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第二节 性质判断(二) 普通逻辑学 课件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ppt课件

形式逻辑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ppt课件
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困难不是不能克服的 ▪按量分:单称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根据“主 项”)
例:单称判断(主项是单独概念):哥白尼是日心说的创立 者;
全称判断(主项是普遍概念且前有“所有、个个、全部 等”):所有行星都不发光;
▪ 特称判断(判定某类事物中有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种性质的命题)。
况的真实命题; ▪ 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间的关系是符合思维规律的
要求的,即它们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推理的种类: ▪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
殊到一般)、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思维 进程的方向不同)
▪ 必然性推理(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和或然 性推理(前提真,但结论可真可假)
四部分组成。
变项
常项
▪ 主项:反映判断对象的概念;
▪ 谓项:反映判断对象的性质的概念
▪联项:表述对象和性质之间的联系,肯定联项用“是”表 示,否定联项用“不是”表示。
▪量项:表示所断定的一类对象的数量范围的那个概念,分 全称量项(所有)和特称量项(有的)
▪3.性质判断的分类 ▪按质分:肯定判断&否定判断(依据“联项”)
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 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 一、命题和判断 ▪ 1.联系:命题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判断是对事物
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 2.区别:判断的逻辑特征 ▪ (1)有所断定 ▪ (2)客观上不是真的就是假的。 ▪ 3.凡是判断都是命题,但不是一切命题都是判断,
只有当命题加上断定成分后才能成为判断。 ▪ 4.普通逻辑把“真”和“假”作为判断的两个值,
▪ 按质量结合分(把单称判断当作全称判断处理)

第三章判断和推理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判断和推理概述PPT课件
红的”来表达。
• 所有的判断都由语句来表达。(哑语也有语句)
• 并非所有语句都有表达判断。(如“让我走吧!”
• 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如:“我在这
里。”和 “I’m hear.”
• 同一语句也可表达不同的判断。如:“那家伙神气着
呢!”可以表示赞美,也可表示讽刺或不满。
.
3
二、判断的特征:
• 人们通过对对象情况(事件)进行断定形 成判断之后,思维活动并没有停止。 为了满足认知活动的需要,还进一步 要求从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导出未知 的或新的判断。这种思维过程就是推 理。
.
8
•推理的有效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推理也不例外。 就内容而言,推理存在着前提是否符合被断定对象情况(事 件)的实际的问题,即前提的真实性问题。就形式而言,推 理存在着是否遵守推理规则的问题,即推理形式的有效性问 题。对于一个具体的推理来说,只要保证了前提真实,形式 有效,就可以推出可靠的结论。
.
6
简单判断又可分为:
(1)按判断是否含有模态词分为:
模态判断:天可能会下雨。(可能P)(断 定事件的可能性、必然性)
非模态判断:天下雨了(P)
(2)按判断是否表达关系分为:
关系判断:小张和小李是好朋友。(断定 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非关系判断:小张和小李都是大学生。
.
7
第二节 推理概述
• 推理也是一种思维形式,它由一个或 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
.
17
• 三、对下列判断分别进行换质、换位 • 1、有的小品演员是网络红人 • 2、逻辑学不是不能学好的 • 四、指出下列三段论的错误 • 1、肯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这个概念不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第四列,S和P是交叉关 系。 如 S 为 “水产品”,P 是 “商品” 。 SAP“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EP “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IP“有的水 产 品 是 商 品 ” 为 真。 SOP“有 的 水 产 品 不 是 商 品 ” 为 真。
第五列,S和P是全异关系。 如S为“乌贼”,P为“螃蟹”, 这时:
请你回家! 杭州多么美丽啊!
第二、 同 一 个 判 断 可 以 使 用 不 同 的 语 句 来 表 达 。 ( 1 )所 有 人 都 应 该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 (2)没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3)难道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吗? 上面例子中的三个语句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
第三,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1 )房 门 没 有 锁 。
第二列,S和P是真包含于关系。 如S为“蘑菇”,P为“菌类生物” 这时:
SA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是 菌 类 生 物 ” 为真,
SE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不是菌类生物”为 假。
SIP “有的蘑菇是菌类生物” 为真; SOP “有的蘑菇不是菌类生物” 为假。
第三列,S和P是真包含关系。 如S为“蘑菇”,P为“香菇”, 这时 SAP“所有的蘑菇都是香菇”为假, SEP“所有的蘑菇都不是香菇”为假, SIP“有的蘑菇是香菇”为真, SOP“有的蘑菇不是香菇”为真。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 断。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
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 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 现 在 还 有 野 生 的 华 南 虎 吗 ?

