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勘探复习
工程物探复习资料
![工程物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cfb4c1360cba1aa811dad6.png)
第五章1 .电法勘探定义: 电法勘探是以不同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电磁场和人工电磁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地质勘查和找矿的一种物探方法2.电法勘探的应用:探查深部和区域地质构造、寻找油气田和煤田、金属非金属矿产、地下水、工程地质和环境勘察等.(最后一个主观提可能会用到)3. 电法勘探所利用的主要电性参数:(填空题)导电性:电阻率(ρ)或电导率(σ)(写一个即可)激发极化性:极化率(η)导磁性:磁导率(μ)介电性:介电常数(ε)4.分类:①按电场的性质分为传导类电法(各种直流电法为主) 和感应类电法或电磁感应法(交流)②按建场方式分:天然场源(被动源)法和人工场源(主动源)法③按观测场所来分:航空电法、地面电法、海洋电法、地下或井中电法④按地质目的不同来分:金属与非金属电法勘探石油及煤气电法勘探水文及工程地质电法勘探地壳及上地幔电法勘探5.什么是电阻率法: 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以达到找矿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目的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6按导电机制不同,固体矿物可分三种类型:金属导体半导体固体电解质7.影响电阻率的因素①岩石电阻率与矿物成分的关系当岩石中含有良导电矿物时,矿物导电性能能否对岩石电阻率的大小产生影响取决于良导矿物的分布状态和含量。
如果岩石中的良导矿物颗粒彼此隔离地分布着,且良导矿物的体积含量不大,那么岩石的电阻率基本上与所含的良导矿物无关,只有当良导矿物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大于30%),岩石的电阻率才会随良导矿物的体积含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但是,如果良导矿物的电连通性较好,即使它们的体积含量并不大,岩石的电阻率也会随良导矿物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②岩石电阻率与含水性的关系一般比较致密的岩石,孔隙度较小,所含水分也较少,因而电阻率较高.结构比较疏松的岩石,孔隙度较大,所含水分也较多,因而电阻率较低。
成都理工地电学与电法勘探复习纲要
![成都理工地电学与电法勘探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7d6cc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e.png)
成都理工地电学与电法勘探复习纲要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复习纲要电阻率法1、电法勘探研究的物理参数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是什么?影响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3、均匀介质中的稳定电流场传播规律(电位、电场强度、电流密度在地表分布规律)如何?4、导出均匀介质中的电阻率公式,解释装置系数的物理意义?5、均匀介质中偶极子(含地面地下不同倾角)电场分布规律如何?6、视电阻率的概念,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7、视电阻率定性公式的导出?8、什么是最佳勘探深度和最佳勘探极距?9、什么是接地电阻?野外勘探中如何降低接地电阻?10、漏电有哪些情况,如何降低漏电造成的影响?11、电阻率剖面法的装置有哪些?什么是近源装置?什么是矩形装置?12、请导出垂直接触界面三极装置中不同位置的电位、电场、视电阻率分布函数并绘图表示?13、联合剖面法的装置如何,如何识别联合剖面法的异常?14、什么是正交点,什么是反交点,分别反映了联合剖面法的什么物理意义?15、在联合剖面法中如何解释低阻反交点和高阻正交点异常?16、直立低阻薄脉矿体的联合剖面法异常特征如何?如何判断有倾角的阻薄脉矿体异常?17、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野外技术参数如何设计?18、什么是纵向中梯装置?什么是横向中梯装置?19、倾斜高阻(低阻)薄脉宽体的中梯装置异常如何?20、偶极装置电阻率剖面法装置如何?如何理解其异常的正交性?21、三层、四层电阻率测深曲线类型有哪些?22、测深曲线首支与尾支各有何特点,在对数坐标系中,对于最后一层电阻率为无穷大和为0时曲线特征如何变化?23、什么是S等值现象,什么是T等值现象,其等值条件如何?视解释其物理意义?24、电阻率测深理论条件如何,有限范围非均匀层状介质的球体、水平薄板的测深曲线特征如何?25、试分析倾斜地表对测深曲线类型的影响如何,实际勘探中应平行地形走向布极还是垂直走向布极,请以理论证明之。
26、什么纵向电导?什么是横向电阻?27、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特点如何?常用的装置有哪些,不同装置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如何?自然电位法与充电法1、自然电法找金属矿的电场机理?异常特征如何?2、自然电位法有哪些特殊应用?3、充电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4、充电法的应用有哪些?5、如何利用充电法判断矿体间相连问题?激电法1、激发极化法有哪些优缺点?主要应用有哪些?2、电子导体的激发机理是什么?3、什么是视极化率?什么是视激电率?什么是等效电阻率?什么是视频散率?其关系如何?4、影响岩矿石的极化率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柯尔-柯尔模型,各参数分别代表了什么物理意义?6、如何理解频率域实分量、虚分量、振幅与频率的变化关系?7、复电阻率法中柯尔-柯尔模型的时间参数与频率相关系数在实际找矿中分别有指示意义?8、什么是单极梯度法?分别做图描述单极梯度法的一次场、二次场、极化率异常的分布特征?9、简要做出横向中梯与纵向中梯的布置图,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及异常特征?10、试用偶极子电场分布理论分析用纵向中梯找不同倾角低阻高极化脉状地质体与高阻高极化脉状地质电阻率异常与极化率异常特征11、试分析用联合剖面装置找不同倾角低阻高极化脉状体与低阻高极化脉状体的异常特征,并分析如何利用其最大值来确定地质体的倾向?12、试用偶极子电场特征分析偶极装置在勘探水平低阻高极化水平板异常特征?13、试分析有限高阻高极化水平板激电测深异常特征?14、在激电勘探法中,如何在已知介质的导电性、激电性的情况下根据装置、观测最小电位差、接地电阻的要求来确定供电电流、供电电压的大小?如何根据供电电流、电压大小指导野外勘探确立装置选择。
第三章 电法勘探:电剖面法(2)
![第三章 电法勘探:电剖面法(2)](https://img.taocdn.com/s3/m/a2b1712fff00bed5b9f31d9a.png)
(2)工作效率高(一线供电,多线测量)
(三)对称剖面法 1、装置形式及 S 公式
A
A'
M O
N
B'
B
A、B、M、N四个电极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相对 于MN的中点O对称分布,AO=BO,NO=MO,AMNB 又称为“对称四极剖面法”。
U MN s k I
AM AN k MN
还可以对称于“O”点再增加两个供电电极A′和B′, 且AB>A′B′该装置称为“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
某古河道两侧以及下 部岩石由砂粘土组成, 电阻率较低。而古河 床中充填的砂卵石则 为高阻。
例2. 用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确定基岩的相对起伏
某地为查明基岩起伏以便为工程地质提供有用资料, 为此做了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见下图。
两个异性点电源:两个异性点源场的叠加 (电位为标量叠加;电场强度为 矢量叠加;电流密度为矢量叠加)
五、装置与装置系数
