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美(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林黛玉形象的悲剧美
李强
[内容提要]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塑造出来的极富诗意美的悲剧形象。

秀外慧中,喜散不喜聚、强烈的叛逆精神,是林黛玉性格的主要特征。

林黛玉的爱情和命运也是悲剧性的,其悲剧的形成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林黛玉的悲剧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性格命运悲剧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曹雪芹笔下塑造出来的《红楼梦》中极富诗意美的悲剧形象,她就是林黛玉。

这首词中尽显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

此外,林黛玉的美还表现在她的才学横溢,这些都与她的悲剧命运密不可分。

一、林黛玉的悲剧及其具体体现
(一)黛玉的性格
秀外慧中,是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之一。

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

”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

”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

但我们同时也感觉到,她一开始便受到心理上的压抑。

她诗思敏捷,别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

她对贾宝玉说:“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的确,林黛玉的聪明在大观园里是有名的。

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

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
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

”这种机敏,这种讽刺与戏谑,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

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敏感多疑,自尊心很强。

黛玉在《红楼梦》中的正面出场便是到了京都,弃舟登岸,坐上荣国府来迎接的轿子,向荣国府走去。

这里别的都不写,只写林黛玉的思想活动。

“黛玉常听得她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1从这一心里描写足可看出黛玉小小年纪便如此敏感,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又因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

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敏感多疑”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

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另外在后文中描写的周瑞家的最后送花到黛玉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呀。

”周瑞家的一声儿也不敢言语。

这足以表现黛玉的多疑和锋芒毕露。

另外有两个情节更能表现她的这一性格特征。

一个是:“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

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

”正在伤心垂泪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

”越想越觉得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话音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

”另一件是: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确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

别人开一句玩笑,她都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

由此可以看出,黛玉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烈。

林黛玉也并非一味的高傲自大,其实她也是很谦和、很善良的。

她从不视下人卑贱,而且也常常是以礼相待,没有恶言相对过任何一个人。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可林黛玉却“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毫不介意。

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感忿”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不觉可叹可笑”,还把它带回去与湘云同看。

此中并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

但被人视
之为“小性儿”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黛玉的谦和。

在第四十八回中,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

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

在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林黛玉命她外头“吃茶”,还能为她想到“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并“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以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

从这些片段都可以感觉到她的和善与坦率,我们应该改变“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的偏见。

黛玉喜散不喜聚。

“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故此人以为欢喜之时,她反以为悲恸。

”○2从上述原文中就可以体会到她这一天性。

喜聚不喜散,是人之常情;而黛玉却与之相悖,一定有其原因。

在常人的眼里,相聚时快乐,分别时才悲伤,人们之所以会感到悲伤是因为彼此将要分别;但在黛玉看来,相聚才使人悲伤,如果不相聚,悲从何来?所以会认为悲伤的本源在于相聚。

长聚不散,天下必无此理。

如果朝朝暮暮相聚不散,此可谓天长地久,花常好月常圆,有情美满,这当然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相聚的分离,就算是同心的伴侣,天各一方,不也就成了你是你,我是我,甚至于你不记得有我,我不记得有你,悲剧是什么,爱憎是什么,也都将无从谈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都是人们所无法支配的。

“聚必有散,理固然耳;聚不欲散,情谊有焉;欲情理之悖实难。

”○3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人以为欢喜时她反以为悲,这就是潇湘子与众人不同之处。

林黛玉叛逆反抗。

由于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

生活在思想最前卫、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对她的衷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

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贾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

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
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

她支持贾宝玉的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她从不讲“仕途经济”之类的“混账话”。

她不遵守封建社会对妇女规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喜爱作诗填词,甚至连被视为“淫词”的《西厢记》、《牡丹亭》也记得烂熟。

在林黛玉生活的时代,一个女子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婚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都有封建礼法的即成规范。

可是林黛玉不甘就范,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

他与宝玉的爱情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

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

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

她的这些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行为,必然要同她所处的环境发生尖锐冲突。

但她又无力战胜险恶的环境,于是流泪就成了她苦斗与抗争中的一种表现,这种泪水,既有对宝玉的同情,也有对自己身世不幸的悲叹。

封建传统观念与叛逆因素并存。

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

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第三十四回)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

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第四十二回)从此变得跟宝钗非常亲密。

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
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
流到冬,春流到夏!○4
这曲词所描写的就是宝黛的爱情,黛玉来到人世,就是为了“还泪”。

她与宝玉是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伴随吵架,最终被贾母等人残忍的扼杀了,黛玉的爱情悲剧以泪尽而逝告终。

