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相继实施1

合集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发展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发展路径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发展路径作者:黄秉生来源:《唯实》2021年第05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重大决策。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区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如何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体化”“高质量”要求,加快形成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格局,有效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转变,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率先突围、走在前列,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江苏沿海地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连云港三个设区市,总人口2115.57万人,土地面积3.55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沿海三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能级加快提升,从原来的“经济洼地”成长为全省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自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年均增速7.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25.05亿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8.3%。

沿海三市全部為全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市,辖区内共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百强排行榜。

2020年上半年,南通、盐城、连云港分别列全国城市GDP排名榜第18位、37位、82位。

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2.6∶51.8∶35.6优化为2019年的7.7∶45.7∶46.6。

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科创氛围更加浓厚。

2019年,江苏沿海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424.7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3%。

天津港南疆专业化矿石码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天津港南疆专业化矿石码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稳稳 的落 下 , 由中交 一 航局 一公 司第 九项 目部 承
建 的天津港 南疆 专业 化矿 石 码头 工程在 天 津港 南 疆港 区正式 开工建 设 。 该工程 位 于天津 港南 疆港 区 2 号泊位 , 由 6 “ 津港股 份有 限公 司 ”与 香港 “ 天 远航 集 团有 限
提 高 带来单 位运 输成 本减 少 ;二是 部分 煤炭 外贸 中转变 为一 程直 达 ;三 是部分 船舶 由候 潮变 为不
局 获悉 ,南通 港 吕四港 区 1 0万 t 级进 港航 道初 步 设 计 已经通 过江 苏省 交通运 输 厅审 查 。
随着 长三 角一 体化 发展 和江 苏沿海 开 发两 大 国家战 略的深 入实 施 , 吕四港 区加快 开发建 设 。
该 港 区 吕四作业 区 1 万 t 0 级环 抱式港 池规划 方案 己通过部 、省 联合 审查 ,多个 1 万 t 0 级码 头项 目 正 在开展 前期 工作 ; 东灶港 、通 州作业 区也进入
( 崔金 茹 )
实质 性开 发阶段 。 为提 高 吕四港 区航 道通航 能力 ,适 应港 口建
设和 水路运 输 需求 ,促 进 临港产 业和 区域经 济发 展 ,南通 市港 口管理 局 根据 《 南通 港 吕四港 区 总
体规 划 》和南通 市沿 海 深水航 道 开发建 设计 划 ,
大 力推进 吕四港 区 1 0万 t 级进 港航道 工程前 期工
作 ,相继 开展 了水文 测 验 、地 质 勘探 ,数学 、物 理模 型试验 ,乘 潮水 位 、设计 波 浪 、泥 沙 回淤分 析 ,试 验性 疏浚 及监 测 分析 ,工程 可行 性研 究 、
初步 设计编 制等 工作 ,形成 了一 系列 重要成 果 。

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优势与路径

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优势与路径

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优势与路径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同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多维空间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维机遇。

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具有区位优、产业全、生态好、空间大等四大优势,要在产业体系、生态环境、机制体制等领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分析发挥区位独特优势,打造长三角“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江苏沿海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承接长三角核心区特别是上海和苏南资源要素合理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强化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融合互补中将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长三角高能级的“加油站”。

江苏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约占全国1/4的滩涂湿地和百万亩地产盐田。

沿海潮流通畅,风速大,风力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区内拥有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等旅游等资源。

港口优势凸显,海岸线资源优良,区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新高地”。

江苏沿海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农业比较发达,工业初具规模,纺织、机械、汽车、化工、新能源、海洋装备制造等已成为主导产业;建筑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海洋产业在部分领域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发挥生态优势,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示范区”。

江苏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和自然保护区网络,现有六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1.9万公顷,其中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

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策建议江苏沿海地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以贯彻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在产业体系、生态环境、机制体制等领域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放大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