复 习 : 几 个 基 本 概 念
装置:供电电极(A、B)及测量电极(M、 N)的排列形式和移动方式 装置系数k:表征各电极空间位置的物理量, 单位m,k
V k I
k
2 1 1 1 1 AM AN BM BN
五、视电阻率(2):
复 习 : 几 个 基 本 概 念
V 测量公式: s k I jMN MN 微分形式: s j0
影响因素:
(1)电极装置类型及电极距
J0为地下介质均匀时 的电流密度; jMN为 MN电极间的实际电 流密度; ρMN为MN 电极间的真电阻率;
(2)测点位置(装置相对于地质体的位置) (3)电场作用范围内地质体的分布(形状、大小埋深、 厚度及相互关系) (4)地质体实际电阻率的大小 (5)地形起伏
电法勘探复习题
![电法勘探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8d12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b.png)
电法勘探复习题电法勘探复习题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推断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
在电法勘探中,我们通常使用电流和电场测量来获取相关数据,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解释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电法勘探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电法勘探?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电流和电场测量来推断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地下不同物质的电阻率差异,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场的分布,推断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
2. 电阻率和电导率之间有什么关系?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电法勘探中常用的两个参数。
电阻率(ρ)是指物质对电流通过的阻力大小,而电导率(σ)则是指物质对电流的导电能力。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σ = 1/ρ。
3. 什么是电极阵列?常用的电极阵列有哪些?电极阵列是指在电法勘探中使用的电极布置方式。
常用的电极阵列包括:Wenner阵列、Schlumberger阵列、四极点阵列等。
不同的电极阵列适用于不同的勘探深度和分辨率要求。
4. 什么是电法测深曲线?如何利用电法测深曲线来推断地下结构?电法测深曲线是指在电法勘探中测量到的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分析电法测深曲线的形态和特征,可以推断地下结构。
例如,当地下存在导电体时,测深曲线会出现异常,表明可能存在矿体或含水层。
5. 什么是电法剖面?如何绘制电法剖面图?电法剖面是指根据电法测深曲线的测量结果,绘制出的地下电阻率分布图。
绘制电法剖面图的步骤一般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极阵列,进行电法测量,获取测深曲线数据;根据测深曲线数据,计算地下电阻率;根据电阻率数据,绘制电法剖面图。
6. 电法勘探有哪些应用领域?电法勘探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勘探、矿产资源勘探、地质工程勘察等领域。
通过电法勘探,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为相关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
(整理)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复习题
![(整理)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bf6cb60508763231121285.png)
1,简要叙述电法勘探的定义及物性前提。
定义: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矿石之间存在的电磁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由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物性前提:勘探目标岩层或岩矿石之间存在电磁性质差异。
2,什么是直流电阻率法,它的物性前提是什么?以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人工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达到勘查目的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
物性前提:勘查目标物与围岩存在着电阻率(或电导)差异。
3,简要概述岩矿石电阻率变化规律。
矿物:金属矿电阻率比造岩类矿物偏低,而每一种矿物变化范围很大。
岩石:沉积岩电阻率较低:100——105ΩM ,火成岩与变质岩较高:102—105ΩM 。
4,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成分和结构:胶结物,矿物颗粒的电阻率,矿物颗粒形状和相对含量和胶结物连通形式。
(2)含水量和孔隙度:含水量越高,电阻率越低。
(3)温度:一般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
5,什么是地层的纵向电导和横向电阻?纵向电导:Si=hi/Pi 横向电阻:Ti=hi*Pi6,写出各向异性系数及平均电阻率的表达式。
各向异性系数:t nρρλ= 平均电阻率:t n m ρρρ=Pn 为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电阻率;Pt 为沿层理方向的电阻率7,常用的岩矿石电阻率测定方式有哪几种?标本测定:岩性均一,形状规则。
露头测定:露头岩石表面视为电性均匀,各向同性的下半无限大空间平面 。
钻孔测定:孔内待测岩矿石分布范围相对测量极系分布尺度视为无穷大全空间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8,视电阻率如何定义的,决定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际地形和地下介质的分布并不能满足条件:下半空间岩、矿石均匀各向同性,地表水平的情况下测得的电阻率 。
主要因素:① 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② 观测位置;③ 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④ 电极装置类型(K ):电极间的排列形式和极距大小。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cade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8.png)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电法勘探复习资料电法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岩石、土壤和水体的性质。
它在矿产勘探、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法勘探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一、电法勘探的原理电法勘探利用电流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在电法勘探中,我们通常使用电极将电流引入地下,然后测量地下电位差。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当电流通过地下介质时,会遇到不同的电阻,从而产生电位差。
通过测量电位差的大小,我们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
