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船
B.水中的剑
C.岸边的山
D.江中的水
2.某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被小李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被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了头枕,能减小因突然减速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B.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C.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4.学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从而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为f2,则( )
A.f1、f2均竖直向上,且f1>f2
B.f1、f2均竖直向上,且f1=f2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且f1>f2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且f1=f2
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m将向左倾倒
B.木块m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C.木块m对木块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同一起点开始在同一水平面上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甲和乙的速度相等
C.甲受到的拉力一定大于乙
D.0~12 s内,甲、乙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物体没有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
D.4~6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9.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依次经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4 m/s、v B=2 m/s,v 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运动,速度大小为;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不考虑空气阻力)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用10 N的力握住重为5 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12 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向杯中加水,使水杯总重增加5 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N.
11.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八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图所示.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 km,经过 1 h 8 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八号”飞行的平均速度为m/s;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
12.一列火车车身长200 m,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2 000 m的隧道,则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s,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s.
13.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甲、乙两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小车在甲图比在乙图受到的阻力大, 更明显;若丙图中的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
14.如图所示,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填“左”或“右”);若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5.如图所示,当小军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减速向后退去,请你画出此时小军的受力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重心)
16.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第15题图第16题图
四、实验题(第17题10分,第18题6分,共16分)
17.在下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18.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定滑轮的作用是;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填字母),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9.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则:
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
G134608:3809:33240 km
G169208:4910:05240 km
G148209:1110:20240 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0.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的重力为G=50 N,现用大小为10 N 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木块一端,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甲乙
(1)求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及比例系数k的大小;
(2)沿竖直截面S将木块分成a、b两个等大的长方体,如图乙所示,求木块a、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D B C C D D
9. 匀速直线 2 m/s 保持静止状态
10. 不变10
11. 1.23 0
12. 110 90
13. 速度减小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14. 左等于
15. 如图所示.
16. 如图所示.
17. (1)40.0 25 (2)小(3)不正确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后半段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中间位置开始释放,一开始的速度为零
18. (1)改变力的方向(2)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B
19.解:(1)由图可知,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他们驾车的最大速度为v=60 km/h,他们以最大速度驾车时所用时间最短,为t===0.5 h,即8:50到达车站,根据列车时刻表可知,他们只能乘坐G1482车次.
(2)根据G1482车次信息可知,列车运行时间t'= h,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v'==≈208.7 km/h.
20.解:(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摩擦力f=F=10 N,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压=G=50 N,
比例系数k===0.2.
(2)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设为f'.对a、b组成的整体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为2f'=F=10 N, 解得f'=5 N,
对b分析可知,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对b的作用力为F b=f'=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