如皋:“四外联动”推进开放型经济快转型

如皋:“四外联动”推进开放型经济快转型

以经管 管 理 为 主的 总 承包 项 目发 展 , 开 发 资 金技 术 密集 型 的 成套 设 备 出 口, 要 还要 开 拓 工
业、 通、 交 水利 、 业 等各类 总承 包项 目和进 出 口贸易 。 农 第三。 要提 高承 包工程 的前 伸后 延 能力 。发展 勘察 、 规划 、 计 、 询 、 设 咨 监理 、 开发 和项 目 施工 后 的经 营业 务 , 有条件 的外 经企 业还 可 以开展 从一 般施 工总 承包 向“ P ” “ O 等高 E C 、B T”
是低层 次 的铺 摊子 , 低水 平 、 简单重 复 。要 实现 有 效益 的规模 经 营 , 须 切 实依 靠 人 才 的经 必
营管理 , 依靠 企业 的科技 进 步 , 发挥 资本 经 营 的优势 。 第一 。 始终抓 “ 要 以人 为本 ” 企业 核心 , 建 自己 的人 才 队伍 。开展 跨 国经 营 , 为 构 涉及 到 众 多学科 和专 业知 识 , 国际竞 争就 是人 才 的竞 争 , 根 据 自身 的经 营体 系 和未来 发展 , 成 要 形
层次 方 向发展 。
第四。 要加 强项 目管理 , 时 、 质完 成任 务 。为完 成好任 务 , 按 按 还要 不 断 以先 进技 术和科 学管 理方 法 , 动施 工水平 向高层 次 发展 。要 提高 施工 安全 和应 急机制 , 过精 密周 到 的科 推 通 学管理 , 高设 备 的使 用率 , 提 加快 资 金周转 、 高 劳 动生 产 率水 平 , 大 限 度地 降 低 成本 , 提 最 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 积极打造上海经济圈产业集聚高地 。


进 一步 转 变 招 商 方 式 , 升 利 用 外 资 水 平 。 提

从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区域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

从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区域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

从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区域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作者:谢琳灿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22年第11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差异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开放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区域渐进性。

区域对外开放既是过去中国启动对外开放的最初起点,又是未来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此后至今40多年,以中央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为起点,中国的对外开放从东南沿海城市先行先试,再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向内陆地区推进,最后拓展到全国,并辐射周边国家及重点合作区域。

总体来看,这个区域开放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经济特区起步的沿海开放试点(1979—1991年),稳步拓展内陆沿边开放(1992—2000年),总体区域开放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01—2012年)和“一带一路”引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至今)。

伴随区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和升级,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区域经济布局逐渐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

对外开放为不同板块的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并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尤其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经济迅速起步并快速发展,为后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板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本、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供给。

这种区域渐进式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中国的GDP总量在21世纪的前十年依次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2010年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岛城 市群 , 接 中西 部 1 省 ( ) 隔 海 东 望 日本 、 国 , 略 西 1 区 , 韩 战
地位 十分突出 , 区位 优势非 常明 显。体现 在三 个方 面 : 一是 连云港 已融入长三角 , 国家《 长三 角地 区现代 化公 路水 路交 通规 划纲要》 将连 云港纳 入 了长 三角 “ 1 通 圈” 随着苏 半 3交 , 通大桥和 连盐 高速 的全 线贯通 , 连云港 开始 融 入上海 “ 三小 时经济 圈”更 加直接 地接受 以 上海 为 中心 的长 三角辐 射与 ,
连 云 港 是 我 国首 批 1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之 一 , 于 沿 海 4个 位
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 中将 以连 云港为重点 的江苏沿海 地区概括 为: 南融 长三角 、 接渤海 湾 , 北 西联 中西部 、 出东 东
北亚的国家发展战略区。 ( ) 云 港 发展 临 港 产 业 群 的 条 件 日趋 成 熟 二 连
更加 突出。

十大海港之一 , 江苏唯一 的大型海港 , 并且具备 建设 3 0万 吨 级航道的条件 , 特别是近年来 国家、 高度 重视港 口建设 , 省 连 云港可以为重 化 工业 的发 展 提供 资 源和 产 品的吞 吐支 撑。 第二 , 随着 田湾核 电站 一期 工程的建成投运 和二期工程 的加

突 出的 战 略 地 位 赋 予 连 云 港 在 江 苏 沿 海 开 发 中 的 龙
头地 位
( 独特 的 区位优 势 决定 了连 云 港具 有不 可替代 的战 一)
略 地 位
快建设 , 以较为便捷地 为发展重化工业 提供电力能 源。第 可
三, 连云港 的铁 路 、 公路 、 水运 等综合 交通设施 日益完 善 , 可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10篇范文)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10篇范文)

宣传报道工作总结(10篇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稿、合同范本、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enterprise management, job responsibiliti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宣传报道工作总结(10篇范文)导语:宣传报道工作总结怎么写受欢迎?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宣传报道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江苏沿海地区吸纳迁移企业的SWOT分析

