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正文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通知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634790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b.png)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3.07•【字号】•【施行日期】2016.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强化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质量和运行水平,根据《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73号)和《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13〕39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市政府决定新命名浙江兴旺龙生食品有限公司等 14家企业为“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1)。
同时,对历年命名的“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监测评价。
现将监测评价合格的台州市华东水产品交易有限公司等227家“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2),有效期为2年。
希望新命名和监测评价合格的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努力,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抓好有关政策的落实,努力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附件:1. 2015年新命名的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名单2. 2015年监测评价合格的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3月7日附件12015年新命名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共14家)1. 浙江兴旺龙生食品有限公司2. 浙江万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 台州华龙工贸有限公司4. 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5. 浙江金荔泉农业股份有限公司6. 温岭市广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7. 温岭市方圆食品有限公司8. 浙江方鼎食品有限公司9. 天台道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 天台县葛仙茶业有限公司11. 海亮生态农业仙居有限公司12. 台州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3. 台州市金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4. 浙江省三门海之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附件22015年监测评价合格的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共227家)1. 台州市华东水产品交易有限公司2. 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3. 浙江八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4. 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5. 台州市大陈岛养殖有限公司6. 浙江中泰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7. 台州市广裕兴食品有限公司8. 浙江国振家具有限公司9. 台州市椒江永生蛋鸡场有限公司10. 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11. 台州市天任冷冻食品有限公司12. 台州市华通水产冷藏有限公司13. 台州市椒江博得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14. 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15. 浙江海味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16. 台州市亿鑫贸易有限公司17. 浙江黄罐股份食品有限公司18. 黄岩柑桔果品市场19. 浙江海之梦水产有限公司20. 浙江广益食品有限公司21. 浙江联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2. 浙江白鸽实业有限公司23. 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24. 浙江诚远食品有限公司25. 浙江黄岩科技罐头厂26. 浙江水晶心食品有限公司27. 浙江如意实业有限公司28. 浙江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29. 市下控股有限公司30. 台州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31. 浙江仕顺食品有限公司32. 浙江奥灵奇食品有限公司33. 浙江益美食品有限公司34. 台州市黄岩康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5. 浙江黄岩第二罐头食品厂36. 台州市黄岩宏源农副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37. 台州市黄岩西部农副产品保鲜有限公司38. 台州市黄岩供销农资有限公司39. 台州市蔬菜批发中心40. 浙江百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41. 浙江枫泽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2. 浙江大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3. 浙江柳林收割机械有限公司44. 浙江金嘉益水产有限公司45. 浙江台水食品有限公司46. 台州市大禾园林有限公司47. 台州市路桥章杨竹木市场有限公司48. 台州市路桥金程农业有限公司49. 路桥灵生现代农场有限公司50. 浙江东南副食品市场51. 台州市绿苑园艺有限公司52. 浙江竞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53. 台州市农垦场54. 浙江百龙农业有限公司55. 台州市路桥区一鼎农产品冷藏库56. 台州市路桥区绿驰园艺有限公司57. 台州市金泉农庄有限公司58. 台州市路桥蓬展水产有限公司59. 台州市路桥兴龙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60. 台州市家春萩居室用品有限公司61. 台州市路桥九久畜牧养殖场62. 台州市丝丝美席业有限公司63. 台州市路桥百兴畜禽有限公司64. 临海市羊岩山茶厂65. 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66. 台州翼龙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67. 临海市绿之源畜牧有限公司68. 台州市葆隆食品有限公司69. 临海市东发养殖有限公司70. 临海市丰达蔬菜保鲜厂71. 浙江省台州酒厂(有限公司)72. 台州振华农业承包有限公司73. 浙江芝宇食品有限公司74. 临海市南苑果业开发有限公司75. 临海安东木业有限公司76. 台州市桐坑茶业有限公司77. 台州市富越农庄开发有限公司78. 台州新福达食品有限公司79. 浙江桃源园林有限公司80. 临海枝昌农副产品保鲜技术有限公司81. 临海市宿仙茶场82. 临海市玉龙养殖有限公司83. 台州地博现代农业有限公司84. 台州市君临蓝莓有限公司85. 浙江神奇蓝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86. 临海市江南大峡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87. 台州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8. 波仔食品有限公司89. 浙江海之味水产有限公司90. 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91. 浙江花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92. 浙江多乐佳实业有限公司93. 浙江合兴禽业发展有限公司94. 万源生态集团有限公司95. 台州天和水产食品有限公司96. 温岭市水果批发市场97. 台州泽国水产品批发市场98. 温岭市鑫泰工艺品有限公司99. 温岭龙生水产制品有限公司100. 浙江温岭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101. 浙江康多利药业有限公司102. 温岭市绿泰食品有限公司103. 温岭市佳鑫畜牧有限公司104. 温岭市绿牧畜禽有限公司105. 温岭市兴旺獭兔繁殖场106. 浙江万昌酱园酒业有限公司107. 台州罗氏果业有限公司108. 浙江长江水产开发有限公司109. 浙江东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0. 温岭市万羽珍禽养殖有限公司111. 温岭市泽国繁荣肉鸽养殖场112. 浙江绿鑫水产发展有限公司113. 台州李林皮革有限公司114. 温岭市约翰农林特产有限公司115. 台州海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116. 台州市爱德食品有限公司117. 台州旅都水产发展有限公司118. 温岭市新鑫食药用菌有限公司119. 温岭市繁融特种生态水产养殖场120. 温岭市东晖果蔬有限公司121. 温岭市东欣绿色蔬果有限公司122. 浙江新复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23. 温岭市泽国新长兴獭兔养殖场124. 浙江老爸食品有限公司125. 浙江大家食品有限公司126. 台州诚达珍稀动物养殖有限公司127. 温岭市绿洲水产食品有限公司128. 浙江佳腾水产有限公司129. 温岭长大花木有限公司130. 浙江三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1. 