二、电法勘探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电法勘探中常用的仪器包括电源、电极和电位差测量仪。
电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电极用于引入电流和测量电位差,电位差测量仪用于准确测量电位差的大小。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采用不同的电极排列方式。
常见的电极排列方式有直线电极排列、四电极排列和多电极排列。
不同的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勘探目的和地质条件。
三、电法勘探的数据处理方法电法勘探所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曲线拟合、反演和解释。
曲线拟合是将实测的电位差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并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使两者尽可能接近。
常用的曲线拟合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
反演是根据电位差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
常用的反演方法有正则化反演、模型约束反演和层析反演等。
解释是根据反演结果对地下介质的性质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解释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地质背景、勘探目的和其他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分析。
四、电法勘探的应用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矿体的位置、形状和性质。
电法勘探在金矿、铜矿、铁矿等矿产勘探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电法勘探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
地下水的存在和分布与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密切相关。
通过电法勘探,我们可以推断地下水的存在和分布,为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电法勘探复习题..35页PPT
![电法勘探复习题..3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7f7589e45c3b3567ec8bd1.png)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习题..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解析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17e3469b6648d7c1c746ec.png)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1.电剖面/电测深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在资料的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初步解释引起各个异常的地质原因。
对有意义的异常体还应该确定大致的形状,走向,倾向,分布范围,埋深等,并绘出相应的定性的解释图件。
(1)电剖面的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资料,结合地质和其他的物探资料,进行分析,期间要注意地形影响及地表不均匀体的影响。
根据异常性质经验进行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进行初步判断——断层破碎带,低阻矿脉:引起低阻条带异常及低阻正交点——高低阻岩层接触界线:引起阶梯状条带状异常——高阻岩脉岩墙:引起高阻条带异常——局部不均匀体:引起局部高阻或低阻异常对于局部存在的高阻或者低阻体,可以根据低阻吸引电流,高阻排斥电流的方法留确定局部的视电阻率异常为高阻还是低阻。
电剖面法方法很多这我们就讨论利用联合剖面法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联合剖面法的不同极距可以判断地下异常体的倾向,利用联合剖面法的视电阻率曲线初步确定异常体中心埋深等等(2)电测深的定性分析方法:目的:通过定性解释可以了解工作的区的地电断层的类型及变化情况。
单独一条电测深曲线的解释:①电性层的数目;②各层电阻率的相对大小;③估计第一层和底层的电阻率值。
最主要是确定电阻率测深曲线的类型。
2.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定性分析方法:这道题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例题在复习资料上有。
3.曲线类型图分析方法:曲线类型,二层情况:(1)D型曲线,p1>p2电阻率下降,基底为低阻(2)G型曲线,p1<p2电阻率升高,基底为高阻三层情况:(1)A型曲线,p1<p2<p3电阻率递增(2)K型曲线,p1<p2>p3中间层电阻率高(3)H型曲线,p1>p2<p3中间层电阻率低(4)Q型曲线,p1>p2>p3电阻率递减多层情况这就不讨论可以根据三层的曲线进行推导4.一维直流电测深的正演方法原理、正演程序流程:一.正演原理(1)电阻率测深法原理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用来探明水平层状(或近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组 电阻率法变种。
电法勘探总复习(二)
![电法勘探总复习(二)](https://img.taocdn.com/s3/m/b8d8c01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f.png)
电法勘探总复习(二)1、主动源及被动源电法勘探方法的常用方法。
主动电源勘探方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充电法、电磁法被动电源勘探方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探测法、甚低频电磁法2、岩(矿)石电磁性质。
岩矿石的导电性、岩矿石的介电性、岩矿石的自然介极化性、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压电性和震电性。
3、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1)电阻值①成分和结构岩、矿石的电阻率决定于胶结物和矿物颗粒的电阻率、形状及其百分含量。
沿层理方向的电阻率ρt小于垂直于层理方向的ρn电阻率。
②所含水分岩石电阻率ρ随ρ水成正比关系变化,同时与湿度ω成反变关系③温度电子导电矿物或矿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离子导电岩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④压力在压力极限内,压力大使孔隙中的水挤出来,则ρ变大;压力超出岩石破坏极限,则岩石破裂使ρ降低。
(2)极化率影响因素:充放电时间;岩矿石的成分、含量、结构及含水性极化率主要决定于所含电子导体矿物体积百分含量ξ及其结构。
导电矿物的颗粒度:导电颗粒越细小η越大;导电矿物的排列:定向排列或序列,η越大;导电矿物的致密程度:矿化岩石越致密,η值越大。
4、瞬变电磁剖面测量装置类型。
同点装置、偶极装置、大回线源装置5、瞬变电磁场状态的基本参数。
6、瞬变电磁法中常用的剖面测量装置。
同点装置、偶极装置和大回线源装置。
7、瞬变电磁法中常用的测深装置。
电偶源、磁偶源、线源和中心回线8、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一般特点。
大多数造岩矿物均很小,且变化范围不大,金属矿物一般有较大的纯水的最大9、激电测深法中常用的装置类型。
对称四极装置,等比装置和固定点源装置。
10、激电剖面法常用的装置类型。
中间梯度装置、偶极装置、近场源装置和联合剖面装置。
11、交流激电法的主要观测参数。
视频散率、视频散电阻率、视频散电导率。
