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主题班会课件2019.04.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院认为,井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 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井某某系未成年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 损失,取得了谅解,且被害人朱某某无故殴打、追逐井某某有过错,依法对井某某从轻处 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定井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3、张某某故意伤害案 被告人张某某,男,1999年9月出生,与被害人葛某某系同班同学。2015年1月9日,
葛某某到张某某的宿舍时,碰撞张某某一下,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并厮打。厮打中,张某某 持刀将葛某某捅伤。经鉴定,葛某某的损伤构成重伤。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 于被告人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系未成年人,投案自首,且已与被害人和解,对其减轻处 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定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法院认为,被告人主父笑某、主父文某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鉴于其归案 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通过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酌情从轻处罚。据此,认定主父笑某、主父 文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和一年。
该案系校内学生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欺负、伤害校内学生的校园欺凌案件。 同学之间偶有矛盾是正常的,要学会合法合理去解决矛盾。本案中,刘某某结交闲散人员,不仅要教训 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还“热心”地帮朋友出气,无视法律,恃强凌弱,缺乏对规则的基本认知和敬畏,虽因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但是其家长应当对其严加管教,学校对其严肃处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 被告人主父笑某、主父文某作为成年人,不但不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处理矛盾,反而逞强滋事,无故殴打 未成年学生,不仅伤害了被害人身体健康,也伤害了被害人的心灵,其在学校周边滋事的行为也影响了校园 安全,法院依法对其从严惩处。
5.学校使用非专用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及其它交通违
法行为;
罗甸县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点是: 6.校园欺凌行为; 7.干扰、阻挠学校建设等违法犯罪行为; 8.各类非法“校园贷”及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9.各类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 10.学校周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校内外出租房存
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 11.其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保护伞”。
7、睡眠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3.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告诉孩子】 拖延时间: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呼救求助:必要时向路人呼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 缓解气氛:顺着对方的话,找出可插入的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
来自百度文库
我校的扫黑除恶和 防校园欺凌举报箱安装 在大门门卫室处
罗甸县民族中学 制
2. 注意这些迹象,或许孩子遭到了欺凌
1、身体伤痕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 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
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案例1、井某某故意伤害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井某某,男,1998年12月出生,与1999年8月出生的被 害人朱某某均系在校学生。2015年3月28日,二人在路上偶 遇,因言语不合,朱某某等人殴打了井某某。同年4月1日,井某某到网吧找朱某某等人 未果,随即离开,朱某某等人听说后即驾车追赶,井某某被追上后,见朱某某将车窗玻璃 摇下,即持匕首捅刺车内的朱某某,朱某某亦持斧头将井某某面部划伤。经鉴定,朱某某 的损伤构成轻伤,井某某的损伤构成轻微伤。 (二)裁判结果
欺凌形式:
肢体欺凌 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言语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 觉的欺凌形式。 社交欺凌 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 凌形式。 网络欺凌 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 察觉欺凌形式。
所以家长、孩子们要树立自我保护 意识,预防校园欺凌!而关爱孩子,保 护孩子我们要一起行动! 那么,具体都有哪些举措呢?
● 充分调动师生、群众,组织开展排査,及时发现黑恶势力犯罪苗头和线索,并将排查中 发现的线索及时上报到学校,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和活动特点。
● 学校每周一次通过校会、班会、班级微信群等进行了 有力的宣传,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的机会,进行国旗下的 讲话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提 高师生、群众依法同黑恶势力斗争的认识和能力,激发 全体师生及群众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決心和勇气,震黑 恶势力的犯罪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和被害人系同班同学,二人本应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却因一点琐事 大打出手,甚至持刀捅刺,致使一人受重伤,一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两人均为此付出沉重 代价。人民法院坚持双向保护原则,在依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的前提下,注重化解矛盾, 平复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促成双方和解,也给已经认罪悔罪的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案例4、王某某、李某等聚众斗殴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王某某均系某校学生,二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场在学校门口打架。王某某、李某各 纠集多人持鱼叉、镐把等物品参与斗殴,双方均有人员受伤。参与斗殴的人员先后有6人归案。 二、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李某、王某某等六名被告人组织或积极参与持械聚众斗殴,均构成聚众斗殴罪。被告人王某 某、李某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已满十三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案发后投案自首,自愿认罪悔罪,法院对其减轻处 罚。依照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所起作用、犯罪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法院依法认定6名被告人犯聚众斗殴 罪,对李某、王某某各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对其他4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 徒刑。 三、典型意义
争取时间; 告诉家长:遭遇欺凌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
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家长该做】 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地陪伴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 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 给予帮助; 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保持理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罗甸县民族中学主题班会
八 年级(11)班
2019年4月12日
罗甸县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点是: 1.侵占学校公用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2.非法侵入学校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侵害师生生
命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3.在学校周边敲诈勒索学生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4.体罚、虐待、性骚扰等侵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3、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 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
