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陆书玉主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活动使生态环境的 某些功能和价值受到明显改变的影响过 程和结果。
5、按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 影响。
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 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 面貌的影响。
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 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
链接: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
1. 整体性与区域性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 ,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 ,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 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 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 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 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 性。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 (1)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 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 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 (2)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 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 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 管理、综合利用和配套服务等措施,从源头 削减污染,提高资料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 的产生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 环境的危害与风险的活动和过程。
其核心是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的原料和能源(输 入),采用清洁的工艺和设备(过程),提供清洁 的产品和服务(输出)。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
2、变动性和稳定性
(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 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 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 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 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 到变化前的状态。
环境容量也可根据不同环境要素进行分类。
三、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环境中某种和/或某些物质和/或能 量的介入,而导致其原有属性和功能发生不 良变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 健康或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
公害: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以致危害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 福利等。 环境污染与公害的联系与区别
四、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不同生物间及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
其间存在着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 物质。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和 协调的一种状态。
其特征是:动态平衡、平衡关系随外界条件而变;具 有调节功能。
3、按影响时间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源自文库影响。
❖ 长期影响:时将跨度较长的一种影响过程和结 果。 持续时间长,累计效果短; 持续时间短,累计时间长。
❖ 短期影响:时间跨度较短的影响。 突发性环境事故
4、按影响性质分为:污染影响和生态破坏。
❖ 污染影响:由于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 介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的影响过程和 结果。
六、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 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分类:
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
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 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
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 果则为间接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主 讲教师
陈天明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 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 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因素(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 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 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
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 扩大。
2、按影响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
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 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的影响。
不利(有害)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 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 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
三、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
环境质量:环境要素及其状态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繁衍和发展的适应程度,它是相对和变化的,具有 强度性质,并遵循Liebig最小值定律(或木桶定 律)。
社会环境质量和自然环境质量。
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
环境容量:一定地区,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 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净能力, 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 排放量。
(二)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 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 测的方法和制度。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活动或决策 之前,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 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物质闭循环流动性经济的统称。
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 为特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 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 有的物料和能源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 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 资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其核心是4R。链接: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
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 体。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 江 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 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
5、按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 影响。
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 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 面貌的影响。
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 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
链接: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
1. 整体性与区域性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 ,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 ,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 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 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 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 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 性。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 (1)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 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 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 (2)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 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 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 管理、综合利用和配套服务等措施,从源头 削减污染,提高资料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 的产生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 环境的危害与风险的活动和过程。
其核心是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的原料和能源(输 入),采用清洁的工艺和设备(过程),提供清洁 的产品和服务(输出)。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
2、变动性和稳定性
(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 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 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 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 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 到变化前的状态。
环境容量也可根据不同环境要素进行分类。
三、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环境中某种和/或某些物质和/或能 量的介入,而导致其原有属性和功能发生不 良变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 健康或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
公害: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以致危害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 福利等。 环境污染与公害的联系与区别
四、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不同生物间及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
其间存在着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 物质。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和 协调的一种状态。
其特征是:动态平衡、平衡关系随外界条件而变;具 有调节功能。
3、按影响时间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源自文库影响。
❖ 长期影响:时将跨度较长的一种影响过程和结 果。 持续时间长,累计效果短; 持续时间短,累计时间长。
❖ 短期影响:时间跨度较短的影响。 突发性环境事故
4、按影响性质分为:污染影响和生态破坏。
❖ 污染影响:由于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 介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的影响过程和 结果。
六、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 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分类:
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
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 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
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 果则为间接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主 讲教师
陈天明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绪论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 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 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因素(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 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 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
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 扩大。
2、按影响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
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 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的影响。
不利(有害)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 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 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
三、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
环境质量:环境要素及其状态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繁衍和发展的适应程度,它是相对和变化的,具有 强度性质,并遵循Liebig最小值定律(或木桶定 律)。
社会环境质量和自然环境质量。
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
环境容量:一定地区,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 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净能力, 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 排放量。
(二)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 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 测的方法和制度。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活动或决策 之前,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 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物质闭循环流动性经济的统称。
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 为特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 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 有的物料和能源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 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 资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其核心是4R。链接: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
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 体。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 江 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 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的主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