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任务驱动型作文全揭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题式”关联
•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可以选择中华美食+长城 +京剧的组合;
• 以科技进步为主题,可以选择共享单车+高铁 +移动支付的组合;
• 以科技引领生活为主题,可以选择中华美食+ 移动支付、高铁+大熊猫等组合形式;
•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可以选择大熊猫+空气污 染+美丽乡村的组合方式;
• 以公民素养为主题,可以选择广场舞+共享单 车+食品安全的组合方式,等等。
“帮助”“读懂”。
(4)思维驱 “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注意将关键 动 词归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介绍的内容。
1.正向组合
• 长城+京剧,讲讲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向世 界介绍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
• 高铁+移动支付,写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 介绍中国领先的科技水平;
• 一带一路+高铁,可从高铁成就、影响,结合 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制 造的辉煌成果及美好前景;
“暖心字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文章,写出 你对“暖心字条”的看法和认识。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呈现出一个主题——暖心字条,任务驱动要求 考生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说明对“暖心字条”所代表的现 象的看法和认识。写作时,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1.敬法畏法,方有秩序与和谐 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 机制,对违法行为不应纵容。潘先生固然情有可原,可毕竟违 反了法律,应该受到处罚。虽然警察对他的请求表示谅解,但 不代表他这样做就是对的,这种做法更不值得他人效仿。 2.字条暖心,法亦有情 人情、民意是法律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也是法官判案、 警察执法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沈阳交警面对潘先生情真意 切的字条,回了表示理解和祝福的“暖心字条”,体现了冰冷 法律之外的人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以“诚”暖人
一个卖油条的青年坚持不用“复炸油”炸油 条,旨在为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这种精神着 实令人感动。我想,这位良心“油条哥”理应被刊 登在《暖闻》专栏上。
诚然,在第二则新闻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父 亲对儿子深切的思念,父亲见子之切的心情我们可 以理解,但为了见儿子多一面而挂号排队这种做法 是否妥当,又会否妨碍儿子工作和其他看病的患者, 还有待商讨。而在第三则新闻中主办方的做法也确 实让人感到暖心,相信小男孩也会感动主办方,但 在“油条哥”的诚与主办方的善良的对比之下,我 认为“诚”更打动我。
• A.审题时找不清楚任务,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 需要比较。
• B.审题时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容易偏离 题旨。
• C.对于不同的材料总觉得没什么可比性。
• D.即使进行了权衡比较,但最终选择还是很困 难。
• E.权衡比较的内容在行文中怎么写?在哪写?写 多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 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 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 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 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第三步:选择(紧扣任务指令)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 宽容12岁男孩。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 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偏离题意的立意: 三个主角都有温暖,没有突出更合适的新闻。 脱离材料内容,只谈“学会选择”。 脱离材料内容,只写“温暖和人情味、正能 量”等。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 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 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 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 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 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 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诚信缺失的社会里,坚持不用“复炸油”
的“油条哥”,赢得了网友极大的赞誉。在医 患矛盾层出不穷的当下,老父亲挂号与儿子见 面的举动,让大家深深感受到老人家的善意。 在我看来,“油条哥”是“3.15”打假之下的一 丝春风,而老父亲则是信任缺失下的一股暖流。 可是,倘若要问我谁更具温度和人情味,那非 主办方莫属。较之于失信下良心的坚持和矛盾 中的善解人意,宽容小男孩的主办方则更具温 暖,更显一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情怀。
•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 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2.反向组合
• 共享单车+食品安全,共享单车使用者存 在着诚信缺失、文明缺失的问题,可以 与食品安全中的诚信问题并提,以高度 的忧患意识来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 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 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3.逆向勾连
• 长城+一带一路,由长城防御功能但民族积贫 积弱入笔,过渡到当今中国以更加开放和包 容平的心态走向世界,体现民族自信;
• 空气污染+美丽乡村,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美 丽乡村建设情况,介绍中国治理空气污染的 坚定决心,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民族价值共识;
• 共享单车+空气污染,中国近年来的空气污染 让外国人谈霾色变,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一 位国人的努力,绿色出行,就是每个人力所 能及的,而且每一位中国人也愿意为减少污 染做出贡献。
三 一、“组合延伸类”任务驱动型 种 作文审题立意 类 二、“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 型 作文审题立意
三、“看法与评价时评类”任务驱动型 作文审题立意
一、“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 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 “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
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常常会在陈
述完当下的事件或者现象之后,呈现出在同一范
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流程:
[审题立意示例]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 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 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 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 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 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事件引发热议, 警察留下的字条更被称为“暖心字条”。