12、直流激电法的主要观测参数。
视极化率、视激电电阻率、视激电电导率。
13、电阻率剖面法的装置类型。
装置:二极,三极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中间梯度装置,偶极装置14、电阻率法的主要的装备。
电法勘探复习题
![电法勘探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f5618471fe910ef12df8a1.png)
1、 简述电法勘探的定义及物性前提。
电法勘探的定义: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石与矿石之间存在的电磁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物性前提:必须有“电性差异”2、 什么是直流电阻率法?它的物性前提是什么?直流电阻率法: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人工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达到找矿目的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简称电阻率法。
物性前提:勘查目标物与围岩存在着电阻率(或电导)差异。
3、 简要概述岩矿石电阻率变化规律。
金属矿电阻率比造岩类矿物偏低 火成岩与变质岩较高 : 102—105ΩM沉积岩电阻率较低,如粘土电阻率约为100—101ΩM ,砂岩的电阻率约为102—103ΩM ,灰岩的电阻率相对较高。
4、 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成分和结构:岩矿石电阻率取决于胶结物和颗粒的电阻率、形状、相对含量及胶结物连通方式;(2) 含水量:与水中所含盐离子浓度有关,一般含水量越大其电阻率越低; (3) 温度:一般表现为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4) 孔隙度:其他条件一定时,一般孔隙度越大,电阻率越低。
5、视电阻率如何定义的,决定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视电阻率定义:实际地形和地下介质的分布不能满足地面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地下充满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的条件时,仍用MNs U K Iρ∆=该方法测得的电性参数为视电阻率s ρ。
决定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①地电空间分布、或地电断面分布; ②观测位置;③地形条件:水平,正地形,负地形;④电极装置类型(K ):电极间的排列形式和极距大小。
6、勘探深度如何定义的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勘探深度:指在现有的仪器设备(供电大小,测量的精度)和给定装置类型条件下,能可靠的观测到由于地下不均匀电阻率目标体存在,而引起地表△U MN 变化的最大深度。
电法勘探知识总结(精华)
![电法勘探知识总结(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de0c691952d380eb62946d74.png)
(二)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点电源的电场
在物理学中,恒定电场是用三个相互有联系的物理量V(电位) 、E(电场强度)和 j(电流密 度)来描述的,其间的关系为:
dv=-Edr
,
E=j ·ρ
设地面水平,与不导电的空气接触,介质充满整个地下半空间,且电阻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 称这样的介质模型为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 (地面水平、地下为均匀、无限、各向同性介质)
判断矿体是否相连相邻不相连导电矿脉上两个相邻且相连导电矿脉上的的电位梯度异常曲线电位梯度异常曲线充电法电位平面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倾向充电法判断相邻两露头矿体是否相连一自然电场法自然条件下无需向地下供电通过一定的装置形式地面两点间通常也能观测到一定大小的电位差这表明地下存在天然电流场简称自然电场
电法勘探
s
jM N MN j0
在分析一些理论计算、模型实验及野外 地面观测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它。
重新分析:
S
(a)
s
jM N j0
M N
1
X
A(+I) (b)
B(-I)
2
1
3
结论:当地下只有一种岩石时,两式是相同的,故按视电阻率的计算式算得的ρs 值等于
岩石真电阻率ρ值。ρs 剖面曲线乃为一条数值等于 p 的直线。
B M
A(I)
L h
o
L
B(-I)
jA h =
I 2(L + h )
2 2
= jB M
jB M
j h 2 j hA cos
jh 的方向平行于地表
Iຫໍສະໝຸດ L ( L2 h 2 ) 3 / 2
M
jh
jA M
上式表明,AB 中垂线上任意一点 M 处 j 的大小,除与 I 有关外,还与 M 点的深度(h) 及电极距大小有关 当 h→∞, jh → 0
简-电法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简-电法部分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578145910ef12d2bf9e794.png)
i第二篇电法勘探1、 电法勘探的定义?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 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 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 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 不均匀体(岩溶、风化层、滑坡体等 )的一类勘查地球物理方法。
一、电阻率法1、 影响岩土介质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自然状态下,岩土介质的电阻率除与介质组分有关外, 还与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湿度、矿化度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介质组分:一般来说,当岩石中良导性矿物的体积含量高时, 其电阻率通常较低。
相反,当造岩矿物含量高时,岩石电阻率亦很高。
结构和构造:在导电金属矿物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岩石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浸染状结构岩石中良导性矿物被不导电矿物包围, 其电阻率要比良导性矿物彼此相连的细脉状结构岩石为高。
如对含针、片状矿物,沿层理方向(纵向)电阻率小于垂直层理方向(横向)电 阻率,两个方向间存在各向异性。
湿度:湿度对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水的电阻率较小,含水岩石的电阻率远比干燥的岩石低。
矿化度:矿化度越高,电阻率越低。
温度: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岩石的电阻率。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一方面岩石中水 溶液的粘滞性减小,使溶液中离子的迁移率增大。
另一方面,又使溶液的溶解度增加,矿化 度提高,所以岩石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 纵向电导和横向电阻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述形式?为了研究层状介质的导电特性,我们在层状介质中取底面积为 I m 2、厚度为h 的六面岩柱体。
水平均匀层状介质模型当电流垂直于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阻称为横向电阻, 用符号T 表示。