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 排挤、欺负。
● 强化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加大对校内及周边出租房屋、暂住人口、精神病人、重点 上访人员清理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抢劫学生财物、危及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 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值班巡逻,落实出入登记制度,严格禁止无 关人员进入校园。
● 明确警校共育工作职责,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控、警校联动机制等工作措施,确保校 园及周边治安良好。
● 学校开展排查整治学生携带刀具进校园和拉帮结派欺 凌学生的现象,净化了学校的环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 顺利进行。
● 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加大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发现涉嫌黑恶势力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及拉扰、胁迫在校学 生参加黑恶势力犯罪的,各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
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
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 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 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
两名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由于双方纠集多名校外人员参与,最终演变成一起聚众斗殴刑事案件,严重影 响了社会秩序,特别是他们在学校门口,又是下晚自习期间斗殴,众多学生围观,鱼叉、木棍打斗的场面引 起学生恐慌,影响恶劣。案件发生后,李某、王某某主动投案,对自己的行为痛悔不已,法院坚持“教育为 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考虑到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平时表现较好,一时冲动误入歧途,对二人适用缓刑, 对其他被告人全部判处有期徒刑。
扫黑除恶,在中小学校重点就是加强教育和防治校园欺凌、校园暴恐。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2.46亿的儿童受到校园欺凌。中国32.5%的中小学生受到 过欺凌,在初中校园暴力中,各类欺凌的发生率: 言语欺凌49.6% 社交欺凌37.7% 身体欺凌19.1% 网络欺凌14.5%
受到欺凌后30%的孩子选择保持沉 默,贫穷、成绩差、父母外出工作、文 化差异、外形外貌、性别差异等都是欺 凌的催化剂。
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 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 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 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1.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打:打架、斗殴,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传:网上传播谣言进行人身攻击。
案例2、主父笑某、主父文某寻衅滋事案 刘某某,男,2000年出生,系某中学初中学生,因琐事与一同学发生矛盾,即指使无业青年主父笑
某、主父文某教训这名同学。2015年1月4日,主父笑某、主父文某等人赶到学校门口时,与刘某某有矛盾的 同学已经离开学校。刘某某想起朋友殷某某与同学王某某有矛盾,随即指使主父笑某、主父文某等人在学校 附近对王某某拳打脚踢,致王某某轻伤。
4.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 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太过招摇; ●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的道路,按时回家; ●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 父母要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避免暴力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孩子遇事,家长不能只顾着教训; ● 重视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 ● 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依靠,不论犯
案例3、张某某故意伤害案 被告人张某某,男,1999年9月出生,与被害人葛某某系同班同学。2015年1月9日,
葛某某到张某某的宿舍时,碰撞张某某一下,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并厮打。厮打中,张某某 持刀将葛某某捅伤。经鉴定,葛某某的损伤构成重伤。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 于被告人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系未成年人,投案自首,且已与被害人和解,对其减轻处 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定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法院认为,被告人主父笑某、主父文某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鉴于其归案 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通过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酌情从轻处罚。据此,认定主父笑某、主父 文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和一年。
该案系校内学生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欺负、伤害校内学生的校园欺凌案件。 同学之间偶有矛盾是正常的,要学会合法合理去解决矛盾。本案中,刘某某结交闲散人员,不仅要教训 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还“热心”地帮朋友出气,无视法律,恃强凌弱,缺乏对规则的基本认知和敬畏,虽因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但是其家长应当对其严加管教,学校对其严肃处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 被告人主父笑某、主父文某作为成年人,不但不帮助未成年人正确处理矛盾,反而逞强滋事,无故殴打 未成年学生,不仅伤害了被害人身体健康,也伤害了被害人的心灵,其在学校周边滋事的行为也影响了校园 安全,法院依法对其从严惩处。
5.学校使用非专用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及其它交通违
法行为;
罗甸县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点是: 6.校园欺凌行为; 7.干扰、阻挠学校建设等违法犯罪行为; 8.各类非法“校园贷”及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9.各类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 10.学校周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校内外出租房存
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 11.其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保护伞”。
7、睡眠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3.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告诉孩子】 拖延时间: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呼救求助:必要时向路人呼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 缓解气氛:顺着对方的话,找出可插入的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
来自百度文库
我校的扫黑除恶和 防校园欺凌举报箱安装 在大门门卫室处
罗甸县民族中学 制
2. 注意这些迹象,或许孩子遭到了欺凌
1、身体伤痕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 掩。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
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案例1、井某某故意伤害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井某某,男,1998年12月出生,与1999年8月出生的被 害人朱某某均系在校学生。2015年3月28日,二人在路上偶 遇,因言语不合,朱某某等人殴打了井某某。同年4月1日,井某某到网吧找朱某某等人 未果,随即离开,朱某某等人听说后即驾车追赶,井某某被追上后,见朱某某将车窗玻璃 摇下,即持匕首捅刺车内的朱某某,朱某某亦持斧头将井某某面部划伤。经鉴定,朱某某 的损伤构成轻伤,井某某的损伤构成轻微伤。 (二)裁判结果
欺凌形式:
肢体欺凌 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言语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 觉的欺凌形式。 社交欺凌 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 凌形式。 网络欺凌 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 察觉欺凌形式。
所以家长、孩子们要树立自我保护 意识,预防校园欺凌!而关爱孩子,保 护孩子我们要一起行动! 那么,具体都有哪些举措呢?
