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极其内在矛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战国时期的强音,他的人性论是其思想存在的基础,在战国时

期性恶论的提出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进步意义和启示价值。本文论述了荀子对“性”“伪”的定义,以及人性论的内容,存在根据,着重通过对先天

的性恶与后天的人为的恶的分析,对化性起伪过程中主体的性的分析,对性恶与心的功能

的分析,以及对知的本质、性质的分析来发现荀子人性论思想的内在矛盾。

[关键字]荀子人性论根据先天与后天“化性起伪”

荀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的思

想如此伟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人性论是其思想的逻辑起点,在今天看来,对其人性论进行再一次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些矛盾。

一、荀子的人性论的内容及其根据

荀子对人性的论述,主要体现在《性恶》,但不限于《性恶》,在其它篇幅中也在不同程

度上得到体现,例如《礼论》,《王霸》,《强国》,《荣辱》,《正论》,《乐论》。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论述: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分工,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

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

女莫众焉;形体好俟,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焉,而谷禄莫厚焉。”

“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也,莫大乎礼仪。人之贵生乐安而弃礼仪,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

荀子人性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我们须要把“性”和“伪”的概念先弄清楚

才能够真正更加深入的分析荀子人性论的全部思想,他所说的“性”有三层含义:

首先:是指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不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社会属性,所以他在《性恶》中说:“性者,天之就也。”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以出生就完成的性质或行为,是“天之就”,“生之所以然”,“不事而自然”,是生来就具备的,不是天命、思想、道德之类的观念形态,而是人的形体感官机能和与之相联系的物质欲望。完全不需要联系,不需要后天的修养,即人为的作用。张岱年说:“荀子所谓性,乃指生而完成的性质或行为。”荀子把人性看作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

属性。性是指五官之不可学不可事而能见能听。

其次:“性”的本质虽然是质朴单纯的,但是其具体内容却涉及较广,包括人体器官的自然

生理本能以及人对衣食声色的情欲,也就是包括“性”“情”,故《荀子》一书中常常性情连称。如“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情者,性之质也。” “欲者,情之应

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此人之性情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以上“性情”,实际上都是指的人的本能和生物性,而非人的社会性或者社会本质。

再次:性还有一项本能—“知”,心之能知。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知物是人生而具有的能力,所以能“知”是生而就有,他在《解蔽》当中用“人生而有知”及“心生而有知”将心能知指向“性”的定义。“知”是人生来具备的本能,此之依附于心,就像“见”之依附于目,“听”之依附于耳。

从下面一段引文中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来。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从上面一段可以看出“性”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饮而欲食等,指的是官能的欲望。第二类,目辨黑白美恶等,指的是官能的能力。第三类,可以为尧禹等,即指人性的可塑性。

关于“伪”,荀子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伪”是人为的意思,是人出生后,后天学习被塑造陶冶成的品格即人的社会化活动及其结果的。可见“伪”与“性”不同,它不是人的本能或者本性使然的活动,而是受思想意识明确支配的能动的活动。广义的“人为”应该是包括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及活动方式和人在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狭义的“人为”主要指与道德有关的实践、观念和规范及其物化形态,如“礼仪辞

让”、“文理隆盛”等等,这些内容是圣人创造出来的,不能从人的本性中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只有而且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所以荀子又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而后成,谓之伪。” “伪”作为“性”的对立面是对人的自然本性加工改造,以使自然质朴的原始素材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成品,使一个人逐渐成为社会群体中成熟的角色,这

就是荀子所说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总之,“伪”是后天形成的,通

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思虑的长期积累,官能的反复运用才能够达到。,伪是人的与道德

相关的思想、行动及其结果,具有后天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属于人的理性层面。

荀子认为,“性”是“伪”的基础,是人为加工改造的对象,舍之“伪”就“无所加”,反过来,“伪”作为对“性”的加工改造,是改变“性”“本始材朴”的原生面貌,使之按社会需要变得完善美好,没有这种加工改造,“性”就不能“自美”(《礼论》)。“性”与“伪”的这种关系,荀子作为一个积极的入世学者,非常重视和强调“性伪合”,也就是强调“性”可以而且应该“化”,而这种“合”就是指“化性起伪”。

另外,荀子论述了他的人性论存在的内在根据

既然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那么为什么人性会是恶的呢?它的内在根据是什么呢?荀子认为:

首先:“人生而有欲”,人是天生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的情欲,所以就会导致

辞让亡,忠信亡,****生,理义文理亡,让这种情况发生下去,那就只有产生争夺暴乱,

完全与禽兽没有分别,所以一定要有礼仪师法化导人的情性,然后才有辞让,才有文化。

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