显然,第i 层的横向电阻等于该电性层的厚度与电阻率的乘积,即:T h i i当六面岩柱体由厚度和电性不同的 n 1个岩层组成时,按串联电路原理,其总横向电阻为:T T 1 T 2T n h 1 1 h 2 2h n n电流平行于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称为纵向电导,用符号S 表示,单位为西门子。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2e2d53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2.png)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第一篇: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1.自然电动势产生的主要机理?淡水泥浆沙泥岩刨面井,砂岩层和泥岩层井内自然电位的特点?答: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过程,结果产生电动势。
自然电动势主要由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
扩散电动势主要存在砂岩中满足渗透膜原理,扩散吸附电动势存在于泥岩中,主要是因为泥岩隔膜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在沙泥岩剖面中钻井,一般为淡水泥浆钻进(CW>Cmf),故在砂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明显的负异常,泥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明显的正异常。
2.如何确定自然点位测井曲线的泥岩基线?答:在实测的自然电位曲线中,由于泥岩或页岩层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将它作为自然电位的基线,这就是所谓的泥岩基线。
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3.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答:①CW和Cmf的比值(比值>1,负异常,比值<1,正异常)②地层水及泥浆滤液中含盐性质③岩性(泥质含量增加,SP曲线幅度降低)④地层温度(温度升高,Kda、Kd增加)SSP•rm⑤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电阻率升高,SP幅度下降)∆Usp=⑥地层厚度的影响(厚度减小,SP幅度下降)rm+rsd+rsh⑦井径扩大和侵入的影响,(井眼越大,侵入越深,SP幅度越小)4.自然电位测井的主要应用?答:①划分渗透性层;②估计泥质含量;③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④判断水淹层。
5.描述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并详细给出阿尔奇公式。
答:地层因数F=R0/RW=a/φm,R0为孔隙中100%含水的地层电阻率,RW为孔隙中所含地层水的电阻率,a为岩性比例(0.6~1.5),m为胶结指数(1.5~3),F只与岩石孔隙度、胶结情况有关,而与饱含在岩石中的地层水电阻率无关。
阿尔奇公式是地层电阻率因数F、孔隙度ψ、含水饱和度S和地层电阻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F=1ψm,F=ROR1, t=n RWRoSw式中:Rt 为地层电阻率;Ro为地层全含水时的电阻率层水电阻率;m为胶结指数;n为饱和度指数。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42427ca0116c175e0e488f.png)
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1 •电剖面/电测深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在资料的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初步解释 引起各个异常的地质原因。
对有意义的异常体还应该确定大致的形状,走向,倾 向,分布范用,埋深等,并绘岀相应的定性的解释图件。
(1) 电剖面的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资料,结合地质和其他的物探资料,进行分析,期间要注意 地形影响及地表不均匀体的影响。
根据异常性质经验进行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进行初步判断——断层破碎带,低阻矿脉:引起低阻条带异常及低阻正交点——高低阻岩层接触界线:引起阶梯状条带状异常——高阻岩脉岩墙:引起高阻条带异常——局部不均匀体:引起局部高阻或低阻异常对于局部存在的高阻或者低阻体,可以根据低阻吸引电流,高阻排斥电流的 方法留确定局部的视电阻率异常为高阻还是低阻。
电剖面法方法很多这我们就讨论利用联合剖面法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联合剖面法的不同极距可以判断地下异常体的倾向,利用联合剖面法的 视电阻率曲线初步确定异常体中心埋深等等(2) 电测深的定性分析方法:LI 的:通过定性解释可以了解工作的区的地电断层的类型及变化情况。
单独一条电测深曲线的解释:① 电性层的数目;② 各层电阻率的相对大小;③ 估计第一层和底层的电阻率值。
最主要是确定电阻率测深曲线的类型。
2 •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定性分析方法:这道题要根据具体的题LI 具体分析,例题在复习资料上有。
3 •曲线类型图分析方法:曲线类型,多层情况这就不讨论可以根据三层的曲线进行推导4. 一维直流电测深的正演方法原理、正演程序流程:二层情况: 三层情况: (1) D 型曲线, (2) G 型曲线, (1) A 型曲线, (2) K 型曲线, (3) H 型曲线, (4) Q 型曲线,pl>p2电阻率下降,基底为低阻 pl<p2电阻率升高,基底为高阻 pl<p2<p3电阻率递增 pl<p2>p3中间层电阻率高pl>p2<p3中间层电阻率低 pl>p2>p3电阻率递减一・正演原理(1)电阻率测深法原理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用来探明水平层状(或近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电阻率法变种。
电法勘探专题考查题
![电法勘探专题考查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db9d13b7360b4c2e3f643f.png)
1、阐述激发极化法中等效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分别设计两个二维极化体模型(低阻高极化、高阻低极化),采用等效电阻率方法计算视极化率,并绘制极化率断面图和视电阻率断面图。
基本原理:设均匀体极化大地的电阻率为ρ,极化率为η。
当在地面用点电源A (+I )和B(-I)向地下供电时,则在地面M 和N 点之间产生的一次场电位差已知为:)1111(21BNBM AN AM I U +--=∆πρ (1.1) 电阻率为IKU 1∆=ρ,式中BNBM AN AM K 11112+--=π当供电时间T ∞→,极化场达稳定状态时,M 和N 点之间的总场电位差为:)1111(2BNBM AN AM I U +--=∆*πρ (1.2) 此时IUK∆=*ρ(1.3),ρ*称为等效电阻率或极化电阻率。
根据极化率定义:UU UU U ∆∆-∆=∆∆=12η;U U U U U 11120∆∆-∆=∆∆=η由以上关系可以写出:ρρρη**-=(1.3)ρρρη-=*(1.4)于是ηρρ-=*1 (1.5) )1(0ηρρ+=*(1.6)通常把利用ρ*代替一次场中的ρ去求解体极化总场的方法称为“等效电阻率法”。
