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思考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要做好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家长要重视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学校应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学习目标,并提供合理的榜样示范,加强归因指导与训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和学业成绩。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

一、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中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从事那一活动。同时,班杜拉还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其所需要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人在从事不同的活动时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对自我行为能力的判断,指小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从事某一学习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达到特定目标或表现水平的主观判断。如果小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学习方面的能力,他们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并付诸行动。“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那些不存在智力障碍,但学业成绩暂时落后,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不仅影响他们对学习目标的确立程度、对学习的坚持程度和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的水平,而且影响他们自身学习潜能发挥的水平。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判断的主观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学困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在学习中不敢接受挑战,遇到困难时往往不做任何努力就轻易放弃或急于寻找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学困生身上常常会出现抄袭的现象;他们对自己的学业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往往也不能胜任。所有这些都是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结果。这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又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非常必要。

二、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

1.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学困生的父母,由于“恨铁不成钢”,往往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张口骂,伸手打。这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反而会使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不愿意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付出努力。

2.学生观不正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每一个小学教师的责任。而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也是每一个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和教师仍把分数作为评价小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不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对学困生却漠不关心,甚至歧视,使学困生受到冷落,产生自卑感,降低了其学业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评价和劝说不当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自我认识在不断地发展,而自我认识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也日益增长,但也只是处在初步的形成阶段。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仍然是受成人的态度和评价调节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教师是小学生学校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人之一。教师的言语评价和劝说具有权威作用。如果教师的言语评价和劝说不当,对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当的批评和训斥会使学困生产生一种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导致其反应刻板、 迟钝,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而消极的言语说服和评价会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不信任,从而使学困生失去外部的支持和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学业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降低,他们甚至会放弃学习。

4.缺乏成功的体验

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其过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的,是学困生通过自己的亲历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学习能力的直接经验。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而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又多次遭遇失败,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失去信心。这不仅使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而且还会影响他们正常学习能力的发挥。

5.消极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对自我意识处于发展时期的小学学困生来说,由于他们自我认识不足,往往对学业成败不能进行正确归因,又因为其所经历的失败较多,形成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即使偶尔成功,他们也会归因于运气好或任务难度低等外部不可控因素,而失败了却会归

因于能力低。如果他们长期将失败归结为能力低这一不可控的内部因素,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力感,进而诱发他们消极的心理防御,这时再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困难了。

6.不良的性格特征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其性格特点还不够稳定。而在小学“学困生”身上常常表现出消极、悲观、自卑、缺乏主动性、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这会导致其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选择退缩和逃避, 甚至自暴自弃,学业自我效能感丧失,学业成绩继续下滑。

三、培养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做好家长工作,重视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发展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关心孩子的学习,避免使用辱骂或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同时,指导家长认真了解自己的孩子,形成对孩子的合理期待,为孩子确立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

2.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小学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还要树立转化一个小学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理念。学困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更加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教师对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 也不能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更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并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点关心、一点微笑、一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关怀、信任和迫切的希望,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2)确立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班杜拉认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信息源。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小学阶段儿童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有了很大发展,自我体验是小学生对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而自我效能感是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由于学困生过多地体验了失败,严重影响了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