(二)黛玉的爱情和命运
宝黛吵架。

宝玉和黛玉经常吵架,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候就开始吵架,直到后来,整个恋爱过程中,还是不断的吵、吵、吵。

这一对恋人,从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他们谈情说爱的方式,几乎就是吵架。

书中写出的宝黛吵架共有十次。

其中,作者写从第二十九回到第三十回这场吵架,特别用力,除了深入细致曲折的心理分析外,还有这么一段极重要的话:宝玉对黛玉“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

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

那黛玉偏生他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

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事。

”○5这等于对历次的吵架的原因和性质做了一个概括的说明。

而这次吵架的最主要结果是:一是宝玉向黛玉发出了“你死了,我做和尚”这样严重的誓言;一是贾母说宝黛二人“不是冤家不聚头。

”似乎对他们的爱情有了初步的觉察。

两人最后一次吵架是在第三十二回,吵架之后,黛玉走了,宝玉还不知道,还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当做黛玉,继续倾诉,于是在这个由衷仇恨宝黛爱情的敌对者面前,彻底暴露了爱情的秘密。

接下去就是宝玉挨打后,派晴雯给黛玉送手绢,作为爱情的信物,从此宝黛爱情进入平静发展的阶段,再也没有吵架,宝黛的爱情,既是坚贞的,又是软弱的;既是纯真的又是矛盾的;既是一往情深的,又是拘谨束缚的;既是肝胆相照的,又是猜疑重重的。

总的来看,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得那么痛苦,那么沉重。

他们几乎以吵架为谈情说爱的唯一方式,正是他们爱情的痛苦和沉重的性质所决定的。

黛玉葬花。

全书其实写了两次葬花。

一次是在第二十三回中,宝玉先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会真记》。

“正看到‘落红成阵’,之间一阵风过,书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

”宝玉正在把这些花片送进池中,以免脚步践踏,黛玉来了。

她说搁在水里不好,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她自己准备了一个花冢,不如把花片埋在那里,让他们日久随土化去,才彻底干净。

她肩担花锄,锄挂花囊,手拿花扫,正是来葬花的。

二人刚要一同葬花,黛玉发现了宝玉看的《西厢记》,要过去看。

宝玉趁此机会突然借《西厢记》词句,向黛玉作了第一次爱情的表白。

黛玉大概是没有思想准备,只觉得冒犯了她贵族小姐的尊严,引起一场小的口角。

当宝玉吓得赔礼讨饶时,黛玉又笑了,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的胆小,等于侧面接受了他的表白,于是两人一起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

这次葬花,是浓郁的春光,纯洁的爱情,诗意的戏曲,三者的交织。

这时黛玉的心情,虽然也有伤感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从《西厢记》得到启发的爱情觉醒和听到宝玉第一次表白的欢心,一场口角结束,更增加了这一次葬花的喜剧气氛。

第二次葬花是在第二十七回中,宝玉来到花冢,发现黛玉正在这里,一面悲泣,一面吟诗,吟的就是堪称《红楼梦》主题歌的《葬花词》。

诗中哀诉的不仅仅是她同宝玉吵架这么一件具体的事,也不仅仅是她个人寄人篱下的身世和痛苦无望的爱情。

他的《葬花词》是其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比,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慨。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
霜剑严相逼。

”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至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但这末了的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花的命运也就是黛玉的命运。

这完全成了誓言,成了遗嘱,成了自挽歌。

这次宝玉的解释是痛苦的,从“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这惊心动魄的两句开始,直到“只怕你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一番心,有怨无处诉。

”这样呕心沥血的几句为止,完全是悲剧的语言,同上一次什么变个王八驼石碑那样喜剧式的语言完全不同了。

很显然,第二次葬花,是宝黛爱情发展中的一个高潮,也是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的一个预兆。

当宝、黛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此爱生怨,由怨而恨。

黛玉魂归离恨天之际,无力撕手帕,便“挣扎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份儿,那里撕得动?”○6然后黛玉要笼火盆,黛玉烧诗帕,烧诗稿,‘焚稿断痴情’,断了痴情也就是断了人生。

这样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动地的爱情,震撼了无数的心灵。

不知有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黛玉从爱出发,走了一遭,剩下的只有恨,而宝玉还蒙在鼓里,不但对掉包婚姻是蒙在鼓里,而且精神上一直陷入痴呆的状态而不能自拔,这种爱情的悲剧性,恨与痴的至死互不理解,互不相通,这是比离异,争斗,嫉妒,乃至奥赛罗式的误会情杀,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双双殉情都更加具有悲剧的悲剧性。

二、林黛玉悲剧的形成原因及其悲剧意义
(一)林黛玉悲剧形成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林黛玉是个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博爱的新女性。