《普通逻辑学》课件

《普通逻辑学》课件
识别
识别逻辑谬误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论证的结构和推 理过程,判断是否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常见逻辑谬误的分析与纠正
举例说明
例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假因谬误等都是常见的逻辑谬 误,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和纠正,可以加深对逻辑谬误的 认识和理解。
分析方法
分析逻辑谬误的方法包括概念分析、推理分析、论证分析和 语境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和纠正逻辑谬误 。
避免逻辑谬误的方法与技巧
思维训练
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提高逻辑思维 能力,减少逻辑谬误的发生。例 如,进行逻辑思维练习、阅读经
典逻辑学著作等。
注意细节
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确保论 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明确的逻辑 联系,避免出现逻辑上的跳跃或模 糊。
审慎表达
在表达观点时要审慎,避免使用绝 对化、片面化的表述方式,尽可能 使用客观、中性的语言来阐述观点 。
词项的种类与关系
01
02
03
种类
普遍词项、单独词项、空 词项
关系
全同关系、种属关系、交 叉关系、全异关系
例子
苹果和水果的关系属于种 属关系,因为苹果是水果 的一种。
直言推理及其规则
定义
直言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多 个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 题结论的推理。
规则
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假言推理的拒取式和合 取式。
逻辑学的重要性
逻辑学在人类思维和交流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通过学习逻辑学,人们可以提高自己 的推理和论证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评 估各种信息和观点,从而做出更明智 的决策。
逻辑学的历史与发展
逻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逻辑。

第二节性质判断与直接推理ppt课件

第二节性质判断与直接推理ppt课件

(3)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具有 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的S是P
简式:SIP
简称:I
(4)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不具 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的S不是P 简式:SOP 简称:O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四)性质判断(A、E、I、O)之间 的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A、E、I、O)之间的真 假关系,是指具有相同主、谓项的A、E、 I、O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所在的判断而言的。离开了判断,单纯的概 念是无所谓周延不周延的。
第二,周延性问题是性质判断对主、谓项 外延的断定情况,与主、谓项外延客观上存 在什么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三,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判断 的形式而言的,与判断的具体内容无关。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 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 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 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全称主项周延, 否定谓项周延, 其余都不周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简单判断及其推理(2) 逻辑学 教学课件(共20张PPT)

简单判断及其推理(2) 逻辑学 教学课件(共20张PPT)

