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与心的碰撞 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论如何走进智障儿童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与心的碰撞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论如何走进智障儿童的心灵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发表时间:2019-04-22T09:40:24.22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1期作者:曾小娟

[导读]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先生正是要告诉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书育人活动中,必须敞开自己的心扉,触及学生的心灵,也就是教师平时应该加强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做到师生之间心灵相通,这样教师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才可以建立和谐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1-057-02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先生正是要告诉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书育人活动中,必须敞开自己的心扉,触及学生的心灵,也就是教师平时应该加强和学生的心理沟通,做到师生之间心灵相通,这样教师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才可以建立和谐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呢?所谓心理沟通, 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而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走进孩子的心里,让智障儿童不排挤你,接受你,喜欢你,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很少和外界接触。因为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是弱智以后,就扔给家里的老人去照顾;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在学校受到正常儿童的欺负,从来不把孩子送去读幼儿园;有的家长见孩子大了,想送孩子去普小学习,但是被拒绝了;有的家长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还有的孩子从小被人嘲笑,受人欺负,对陌生人充满恐惧……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这些孩子从小缺少必要的康复训练,科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当他们进入学校以后,就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情绪不稳、倔强固执、自我中心等严重的心理特点。他们进入学校后,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缺少安全感而哭闹不休;有的孩子不听招呼,到处乱跑乱跳;有的孩子特别爱打人;还有的坐在那一声不吭,任凭你如何叫他,都不理睬。因此,教师如何科学分析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身心康复,逐步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他们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其中一部分人可以慢慢地适应社会,是我们培智教师肩上的的重大责任。那么,如何走进智障儿童的心灵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根据我从教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抛弃传统观念,重新认识智障儿童

在我没有接触智障儿童的时候,也和别人一样,认为他们就是傻的,呆的,和动物一样,凭本能而活,很少有喜、怒、哀、乐。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吃和睡,就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更别提什们学习、娱乐。有时听别人说起周周等著名的智障人士时,也会觉得那就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异数。但是,当我成为智障学生的教师以后,我常常会为我以前的想法而汗颜。因为在我短短的一年半的培智教育时间里,才发现智障儿童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分辨一些简单是非的能力;有交朋友的欲望;有天生的亲师性;也会有强弱不一的学习能力等等,可以说,正常儿童具有的基本能力,他们也同样具有。只是有的孩子的这种能力比正常儿童弱些;有的孩子的这种能力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出来;还有的孩子的这种能力已经被别人的嘲笑、辱骂、家长的放弃所掩埋。而作为教育这些特殊孩子的教师,首先就要摈弃我们对他们的传统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他们自身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样就为走进他们的心灵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二、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心理引导方案

我们都知道,虽然弱智儿童有共同的身心特点,但他们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个别差异很大,每个儿童由于致残的原因不一样,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性格、行为能力等也极不一样。即使同一智残等级的儿童,各人的缺陷也不会相同。那么,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用的方法也就有所区别。对那些语言发展较好,能说会道,口齿清楚的孩子,在入学初期,老师可以常常和他们进行亲切的谈话,教他们唱歌,跳舞,师生之间温暖的问候等方式建立友好的师生感情,逐步让师生之间的心灵靠近;对那些没有语言的学生,由于他们平时不能和别人交流,只能一个人玩,所以性格常常很孤僻。老师在他们进入学校后,可以选择和他们做些简单的游戏,如互相握握手,拍拍肩等、通过肢体上的接触,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如果孩子愿意和你握握手,拍拍肩,那就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他接受了你,愿意和你成为朋友;对那些有自闭倾向的孩子,老师们是最棘手的。因为他们对陌生人十分排挤,要达到和他们沟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更要对他们充满耐心,爱心,花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倍的地关注他们。我班有一个孩子,他在语言方面发展较好,记忆力也比班上的其他孩子强些。他去年入学后的,老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在校门口哭着,嘴里不停地说:"爷爷带我回家",无论老师用什么方法,就是不听。上课时,也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坐着发呆,眼睛也从不看老师。要大小便了,也不告诉老师,经常把尿尿在身上,令老师拿他简直没有办法,家长也苦不堪言。即使这样,所有的老师也没有放弃他。在上课时,把他叫到老师身边,挨着老师;做游戏时,让同学主动去拉他;每节课下课后,都要问他要不要上厕所;放学后,亲自把他带到校门口,交到爷爷手里,告诉爷爷,他今天有什么进步……,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一学期过去了,我们和家长惊奇地发现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把尿尿在身上了;也不去校门口哭闹了;班上搞活动时,也会站到队列中去;甚至会背几首儿歌;这些进步令我们惊喜万分,因为我们看到了希望:只要老师能够和孩子们做到心与心的碰撞,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他们总是会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就是说学生要喜欢亲近老师,而要让学生喜欢亲近你,你必须和他在心灵上是没有隔阂的,你们的心灵是相通相溶的。

三、用心关怀,用爱期盼,少一点责备,多一份宽容

作为教育者都知道:关爱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声询问的话语,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对智障儿童来说,教师的关爱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平时在生活中不被人注意,常常受人嘲笑,被人遗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会潜意识地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如果教师在他们刚入学时,能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细心周到的帮助他们,孩子就会很快地对你产生好感,喜欢你,主动向你示好,这正是他接受你的信号,也是你走进他心灵的开始。在我们智障部有一个女孩子,性格特别倔强,爱做错事。今天将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名字擦掉;明天把宿舍里同学的零食吃了;吃饭时把不喜欢吃的饭菜倒在地上;有次还把我自行车轮子里的气给放了……总之,常常有人告她,我用了很多的方法教育她,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我也拿她没有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