成以下形式: ()112sin 2-+=θθB A R )(
由于Shuey 将泊松比引入到Zoeppritz 近似式中来,使得泊松比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4)Smith 和Gidlow 近似式[21]
()()122sin 4)sin 41(tan 12122222-∆-∆⎥⎦⎤⎢⎣⎡-++≈ββθγααθγθθg R )(
g 为指数。
5)Gidlow 近似式[22]
()13221)tan -sin 4)(21sin 8)(21sec 222222-∆⨯+∆+∆⨯-∆+∆⨯≈ρρθθγρ
ρββθγρρααθθ()(R 该近似式中ρρ
αα
∆+∆,ρρ
ββ
∆+∆,ρρ
∆分别表示为纵波阻抗反射系数、横波阻抗反射系
数、密度反射系数。
应用波阻抗反射系数进行A VO 反演,其结果相对比较稳定,但采用Gidlow 近似式, γ的获取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误差,因此,对于建立平滑的背景纵波速度及岩石物理经验关系的研究对于降低误差至关重要。
6)Gray 近似式[23]
()142)tan 1(4
1sin 2sec 31sec 3141)tan 1(41sin 2sec 21sec 2141222222222222-⎪⎪⎪⎪⎪⎪⎩⎪⎪⎪⎪⎪⎪⎨⎧∆-+∆⎪⎭⎫ ⎝⎛-⎪⎪⎭⎫ ⎝⎛+∆⎥⎥⎦⎤⎢⎢⎣⎡⎪⎪⎭⎫ ⎝⎛-=∆-+∆⎪⎭⎫ ⎝⎛-⎪⎪⎭⎫ ⎝⎛+∆⎥⎥⎦⎤⎢⎢⎣⎡⎪⎪⎭⎫ ⎝⎛-=ρρ
θμμθθαβκκθαβθρρθμμθθαβλλθαβθ)()(R R
7)Fatti 近似 ()()()()152sin 4tan 21sin 4tan 121222222-∆--∆-∆+=ρρθγθθγθθs s p p i pp I I I I R 其中,()16211221122-+-=∆ραραραραp p
I I
()17211221122-+-=∆ρβρβρβρβs s I I
如果密度变化很小,式(2-15)中最后一项可以忽略,得到两参数近似方程:
()()()182sin 4tan 121222-∆-∆+=s s
p p i pp I I I I R θγθθ
式(2-15)为三项fatti 近似式,式(2-18)为两项fatti 近似式。
上式主要利用拉梅参数和密度参数来反映纵波反射系数,其最大特点是直接利用与含油气储层敏感的弹性参数相对变化表示反射系数,利用地震数据结合该方程可以得出关于岩性参数的拉梅参数。
而且,拉梅参数可以由岩石物理关系式直接转换成反映岩石参数的其他参数,A VO 三参数反演可以很明确的求出关于岩石和油藏的特性。
Downton 指出包含密度的反射系数比不包含密度的反射系数更加稳定。
5、地震反演的类型
1.1 反演的分类
1)从所利用的地震资料来分可分两类:叠前反演和叠后反演;
2)从测井资料在其中所起作用大小可分为四类:地震直接反演,测井控制下的地震反演,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和地震控制下的测井内插外推;
3)从实现方法上可分三类:直接反演、基于模型反演和地震属性反演。
4)从反演模型参数来分主要有:储层特性(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反演、岩石物性反演、地质结构反演、各向异性参数反演、阻抗反演以及速度反演等;
5)从使用的数学方法可分为:最优化拟合反演、遗传算法反演、蒙特卡罗反演、Born 近似反演、统计随机反演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反演等。
6、地震属性 - 概念
地震属性(seismic attribute )指的是那些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得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或统计学特征。
其中没有任何其他类型数据的介入。
地震属性 - 分类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地震属性分类。
Quincy Chen 等以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将地震属性分为:振幅、频率、相位、能量、波形、衰减、相关和比率等八大类,每一大类包含几至二十几类不等。
从地震属性的基本定义看,它是表征地震波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物理量,有这明确的物理意义。
三维地震的成功带来了地震属性的普遍应用。
属性有助于洞察数据,尤其是当显示在所解释过的空间层位上时。
然而,多数有效属性并不是独自存在的,事实上它们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有限的几个基本属性。
成功应用属性的关键在于选择最适当的属性。
另外,用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必须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基于简单的数学关系。
7、时移地震的定量分析研究包括了确定含水饱和度、过水区域监测及水驱前缘变化的监测等。
四维地震技术,即时延三维地震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储层开发和管理新技术,它既突出了随时间变化的储层地震信息,又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的全部优点。
通过分析差异信息把储层中的流体前缘界面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追踪,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报,从而延长生产井的寿命或加快开发进度,优化油
