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 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三、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改革的推动。 (1)原因:
②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①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 扩大企业自主权 厂长负责制 ②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2) 增强企业活力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③深化改革阶段(1992---今)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生产积极性不高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 年是644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 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 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 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 1.9亿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 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一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逛。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 任务的80倍。小岗村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 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 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交锋》
城市民众生活困难
视点三:数字中的生产状况与效益 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 而美国为6.5万美元。
工业生产效益低下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 情大方,不卑不亢。 ——30年前的《小学生守则》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第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国家难以稳定;
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三、人民公社制度造成农业发展缓慢。
二、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改革措施: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不变
含义: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 包给各农户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前提:土地公有制 特征: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经营方式变了 分配方式变了 试点:安徽省和四川省 实质: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 调整。 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 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 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 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
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
材料二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 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 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 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前提)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内 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的)。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 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安徽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温饱问题得 到了解决,但无法使农民致富,农村的劳动力大量
节省出来,那么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 劳动力的问题呢? 对策:就地解决,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 农产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 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 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但提高了农民的 生活水平,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而且安置了数以千 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稳定了农村秩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机制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4)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三、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国有企业改革 (1)改革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改革意义: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大企业集团,国有 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1、含义: 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作用: 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 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上来的方针。 3、意义: 揭开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现代 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1)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 业生产发展缓慢;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
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 ‚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说:‚现 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 ——林蕴辉《国史札记》
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