• 例如:“所有大学生都是学生。〞
P P
• 只能推出:
• “有些学生是大学生。〞
S
• 因为(yīn wèi)谓项“学生〞在前提中不周延,在 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 2、 特称否认判断不能换位。
• 例如:“有些人不是学生。〞换位后就成了S : “有些学生不是人。〞
第十页,共20页。
三、换质位法和多重换质位推理
简单判断及其推理(tuīlǐ)(2) 逻辑学 教学课件
第一页,共20页。
• 村子里有一个辈分很高的老太太,她德高 望重,老实可敬。每个人都向她汇报村里 的情况(qíngkuàng),因此她对村里的情况 (qíngkuàng)了如指掌,她知道这个村子里 的所有男人都不忠,当然,其他女人不知 道她所知道的东西。
• 〔1〕 改变联项〔肯定变否认,否认变肯定〕 〔2〕 谓项变成负概念〔P变成非P〕
第八页,共20页。
二、换位法
• 主谓项交换位置,判断的内容不变。
• 例如:从“所有的无神论者都不是基督教徒。〞推出: “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不是无神论者。〞
P
• 从“所有动物都是生物。〞推出:
• “有些生物是动物。〞
S
〔4〕SOP SIP PIS 例如,从“有些科学家不是受过正规(zhèngguī)高
等教育的〞,先换质,得到“有些科学家是未受 过正规(zhèngguī)高等教育的〞,再换位,得到 “有些未受过正规(zhèngguī)高等教育的人是科 学家〞。
第十七页,共20页。
• 例:
•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其 中,有些学生是共产党员,但所有学生都不是民 主党派成员(chéngyuán);有些学生学理科,有 些学生学文科;很多学生爱好文学;有些学生今 后将成为杰出人士。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进行换质推理→ 凡革命者都不是怕困难的。
②有些干部不是称职的。
进行换质推理→有些干部是不称职的。
探究与分享一:以下推理有什么共同点?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
情境探究
小明与小华在学习三段论的推理知识,小明说了一 个三段论推理让小华分析。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 请你试着分析小明的推理结构?
请找出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是什么?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中项
大项
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小项
中项M
① 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换质: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② 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换质: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③ 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换质:所有物体都不是不运动(静止)的
④ 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换质: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⑤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换质: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探究与分享二:P47相关链接
性质判断的结构: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谓项构成。
所有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1) 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必要性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 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 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这就 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普通逻辑学ppt课件

普通逻辑学ppt课件
(二)思维的基本特性:抽象概括性、间接性、同语言的 不可分割性 1.抽象概括性:思维能够从个别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属性中 舍弃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内在的本质 的属性。 2.间接性:思维能够根据已有的认识经过推理得到新的认 识,并不停留在直接认识而止步不前。 3.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借助于 语言来实现的,思维形式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语言形式。
形式逻辑学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认识、思维和逻辑
一、“逻辑”(Logic)的含 义
原义为:思想、言辞、理性、规律等。在现代汉 语里指: (一)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思维的规律、规则 (三)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四)逻辑学: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 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的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不能对概念进行正确限制的逻辑错误有: 缺少限制:对使用的概念该限制而不限制。 缺少限制的概念不准确,容易使人发生误解。 (例P39) 多余限制:对使用的概念不该限制而加以限 制。多余限制造成语言累赘或堆砌。(例 P40) 限制不当:对概念限制的结果出现了逻辑矛 盾或概念不准确。(例P40)
(三)概念要明确 所谓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即明确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明确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指的范围。 只有概念明确,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进行合 乎逻辑的推理、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普遍概念、单独概念、空概念(根据 外延大小)
普遍概念: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 它的外延所反映的是两个以上分子 组成的类。如:人、桌子、国家、 星体。语词中的普通名词都表达普 遍概念。普遍概念有“有限普遍概 念”和“无限普遍概念”之分。
一、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 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外延较大的 属概念过度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逻辑 方法。限制的极限:单独概念。 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小说→短篇小说 →鲁迅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 词→实词→动词→及物动词 概念的限制是思维重点由一般转向特殊、 由概括转向具体的过程。当我们对事物 不满足于一般认识而要求具体化时就用 限制的方法。限制所要解决的是概念如 何准确反映事物的特殊性。

简单命题及推理法律逻辑学讲课文档

简单命题及推理法律逻辑学讲课文档

象领域。

②任何命题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句表达命题,陈述句,反诘句,感叹句,祈使句在一定语
境中可以间接表达命题。

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

例如:我是一名教师——I am a teacher.