藏管理,提高采收率。
四维地震技术是三维地震技术在时间上的延伸。
该技术要求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对同一油气藏进行多次三维地震测量。
为了研究地下储层流体变化所引起的时延三维地震资料的差异,四维地震资料必须在储层范围外(特别是储层之上)要具有重复性或一致性。
二、论述题(选作三道 15*3)
1、写出三种岩石物理的主要理论及其适用条件。
在合理的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需要通过岩石物理模型建立起地球物理量与地下储层参数之间对应关系。
典型的模型有Gassmann 模型、Biot 模型、BISQ 模型、Xu- White 模型等。
在低频条件下,Gassmann 推导出了饱和流体状态条件下岩石体积模量的理论方程。
Gassmann 方程是岩石物理研究的最基本方程,用来描述从干岩石状态到饱和流体孔隙状态下的模量变化。
该方程的一个重要的适用条件是低频条件,也即只有在足够低频条件下,该方程是有效的,此时孔隙所受的压力在整个孔隙空间达到平衡(即对于孔隙流体,有足够的时间消除压力梯度,达到平衡)。
Biot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导出了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中的声波方程,建立了多孔介质中声速、衰减与频率和多孔介质参数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反映了流体和岩石骨架中粘性和惯性相互作用机制,既包含了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对混和岩石介质弹性模量的单独作用,也包含了它们之间的耦合作用。
该模型适合于任意频率条件下多孔岩石介质弹性模量的计算,但是由于没有考虑高频条件下孔隙流体的喷射作用,因此该理论方程所预测高频条件下饱和流体岩石的速度并不十分准确。
BISQ 模型反映了两种不同流动形式和流体特性对波速、衰减和频散的影响规律,比Biot理论更能真实地体现波在孔隙各向同性岩石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喷射流特征长度则需要根据速度、频率的测量结果猜测或者根据经验调整。
Xu- White 提出了砂泥岩混和介质的速度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岩石孔隙度和粘土含量来预测声波速度,把粘土成分、压力、胶结等因素对声波的影响归因于泥页岩和砂岩的孔隙几何形状和面孔率的差异。
2、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考研中的题:给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的定义及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提高分辨率的方法?(8分,定义问题4分;影响因素4分)答:垂直分辨率是指在地震剖面上能区分相邻地层的最小厚度;水平分辨率是指在地震剖面上能区分相邻两个地质体的最小间距。
影响垂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子波的频率成分;子波的带宽或延续时间;子波的相位特征;信噪比;炮检距与入射角;地层的吸收作用;表层影响。
影响水平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偏移孔径,覆盖次数,采样率,偏移成像精度。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野外采集参数(2)合适的处理方法:反褶积,反Q滤波,谱白化处理。
(3)子波零相位化(4)做好地震偏移归为工作(5)提高V分析精度。
3、 Avo分析在油气勘探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课本P167
A VO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采样数据的振幅与反射系数成正比关系的基础之上,为了保证这种关系不受畸变,就必须消除其它因素对振幅的影响,恢复和保持采样数据的原始振幅值的相对关系,使其相对变化仅与反射系数单一因素有关。
结合地质、岩石物理、测井和叠前地震资料,分析叠前地震信息随炮检距变化与岩性和油气的关系,通过叠前正演模拟和叠前地震反演,对油藏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即广义A VO分析。
广义A VO分析的关键是分析地震属性和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地质含义。
A VO分析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正演方法和反演方法两类。
(1)识别真假亮点
(2)油气水边界检测
(3)解释岩性
正演方法是利用模型正演模拟A VO现象,结合本区的油藏特征,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水及特殊岩性体的A VO特征,建立相应的A VO检测标志,在实际地震记录中直接识别岩性及油气,如果对储层的孔隙度与地震岩性参数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还可定性判断孔隙发育带。
因此,正演方法一般用于定性的油藏描述。
A VO反演是我们更为合理地提取隐藏在地震信息中的岩性参数的重要途径,不少作者曾对A VO反演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它通常是采用Zoeppritz方程近似表达式,根据振幅随入射角变化关系,由实际地震道集记录估算岩石的地震参数。
