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题.ppt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

当务之急
指当前急切要办的事情。含有“当前、目前、 现在”之意,不能说“现在/当前/目前的当务 之急”。
恍然大悟 耳闻目睹
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 豁然开朗。含有“突然、猛然”之意,不能 说“突然/猛然恍然大悟”。
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含有“亲自”之意, 不能说“亲自耳闻目睹”。
方兴未艾
空穴来风 三人成虎
指有孔洞便会进风。比喻消息和传闻 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也比喻消息 和传闻毫无根据。
按照字面理解,容易理解为“人多力量 大”。错误!这个成语指的是“传言或流言 传的人多了,大家也陆续相信了。”
溢美之词 望其项背 文不加点
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 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班门弄斧 避让贤路 东涂西抹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 弄本领。 不可用在别人身上 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用作老 年引退的自谦辞。
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 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挂一漏万 聊表寸心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 完备。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忝列门墙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 愧在师问。
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 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 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杖乡之年
古代女子满十六岁。
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 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指男子六十岁,意思是年过六十可以在乡 邑里拄拐杖。
悬车之年 耄耋之年 期颐之年

精品文档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高三复习之成语专题PPT演示课件

精品文档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高三复习之成语专题PPT演示课件
• 2.王大妈爱干净 是这一带出了名 的,家中的各种 物件总是摆放得 有条不紊。
• “未雨绸缪〞比 喻事先做好准备 工作。
• “有条不紊〞是 做事或写文章条 理清晰,一点不 乱,侧重于“条 理性〞,和“爱 干净〞之间缺乏 语意逻辑上的联 系。
忆一忆:
成语误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望文生义 •语法不通 •褒贬误用 •谦敬错位 •语意重复 •自相矛盾 •用错对象 •不合逻辑
• 2.对熟语含义的把握,却往往需要抓住某些 关键字词。
• 〔2021安徽〕17.以下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 一句是〔3分〕 A
• A.2021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完毕了中 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 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
•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 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非“爽快、舒
类似成语
• 危言危行 • 文不加点 • 空穴来风 • 罪不容诛 • 缺乏为训 • 久假不归 • 万人空巷
• ……
• 危:正直。 •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 有洞穴才有风进来。 •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 训:准那么、典范。 • 假:借。 • 都从巷子里出来,多形容欢庆
小结
• 1、准确理解词意〔日积月累〕

每一个成语,在其构造上有相对稳定的特
点,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本身所固有
的意义,从时空上分析其习惯的用法。
• 2、准确分析语法〔兼顾“词〞“句〞〕

成语的构造是稳定的,同时又是多种多样
的,了解构造方式,有助于我们利用成语本身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共37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共37张PPT)
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又团聚。 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卿卿我我:形容夫妇之间的亲昵情态。不 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接触,形 容亲密相处。
课堂精讲精练
五看成语所在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 语义的功能,我们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 当。
例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所感动。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 动成果,“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 过劝导加以改正的,语义轻;“不劳而获”指自 己不劳动而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 多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
课堂精讲精练
七看表达重复与否。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 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
课堂精讲精练
例如: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 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 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 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 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 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 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因此是正确的。
鹬蚌相争
负荆请罪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1.异曲同工 4.一五一十 7.无与伦比 10三教九流 13一塌糊涂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1.五音不全 12.非同小可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语言基础(正确使用成语-识义记形、义境相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语言基础(正确使用成语-识义记形、义境相符)