[审题立意]
1.审题
“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两三
(1)数量限 制
个关键词”是指不能少于两个,也不要过多,“两三个”
即可。
(2)内容驱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则是敲定了写作的方向—— 动 “作者是如何认识中国的”。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是写作的目的,这句话
(3)对象设 定
说明了“你向谁介绍中国”,也就是不能随便介绍,要
坚守道德底线、良心、诚信……
• 父亲从外地赶来,等了两个多小时,却只能 挂号排队看望当医生的儿子 遵从秩序规则、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
在索赔绝对胜诉的情况下,画展方却原谅损 坏名画的小男孩
宽容、呵护成长……
第三步:选择(紧扣任务指令)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 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 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 意性。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 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做这种作文题, 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审题立意示例] [典例]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 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 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 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 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 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分析(区别与联系) “油条哥”坚持多年不用“复炸油” 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主办方原谅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
• 求同比较: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 的事件,向他人或社会传递了温暖。
• 求异比较:找出三个事件的暖点(各自“暖” 在哪里)
第二步:理解(意义或主题) • 油条哥坚持多年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 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 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 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 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 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且看高考满分作文
三、“看法与评价类”任务 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 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物进行评价,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 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 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题型 的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如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然 后提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的问题,并要求“表明你的态 度,阐述你的看法”。该题应属于“看法与评价类”。
畴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说法、做法 ,从而让学生做出选择或判断,阐发成文。
•
这样的作文材料,所给的选项一般没有绝对
的正误之别,甚至也无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
然而,由于不同的人的素养、家庭、站位、角度
等存在差异,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有所不 同。
对于权衡与选择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我们的烦恼可能是:
[审题立意技法] 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读懂任务必不可少,在精读材 料和要求的基础上,仔细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从文体、 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同时,读懂关键词 (或名句)之间的关联是关键,这是因为选取的关键词之间的联 系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高低。 关于这类题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流程:
一般而言,考生可根据“你怎么看”“你如何评价”“谈谈你 的看法”等任务指令语判断其是否属于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审题立意技法] “看法与评价类”驱动型作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争 议事件为材料,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类考题的写作角 度较多,考生言之成理即可,但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判断与 思考;二是以社会现象为材料,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这 类考题是多角度择一写作,考生只要选准一个自己有话可说 的角度即可;材料中也可能暗示了写作角度,考生需概括语 义进行判断,否则可能会出现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全方位揭秘
一、起源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教育部命题专家谈高考作文பைடு நூலகம்题方向
二、关于定义 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 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三、关于特点:
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 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 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二、“组合延伸类”任务 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组合延伸”,就是命题者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名 句),要求从中选取两三个(或两三句)进行搭配组合,进而构 思立意,写出一篇文章。这类题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 但要选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的关键词(或名句)组合,并写出具有创意、文质兼美的文章 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对关键词(或名句)的内涵进行 深入的思考。
• 广场舞+京剧,可以向外国青年说明中国人娱 乐活动的多样化,雅俗共存,古典与时尚同现 ,都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
正向组合
• 广场舞+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不仅仅指自然环 境,也指人文环境,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样,取得了长足进步,遍布 农村的广场舞,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今日农村还有很多富于创新性的娱乐活动, 在为美丽乡村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