这种思想意识只代表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只具有思想意义,如果想要广泛落实却是难的。

她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当时社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在污浊的社会现实中,她的这种思想的确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更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

然而这点光亮太微弱了,封建社会秩序不容许它呈现出燎原之势。

她追求爱情,反对宝玉走仕途之路,这对封建社会秩序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封建社会决不容许她这样去做。

同时我们也应该辨证的看待封建传统文化,男
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固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它要求男子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家庭的社会责任,这无疑是积极的、可贵的。

而黛玉对此的反叛,理所当然不能被社会所接受。

她的这种做法使得宝玉放弃了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从这一点来讲,黛玉的失败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她的思想只具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实现。

但也正是这样,她才是林黛玉,她才会给人以悲剧的震撼。

2、社会原因
要想了解林黛玉的悲剧,我们必须将其必然性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联系起来。

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西方思想也漫漫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领域,对封建末期的中国人,给以精神上的巨大冲击,当时的人们要求个性独立,向往自由的意识也开始萌芽,并反映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林黛玉正是这类人中的一个。

然而,以农耕文化为其根本的农业文明对国人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渗入到中国人的“骨髓”,要想在中国扎根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它需要在生活方式、生产关系、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以全领域的影响才能开花结果。

林黛玉没有认识到,那种用封建主义、用私有制度所组织起来的家庭关系,并不是真正温暖和幸福的源泉,而是一切悲哀和不幸的产地。

正是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把她牢陷在封建社会的牢笼里,使她承受着千头万绪的痛苦。

林黛玉的心站着,身体不得不倾倒下来。

这个永远追逐着爱情、追逐着反封建主义生活道路的少女,终于在人生的征途上艰难地走了一大圈之后,仍然又被驱回到这个严峻的现实面前——这就是那一社会给妇女所规定的铁律:不准追求自由的爱情,必须遵从父母与命运的安排,毫无反抗与怨言地生活下去!
这不可改变的悲剧根源,是由于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土地上,找不到一块可以让林黛玉和贾宝玉栖身的国土。

这必须是一块对于人类的灵智和感情、对于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敬的国土,必须是一块可以让正当的自由和合理的生活要求得到伸展的国土。

总之,必须是一块与封建制度、道德观念等等大相径庭的国土。

——是的,这样的国土,距离林黛玉所生活的时代太遥远了。

她不仅不能用脚步走到,而且也不能用头脑想到。

因此,林黛玉的悲剧,是性格命运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她所依附的那个封建没落阶级的悲剧。

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的悲剧,她的悲剧不可避免。

(二)林黛玉的悲剧意义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
百科全书,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人、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生活的多彩世界。

作者以极大的悲怆心情描述了封建道德下人性的悲哀:“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封建道德无情地压制着人性,遵从者失去的是人性,不遵从者失去的是性命。

《红楼梦》中所有美好的人物、美好的事物最终都灭亡了,林黛玉的悲剧就是其中之一。

林黛玉的人生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正如王昆仑在《林黛玉的恋爱》中所指出的:“黛玉命运之不幸,就是《红楼梦》题材之不幸;黛玉所不能战胜的环境,就正是作者所不能改造的社会。

”作为一个在“人”和“人性”上具有了觉醒意识的进步形象,林黛玉身上又具有以往文学形象所没有的性格特征,这些进步特征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毁灭了,但却同时深刻地展示了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事物一定会获得胜利的历史趋势,这就是林黛玉这个艺术典型的悲剧意义。

林黛玉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寄人篱下的生活凸显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于是她经常自叹自怜,触景伤情。

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甚至自然界秋风夜雨,落花飞絮,无不在她内心挑起无限的伤感和凄楚,所以,流泪,更成了她生活中的常事,由于宝玉和黛玉从小生活在一起,性格相投,特别是在反封建主义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他们终于由两小无猜发展成为生死相恋的情人。

但是,以贾母为首的一群封建家长组成的封建势力,使林黛玉感到爱情带来的沉重压迫。

无奈她最后不得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封建家长的旨意上。

这就是致使宝黛爱情最终只能是以悲剧结束,为自己的一生命运画上了一个唯美的悲剧休止符。

注释:
①曹雪芹、高鄂《红楼梦》第三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0页;
②曹雪芹、高鄂《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28页;
③余平伯著《余平伯点评红楼梦·林黛玉喜散不喜聚论》,团结出版社,2004年11月;
④曹雪芹、高鄂《红楼梦》第五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页;
⑤曹雪芹、高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23页;
⑥曹雪芹、高鄂《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437页。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蔡义江《红楼韵语》,中华书局,2004年9月;
3.余平伯《余平伯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