浙江农科粮油股份有限公司132. 台州市丰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133. 浙江金壳药业有限公司134. 浙江定海针水产食品有限公司135. 玉环县尚富水产养殖研究所136. 玉环县万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37. 玉环县宏海养殖有限公司138. 玉环县恩豪农产品有限公司139. 玉环县诺凡尔海洋养殖有限公司140. 玉环县山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141. 玉环县城关农场142. 台州亿展水产冷藏有限公司143. 玉环县五丰蒸干脱脂鱼粉厂144. 玉环漩门湾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45. 玉环县绿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46. 浙江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7. 玉环县好亦多绿色净菜有限公司148. 浙江绿色园林市政有限公司149. 台州市上裕实业有限公司150. 玉环县水产市场责任有限公司151. 台州吉岛食品有限公司152. 玉环天峰农业有限公司153. 玉环县石峰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54. 玉环县城关酿造厂155. 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156. 天台县天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157. 天台山康能保健食品有限公司158. 浙江旺旺野生植物开发有限公司159. 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160. 天台县畜禽开发公司161. 天台县绿源茶业有限公司162. 天台县龙溪淡水养殖场163. 天台县宏业农贸有限公司164. 浙江天台帝芙特茶叶有限公司165. 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166. 天台县春山酒厂167. 台州市旭日茶业有限公司168. 浙江华顶茶业有限公司169. 浙江天一茶业有限公司170. 天台县满园春农林开发有限公司171. 浙江红石梁集团济公家酒坊有限公司172. 浙江天台大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73. 天台县九穗儿生态种植园174. 天台县三合鲟业开发有限公司175. 天台县孝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76. 天台绿康农产品有限公司177. 浙江天台九遮茶业有限公司178. 天台县森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79. 天台县光华农业生态观光有限公司180. 浙江东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181. 浙江竺梅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182. 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183. 浙江扬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84. 仙居县茶叶实业有限公司185. 浙江神仙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86. 浙江得乐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87. 浙江礼仕得仙居鸡开发有限公司188. 浙江省仙居种鸡场189. 仙居欢喜礼品有限公司190. 浙江省仙居县明泉酒厂191. 仙居鸡开发总公司192. 仙居县多美自然食品厂193. 浙江味老大工贸有限公司194. 仙居县天顶林业有限公司195. 仙居县林业特产开发服务中心196. 仙居县神农特产品有限公司197. 仙居县绿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98. 浙江省仙居县括苍山食用油开发有限公司199. 浙江省仙居县雾茗茶业有限公司200. 仙居县绿色工程有限公司201. 台州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2. 浙江省仙居县仙梅实业有限公司203. 浙江省仙居县天立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204. 台州立方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205. 台州创业园林集团有限公司206. 浙江煜华车饰有限公司207. 仙居县仙酒酒业有限公司208. 浙江新世纪食品有限公司209. 三门县三门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10. 浙江三特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211. 三门县跃进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12. 三门县新鑫育苗厂213. 台州绿茵市政园林有限公司214. 浙江省三门县云岚茶业有限公司215. 三门桃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16. 善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17. 台州市在水一方特产有限公司218. 三门县琴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19. 浙江金旭食品有限公司220. 浙江春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21. 浙江台州恒泰食品有限公司222. 浙江台州沈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23. 台州市新田园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224. 浙江省台州市农资有限公司225. 台州市农副产品集配中心有限公司226. 台州供销华联仓储有限公司227. 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9223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2.png)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bd8ec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5.png)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16•【字号】•【施行日期】2020.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文件精神和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政策体系,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台州样板”。
二、主要目标到2022年,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内生动力更加激发,发展方式更加绿色,综合实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乡村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产业化。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规模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0%,规模以上主体达到10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重达到80%。
——绿色化。
建成300个“台九鲜”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20个美丽牧场。
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分别达到92%、95%、85%。
绿色食品认证达到250个。
——品牌化。
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台九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3个,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以上。
——科技化。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覆盖面扩大,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以上。
规划蔬菜产业远景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规划蔬菜产业远景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18df6f48d7c1c708a14580.png)
规划蔬菜产业远景
孙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涧 ,孔凡伟 。 。 。
( 1黑龙江省 汤原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 ,黑龙江 汤原 14O ; . 江省 汤原 县农 委 .黑龙江 汤原 14 0) 70 2 黑龙 5 70 5
是该 县农业产 业化和 县域 经济 中最具 活 力的 经济要 素 ,其
产业 优势正 日益 凸现出来 ,呈现 出强劲 的发展 态势 ,为汤 原县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开辟 了全新 的领域 。
2 汤原县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2 1 蔬菜产业 的发展现状 .
近年 来 ,我们 立足 县情 、面 向市场 ,把蔬 菜产业 作 为 农村 经济新 的增长 点和 农民脱贫致 富的 门路大 力培植 。通
业 生 产 规 模 已有 较 大 的 突 破 ,但 受 国家 计 划 限 制 ;畜 禽 产
3 从规划蔬菜产业远景入手 ,采取相应措施
从 汤原县蔬 菜产业 发展现 状及 发展 态势 来看 ,蔬菜 产
业 由于粮 食价格上 涨 、畜禽产 品价 格走低 ,农 民扩 大发展
的心理预 期不稳 ;汤原县 南邻佳木 斯市 ,北 连鹤 岗市 ,西 接伊 春 市 ,位 于 三市 交 通枢 纽 中心 ,加 之 该县 地 处 北纬 4 。 ,光热 充足 ,春季 回暖早 ,气温适 宜 ,较适 合蔬菜 中的地位