江苏沿海地区吸纳迁移企业的SWOT分析

江苏沿海地区吸纳迁移企业的SWOT分析徐梁【摘要】江苏沿海地区是后发地区,必须通过吸纳迁移企业实现地区经济发展.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一定的产业基础;同时,该地区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的自身优势和面临机遇有利于吸引企业迁入.但是该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经济外向度较低,产业结构有待完善,且面临其他相同需求的地区的竞争威胁.为进一步吸纳迁移企业,江苏沿海地区可以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迁移企业提供帮助,通过各种手段为迁入企业提供财政和资金支持,提高服务意识,激励企业迁入当地.【期刊名称】《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26)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江苏沿海;企业迁移;SWOT分析【作者】徐梁【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企业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1]。

它既可以是完整迁移,即关闭企业当前区位的经营活动,将其转移到另一个区位中;也可以是部分迁移,即企业的部分活动迁出,如建立分厂、迁移总部及研发部门等[2]。

企业之所以选择某地区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地,一般是因为当地具有基础设施优良,产业配套齐全,生产成本低廉等区位优势。

企业迁移对迁入区的产业结构演化有较明显影响,促进周边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3-4]。

一、江苏沿海地区吸纳迁移企业的必要性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连云港、盐城3个省辖市,共16个县(市、区)。

土地面积32588平方公里,2011年年末总人口达到2090.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8262.07亿元,分别占江苏的31.71%、26.47% 和 16.82%(文中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12》,经作者计算整理而得)。

江苏沿海地区的生产总值比重和其土地及人口的比重并不相称,属于江苏省的经济落后地区。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建设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建设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建设陈晓峰【摘要】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沿海产业带是南通在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中承担主力军的关键着力点.目前,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建设已具备了一定条件,但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应加大对新型沿海产业带主体的培育力度,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和提升港口发展水平,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多层面有效推进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建设.【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7页(P22-28)【关键词】沿海开发;新型沿海产业带;南通【作者】陈晓峰【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53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后发优势。

沿海将成为继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江苏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区域培植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总和[1]500-502,在“港口、产业、园区、交通和城市”五位一体发展的南通沿海开发思路中,沿海产业带建设也是核心所在。

目前,南通沿江地区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而沿海前沿地区产业带较为薄弱[2]37-43。

以沿海产业带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也是南通沿海开发的关键着力点。

因此,高起点、科学合理地构建南通新型沿海产业带,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沿海、沿江的比较优势,是南通放大区位优势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关乎南通能否在新一轮江苏沿海开发中承担“主力军”这一历史重任,事关全局,影响深远。

沿海产业带是指产业沿着海岸线布局,点状密集,线状延伸,面状辐射,通过各种交通运输纽带连接起来的带状经济体和产业走廊(由众多相互配合协作密切的产业部门,围绕港口资源“串珠成线”,在港口所在中心城市全境形成产业集聚)。

打造新型沿海产业带,其“新”主要体现在:1.新时期的沿海开发。

南通防洪规划

南通防洪规划
南通市作为国家首批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为南通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动力;另一方面缓解了南通市产业同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整体实力。处于两大战略交汇处的南通发展尤为迅速,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的目标,通过南通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不断努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辖区范围内已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建有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不少国外大财团、大企业纷纷相继在此落户;港口、道路、桥梁、水利电力设施、邮电通讯、金融、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雄厚的基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00万,足以显示出南通市整体防洪的重要性。
三、规划目标
1、防洪
长江堤防防洪标准为:2020年以前,南通市中心城区长江主江堤的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余各段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海堤防洪标准为:2020年以前,南通市海堤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城市防洪标准为:2020年,南通中心城区达到200年一遇标准,其它县市中心城镇达到50年一遇标准。
34.88
708.35
人 口
万人
433.06
167.59
127.01
35.26
762.92
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
287.53
107.01
82.92
27.89
505.35
非农业人口
万人
145.53
60.58
44.09
7.37
257.57

片 名
总面积(km2)
水稻田
河沟塘
旱地及其它
面积(km2)

启东2010中(市长)

启东2010中(市长)

在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徐锋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一日同志们:这次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启交替、启东沿海开发加快实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听取了市委孙建华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新篇章》的工作报告。

报告在简要回顾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具体部署了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与会同志围绕孙书记的报告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部分镇乡、园区、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和江苏沿海开发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市委决定把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加以研究和部署,目光前瞻,立意高远,符合中央和省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要求,切合启东进入桥港时代、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阶段性发展要求。

按照会议部署,在加速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从创新驱动、市民素质、文化建设、民生事业、社会管理、政府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必将为启东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结束前,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讲四点意见。

一、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明确目标取向这次会议以“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题,顺应宏观形势,切合我市发展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首先,“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适逢其时,势在必行。

