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育种第五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改良混合选择法(又称系统混 合选择法)
适合原种生产
方法: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别鉴定,选优系混合与 原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具体作法:将选出的单株经一年的株行鉴定,淘汰不理想的 系统,然后将选留的优系混合留种,再通过与原品种的比较 试验,表现确有优越性的,则繁殖推广。
2)改变了群体内等位基因间的频率,从而使基因型的分离 重组比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达到某些等位基因的固定, 另一些等位基因完全消失,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可能产 生的基因型种类,使群体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使新产生的突变基因,有用的得到保留,并加速繁殖; 不利的尽快在群体中消失或控制在很低的频率。
三、选择的基本方法
变异提供了选择的依据,改变群体组成的可能,没有遗
传也不能改变群体组成。群体内各个体间的差别越大,某 种性状从上一代个体遗传给下一代的力量越大,则选择所 能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如:两个大白菜群体,平均株重都 是4公斤,一群体变幅为2-7公斤,另为3-5公斤,如果都选 留5%植株留种,一般是前一群体的选择效果较大。群体内 差异微小时,或差异虽不小但该差异的遗传力小,选择就 近于无效。
③ 由于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累积变异,因此有 可能选出的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
缺点:
① 费工费时,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 植物需要隔离;
② 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 活力衰退;
③ 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 迅速应用于生产。
豇豆株选大田
四、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1) 一次混合选择法
2) 多 次 混 合 选 择 法
2、混合选择的优点
① 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不需要很多土 地、劳力及专设的实验圃地就能迅速地从混杂 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② 一次可以选出大 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因此能迅速地应用到 生产上去;③ 混合选择时不同单株间可以自 由授粉,可以保持丰富的遗传特性,故不会造 成生活力衰退。
(一)集团选择法:是一种归类的混合选择法。
主要用于地方品种的改良,当现有品种内类型较 多,而育种者很难断定哪种类型更好时使用。
方法:从原始群体品种中,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 个体(如早熟、矮秆、大穗、抗病等),按照类型 混合脱粒,组成集团,与原始品种比较,优者繁 殖推广。
此法用于异花授粉植物时,集团间应当隔离种植, 集团内自由授粉。此法简单易行,易为群众掌握; 后代生活力不易衰退。
二、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1) 独立的育种手段
中国在1500 多年前就从 实生莲藕中 选出重瓣的 荷花品种。
2)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选择不仅是独立培育优良品种的手段,也是引 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方法 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贯穿于育种工作的每一步 骤。
例如原始材料研究、杂交亲本的选配、杂种后 代以及其他非常规手段所获得的变异类型的处理, 都离不开选择。没有选择,不去劣留优,就不可 能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良品种。
混合选择的缺点
混合选择不能鉴别每一个体基因型 的优劣,这就使由于环境条件优越而性 状表现突出的单株选留下来,但其基因 型并非优良,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
3、适宜植物
异花授粉、多 代自交容易退 化的园林植物, 如鸡冠花等。
(二)、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 别编号,分别采种,各株的种子不混合,下 一代每个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播种一个 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亲本单株 遗传性优劣的方法。所以单株选择法又可称 为系谱选择法。
选择方法多种多样,但均由两种基本选择法衍生 出来。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一)、混合选择法
又叫表型选择法。根据植株的表型性 状,从混杂的原始群体中以个体为单位, 选取符合选种目标要求的混合留种,下一 代播种在混选区里,与标准品种和原始群 体的小区相邻栽种,进行比较鉴定。
1、方法:根据选择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混合选 择法和多次混合选择法。
3)选择虽不能创造变异,但具有积极的创造 性作用
选优汰劣可排除劣株对优株的干扰,加 速有利变异的巩固和纯化。
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 的作用,能得到开始选择时群体内没有的变 异类型,因此,选择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遗传机制
1)改变了群体内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从而给某些有价值基 因型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和方法
一、概念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就是从自然和人工创 造的群体中,淘汰不良变异,积累和巩固优良 变异的有效手段。
是贯穿于整个选种过程的方法和手段,包括: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所起的
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结果是适者生存繁殖,不适 者死亡灭绝。对生物适应环境有利,但有些性状不一定符合 栽培目的。人们对作物品种的经济性状要求则往往不利于作 物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
栽培作物的经济性状大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对生物本身
讲是不正常的畸形发展,只要人工选择稍一放松,这些性状 就会减弱退化。自然选择经常在起作用。且会不断抵消人工 选择作用的结果。故优良品种在繁殖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 选择,否则很快就会退化。
选择的实质和作用基础
选择与淘汰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有“取”必有 “弃”。
选择实质上是使群体内的一部分个体能产生后代, 其余的个体产生较少的后代或不产生后代。
即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地改变群体的 组成。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主要依靠 三种力量(三要素)——遗传、变异、选择。
变异是进化的动力,遗传是进化的基础, 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1、方法:根据选择单株的次数,单株选择法分为 一次单株选择和多次单株选择法。
1) 一次单株选择法
2) 多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选种圃内小区的排列顺序
2、单株选择的优点
①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 消除环 境饰变引起的误差,所以选择效果较混合选择高。
② 由于株系间有隔离,能防止株系间的互相杂交, 则性状稳定较快,性状高度一致的后代所需的代 数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