汤原县 “ 菜篮 子”工程 建设 已纳入 民生 工程 ,蔬菜产
业 由小 迅速变大 、 由弱迅速 变强 ,现 已成 为全县 农业产业 化的重要支柱 ,在县域经济发展 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 增加农 民收入的靓点 。进入市场 经济时 代 ,种植 1 是 什 么经 济效 益高 ,农 民们 就 会种 植 什 么 。在 所 有 农 产 品
台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
![台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65b11b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0.png)
台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徐亦镇;魏雅绮【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7(000)020【总页数】2页(P52-53)【作者】徐亦镇;魏雅绮【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举措以来,台州市充分发挥“山海台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二五”以来,台州市柑橘、杨梅、枇杷等农业特色产业继续领跑全省,同时成为我国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出口基地和设施茭白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加速发展。
以农业“两区”和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全市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6.5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36个,形成六大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1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5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91家、家庭农场880家,率先创建了全省首家股份合作农场仙居新合股份合作农场。
休闲观光、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有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3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40个、农家乐特色村69个。
积极推进“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有126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其中仙居县被列入省“三位一体”农合组织体系试点。
资源要素保障不足。
受限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条件,台州市农业发展存在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土地变性困难、审批手续繁杂、土地流转仍存阻力等问题;由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意愿不强,抵押物处置难、财政政策缺乏针对性、融资担保体规模小等原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缺乏有力的财政金融保障;复合型人才资源匮乏、人工成本上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致使农业创新不足,潜在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7a4941da8114431b90dd8aa.png)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列入我省省级“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目录的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攻坚期。
为明确“十二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实背景“十一五”以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二五”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县强镇,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2010年,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蔬菜、茶叶、水果、蚕桑、生猪等多个产业带(区),茶叶、蚕茧、食用菌、蜂产品、花卉苗木等产业在全国位居前列。
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名优茶、优质水果比例分别占40%和65%,累计通过“三品”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1100多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
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到2010年底,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489家,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6万个,带动农户882.0万户,联结基地1723万亩;农产品初加工40%以上,精深加工20%以上。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2010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额80.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1%。
蔬菜优势产业情况汇报
![蔬菜优势产业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fac633490c69ec3d5bb7546.png)
蔬菜优势产业情况汇报篇一: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人民政府(20XX年4月日)各位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我县蔬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出如香菇、芹芽、设施蔬菜、莲藕、鲜食大豆等规模化的蔬菜基地。
多年来,***蔬菜年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均位于宣城市第一位,在全省有较重要位置。
一、近几年我县蔬菜工作情况回顾(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20XX年***蔬菜播种面积16.79万亩、总产量22.39万吨、总产值3.93亿元,蔬菜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34%。
目前,全县共有专业蔬菜基地1.5万亩,其中常年菜地0.89万亩,季节性菜地0.61万亩,年产商品性蔬菜5.7万吨。
其中大棚蔬菜基地0.31万亩,占商品性蔬菜基地总面积20.6%,大棚蔬菜产量2.25万吨,占商品性蔬菜基地总产量39.5%,种植县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
(二)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近五年来,累计培训人员1.5万人次,印发简报62期、技术资料4万余份、发放农业书籍1000册,结合农时加强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并在网上发布技术措施指导广大菜农科学生产,帮助菜农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蔬菜生产源头管理,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
一是引导菜农使用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型农药。
二是在重点生产企业-1-建立投入品档案,并在其醒目位置张贴“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合理使用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合理使用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推荐使用农药品种”等标牌。
三是增加基地菜上市前的抽检频率,每年的5-11月份每月到基地抽检蔬菜样品不少于4次,其中20XX年共抽检蔬菜样本30批次236个,合格率为98.31%。
四是加大对供沪蔬菜产品的监管,20XX年我县供沪香菇3400吨、鲜花生400吨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四)推广蔬菜生产先进实用科技。
通过技术人员联系生产大户、企业、生产基地和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灾避灾技术、棚室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蔬菜连作障碍预防技术等先进实用科技,并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促进了本地蔬菜产业科技综合水平的提高。
2050年台州发展目标
![2050年台州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9a90a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0.png)
2050年台州发展目标【原创版】目录1.2050 年台州发展总目标2.经济发展目标3.社会事业目标4.生态环境目标5.具体措施与实施正文【2050 年台州发展总目标】到 2050 年,台州将努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慧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经济发展目标】台州将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到 205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2 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0 万元。