(2)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 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答案 错误。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这里用来形容“模型”,用错 对象。
规避方法
(1)明辨对象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 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 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 (2)明辨场合 有些成语的意思只能在固定的场合使用,如不注意就可能发 生误用的情况。
(2)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苏北农村,其间耳濡目染了当地的一些怪异 之事,经历了种种不曾遭遇的事件。 答案 错误。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从语法搭配习惯看,“耳濡目染”后面一般不带宾语。
规避方法
在理解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成语的不同语法功能: (1)只作状语。如:不约而同。 (2)不带宾语。如:求全责备、出奇制胜、习以为常、心领神
一、成语特点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 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 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如: 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的格式。例如:草菅人命(草 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成语选择填空题(选恰 ④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选择题改为主
当的一项)
观填空题的题型变化,标志着考查重点由
过去的近义成语辨析转向常见常用成语的
积累运用,答案拟制难度加大。
成语使用不当(选择题) ⑤2023年新高考Ⅰ卷成语题是与病句修改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ppt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ppt
• 4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 1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 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
• 2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 3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 ;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 下人
• 4 不刊之论:刊:更改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 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 得当;无懈可击
辨 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 析: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例一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错误色彩:褒义 正确色彩:贬义
正确使用:匪徒在几分钟之仙抢劫两家银
行;行动迅速;布置周密;可谓处心积虑
例二 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 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和中 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 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 明先生一行……
2005年7月10日至13日;台湾在野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到大陆
七月流火出自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 七月是指夏历七月;相 当于现在公历的八 九月份 流是指恒星往西运行;即下落的意思 火并不是指燃烧的 火;而是指天上的星; 辞源上说;火;星名;或称大火星 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时分;大火星位于天空的正南 正 中的最高位置;到六月份便向西斜;七月份则更偏西下 这 颗星的不同方位反映了气温的变化;五月时气温最高;到了 六七月;暑热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 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月;天上 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处逐渐向西流去;意 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 到了农历九月份;冷天就到 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ppt课件
例1: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 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 真是大方之家。 例2: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 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 异于火中取栗。
7
▪ 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 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 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 进入危险境地。
高考语文复习
成语
1
考纲要求及解读
▪表达应用 D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能力要求:①正确理解词义。
②使用准确、得体。
2
▪ 考查的重点: 常见、常用、常错的 熟语(日常生活常用常错;义项较 多的熟语;运用灵活的熟语)。
▪ 涉及的难点:个别冷僻的成语、语 境中的熟语
▪ 考查题型: 选择题(或对、或错)
24
本类型其他举例
▪ 劳燕分飞
▪ 红颜薄命
▪ 高抬贵手
敬谢不敏
并蒂芙蓉 百岁之好 让枣推梨 天伦之乐
休戚相关 萍水相逢 义结金兰 徐娘半老
不耻下问 琴瑟之好 母难之日
25
3.混淆色彩 褒贬颠倒
▪ 例1:在这次“扫黄打非”的行动中,我
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 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大量黄色影碟和 一大批赌具赌资。
14
本类型其他举例
差强人意 登高自卑 不忘沟壑 危言危行 目不窥园 再作冯妇 从井救人
七月流火 尾大不掉 具体而微 不足为训 口血未干 为之侧目
15
2.张冠李戴 用错对象
▪ 例1: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 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
常逼真。 •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精品PPT课件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精品PPT课件
• 注意形近成语的感情 色彩、适用对象、轻 重、谦敬等的区别。
(2015课标全国Ⅰ,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
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
• 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 见危授命——见危受命 •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 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 望文生义——顾名思义 •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
注意辨析不同语素
• 不绝如缕——不绝于耳 •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 一发不可收——一发不可收拾 •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层年出,不公穷司批符画合面语清境晰。、意味深长的精 品,守有踌正效不躇发挥阿满了:志公正:益形:广容公告对正引自领;己社阿的会:风现偏尚状袒的或。积取极得处作的理用。成事就情非公常平正得直意,。不
③讲世重而情界整各面该旗国鼓。句正:中该大重明句力:显意研重表为制战实示其;用整对能的:未坚智整来守能顿的岗机;期位器整人许,治望,与;文技旗希术生鼓冀不义:,断古。自升代相级作矛,战盾创时。新用产来品层出不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
成语专题复习
成语误用规律回顾
• 望文生义 • 张冠李戴 • 褒贬误用 • 谦敬错位 • 重复累赘
• 轻重不分 • 搭配不当 • 自相矛盾 • 形近混用 • 顾此失彼
形近混用
•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 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 独行其道——独行其是 •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 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高考专题成语.ppt

高考专题成语.ppt

五、错用典故
例1、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破镜重圆。 例2、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 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3、他太高傲了,平时总是目无全牛,一个也不放在眼里. 辨正—— 例1中的“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关系决裂后重又团 圆,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例2中的“让梨推枣”,用于指兄弟关系友爱,不用于母 子关系。 例3中“目无全牛”指庖丁解牛技术熟练,目遇神到,对 牛的机理了如指掌。后指人的技能娴熟。

例1中的“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 己。 例2中的“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赞,只 能对人,不能对己。 例3中的“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而使自己非常 荣幸,为谦词。
望文生义 配错对象 错用典故 尊卑不分 谦敬错位
三、误用褒贬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 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 考题第5题B项)。 例2、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耽耽地望着敌 营。 例3、他太热情了,对我们的照顾简直是无所不至。
辨正—— 例1中的“处心积虑”,形容人们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例2中的“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例3中的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一、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例3、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使莘莘学子从七月流火的炎热中 解脱出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考生的关怀。 例4、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 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
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
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
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
A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 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耳目一新 :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 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 用老眼光去看他。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 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 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 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 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 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分道扬镳: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或者比 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 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 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日而语:指同 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相比较。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 反。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 亦形容(谈话)漫 无边际。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江苏卷)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
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创
作出令人
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
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
解析(D)项“不言而喻”意思是“不用说就可 以明白”不合语境。不言而喻”一词,考生往往 只注意“不言”两字,忽略了整个成语的意思。
2016年高考语文 成语题
1.(2016全国卷I)下列各句中加红色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3分)C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
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山东卷)9.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
项是( ) D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知人善任 ,派 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 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 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 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 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
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
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全国卷3)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D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
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
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
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
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
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
《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 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 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 到净化。
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④ D.②⑤⑥
(天津卷)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 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
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 ,真与美就
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
值提高,达到与真
的程度。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D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高考语文 成语题
2017年高考语文 成语题
(全国卷1)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B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
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
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
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全国卷2)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A 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
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
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
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