● 充分调动师生、群众,组织开展排査,及时发现黑恶势力犯罪苗头和线索,并将排查中 发现的线索及时上报到学校,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和活动特点。
● 学校每周一次通过校会、班会、班级微信群等进行了 有力的宣传,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的机会,进行国旗下的 讲话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提 高师生、群众依法同黑恶势力斗争的认识和能力,激发 全体师生及群众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決心和勇气,震黑 恶势力的犯罪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和被害人系同班同学,二人本应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却因一点琐事 大打出手,甚至持刀捅刺,致使一人受重伤,一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两人均为此付出沉重 代价。人民法院坚持双向保护原则,在依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的前提下,注重化解矛盾, 平复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促成双方和解,也给已经认罪悔罪的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案例4、王某某、李某等聚众斗殴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王某某均系某校学生,二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场在学校门口打架。王某某、李某各 纠集多人持鱼叉、镐把等物品参与斗殴,双方均有人员受伤。参与斗殴的人员先后有6人归案。 二、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李某、王某某等六名被告人组织或积极参与持械聚众斗殴,均构成聚众斗殴罪。被告人王某 某、李某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已满十三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案发后投案自首,自愿认罪悔罪,法院对其减轻处 罚。依照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所起作用、犯罪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法院依法认定6名被告人犯聚众斗殴 罪,对李某、王某某各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对其他4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 徒刑。 三、典型意义
争取时间; 告诉家长:遭遇欺凌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
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家长该做】 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地陪伴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 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 给予帮助; 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保持理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罗甸县民族中学主题班会
八 年级(11)班
2019年4月12日
罗甸县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点是: 1.侵占学校公用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2.非法侵入学校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侵害师生生
命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3.在学校周边敲诈勒索学生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4.体罚、虐待、性骚扰等侵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3、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 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
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 排挤、欺负。
● 强化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加大对校内及周边出租房屋、暂住人口、精神病人、重点 上访人员清理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抢劫学生财物、危及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 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值班巡逻,落实出入登记制度,严格禁止无 关人员进入校园。
● 明确警校共育工作职责,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控、警校联动机制等工作措施,确保校 园及周边治安良好。
● 学校开展排查整治学生携带刀具进校园和拉帮结派欺 凌学生的现象,净化了学校的环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 顺利进行。
● 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加大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发现涉嫌黑恶势力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及拉扰、胁迫在校学 生参加黑恶势力犯罪的,各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
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
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 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 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
两名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由于双方纠集多名校外人员参与,最终演变成一起聚众斗殴刑事案件,严重影 响了社会秩序,特别是他们在学校门口,又是下晚自习期间斗殴,众多学生围观,鱼叉、木棍打斗的场面引 起学生恐慌,影响恶劣。案件发生后,李某、王某某主动投案,对自己的行为痛悔不已,法院坚持“教育为 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考虑到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平时表现较好,一时冲动误入歧途,对二人适用缓刑, 对其他被告人全部判处有期徒刑。
扫黑除恶,在中小学校重点就是加强教育和防治校园欺凌、校园暴恐。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2.46亿的儿童受到校园欺凌。中国32.5%的中小学生受到 过欺凌,在初中校园暴力中,各类欺凌的发生率: 言语欺凌49.6% 社交欺凌37.7% 身体欺凌19.1% 网络欺凌14.5%
受到欺凌后30%的孩子选择保持沉 默,贫穷、成绩差、父母外出工作、文 化差异、外形外貌、性别差异等都是欺 凌的催化剂。
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 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 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 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1.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打:打架、斗殴,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传:网上传播谣言进行人身攻击。
案例2、主父笑某、主父文某寻衅滋事案 刘某某,男,2000年出生,系某中学初中学生,因琐事与一同学发生矛盾,即指使无业青年主父笑
某、主父文某教训这名同学。2015年1月4日,主父笑某、主父文某等人赶到学校门口时,与刘某某有矛盾的 同学已经离开学校。刘某某想起朋友殷某某与同学王某某有矛盾,随即指使主父笑某、主父文某等人在学校 附近对王某某拳打脚踢,致王某某轻伤。
4.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 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太过招摇; ●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的道路,按时回家; ●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 父母要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避免暴力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孩子遇事,家长不能只顾着教训; ● 重视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 ● 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依靠,不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