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真题2014年-(1)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真题2014年-(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选择题 (总题数:39,分数:78.00)

1.休克的治疗原则中,首要的是

(分数:2.00)

A.扩容√

B.纠正酸中毒

C.维护心功能

D.控制感染

E.维护肾功能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休克的治疗原则。休克的本质是有效血容量的减少,故在休克的治疗原则中,首要的是扩容。

2.肝炎患者眼结膜黄染的原因是

(分数:2.00)

A.血中胆固醇增高

B.血中二氧化碳增高

C.血中氧含量增高

D.血中胆红素增高√

E.红细胞破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肝炎的临床表现。肝脏疾病使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一方面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减弱,在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另一方面,肝脏疾病损伤毛细胆管,已转化的直接胆红素无法沿胆管排出,故血液中也出现直接胆红素增多,致皮肤、眼结膜黄染,尿色加深。

3.治疗心绞痛作用最快、最有效的药物是

(分数:2.00)

A.吗啡

B.哌替啶

C.硝酸甘油√

D.普萘洛尔

E.硝苯地平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心绞痛的治疗原则。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作用最快、最有效的药物。

4.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适应证不包括

(分数:2.00)

A.急性穿孔

B.并发大出血

C.并发瘢痕性幽门梗阻

D.癌变

E.经常反酸√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对于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以及胃溃疡疑有癌变者可行手术治疗。

5.决定心脏病患者是否妊娠,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

A.生育史

B.家族史

C.心脏病的种类

D.心功能分级√

E.治疗情况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病变较轻、分娩期心功能Ⅰ~Ⅱ级者可选择阴道分娩,而心功能Ⅲ~Ⅳ级者以择期剖宫产为宜,一般心功能在Ⅲ~Ⅳ级,或有过心力衰竭史、有活动性风湿热、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心内膜有活动性炎症,明显紫绀者均不宜妊娠。

6.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是

(分数:2.00)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造血因子

D.雄激素√

E.雌激素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7.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除蛛网膜下隙出血)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分数:2.00)

A.脑脊液检查

B.CT √

C.MRI

D.电生理检查

E.脑电图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急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记忆题。

8.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乳房疾病是

(分数:2.00)

A.一期乳癌

B.二期乳癌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病√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乳腺疾病的治疗原则。乳腺囊性增生病以激素药物治疗为主。

9.胆总管探查术后,拔除T形管的时间至少术后

(分数:2.00)

A.3天

B.7天

C.14天√

D.21天

E.28天

解析:[解析] T管引流胆汁量平均每天200~400ml,如超过此量,表示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如胆汁正常且流量逐渐减少,手术后10天左右,经夹管2~3天,患者无不适可先行经T管胆道造影,如无异常发现,造影24小时后,可再次夹管2~3天,仍无症状可拔管。

10.诊断关节脱位最可靠的方法是

(分数:2.00)

A.外伤史

B.疼痛

C.局部压痛

D.功能障碍

E.X线检查√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关节脱位的诊断,X线检查是关节脱位的首选辅助检查。

11.开放性骨折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分数:2.00)

A.心理护理

B.早期彻底清创,使用抗生素√

C.立即使用TAT

D.立即复位固定

E.镇静止痛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包括:清创、骨折固定、伤口闭合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

12.乳癌淋巴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

(分数:2.00)

A.腋窝√

B.锁骨下

C.锁骨上

D.胸骨旁

E.肝脏部位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乳腺癌的转移途径。记忆题。

13.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一般

(分数:2.00)

A.<20×109/L√

B.<30×109/L

C.<40×109/L

D.<50×109/L

E.<60×109/L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ITP的辅助检查。急性ITP血小板低于20×10 9/L,慢性ITP在(30~80)×10 9/L。

14.某人因牙龈及全身皮肤出血而就医。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2×10 12 /L,白细胞3.0×10 9 /L,血小板20×10 9 /L,骨髓检查:增生不良。应考虑

(分数:2.00)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脾功能亢进

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类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该患者骨髓增生不良,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于正常,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另外,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症状,贫血程度较轻;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者贫血多为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均较轻。故应首先考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15.肿瘤化疗期间严重呕吐的患者,应采取的最合理的营养方式是

(分数:2.00)

A.部分肠内营养√

B.全量肠内营养

C.肠外营养

D.单纯葡萄糖输液

E.经口进食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当肿瘤患者胃肠道有功能且可以安全使用时,首选部分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16.关于对ARDS患者的治疗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延长机械通气时间

B.选用呼吸末正压通气

C.使用有效抗生素

D.加强营养支持

E.加大补液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ARDS的治疗原则。ARDS应采取适度的液体管理,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通过利尿和限制补液,保证液体负平衡,每天500ml左右),以最低有效血管内血容量维持循环功能。

17.产程划分中,宫颈扩张期是指

(分数:2.00)

A.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全开

B.从规律宫缩至子宫颈扩张

C.从宫颈扩张3cm至宫口全开√

D.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

E.从宫颈口全开至胎儿娩出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娩的护理。宫颈扩张期是指从宫颈扩张3cm至宫口全开。