2、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同一命题因交际的目的,对象,语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
句。

如:a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因此,两者可以进行简单换位。E命题换位后还是E命题,I命题换位后还是I命题,前 提与结论等值关系。 ❖ 限制换位:是改变前提量的换位。如果假定A命题没有空类出现,A命题可限 制换位成I命题。A命题谓项不周延,换位后成为结论的主项仍应不周延,因此, A命题进行限制换位,前提与结论是蕴涵关系。
❖ 0命题不能换位,因为0命题的主项不周延,在质不变的情况下换位,主项成了结论中否 定命题的谓项变的周延了。这就违反了第二条规则。例如:“有的人不是球迷”换后“有 的球迷不是人”。
第十五页,共40页。
❖ (一)换质: ❖ 换质就是结论把前提中命题的质变为相反的质,并把谓项改为与前提谓项相矛盾的概
念的直接推理。
❖ (二)换位
❖ 定义:结论把前提中命题的主项与谓项交换位置的推理。 ❖ 例:凡真金不怕火炼,怕火炼的不是真金
❖ 规则: ❖ 1、在换位时不能改变前提的质。
❖ 2、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不得在结论中周延 ❖ 换位可分为简单换位和限制换位两种。 ❖ 简单换位:是不改变前提量的换位。E命题主谓项都周延,I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
第六页,共40页。
四、同一素材下A、E、I、O之间的关系
1、A、E、I、O之间的真假情况
SAP SEP SIP SOP
SP

普通逻辑最全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PPT课件

普通逻辑最全课件完整版ppt全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PPT课件
教授
导航页
章1:引论 章2:概念 章3: 判断 章4:演绎推理
章8:论证 章7:逻辑基本规律 章6:类比推理和假说 章5:归纳推理
第一章 引论
目的和要求 了解普通逻辑的对象范围、普通逻辑 的性质和发展简史,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 高学习的自觉性。要求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 题,结合思维实际,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 要求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 方法,积极认真地学习。为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
划分必须 相应相称
划分的标 准要同一
划分过宽 划分不全
多标准划分
1.法律可分为国内法、国际法 和程序法(使用了法律的适用范围和 法律规定的内容两个标准进行划分)。
2.人可以分为成年人、未成年 人、中国人和男人(使用了年龄、国 籍和性别三个标准)。
子项必须 互相排斥
子项相容
划分的层次 必须清楚
“我班的同
被定义项。 就是要被揭示 内涵的概念
联项。就是表示 被定义项和定义项 之间联系的概念
定义项。用来 揭示被定义项 内涵的概念
下定义的方法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属加种差定义: 就是先找出被定 义项最邻近的属 概念,然后找出 被定义项与其它 同级种概念之间 的差别(种差),最 后把属与种差加 在一起。
语词定义
说明的语词定义:当别 人不了解某一个语词的意义 时,我们就要用一个语词定 义来说明这个语词的含义, 这就是说明的语词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就是对 一个新的语词或者在某种特殊 意义上使用的某些语词作出规 定性的解释。
下定义的规则
定义必须 相应相称
定义项一般不 能用否定句形 式或负概念

《性质判断》PPT课件

《性质判断》PPT课件
– 例1. 所有在座的人都是律师。 A – 2. 所有在座的人都不是律师。 E
• 现假设:A判断真,则E判断必定假;同理,E判断真,A判断必假。即不可 能同时是真的。
• 但假设:A判断假,E判断是真是假呢?答案是不确定。因为A判断为假可 能有两种情况:①在座的有一部分是律师,另一部分不是。这时A判断当 然假,E判断亦假;②若在座的都不是律师,这时A判断假,E判断却真。
• 其中丙在说真话,甲乙丁有一个在说假话。请问,谁说了 假话?
• A真。A——I为等差关系。SAP为真,I真,AE上反对关系, SAP为真→SEP必假。
• E=“所有零件都没检查过”
• 否定SOP及O假→等于断定A真(只一人假话,甲丙都是真 的,及A判断真)说假话的是乙。
第二节 性质判断
• △注意:“张三是罪犯“,张三不是罪犯”属什 么关系?(所属反对关系特殊全称判断)
– 两个不同的特称判断之间属矛盾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 上有判断既不可能同真,也不可能同假(不可能既是 罪犯,又不是罪犯)
•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产生现代法治”。
• 提点:新加坡、日本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的国家,为什么产生了现代“法治”?
第二节 性质判断
• (一)全称判断: – 1、全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为“所有S是P”可以表示为SAP。简称A判 断。(拉丁文affirmo的第一个元音字母) • 断定某类全部分子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如:“凡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刑法第6条) – 2、全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为“所有S不是P”,可以表示为SEP。简称E 判断(取拉丁文nego的第一个元音字母)) • 断定某类全部分子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例:所有律师都不是法庭的组成成员。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周延
根据规则,可知换位法有三个正确的推理形式: SAP→PIS SEP→PES SIP→PIS SOP不能换位!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3.运用变形推理的意义
(1)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 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 ➢ 换质位推理:先换质,后换位。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 →真金不是怕火炼的 →怕火炼的不是真金 ➢ 换位质推理:先换位,后换质。
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所以,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1.四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由性质判断组成的。 2.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 • 联项不变 • 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1)含义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 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所有狗都是吃饭的。
所有吃饭的都是狗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2)主、谓项的周延性 ①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
②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 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③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 是不周延的。
1.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2.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3.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所有物体都不是不运动的。
4.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5.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6.这盘棋某甲没下赢。
这盘棋某甲下输了。✖
所有马都不是狗,所以,所有狗都不是马。

