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方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解毒方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4-21T14:54:54.0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作者:文雯[导读] 针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湖南旺旺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清热解毒方应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细胞沉降率为13.4±2.7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3±4.2g/L(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为8.3±1.3g/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1.6±3.5g/L(P<0.05)。结论:针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关键词】清热解毒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Qingre Jiedu Deco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Methods: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96 cases of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hoice of Qingrejiedu Decoction on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analysi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improve symptoms,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of 13.4 + 2.7g/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28.3 + 4.2g/L (P<0.05);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 reactive protein was 8.3 + 1.3g/L,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21.6 + 3.5g/L(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the treatment of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cating prescription can get good curative effect. Heat 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 prescription;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urative effect 近年来,除了常用的西药疗法外,中药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1]。为了研究清热解毒方应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慢性盆腔炎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本次96例研究对象均属于女性,所有患者年龄均在21岁至4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4.5±5.5岁。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关妇科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其临床诊断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关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相符。所有患者均出现腰酸背痛以及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患者存在子宫后倾以及附件区疼痛等临床表现。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经有性生活,且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排除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96例患者均接受清热解毒方治疗。选择本院自行配置的清热解毒方,其基础方中饱含紫花地丁、蒲公英以及大青叶分别15克,另喊生蒲黄15克、刘寄奴15克,含桔梗以及金银花、升麻分别15克,另外,方中生甘草含量为6克。按照每天1剂服用以水煎服,按照每天2次,每次200毫升服用该药物,坚持用药6星期。在用药过程中,分阶段对研究对象具体临床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开展详细记录,配合相关临床检查,每个星期均应认真检查患者血常规,并实施尿常规检查,服药之间和结束用药之后均应检查患者肾功能等状况,患者在月经期间停止用药。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命体征,根据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将临床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1)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局部体征消失,同时没有发现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存在异常;(2)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超过50%的局部体征消失,同时患者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3)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局部体征未消失,同时患者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2]。

1.4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SPSS21.0数据统计包对相关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借助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通过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对比,如果检验结果表明P<0.05,意味着患者在相关数据对比上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腰腹酸痛症状明显缓解,宫颈疼痛等问题大大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细胞沉降率为13.4±2.7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3±4.2g/L(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为8.3±1.3g/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1.6±3.5g/L(P<0.05)。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细胞沉降率、者C-反应蛋白指标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96例研究对象接受清热解毒方治疗过程中,有恶心反应的有1例,有呕吐反应的有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均较为轻微,用药后均自行缓解,不会对药物使用造成干扰。

3.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