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社会事业目标】台州将全面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到 2050 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5 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80 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10%。
【生态环境目标】台州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到 2050 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5%,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9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50%。
【具体措施与实施】为实现上述目标,台州将采取以下措施:1.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推动台州经济全球化发展。
3.绿色发展: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4.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4年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pptx
![2024年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8a059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f.png)
容貌的管护责任,及时清理园区及周边残枝败叶、田间杂草,疏通堵塞沟渠,维护水、电、路等设施设备,回 收包装袋、塑料瓶等农业废弃物,推进基地清洁化生产。
4.巩固空棚播荒问题整治成果。坚持动态跟踪,全面排查现有基地运营质量,按照“一基地一专班、一基地一方 案”的要求,制定每个问题基地的整改方案,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发展工作的考核评分指标,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和部门(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和督办,并取消年度 评先评优资格,因工作原因造成蔬菜大棚樗荒、空棚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严肃追责问责。
(三)大棚薄膜及相关设施完善。政府投资属村集体资产,且正常生产运营3年及以上的设施大棚蔬菜基地,需 进行改造提升的,由所在乡(镇)对该项目进行资金测算,所需资金按项目实施要求向上级申报解决。
(四)发展职业菜农。对10亩左右的家庭型职业菜农土壤改良、商品苗等生产资料进行一定比例补助,扶持发 展小户经营,推进精耕细作。
加强与在外知名企业家和相关产业著名专业技术人才的跟踪对接,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赢”效果。
(三)强化监督考核。加强衔接资金投入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衔接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 快发展;加强蔬菜产业的资产管理和后续管理,确保资产清晰,后续管理到位。将蔬菜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乡村 振兴
技术,确保一年四季能够安全种植和全年供应蔬菜。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聘请蔬菜技术专家指导服务,通过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蔬菜生产技术 培训,普及实用栽培技术和大棚管理方式,提高蔬菜种植管理水平。聘请蔬菜技术员开展技术培训,全年培训菜农 800人次以上。
.加强生产运营管理。规模基地要严格做到“有生产计划,有标牌标识,有检测记录,有生产档案”的“四有”标准规 范。全面摸排存量蔬菜基地运营情况,建立管理台账。对生产经营不善的基地,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 。
台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台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1d3a200de80d4d8d15a4f80.png)
台州市高技术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台州市科学技术局2010年6月1日目录一、发展现状与背景分析(一)发展基础(二)存在问题(三)发展背景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一)主要任务(二)重大工程(三)重点行业四、保障措施(一)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深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
(四)以人为本,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外向度。
(七)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府引导和推动机制。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技术产业对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增强我市综合实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与背景分析“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企业的创新动力得到很大的释放,“八个一批”工程的实施和一系列扶持高技术产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市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调整全市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
(一)发展基础1、高技术产业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市高技术产业进一步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强化特色,优化结构,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9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年均增幅达到 %,在全省的位次由第位上升到第位,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完成亿美元,年均增长 %以上,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例由 %上升到 %。
高技术产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2、高技术产业化迈出较大步伐。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围绕生物、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以重大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台州“十二五”时期战略重点的思考
![台州“十二五”时期战略重点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22931a31126edb6f1a1057.png)
台州“十二五”时期战略重点的思考作者:余英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8期摘要:本文对台州在“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十二五” 核心瓶颈战略经过“十一五”发展,台州市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五年翻一番,农民收入过万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台州市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这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区域竞合将进入新阶段。
温台沿海产业带已经被列入全省三大重点产业带,台州将会迎来加速发展期,同时也对台州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深入分析台州“十二五”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台州在“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总体上应把握二个核心、突破四项瓶颈、实施六大战略。
一、把握二个核心1.加快核心产业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产业定位,强化产业导向。
主动接受国际相关制造业产业的转移、主动参与长江角和海西经济圈的分工合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产业(医药、能源、机电)集群。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引导民营企业推进科技、管理、组织、文化创新,促进民营经济的科研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延长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链。
2.加速核心城区建设,构建台州城市群明确城市定位,推动双向战略。
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加快县域中心建设,大力培育中心镇,完善城际网络体系,构建台州城市群。