《逻辑学基础》课件04-简单判断和推理-2

《逻辑学基础》课件04-简单判断和推理-2

以上四条规则是三段论的基本规则。 遵守这四条规则是三段论形式有效的 充分必要条件。 2、三段论的导出规则 规则5 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5: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两特称.ppt 两特称.ppt
规则6 若前提有一特称判断, 规则6:若前提有一特称判断,则结论必 为特称判断。 为特称判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逻辑与语文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逻辑与语文学习”
植物是生物 植物是生物 推理形式符合规则吗? 推理形式符合规则吗? 人不是植物 人不是生物 人不是生物
省略的大前提真实吗? 省略的大前提真实吗?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不是圣贤 我们不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不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M是P 是 S不是 不是M 不是 S不是 不是P 不是 大前提假 形式无效
所以,甲不能当代表。 所以,甲不能当代表。 为了确定一个省略三段论的形式是否有效,以及它 为了确定一个省略三段论的形式是否有效 以及它 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将 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 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将 它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三段论。 它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三段论。(p78)
M S
S SP S
规则4 若前提有一否定判断, 规则4:若前提有一否定判断,则结论必为 否定判断;若两前提都是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若两前提都是肯定判断,则结论必 为肯定判断。 为肯定判断。
前提一否定.ppt 前提一否定.ppt
S M S S
P
罪犯是AB型血, 罪犯是AB型血, AB型血 姚伟不是AB型血, AB型血 姚伟不是AB型血, 所以, 所以,姚伟不是罪犯

逻辑学第三章

逻辑学第三章

逻辑学第三章判断和推理第一节判断的概述一、判断的特征1.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

例如:(1)秘书工作要既不失职,又不越权。

(2)张三不是杀人犯。

2.判断的逻辑特征:一是有所断定。

如果对对象既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那不是判断。

二是有真假(把我们所讲的逻辑称为二位逻辑)。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因此,存在着是否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例:(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2)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3,凡是判断都是命题,但不一定一切命题都是判断,只有当命题加上断定成分后才能成为判断。

如:把门打开。

这是一个祈使句。

应注意的问题:普通逻辑并不考虑思维的具体内容,它只是从判断形式的结构方面研究不同类型的判断的真假特征,以及各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至于判断本身的真假,是由实践来检验的。

二、判断与语句1.判断是思维形式,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语句是表达完整思想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判断。

表达判断的语句在逻辑上也称作命题。

一个语句能否是判断,关键在于它能否直接地表现出判断的两个逻辑性质。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①美丽的杭州啊!②年轻人,不要吸烟!③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吗?3.判断与语句并非一一对应(1)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①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②没有一个公民可以不遵守法律!③难道有可以不遵守法律的公民吗?以上三个句子语法结构都不同,但都表示了同一个判断,即“所有的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2)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判断。

