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画像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 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 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 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 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 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 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 出一位为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 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义放在首位,摒弃利己的私心。
作业
以“义”为话题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文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朗读正音:


通“避”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根据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 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 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
生 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 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 厌恶的,所 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 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 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 情干不出来呢?如 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 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 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

名人论“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 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义”的不同, 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的感受。
• • • •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B) (D) (A) (C)
A.忠君报国的“忠义”。B.与生俱来的一种 本心“羞恶之心”。C.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坚 贞不渝的信念。D.士为知已者死的“仗义”。
鱼我所欲也
文章主题: 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
通“辨”, 辨别
译文:
万钟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 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 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 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 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 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 受的,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而 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 做 法叫做丧失本性。
朗读正音: 盛食物的筐
dān
gēng汤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 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
c ù 用脚践踏 xiè
朗读正音:
xià ng
填空:
• 本文选自 《孟子》 。 • 孟子是 战国 时代 思想家 、 教育家。 • 本文所出的一个成语 舍生取义 。
扩展 迁移
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 心 灵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 广 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 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 场 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你 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
通“向”,从前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 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 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 • • • 如 使 /人 呼 尔 /而 万 钟 /则 今 /为 所 之 与 不 识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之,行 道 之 人 /弗 受。 辩 礼 义 /而 受 之。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答问
深入理解
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和熊掌的选择、生与死的选择,二者 是什么关系?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 比喻关系。 • 鱼和熊掌的选择比喻论证生与死的 选择。 • 后者是由前者设喻引出来的论点。 • 类比论证
“舍生而取义者也”后来浓缩成一个 成语,它是: • 舍生取义。
万钟之禄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
排 比 论 证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指前文的哪个词语?
• “本心” 指的是“义” 。
归纳
复习
归纳: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 类比论证, 2. 道理论证, 3. 举例论证, 4. 对比论证, 5. 比喻论证。
解释下列加红色的词语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 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 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 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 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 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 透彻。
预习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
朗读正音:
假设论证
义重于生
第二段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法?
• 是举例论证法。
“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 这两 个例子是什么关系? • 是对比关系。 • 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 作对比,再次论证“舍生取义”这 一论点。
1、行道之人
Fra Baidu bibliotek
举 例 论 证
义存于心 (正)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2、乞人
1、宫室之美 (反) 见利忘义
读懂课文 口头翻译
根据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补充注释加红色的词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两个语气词连 用,重点在后 面一个
译文: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 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 两样都吃, 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 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 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 生命而坚持正义。
根据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通“向” 通“德”, 通“欤”, 从前 这里是感激补充注释加红色的词语 语气词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 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不为苟 得 苟且,随便 2. 患有所不辟 通“避”,躲避 3. 何不为也 做,干 4. 贤者能勿丧耳 不 5. 一箪食, 盛食物的筐 盛汤的器具 6. 一豆羹
1. 2. 3. 4. 5. 6. 7. 8. 9.
轻侮地呼喝 呼尔而与之 用脚践踏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认为不值得 古代量具 万钟 有什么好处 于我何加 焉 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 ,感激 乡为身死而 不受 通“向”,从前 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叫做
• 是前文论述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请把第一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 出各层大意。
1. 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2.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 3. 得出“生而有不用”“可以辟患 而有不为”结论。


取熊掌
设喻论证 (类比论证)


取义
舍生取义

因果论证
对 比 论 证
道 理 论 证
推理
如使……则…… 使……则……
根据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 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所以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却不 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 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 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 人厌恶的东西。这 种心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 人不把它丢弃罢了。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 去, 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 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践踏后再给人吃, 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 甚于死者” 分别是什么?
• “甚于生者”就是指“义”; • “甚于死者”就是“不 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反面论证。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 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 者。 这两句与前文是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