18.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

(分数:2.00)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X线检查

D.血培养√

E.免疫学检查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辅助检查。阳性血培养结果是本病诊断的最主要证据。

19.房颤患者的异位心律失常,护士在进行电复律治疗时错误的操作是

(分数:2.00)

A.绝对卧床、保暖

B.电极放置位置正确

C.放电时抢救人员离开床沿

D.电极涂抹足够的导电糊

E.非同步电除颤√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了电复律治疗的适应证和种类。房颤患者的转复需使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20.属于血液系统监护检查的是

(分数:2.00)

A.血尿肌酐

B.血肌酐

C.血小板√

D.血糖

E.血氨

解析:[解析] 血液系统的监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3P试验等。

21.血清蛋白显著降低应考虑

(分数:2.00)

A.肝硬化√

B.肺炎

C.支气管炎

D.哮喘

E.贫血

解析:[解析] 清蛋白几乎全部由肝脏合成,肝硬化时,清蛋白显著降低。

22.颅内压增高明显时,应避免

(分数:2.00)

A.CT检查

B.MRI检查

C.腰椎穿刺√

D.脑血管造影

E.颅脑多普勒检查

解析:[解析] 颅内压增高明显时进行腰椎穿刺有导致脑疝的风险。

23.洋地黄中毒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

A.恶心、呕吐

B.室性早搏

C.水肿,蛋白尿√

D.黄视或绿视

E.视物模糊

解析:[解析] 除C选项,其他均为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

24.女性,52岁。反复呕吐,不能进食3日,今日软弱无力,腹胀难忍,膝腱反射减弱,心电图:T波低平,出现U波,诊断为

(分数:2.00)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酸中毒

D.碱中毒

E.脱水

解析:[解析] 患者反复呕吐,不能进食3日,因肾脏的保钾能力较弱,易出现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肌无力,甚至软瘫,神志淡漠、嗜睡;腹胀、便秘、恶心呕吐以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悸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时心室纤颤。心电图变化可见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有U波等。此患者符合上述特点,故考虑为A。

25.粒细胞核左移提示

(分数:2.00)

A.过敏

B.脱水

C.失血

D.感染严重√

E.酸中毒

解析:[解析]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26.测定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菌,最有效的方法是

(分数:2.00)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PPD试验√

C.X线检查

D.CT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解析:[解析] PPD试验阳性说明人体曾感染过结核菌。

27.重症肺炎患儿静脉给抗生素,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分数:2.00)

A.1~2天

B.3~4天

C.3~5天

D.5~7天√

E.8~10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小儿肺炎的治疗主要为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患儿宜静脉给药,抗生素治疗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28.青年男性,运动后发生腰部绞痛,继而出现肉眼血尿,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

A.肾肿瘤

B.输尿管肿瘤

C.膀胱肿瘤

D.尿道肿瘤

E.上尿路结石√

解析:[解析] 该患者有活动后肾绞痛及镜下血尿,为典型的上尿路结石症状。

29.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多长时间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分数:2.00)

A.2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E.24小时√

解析:[解析]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30.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药物是

(分数:2.00)

A.青霉素

B.红霉素

C.水杨酸制剂√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解析:[解析] 水杨酸制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最主要的药物。

31.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

(分数:2.00)

A.皮肤瘙痒√

B.剥脱性皮炎

C.中毒性肝炎

D.心绞痛

E.粒细胞减少

解析:[解析]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过敏反应导致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药疹,少数伴有发热。

32.内囊病变引起的瘫痪表现为

(分数:2.00)

A.单瘫

B.偏瘫√

C.截瘫

D.四肢瘫

E.交叉瘫

解析:[解析] 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脑梗死等可以引起偏瘫。

33.女,21岁。发热,多处关节炎,面部有蝶形红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查血化验最具特征性的发现是

(分数:2.00)

A.红细胞花环形成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Sm抗体(+) √

E.血沉快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实验室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查到多种自身抗体。①抗核抗体谱:有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ENA抗体又包括一组抗体,其中抗Sm抗体是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其特异性达99%,但是敏感性仅有25%,它不代表疾病活动性。②抗磷脂抗体。③抗组织细胞抗体。④其他,少数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狼疮患者可以见到血沉增快,提示病情控制不满意。红细胞花环形成提示红细胞膜上C3b受体的活性,与题目无关。

34.保存移植器官的灌注液温度是

(分数:2.00)

A.-4℃

B.0℃

C.4℃√

D.20℃

E.36℃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器官移植的护理。记忆题。

35.产后乳汁分泌量主要取决于

(分数:2.00)

A.乳房发育情况

B.产妇健康状况

C.产后营养状况√

D.新生儿发育状况

E.新生儿的吸吮刺激

解析:[解析] 乳汁分泌量主要取决于孕妇产后的营养状况。

36.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可见其子宫

(分数:2.00)

A.比正常小

B.正常大小√

C.如孕2周大

D.如孕4周大

E.如孕6周大

解析:[解析] 功血妇科检查时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较软。

37.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用量过大时最先出现的毒性反应是

(分数:2.00)