普通逻辑ppt课件

普通逻辑ppt课件
.
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 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判断
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不同判断也可以用同一语句表达
.
判断的种类和作用
断判
非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
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复合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可能模态判断
必然模态判断
判断的作用: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 的工具;判断是推理的基本要素。
充分条件, 是指有两个分别 为P、q的事物 情况,如果有P, 就必然有q,而 没有P是否有q 不能确定。这样, P就是q的充分 条件。
假如有风,那么树就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 辑联结项一般用“如果…那 么…”、“只要…便…”、 “一旦(假如)…就…”等表 示。
.
充分条件假言 判断的逻辑形式
如果p,那么q 或 p→q
3.3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是断定 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 的一种判断,它也是 一种简单判断。
三班所有的同学都比二班的同学个子高
量项
关系者项(a、b)
关系项(R)
二项的关系判断公式: R(a,b) 或 aRb 三项的关系判断公式: R(a,b,c)
.
关系的性质
性关 系 的 对 称
对称关系: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 aRb真,那么bRa也一定真



















假真



.
3.8 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 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 就是在判断中包含有“必 然”、“可能” 等模态词的 判断

普通逻辑 ppt课件

普通逻辑   ppt课件
过度概括
基于个别案例得出普遍结论。例如,因为某个品牌某款产品出现了问题,就认为该品牌 所有产品都有问题。
以偏概全
仅根据部分信息推断整体情况。例如,仅因为某次不好的购物体验,就认为该商家所有 服务都差。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逻辑的实际应用
法律逻辑
法律推理
01
基于科学实验和观察,通过分析某类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得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式。
科学归纳推理的例子
02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发现金属受热后会膨胀,得出所有金属
受热后都会膨胀的结论。
科学归纳推理的优点
03
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得出的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
性和普遍性。
REPORT
CATALOG
DATE
法律逻辑用于分析和评估 法律推理的过程,确保法 律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
法律解释
通过逻辑分析,对法律条 款进行解释和推理,以解 决法律争议和问题。
法律论证
运用逻辑方法,对法律观 点和立场进行论证和辩护 ,以说服法官或陪审团。
科学逻辑
科学方法
科学逻辑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用 于指导科学实验、观察和推理。
自然语言处理
运用逻辑规则和推理,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理解和 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实现人机交互。
详细描述
公理系统是命题逻辑的基础,包括一组公理和推理规则,用于推导命题的真假关系。常见的公理系统 包括经典逻辑的公理系统和直觉主义逻辑的公理系统等。在公理系统中,可以通过推理规则将简单命 题推导为复合命题,从而得出复合命题的真假关系。
REPORT
CATALO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简单判断及其推理 第二节 性质判断(二)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A、E、I、O四 种性质判断各自的真假情况,掌握这四种性质判断 之间的对当关系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一个性质判 断的真或假,确定同素材其它三个判断的真假。 教学重点、难点
1、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 2、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参考资料 1、《普通逻辑学习指导书》中央电大出版社 2、《逻辑思维智慧导引训练》法律出版社
同素材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可以用一个方正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图形叫做逻辑方
阵,见下图:
(一)反对关系 :A与E
A
反对关系
E 不同真,可同假
(二)下反对关系:I与O


可同真,不同假

等 (三)矛盾关系 :A与假

系 (四)差等关系 :A与I、E与O
可同真,可同假
I
下反对关系
O
全称真特称必真;特称假全称必假;
从这个逻辑方阵可以看出,由每一个判断的真或
假,都可以推知同素材其他三个判断的真假。这种 推知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推知 A 已知 真
EI
O 推知 已
知假
A
真 假真假
O
E
假 真假真
I
I
不定 假 真 不定 E
⒈所有的判断都是用语句表达的。 ⒉有些法律是有强制性的。 ⒊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⒋所有的经济合同都不是违法的。
O
假 不定 不定 真 A
☆☆☆[思考与训练] 一、如何确定各种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 二、性质判断之间有哪几种对当关系? 三、各种性质判断之间对当关系的内容是怎样的?
四、已知下列判断为真,根据对当关系,分析同素 材其他判断的真假情况;再假定已知判断为假,根据 对当关系,分析同素材其他判断的真假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