近几年,启东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框架建设的硬实力得到了社会和市民的普遍认同,城市软实力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启东发展机遇和势头相比,社会发展实际与经济建设需求还不相匹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配套的现象仍较突出,如何提升城市软实力,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增创发展优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连云港市情与连云港发展(多选题)

连云港市情与连云港发展(多选题)

连云港市情与连云港发展——多选题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3641、《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A、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B、构建现代产业体系C、统筹城乡发展D、推进海域滩涂资源开发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答案:A,B,C,D42、连云港港口功能包括:()A、为广大腹地——陇海兰新经济带内外贸物资运输服务的装卸、中转功能,即它的运输枢纽功能B、为港口工业区建设服务的工业港的功能,即它的工商业活动基地的功能C、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的旅游客运的功能D、为提供全方位运输服务的仓储、信息服务的功能答案:A,B,C,D43、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大陆桥运输线路有那三条?()A、南亚大陆桥B、横贯美洲大陆的美国大陆桥C、横贯欧亚的西伯利亚大陆桥D、新亚欧大陆桥答案:B,C,D44、我市重点打造几个船舶工业园是:()。

A、灌南半岛船舶工业园B、燕尾港船舶工业园C、连云港主港区船舶工业园D、柘汪船舶工业园答案:A,B,C,D45、市委提出到年,连云港市围绕建成江苏省重要的新兴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新兴临港产业(石化、钢铁、能源)板块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板块年销售收入分别超亿元。

()A、2015B、2012C、2000D、100046、连云港旅游六张“名片”是:()A、名山名泉B、名竹名石C、名竹名石D、名书名井答案:A,C,D47、邰普庆、张亭宾在那些比赛中夺取了金牌?()A、第二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B、亚洲武术锦标赛C、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D、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答案:A,B,C,D48、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___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___亿元。

()A、1400C、150D、200答案:A,C49、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____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___亿元。

()A、1600B、1800C、180D、200正确答案:B, D50、全市从1997年至今已组建了()等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终结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终结

随后,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提出“长江产业密集带”战略构想。 ——产业密集带是80年代产业布局的一种典型形式,当时长江产业密集带是最火热的产业密 集带。 长江流域产业密集带是以长江沿岸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和 吸引作用,连通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经济区。在每个经济区内,根据各自 特点和区内差异,形成若干城市带、城市群或城市圈,以及各种商品率较高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旅游区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它们通过复杂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组成经济网络,并以长江水系 作为纽带而连成一个产业密集带。 长江流域将以上海、武汉、重庆三个大的经济中心为核心而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经济区。范围 仅限于长江干流沿岸,上游仅及重庆。在提出长江产业密集带时,又延伸到四川成都。 后来,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我国“T”型开发战略构 想(沿海为一战略轴线,沿江为主战略轴线的整体空间格局)。这一主张曾被《全国国土总 体规划纲要(草案)》(1987)、《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1990)采纳。
谢谢观赏
3.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 建 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4.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 5.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长江 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要“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贯穿东西、连 接南北的综合经济带”。 上述“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概念的地域范围指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上海七 省一市。

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_五个关键词

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_五个关键词

一、海洋强国:1、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概念: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二、一带一路:1、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

)2、概念:“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臶,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

3、示意图:三、长江经济带:1、提出: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已越20余年,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一1985年间,首先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长江产业密集带”之说。

指出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联结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的经济区;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代始,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特别是1992年6月中央召开了“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会议”提出了发展“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第三个阶段是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及沿江地区经济带。

连云港继续教育考试连云港市情试题及答案

连云港继续教育考试连云港市情试题及答案

1.(AA、大伊山石棺葬)遗址是号称“华夏之最、域外无双”的研究古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证。

2.(BB、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3。

(CC、2007)年3月1中共江苏省委在南京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快连云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4。

(CC、孔望山)风景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97年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5.(D D、古东夷)时期,连云港是“少昊之国"。

6.“规划”明确提出“加大连云港等地高校海洋学科建设和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A、海洋)专业.”7。

“苏马湾”得名于明末将军(DD、苏子恒)牧马鹰游山的美丽传说。

8。

“亚洲第一井"位于(AA、东海县)毛北村。

9。

《规划》颇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在深入分析区情的基础上,提出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促进(BB、海域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

10.《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到(CC、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

11。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高于(AA、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12.1906年,海州石室书院改为海州中学堂,并于1917年建江苏省十一中学,这是连云港市第(AA、一)所现代中学。