例如密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或泊松比,进行岩性分析或烃类直接检测。
A VO 反演做法有多种方式,根据反演目标的不同可分为A VO属性参数反演、储层参数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反演三类。
A VO属性剖面的分析
利用流体因子进行A VO解释
A VO解释的目的就是要把A VO信息与岩性和油气联系起来,揭示A VO属性异常和烃类关系,给予A VO属性的地质含义,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必须结合本地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特点,建立本区的A VO识别标志,结合地质、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以充分挖掘A VO信息的潜力,减少A VO解释的陷阱。
气层分类
Castagna等(1998)提出了把梯度和截距的背景趋势与岩石物理关系联系起来的公式,并将Rutherford和Williams(1989)的气层分类法推广到了包括低阻抗储层,即随着炮检距的增加而反射振幅降低的IV类砂岩。
A VO分析数据解释
A VO分析数据直接解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A VO响应异常的圈定;二是对A VO 属性剖面数据的解释。
虽然它们均属于A VO分析数据解释,但是解释对象和解释目标有其较大的区别。
前者解释的是A VO响应异常,目标是异常,这个异常一般与含油气性有关;后者是解释分析A VO响应生成的属性剖面数据,即使不存在A VO响应异常,也同样可以生成A VO分析属性数据
4、地震反演中如何结合测井与地质资料。
课本p317
5、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描述中有哪些应用。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定义:p249
利用地震属性确定油气藏的例子:p259
6、时移地震(4D)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能做什么。
四维地震技术是三维地震技术在时间上的延伸。
该技术要求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对同一油气藏进行多次三维地震测量。
为了研究地下储层流体变化所引起的时延三维地震资料的差异,四维地震资料必须在储层范围外(特别是储层之上)要具有重复性或一致性。
重复性是四维地震成败的关键。
尽管两次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方式都一样,但由于一些非储层变化因素(如激发条件)的影响,仍会使两次测量在非储层范围内的地震特征有差异。
因此,要求四维地震资料必须进行相对振幅保持处理、高信噪比处理和一致性处理,其中一致性处理的难度较大,但也最关键。
2 要求(使用条件)
四维地震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储层。
四维地震技术的实施要考虑储层特点、流体特性和地震资料质量,对储层、开采过程和地震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
2.1对储层的要求
首先要求储层的岩石骨架的弹性要低。
研究表明,储层岩石骨架的弹性性质与地震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岩石骨架刚度的增加,地震异常的幅度减少。
因此未固结或固结差的岩石、具有连通裂缝的岩石、孔隙纵横比较小的岩石、粒间接触的岩石和净超负荷压力小的岩石都有利于四维地震技术的应用
储层孔隙流体的压缩差异要大。
由于四维地震技术研究的是储层流体的变化,只有储层流体压缩差异较大时,地震属性上才有明显的反映因此,四维地震技术对储层的要求是:孔隙流体和岩石的压实变化大,温度变化大,压力变化大,净超负荷压力小且储层埋藏浅。
新的、未固结的砂岩是开展四维地震监测最好的油田。
2.2对开采过程的要求
蒸气注入是最常见的热力开采方法。
因此,重油砂层的蒸汽注入开采过程有利于四维地震技术的实施。
由于注入流体(CO2或气态氢)的可压缩性远远高于储层流体,因此,在溶解驱或非溶解驱开采过程中,注人到储层的CO2或气态氢使孔隙流体粘度减小并驱替储层孔隙流体,这也有利于四维地震技术的实施。
在水驱开采过程中,如果储层孔隙中是轻油或活油,则由于轻油与水的压实差异较大,有利于四维地震技术的实施;
此外,一次采油或油藏枯竭引起储层压力下降,进而使得地震速度/波阻抗大大增加,亦利于四维地震技术的实施。
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较高时,可能导致储层岩石破裂。
地震速度对岩石裂缝特别
敏感(特别是当地震波的极化方向与岩石裂缝垂直时),故也适合应用四维地震技术。
四维地震适用于水驱和溶解气驱储层。
在碳酸盐岩地区,四维地震适用于气驱、CO2驱和蒸汽驱和溶解气驱储层。
2.3对地展技术的要求
四维数据分析对现代地震资料的要求是:随机噪声的水平低,信号重复性好,导航和测量精度高。
对地震技术的要求反映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阶段,其总的要求是地震分辨率要高,重复性要好。
地震资料品质主要指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信噪比评价要求有效时移地震差异不能被淹没于噪声之中。
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评价要求能够准确确定储层位置与顶界面,且分辨率越高越好,并要求可靠且有意义,但单纯追求高分辨率的处理资料往往不适合进行时移地震油藏监测研究。
能做什么?