同时接受长三角、海西两大都市经济圈的幅射,积极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城市。
核心城区要尽快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幅射能力。
加速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核心产业的集聚和拓展空间。
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及服务中心。
二、突破四项瓶颈1.突破人才制约瓶颈通过内育、外引、借智三管齐下,重点抓好企业家、高级专业人才、技术工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与区域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开放型区域人才体系。
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e87644be1e650e52ea99ea.png)
— 1 —台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台政发〔2011〕21 号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台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此件公开发布)— 2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一、转变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5)(一)发展背景 (5)(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1)二、坚持主攻沿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5)(一)构建发展大平台 (17)(二)开发现代大港口 (19)(三)建设临港大基地 (20)(四)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21)(五)创建改革试验区 (22)三、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3)(一)构建台州城市群 (23)(二)建设“美丽乡村” (28)(三)实施主体功能分区 (29)(四)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31)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1)(一)做强第二产业 (31)(二)做大第三产业 (35)— 3 —(三)做优第一产业 (39)五、强化投资拉动,扩大社会有效需求 (41)(一)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42)(二)实施“三大千亿工程” (42)(三)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44)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45)(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45)(二)推进教育现代化 (46)(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8)七、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发展支撑能力 (49)(一)构筑综合交通网 (49)(三)构建能源保障网 (54)(四)建设高速信息网 (55)八、深化生态市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56)(一)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56)(二)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57)(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8)(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60)九、建设文化大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61)(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61)(二)完善公共文化体系 (62)— 4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63)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4)(一)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65)(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5)(三)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66)(四)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67)(五)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68)(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70)十一、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增强发展活力 (72)(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72)(三)加强金融改革创新 (73)(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73)(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4)(六)深化国内合作交流 (75)— 5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 年)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根据《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台州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社会和谐的行动纲领。
浅谈临翔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临翔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d4c43b5901020207409c34.png)
浅谈临翔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张涛石文仙涂永菊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6期摘要:蔬菜基地建设,是“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临翔区近年来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引进名、特、优、稀蔬菜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
本文对临翔区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 蔬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总产量持续增长临翔区的大棚蔬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发展步履艰难,到1999年5月,市、区农业局联合重新在凤翔街道南信桥村租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3.64hm2进行了蔬菜品种、技术的试验示范,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强化技术培训,大棚蔬菜效益显著提高,推动了全区的大棚蔬菜迅速发展。
1.2 加强设施农业建设,狠抓大棚蔬菜推广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近几年来努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的推广。
蔬菜产品销往临沧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和其他县区,既增加了菜农收入,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1.3 强化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业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用,整合各类农民教育资源,创新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蔬菜病虫害防治、高产优质大棚蔬菜种植和露地蔬菜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各类培训,从根本上解决菜农增收的问题。
1.4 开展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探索、试验开展有机基质栽培试验,利用沙子、菇渣、沼液、畜禽粪便配制基质与常规有土栽培作对照,通过正规田间试验,探索蔬菜无土栽培中的有机基质栽培技术及基质的配制技术,以评定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和基质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但由于该技术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太高,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
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和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和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1baf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png)
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和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