模型断面图:低阻高极化: 视电阻率:468101214161812345767880828486889092949698100102XH低阻高极化视电阻率视极化率:468101214161812345-10.85-10.8-10.75-10.7-10.65-10.6-10.55-10.5-10.45-10.4-10.35-10.3-10.25-10.2-10.15-10.1-10.05XH低阻高极化视极化率高阻低极化: 视电阻率: 468101214161812345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高阻低极化视电阻率XH视极化率:4681012141618123450.250.260.270.280.290.3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41XH高阻低极化视极化率2、井中激发极化法包括哪几种方法,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建立一个二维盲矿体模型,分别用井—地、地—井、井—井以及地面激发极化法,进行正演模拟,分别比较计算结果。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
![电法原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9823ad79563c1ec5da71ce.png)
20XX 年版电(磁)法原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0.电法勘探:以岩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为物质基础,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地壳周围的物理场变化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
1.地电断面:按照电阻率差异来划分的地质断面。
2.电阻率:表征某种物质导电性的参数,国际单位制中定义为电流流过每边长度为一米的立方体均匀物质所遇到的电阻值。
3.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同时赋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导电性不同的岩石或矿石)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方法计算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
I U k MN S ∆=ρ or 2s 1H E ωμρ= 4.平均电阻率:表示层状岩石的平均导电性t n m ρρρ•=5.各向异性系数:表征层状岩石的各向异性程度 (Ps :沿层理方向的电阻率ρt 垂直于层理方向的 电阻率ρn )6.自然极化: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表面极化)或由岩石的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两相介质的体极化)7.人工极化:是在人工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
• 8.偶极剖面的正交特性:对板状体情况而言,电阻率不同和产状呈正交,而异常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 相同的现象被称为偶极剖面法异常的“正交特性”。
9.波阻抗:波阻抗是介质对电磁波传播的一种物理特性,据此特性有可能确定介质的电阻率和磁导率。
• Z xy=E x/H y=-i ωμ/k 1Z yx=E y/H x=i ωμ/k 1 ωμσi k =1 ρσ1=9.平面电磁波:在每个固定的时刻波的相位波前是个水平面的电磁波,简单说,就是电场E 和磁场H 在波的传播中位于同-个平面上,并且E 和H 都与传播方向相垂直。
10.电阻率的饱和效应:即使导电性差异再增大,电阻率异常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增加,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视电阻率异常的饱和效应。
11.互换原理:收发线圈互换位置,相对状态不变,观测的异常数值相同 12.椭圆极化:由于一次场和二次场在观测点上的空间方向不同,幅值不同,相位不同,而它们的频率相同,所以这两种场合成结果必然形成椭圆,即总磁场(或总电场)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为椭圆,我们将这个总场称为椭圆极化场。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d465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6.png)
电法勘探复习资料电法勘探复习资料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它在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数据解释以及应用案例进行介绍和复习。
一、基本原理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下岩石或土壤的电性差异,通过施加电流和测量电场来推断地下结构。
电流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控制,电阻率高的地层电流传播较慢,电阻率低的地层电流传播较快。
通过测量电场,可以推断地下不同层位的电阻率变化,从而揭示地下结构的分布。
二、仪器设备电法勘探仪器主要包括电极、电源和接收器。
电极用于施加电流和测量电场强度,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接收器用于测量电场信号。
根据实际需求,电法勘探仪器可以分为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直流电法适用于测量较深的地下结构,交流电法适用于测量较浅的地下结构,自然电场法则利用地球自然电场进行测量。
三、数据解释电法勘探的数据解释是将测量得到的电场数据转化为地下结构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数据解释方法包括正演模拟、反演模拟和解释分析。
正演模拟是根据已知地下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理论电场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推断地下结构。
反演模拟则是根据实测数据,通过反演算法计算得到地下结构。
解释分析则是根据电场数据的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四、应用案例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矿勘探中,电法勘探可以帮助寻找金矿的矿体边界和富集区域;在铜矿勘探中,电法勘探可以揭示铜矿的垂向延伸和分布规律。
此外,电法勘探还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
通过测量地下水层的电阻率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水的储量和分布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电法勘探可以用于检测地下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电法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地质勘探中的电法勘探技术考核试卷
![地质勘探中的电法勘探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0eb8e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d.png)
C.适用于深层地质勘探
D.适用于金属矿床勘探
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时间域电磁法?()
A.稳定电流法
B.电阻率法
C.磁法
D.地质雷达法
6.在电法勘探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衡量岩石电性的指标?()
A.电阻率
B.电导率
C.磁导率
D.充电率
7.关于电法勘探的分辨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辨率与电极距无关
4.干扰因素包括电极接触不良、外部电磁干扰、地形影响等。减少干扰的方法有:使用高质量的电极,进行滤波处理,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等。
A.反演结果的统计分析
B.模型试验
C.重复测量
D.数据质量控制
