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课教师:
一、命题部分
依据本门课程所学内容,自立题目,完成4000字以上论文
二、评分标准
1、论文题目的选择在本门课程研究范围之内,该题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20分)。
2、论文整体格式符合写作要求(10分)。
3、论点鲜明、层次分明、论据充分(60分)。
4、文章有新意(1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除。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注4: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研究
提要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实现“福利国家”的理念,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福利政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福利政策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刻认识高福利政策的局限性,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福
利制度。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
“福利国家”这一概念是1941年由英国大主教坦普尔首先创造,但当时并未赋予确切的涵义。直到1942年,英国发表了由贝弗里奇主持制定的《贝弗里奇报告》,而后“福利国家”便逐渐成了一种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代名词。“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①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大多是向着“福利国家”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而且部分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福利国家”这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目标。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福利国家”不断显露出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从预算约束、高就业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可以得出“福利国家”的三难困境,即福利国家在以上三个约束条件中,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形成了三难困境。面对这三难困境,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不同类型的福利政策的改革。
一、成为福利社会的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贫富差距也很大,大量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的生活相当清贫,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在不断扩大。为了
让这些家庭和群体“饿有其食、居有其屋、病有其医”,美国推行了极富有针对性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60年代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扩张达到顶峰,70年代之后开始了收缩的转型进程,到了90年代克林顿的所谓“新民主党人”时期迈出了转型的关键步伐。美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安全为宗旨设计的,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三大类项目,经过80年的实践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经济发展的“保护器”、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利益冲突的“调节器”的作用,其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制度设计的局限性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的影响,社会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如“福利依赖”、“道德缺陷”、家庭危机、开支浩大、人口老化等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滞胀”困境,更使入不敷出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社会福利制度成为美国朝野上下诟病的对象,从此开始了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由扩张到紧缩的转型过程。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转型受到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转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主要政治理念的深刻影响和交互作用,以及自由主义走弱、保守主义走强的发展趋势。奥巴马当选总统为遏制保守主义转型提供了可能,但自由主义要重振雄风依然会困难重重。尤其在最近,由奥巴马主持的医改法案获得了通过,但是却在客观上造成了美国的阶层、政党和各个州的分裂。在一些学者看来,美国还不能称之为“福利国家”,“即使美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美国仍然仅是一个福利社会而已,而绝不是一个福利国家,这就是欧式与美式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换言之,尽管人人都被医保覆盖,但是,欧美之间的区别在于:强制性+私人保险公司=美国福利社会,即市场机制主导着美国福利社会;相反,强制性+国家医疗保险=欧洲福利国家,即国家干预统治着欧洲福利国家。”①经济状况仍然没有走出次贷危机影响的美国的社会福利改革还是会一直进行下去。
二、不断改革调整的英国
艾德里工党政府是英国福利国家的奠基者,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保健法》是英国福利国家初步形成的标志。按照英国福利国家体制最初确立的情况看,英国福利国家体制在20世纪40年代建立之初是按照贝弗里奇设计的蓝图建构的,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贝弗里奇模式。这一模式比德国俾斯麦模式、美国的新政模式都要广泛,它强调福利不应只与贫穷与饥饿连在一起,也不仅仅是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而是对个人福利是社会集体的责任
理念的强调。贝弗里奇模型有四个主要的特征:(1)是将选择式的社会保险扩充到普享式,不只工人或就业人口才可以享有福利,只要是国民均有权利被涵盖在社会保险或社会安全制度内;(2)保险给付应是均一费率,保险费也是均等费率;(3)国家最低生活标准保障,不再只是给予有限的公共救助,而是维持国民最低基本生存;(4)以保险费支付为主,而非税收支付原则。福利国家的构想和艾德里政府的福利政策迎合了战后英国人的需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也部分预示着福利政策本身也可能成为双刃剑。英国的福利制度模式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社会民主体制, 80~90年代的自由主义体制和新世纪以来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下的工党选择主义(相对于普遍主义而言)体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结合福利国家的三难困境来看,英国自1976年工党政府被迫放弃无法实现的充分就业目标以后,随着对福利开支约束的增强,英国福利国家体制逐渐开始由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向新自由主义模式转变。在撒切尔时期的自由主义与布莱尔时期的工党选择主义之间,前者更强调收缩国家的职责以,削减福利支出(尽管没有、也不可能实现),甚至以牺牲公平来实现效率,而后者则更强调增强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提倡工作福利,在政府和社会实施“公助”的同时,增强公民的“自助”。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对福利政策进行了改革,主要做法是减少福利方面的支出,这个政策的效果还要试目以待。
三、走向全面保障的日本福利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在初期出现了众多的战争受害者和被遣送回国的战俘及家属,政府为了救济他们居无定所、生无所依的贫困生活,开始制定、实施以救贫、扶贫为中心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创设了社会福利法人、社会福利事务所。战后50年,尽管日本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发展和充实,但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宗旨和政策并没有随之产生变化,仍然拘泥于救贫、扶贫的框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的今天,日本开始面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人口结构老化和婴儿出生率低下等诸多新的问题。与此相随,日本国民对于社会福利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对单纯的救贫、扶贫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感到满足,而是对国家的社会福利表现出了多样化的需求。旧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国民对社会福利需求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国家必须对旧的社会福利结构进行全面改革的局面。当今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不再拘泥于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的《有关社会福利基础结构变革》的总结报告指出了这场变革的必然性和方向性。从2000年开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