背景
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和文化发展区域,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农业生产也是保障当地人民粮食安全的关键。
因此,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制定了粮食生产能力和功能区建设规划。
目标
该规划旨在促进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并合理规划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具体的目标如下:
•实现粮食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粮食总产量达到360-370亿斤;
•粮食单产达到每亩600斤以上;
•总投资规模控制在500亿元以内。
主要内容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
浙江省将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优化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
•推广优质种子、高效肥料等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浙江省将实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措施:•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优化农业和农村支持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等的投入;
•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实施措施
为实现规划目标,浙江省将采取以下实施措施:
•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银行和国际贸易机构将提供财政支持,协调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生产;
•强化科技创新,优化种业结构,开发新品种,明确支持政策,推动高效生产。
本规划旨在探索江浙沪地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路,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满足当地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d19d1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0.png)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4.06•【字号】台政发(2016)13号•【施行日期】2016.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台政发(2016)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台州市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台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4月6日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订,是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市迎来撤地建市二十周年的关键节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围绕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台州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干论英雄”为载体,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3558.13亿元、59570元,年均增长7.5%、6.9%,实现从高速向中高速的平稳过渡;预算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539.78亿元、298.02亿元,年均增长11.7%和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68亿元,年均增长13.7%;进出口总额211.66亿美元,年均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7520.20亿元,年均增长20.2%。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意见-台政发[2010]35号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意见-台政发[2010]35号](https://img.taocdn.com/s3/m/5172947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f.png)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意见正文:----------------------------------------------------------------------------------------------------------------------------------------------------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意见(台政发〔2010〕3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台州质量强市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一)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现代质量的概念,已经由产品质量衍生至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教育质量、医疗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等,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必须关注质量、狠抓质量、提升质量,以质量改善民生,以质量保障和谐。
2002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有力地提高了全市质量总体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市于2006年荣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低,创新不足;块状产业质量竞争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环境污染亟待严格控制,生态保护形势仍较严峻;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节能设计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缺失行业规范,消费者满意度不高;质量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还不健全,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此,市政府决定将“质量兴市”提升为“质量强市”,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质量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和跨越,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改善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台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台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eb328c1aa00b52acfc7ca86.png)
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调结构、促升级”成为我国经济战略主基调。
台州是资源小市,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全力构建完善企业层面小循环、产业层面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有效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实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市的战略目标。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规划范围为台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台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探索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低环境代价为特征的发展之路,全市循环经济长足进展,为“十二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完善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扎实推进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把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全市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发改部门抓协调、工业部门抓工业循环经济、农业部门抓农村循环经济、环保部门抓生态建设,相关部门抓配合的工作机制。
《台州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纲要》有序实施,“511行动计划”扎实推进。