A.头晕、血压过低

B.呼吸减慢

C.心率减慢

D.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E.尿量过少

解析:[解析] 硫酸镁有抑制呼吸、抑制心肌收缩、抑制腱反射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最先出现的是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每次用药前观察:①膝腱反射存在;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③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38.室性期前收缩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分数:2.00)

A.洋地黄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素

D.阿托品

E.利多卡因√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记忆题。

39.关于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表现,错误的叙述是

(分数:2.00)

A.发热呈间歇热√

B.面色潮红

C.腹泻

D.皮疹

E.形成转移性脓肿

解析:[解析]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一般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患者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可出现转移性脓肿,易并发心肌炎。

二、A3/A4型选择题 (总题数:2,分数:10.00)

男,28岁。自感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有盗汗、体重下降、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就医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收入院抗结核治疗。(分数:4.00)

(1).关于疾病防治及护理措施不妥的是(分数:2.00)

A.患者痰液用20%漂白粉溶液搅拌静置2小时后倒掉

B.护士在病室里不密切接触患者时,可不戴口罩√

C.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D.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E.病室通向走廊的窗子需关闭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肺结核的护理要点。由题干可知该患者肺结核的诊断成立,而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除明确是否为肺结核外,还应明确是否排菌,这是确定传染源、制定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依据。在排除其传染性之前,护士等医务工作者也应注意做好防护,在病室内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因而B选项错误,其他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如患者痰液的消毒、病室空气的消毒等消毒隔离措施,以及抗结核化疗等措施均为肺结核防治、护理的必要措施,故此理应选择B。

(2).经何种检查可确定患者具有传染性(分数:2.00)

A.PPD试验强阳性

B.痰涂片找到结核菌√

C.胸腔穿刺抽出1000ml胸腔积液

D.X线检查示片絮状阴影

E.红细胞沉降率30mm/h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肺结核的辅助检查,特别是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检查方法。如前述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除明确是否为肺结核外,还应明确是否排菌,这是确定传染源、制定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护士亦应掌握相关的辅助检查,协助做好肺结核的防治工作。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随着痰液排出体外而播散,因而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才是传染源,因此痰结核菌检查是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方法。PPD试验强阳性是判定患者为活动性结核病的指标;单纯的胸腔积液,而痰菌阴性者,表明不属于开放性病灶,不具有传染性;X线胸片和血沉不具有特异性,不可据此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男性,40岁。因右小腿严重外伤后,发生气性坏疽,住院治疗。(分数:6.00)

(1).首选的处理是(分数:2.00)

A.给氧

B.高压氧疗法

C.止痛

D.手术√

E.加强营养

解析:[解析] 一旦确诊患有气性坏疽,应在抗休克和纠正严重并发症的同时在全麻下行清创术,以挽救患者生命及降低截肢率。

(2).下列处理不必要的是(分数:2.00)

A.高压氧治疗

B.手术

C.隔离

D.应用青霉素

E.避光安静√

解析:[解析] 对气性坏疽患者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①尽早接受手术清创治疗:清创范围应达正常肌组织,切口敞开、不予缝合。肢体病变不能控制时,应施行近端高位截肢,残端不予缝合。术后用3%过氧化氢冲洗、湿敷,经常更换敷料,必要时再次清创。②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大剂量青霉素(1000万U/d)是首选,它可控制化脓性感染,并减少伤口处因其他细菌繁殖消耗氧气而形成的缺氧环境。③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造成不适合此类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④全身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⑤对症处理:包括解热、镇痛等,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与破伤风患者不同,气性坏疽患者可以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养病,因此避光安静不是必须的条件。

(3).该患者外伤后如何处理可避免发生气性坏疽(分数:2.00)

A.彻底清创缝合

B.清创后伤口敞开√

C.应用TAT

D.应用青霉素

E.应用甲硝唑

解析:[解析] 气性坏疽属厌氧菌感染,病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梭状芽胞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此类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故容易侵入伤口,但并不一定致病。气性坏疽的发生除取决于梭状芽胞杆菌的存在外,还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缺氧环境。患者发生外伤后应尽早彻底清创,切口敞开不予缝合,可消除无氧环境,抑制厌氧菌生长,从而预防气性坏疽发生。

三、B1型选择题 (总题数:2,分数:12.00)

? A.枸橼酸铋钾

? B.法莫替丁

? C.吲哚美辛

? D.硫糖铝

? E.阿托品

(分数:4.00)

(1).可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药物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吲哚美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但损伤胃黏膜,还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前列腺素对黏膜的保护作用,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溃疡愈合,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可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枸橼酸铋钾,在酸性环境中,与溃疡面渗出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层防止酸和胃蛋白酶侵袭的保护屏障;同时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硫糖铝虽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不能杀灭幽门螺杆菌。

? A.全血细胞减少

? B.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 C.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

? D.血小板减少

? E.周围血含大量原始和幼稚白细胞

(分数:8.00)

(1).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但3种细胞减少的程度不一定平行。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

(2).急性白血病(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可发现大量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贫血轻重程度不等,一般属正常细胞性贫血。早期血小板轻度减少或正常,晚期明显减少。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ITP由于外周血存在血小板相关抗体,造成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可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4).缺铁性贫血(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红细胞体积较小,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