四维地震监测处理在同一油、气田重复采集的多次三维地震资料,观察由储层中油、气和水的运动所引起的地震变化。
它与井和开发史等资料(例如从开发井中获得的压力、声波和温度等)综合可以十分精确地测量地下反射系数、压力、温度、储层的生产能力和储层流体变化;并通过对泄油路径和剩余油的成像,钻新井以从老油田开产出新油,为老油田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手段。
该技术的充分发展将全面消除传统勘探、开发领域的界限,使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人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常规的油藏管理模式相比,四维地震油藏管理模式能更加合理地改进油田储层模型,设计或修改油田开发方案,延长油田的生命期。
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
时移地震技术已被广泛接受为是一种监测油藏中流体的流动情况、优化油藏管理、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时移地震的谱分解技术。
在某些条件下谱分解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含油气性。
时移地震资料解释的目标不再是储层,它是在识别有效储层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由于注采等油气开发活动引起的油藏弹性特性的变化,确定过水区域、油气水接触面变化、注水前缘等,调整开采方案,优化油藏管理策略,提高油气采收率。
三、结合研究工作,谈谈储层地球物理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
(20)
岩石物理技术,A VO技术,地震反演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辨率,四维地震技术和多波多分量
分别搜搜阐述一下
一、储层地球物理的意义
主要通过储层的物理性质研究储层的物性参数(孔、渗、饱等);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和修改油藏地质模型,提供储量,预测产量;调整开发方案,确保实现最大的采收率,降低开采、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储层地球物理的任务
(1)油藏圈定
利用高精度的地震资料,几何钻井资料乃至油藏工程资料,准确的确定油藏的圈闭形态,断层展布,圈定储层的分布,预测含油气的范围。
(2)油藏描述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石油地质和油藏工程资料描述油藏的特征,估算油藏的参数,包括岩性变化、连通性、储层厚度、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空隙流体压力;
(3)油藏检测
在采用增产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过程中,通过不同时间进行地震观测,利用地震信息的变化可以检测增产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稠油热采、CO2气驱、注水、火烧、压裂等,以便修改油藏地质模型,调整开采方案,降低作业成本。
储层地球物理在不同阶段的任务
(1)勘探阶段-发现井之后,利用多种资料作油藏描述,确定储量。
任务:确定构造特征、圈闭形态和面积;圈定油藏范围、厚度及空间分布;估算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和体积,确定驱动机理。
使用的地震技术包含提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2)生产阶段-采用有效的油藏管理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
任务:据资料的详细情况修改油藏地质模型,修改衰竭策略;钻加密井增加储量;进行二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确定渗透率隔阻层,估计油藏连通性和驱动效率。
使用的地震技术包括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以及高精度地震资料以及测井、地质。
钻采等数据的综合分析技术,研究介质的非均匀性,圈定剩余油分布区。
(3)提高采收率阶段-在保证投资回收的前提下实施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
其任务是:作精细油藏描述,防止油藏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造成EOR(Enhanced oil Recovery)失败;热采检测以便有效的控制和调整EOR过程,降低作业成本。
使用的地震技术包括时间延迟地震技术等。
三、储层地球物理的特殊性
1、储层地球物理是油田储量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
勘探发现新油田是储量计算的基础,开发过程中老油田扩边和开发调整是增加新储量的最大潜力。
多半以上新增探明石油储量是在老油田中找到的。
其主要贡献就是储层地球物理技术。
2、储层地球物理的能力在于多学科协同
钻井资料提供了井点处纵向上精细的地质信息,地震资料提供了三维空间的宏观地质信息,两者通过测井资料并借助于地震正反演和岩石物理学建立了很好的联系。
为此,必须从项目组织上、人员素质上、技术方法上加强多学科协同的综合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对油藏做出系统而完整的描述,有效地知道油田扩边和开发调整,才能提高储层地球物理认识油藏的能力。
3、储层地球物理发展了比较成熟的专项技术
储层地球物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项技术,包括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时间推移地震技术、基于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