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台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搭建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产业联动:三次产业循环经济同步发展以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落实结构调整、集聚发展、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绿色创建等措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市蔬菜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工作方案
![市蔬菜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e84dac0c22590103029d5d.png)
市蔬菜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工作方案在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打造蔬菜品牌强化市场营销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十二五”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营销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积极与市场对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蔬菜总产量万吨产值元以上;创建个全市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以上培训蔬菜种植和营销人员人次经过3年努力使我市蔬菜品牌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市场走向全省、全国疏通渠道搭建平台形成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蔬菜营销网络三、工作措施(一)强化基地建设扩大蔬菜生产能力1、科学规划布局各县(区)蔬菜基地要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优先安排有一定种植基础、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基地乡镇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亩要通过引进业主开发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蔬菜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特别是长江大地蔬菜江阳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要在标准规模面积技术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政府要统筹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倾斜优先安排用于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菜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土地平整调整地型培肥地力和以坡面水系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改造提升建设加强以排灌、蓄水、提灌设施等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运输道路、菜园耕作道路、人行便道为重点的路网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3、推进标准园建设强化质量安全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巩固建设工作为契机抓好全市万亩蔬菜示范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将新建个全市亩蔬菜示范区全面带动蔬菜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微滴灌、防虫网、粘虫板、绿色防控、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安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全市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100%蔬菜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5%(二)加大营销力度努力拓展市场空间1、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创造条件为蔬菜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平台以市场交易为主在全市余家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再扩建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常年性蔬菜批发市场加强蔬菜市场的改造和建设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同时提高和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和知名度抓好蔬菜优势产区重点镇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各县城农贸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建设加快改扩建步伐力争全市主要蔬菜生产镇及主要批发交易市场全部实现信息联网在市场建设上市、县、镇三级按各自的管辖范围结合蔬菜发展分别抓好典型批发交易市场建设2、快蔬菜销售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完善流通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城乡社区菜市场增加蔬菜直销网点建设开设蔬菜种植大户直销专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居民购买提高菜农收入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对于出入我市的蔬菜运输车辆全部免征道路通行费减少运输成本保证蔬菜运输畅通(三)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和企业的“二传手”作用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推行订单生产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加快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的要求建设规范化蔬菜专业合作社个同时培育和扶持蔬菜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专业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仍将是“十一五”期间我市蔬菜产品销售的中坚力量各地应继续加以培育和扶持引导他们加强联合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方式逐步做大做强第三、打造蔬菜知名品牌突出我市蔬菜生态、安全和“一早一晚”优势整合、培育、创立以菜为主的一批蔬菜知名品牌抓好蔬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打造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四)建立三大保障体系加快蔬菜产业发展1、建立蔬菜产业科技体系积极探索科技发展新机制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引进人才、借助“外脑”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自有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形成“研发中心+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户”的花卉科技推广体系2、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现有营销网络培育专业销售龙头公司建立多渠道、灵活有效的流通机制形成适应市场特点的流通体系二是加快培养蔬菜市场推广经纪人广泛吸纳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力量来加强纵横联系与沟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全方位捕捉信息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规避市场风险能力3、建立政策和资金扶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定吸引调动外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扩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奖励等(五)加强蔬菜技术和营销知识培训加强蔬菜技术培训提升种植者从业技术水平聘请蔬菜创新团队专家、教授组织市、区县蔬菜主管部门人员、重点乡镇农技人员、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进行集中培训各区县举办期以上的技术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全年培训蔬菜种植人员不少于人次同时外地聘请营销专家来我我是传经送宝给我市的营销管理人员、基本营销员授课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服务四、强化组织保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蔬菜产业发展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奖惩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实际全力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形成合力市政府将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县(区)政府与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硬考核奖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