20.在电法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A.地层的电阻率
B.地层的磁导率
C.地层的介电常数
D.地下水的含量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电法勘探中,通常用来衡量岩石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______。
3.地电阻率法勘探中,如何通过测量数据来判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请举例说明。
4.在进行电法勘探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干扰因素?请列举至少三种,并说明如何减少这些干扰对勘探结果的影响。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4. B
5. D
6. C
7. C
8. B
9. A
10. C
11. B
12. C
D.以上都是
14.关于电法勘探中的反演算法,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可以提高数据解释的准确性
B.可以减少勘探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法勘探》知识点➢电阻率法何为电法勘探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学基础是地壳中多数岩矿石之间存在的电学性质的差异,它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由电性质差异引起的人工或天然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点,从而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的一组勘探方法的总称。
矿物如何按导电机理进行划分按导电机理将矿物分为金属导体,半导体,固体电解质影响岩石和矿石电阻率的因素1 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成分和结构的关系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所含水分的关系,含盐分越多(矿化度越高)电阻率值越低,含水量大的岩石电阻率较低,而含水量小或干燥岩石的电阻率较高。
3 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
三大岩类的电阻率如何变化火成岩与变质岩的电阻率值较高,通常在102~105 .m范围内变化;沉积岩电阻率值一般较低何为非各向同性系数如何表征这各向同性指物体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即某一物体在不同的方向所测得的性能数值完全相同,亦称均质性。
针状和片状结构的岩石和矿石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非各向同性。
为了表征层状岩石的非各向同性程度和平均的导电性,定义其非各向同性系数λ和平均电阻率ρm 分别为:岩石和矿石标本电阻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露头法、电测井、(岩芯)标本测定法电法勘探进行正演问题数值模拟时,一般会采取哪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已知地电模型和场源分布,求解场的分布规律,称为电法勘探的正演问题。
在学习电法勘探时,我们经常先对一些典型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而建立地质模型与场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
因此,正演问题是学习电法勘探的重要基础。
解电阻率法正演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物理模拟,即通过模型实验直接测量得到某种介质和场源条件下稳定电流场的分布情况;二是通过数学模拟途径,即寻求满足表边界条件下的拉普拉斯方程解。
物理模拟方法主要有土槽、水槽、导电纸等手段。
数值模拟可分为解析法和数值计算方法两种。
解析解有明确的表达式,但只有少数理想的地电模型才有解析解(这里指的理想模型是指数学意义上的,如均匀大地以及均匀大地中存在球体、两种介质垂直接触、水平均匀地层等,有些简单或规则模型不一定有解析解,如正方体等),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求解复杂条件下电磁场分布规律的数值计算方法已成为主要手段。
主要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积分方程法等等。
电阻率法的原理是什么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不同岩石和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以达到找矿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目的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何为视电阻率若进行测量的地段为电阻率不均匀的地电断面,仍按均匀大地电阻率公式计算的结果来表示地下非均匀介质的导电性能,此时称之为视电阻率,单位仍为Ω.m,符号ρs视电阻率微分表示式及其含义ρMN 是测量电极MN间的岩石电阻率,电流密度jMN,均匀地段电流密度j0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电测深及电测面法的关系是什么有何优点①电阻率剖面法简称电剖面法。
该方法在工作中是采用不变的电极距,并使整个装置沿着观测剖面移动,逐点观测视电阻率ρs 的变化。
由于电极距固定不变,勘探深度就基本保持在同一个范围内,因而通过ρs值沿剖面的变化可以把地下某一深度以上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沿剖面方向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
②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常用来探明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法。
该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观测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来了解测点下面沿垂向变化的地质情况。
与电阻率剖面法相比,电阻率测深法用于了解该测点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而电阻率剖面法是了解沿测线方向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横向变化。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电阻率法成为一种能够详细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状态的方法。
③对二维大地,开展测深—剖面法可同时完成电测剖面和电测深两种形式的测量,得到地下不同位置视电阻率值,绘出测线下方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从而展示地下介质电性横向和纵向变化。
测深—剖面法要求在测线上按一定点距布置n 个测深点,然后逐点进行测深工作,这样做费时又费力。
对浅层地质目标的探测,由于装置的极距小、点距密,进行测深—剖面法时,在很多点上要重复布置电极(供电电极或测量电极)④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适用于浅层电阻率测深一剖面法的阵列电阻率勘探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仍然是以岩、矿石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种电探方法。
