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传统文化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传统文化专题补充资料

对联

一、命题思路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最近这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跟对联相关的题目屡见不鲜,必须要引起重视。经常出现的题型如下:

1.应对型:直接给上联对下联,考查学生对对联这种文学样式的掌握程度。

如:(2013德阳)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答案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结构词性相对即可,不管平仄)

2.组合型:既考查学生的对联知识,又考查课文或其它文化知识,知识点覆盖面较大。如:(2013雅安)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 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 千变纵横识共源。

A. ①孟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B. ①孔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C. ①孟子②诸葛亮③范仲淹④“三苏”

D. ①庄子②刘备③王安石④“三苏”

正确答案:B

3.对联判断型:考查学生对对联的判断,主要是对对仗手法的判断。

如:(2012山西)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A.旗开得胜B.风云三尺剑C.室雅何须大D.竹菊梅兰可养性马到成功花鸟一床书花香不在多琴棋书香养耐性

正确答案:D

4.删改变化型:把原联增添删改,或变化部分词语,考查学生对联常识和灵活变通能力。如:(2012宜昌)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

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

上联:;下联:。

答案示例: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5.语境运用型:给出一定的语境,考查学生对联知识和对语境中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如:(2013包头)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答案示例: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6.选择型:这类题型最为常见,难度也最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

如:(2012丹东)某语文老师为党的九十一华诞献礼,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蛟龙入海长民族志气”。请选出能够作为下联的语句()

A.神舟飞天扬国家声威

B.天宫对接显民族风范

C.嫦娥奔月展神州风采

D.航母漂洋彰中国威力

正确答案:A

二、对联解题技巧

要想在中考卷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掌握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 意义相关。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 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应该注意:须得体,要自然,求工整,忌重复。

其次,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各种文学文化知识,诗词名篇、文化典故等等。

例如:

(2011温州)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根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答案: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思路分析:该联巧妙地运用了汉语一字多音、多义和谐音的特点,形成了多种读法。上联八个“朝“字的二、五、七字读“cháo”,作“朝见”解,其余都读作“ zhāo”,作“早晨”解;下联八个“长”字的二、五、七字读“zhǎng”,作“涨”解,其余都读作“cháng”,作“常”解。照此理解,不难得出答案。

又如:

(2013白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

资料:

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对仗。

答:

答案示例: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它要求对仗工

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

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思路分析:本题考点为对所给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取,同时也让考生关注到对联的相关知识。

很显然,第⑤句和对联没有必然关系,可以忽略,剩下的几句,挑出主要信息,

对对联这种文学样式做一个简单介绍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