因此,它的理论基础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所不同的是方法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测量时将全部电极(几十至几百根)置于观测剖面的各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装置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
当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
显然, 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以下优点:①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这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②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③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大约每一测点需2~5 s),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④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⑤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工作效率高,测点密集,所获信息更加丰富,解释结果更加准确。
在电阻率法中,常用的装置类型主要有哪些二极装置、三极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以及中间梯度装置等。
无论哪种装置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 用供电电极( A、B) 向地下供电,同时在测量电极( M、N) 间观测电位差( ΔUMN ) , 并算出视电阻率( ρs ) , 各电极沿选定的测线同时( 或仅测量电极) 逐点向前移动和观测。
电剖面法主要用来探查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横向电性变化, 以此解决多种地质问题。
简要叙述电法勘探里镜像法的原理是什么镜像法原理将半空间映射为全空间,用地面上方的一个镜像球代替地面影响应用联合剖面法时,低阻、高阻球体、低阻及高阻倾斜板状体的联剖曲线特征。
见课件4。
在进行电阻率法勘探时,地形对电流场分布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三方面进行分析,即:供电点位置地形起伏、测量点位置地形起伏、地形起伏引起的电极距变化。
简述在电阻率法中克服地形影响采用的“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比较法”是将野外实测的视电阻率(ρs ),逐点除以相应点的纯地形异常(ρsD / ρ1),从而得到经过地形改正后的视电阻率曲线(ρsG),从上式不难看出:如果设法求得单纯地形引起的视电阻率曲线,便可按照关系,将实测剖面各测点的ρs值与地形影响值相比。
当地下无矿时,按取比值绘制的校正曲线是一条ρs = ρ1的直线,完全消除了地形影响。
若地下有矿,取比值后的校正曲线近似地消除了(或消弱了)地形影响,突出了矿体异常。
简述电阻率法野外工作中常见的干扰有哪些(1)极化不稳。
克服办法:为避免产生极化不稳现象,应采用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作为测量电极(2)大地电流、工业游散电流等人文噪声以及感应干扰(3)由电磁感应引起的一类干扰,统称为感应干扰。
克服办法:工作中应将供电导线和测量导线尽量分开一定距离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常用来探明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法。
该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观测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来了解测点下面沿垂向变化的地质情况。
与电阻率剖面法相比,电阻率测深法用于了解该测点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而电阻率剖面法是了解沿测线方向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横向变化。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电阻率法成为一种能够详细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状态的方法。
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T等值及S等值现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于是出现某些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所对应的电测深曲线之间,其差别在观测误差范围以内,可将它们看成为“同一条”电测深曲线,这种情况称为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
由于等值现象存在,一条实测电测深曲线可对应一组不同的地电断面,常可造成错误的解释结果。
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分为同层等值、混层等值。
同层等值又分为S 等值和T 等值两类。
S2 =H2/ ρ2 。
由上式可见,若第二层厚度和电阻率同时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只要S 2保持不变,则T1(3) (m)不变,即ρs(R) 恒定,故称此为S 等值现象。
发生S 等值现象的条件是ν2《1 及ρ3 》1。
而且,中间层的厚度越薄、电阻率越小,则等值范围越宽。
只要保持T2=H2*ρ2不变,则T1(3) (m)不变,即ρs(R)曲线不变,这便是T2 等值现象。
二层及三层模型的电测深曲线有哪几类其有什么特征简述一维电测深最优化反演的基本思想及流程课件5-65页或书本57页➢充电法何谓理想导体当对具有天然或人工露头的良导地质体进行充电时,若良导地质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围岩电阻率时( < 200倍),我们便可近似地把它看作理想导体。
充电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充电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①被研究的对象(充电体)至少已有一处被揭露或出露,以便设置充电点;②充电体相对围岩应是良导电体;③充电体规模越大,埋藏越浅,应用充电法的效果越理想;充电法的最大研究深度,一般仅为充电体延伸长度之半。
充电法主要用于详查阶段。
➢自然电场法自然电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自然电场主要是由地下矿体、地下水和各种水系电化学作用产生的,分布于局部地区,一般具有较大的梯度。
自然电场法工作方法主要有哪些1 观测方法。
野外观测自然电场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电位法和梯度法。
2基点和基点网的联测3观测结果的整理自然电场法的应用范围有哪些进行硫化金属矿和石墨矿快速普查,乃至详查的有效方法,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中也应用相当广泛。
1 青海某铜钴矿床的应用实例2 确定地下水流向的应用实例3 寻找水库坝体渗漏位置中的应用➢激发极化法激发极化法的原理何为激发极化效应地下岩、矿石在电流场作用下产生了二次场。
根据研究,这种二次场与介电极化和感应现象无关,而是岩、矿石及其所含水溶液在电流作用下所发生的复杂电化学过程的结果。
岩、矿石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这种电化学起因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 简称激电效应)。
激发极化法(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激电法,IP) 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