13.1984年,连云港市第一所综合性大学——(AA、淮海)大学(即淮海工学院)创办。

14.1984年4月,国务院确定连云港市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CC、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5。

1985年开展第(BB、第二次)次全市性饮用水水源水质调查,同时建立乡镇以上自来水厂卫生档案,定期对水厂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16。

1990年9月12日中国(DD、北疆)铁路与前苏联土西铁路接轨.17。

1995年,中国政府把(AA、沿桥)(中国段)可持续发展列入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2024江苏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贯彻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答案

2024江苏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贯彻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答案

2024江苏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贯彻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答案蓝色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单选题(共7题)1.推动()高端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

A.虹桥地区2.支持()在长三角设立服务基地,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

D.上交所3.在()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

B.上海4.长三角地区以()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A.0.04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从()年开始实施。

D.20196.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以()为核心驱动的新的生产力形态。

B.创新7.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整个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占比基本都在()以上。

B.0.24多选题(共6题)1.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要协力办好进口博览会,高水平举办进口博览会,打造()的世界一流博览会。

A.规模更大B.质量更优C.创新更强D.层次更高E.成效更好2.长三角()的优势非常突出,是链接循环、循环非常重要的战略枢纽。

A.陆海联运C.铁水联运D.水海联运E.江海联运3.共同保护重要生态系统,要强化省际统筹,加强()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A.森林B.河湖D.湿地4.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要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开展新一代()、智能交通等领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

A.信息技术B.高端装备制造C.生命健康D.绿色技术E.新能源5.要加强长三角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支持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引导基金。

A.产业投资B.创业投资C.股权投资D.科技创新E.科技成果转化6.加强政策协同,在()、投融资、财税分享、()等政策领域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根据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协同方案,由各级协同方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评审会欢迎词(精选6篇)_专家评审会欢迎词

评审会欢迎词(精选6篇)_专家评审会欢迎词

评审会欢迎词(精选6篇)_专家评审会欢迎词评审会欢迎词(精选6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旅游规划评审欢迎词旅游规划评审会欢迎词(202X年7月24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以及《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评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大家在此聚集一堂,共同展望江华旅游的美好未来,为江华旅游产业的发展献计出力,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江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前来参加评审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江华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位于潇水源头、南岭腹地,湖南省的最南端,有“湘南门户”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湘西地区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县,也是全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

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其中瑶族人口30万,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被称为“神州瑶都”。

境内自然风光秀美,瑶族风情浓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阳华岩石刻,有世界瑶族同胞共同祭祀始祖的天下瑶族第一殿-盘王殿,其瑶族长鼓舞在中华大地上一枝独秀,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地貌,又孕育出了江华奇特的山水景观,大龙山、1姑婆山和黄龙山在县域内成鼎足分布,成为70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的典型代表;东来的冯河与西至的沱水聚合了全县290余条大小河流的水量,在县城沱江汇成浩荡的潇水;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孕育出秦岩、古家岩等大小40余个地下溶洞,其千姿百态的景观造型,让游客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的森林覆盖率以及最多处每立方厘米达9万个负氧离子含量的空气,让江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华南之肺”;特别是江华古八景之一的“廻溪寿域”不老泉,更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理想栖居地。

江华瑶族风情浓郁醉人,极具地方特色,被称为“歌舞之乡”。

江苏沿海应用能源互联技术的意义分析

江苏沿海应用能源互联技术的意义分析

文章编号:1008 − 8857(2022)02 − 0094 − 05DOI : 10.13259/j .cnki .eri .2022.02.005江苏沿海应用能源互联技术的意义分析胡 楠,贲树俊,徐晓轶,傅 靖(国网南通供电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摘 要:在我国能源革命大背景之下,能源互联是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从江苏沿海地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需求以及大量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出发,分析了应用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以及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的重要意义,即提高分布式能源比例是江苏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佳方式,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江苏沿海地区增量配电网的重要技术路径。

研究指出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能源互联技术,并给出发展能源互联技术的步骤建议。

关键词:能源互联;江苏沿海;现代能源体系;资源禀赋;高比例分布式中图分类号:TP 392 文献标志码:A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inthe coastal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HU Nan ,BEN Shujun ,XU Xiaoyi ,FU Jing(State Grid Nant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energy revolution in our country , energy interconne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clean and modern energy system with low -carbon , safety , and high efficiency .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developing modern energy system and the resource endowment of abundant renewable energy in Jiangsu coastal area ,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and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is the optimum approach for th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is area . Consolid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 internet is a vital technical approach for the incre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is area . It pointed out in this study that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should be developed in coastal area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have been proposed .Keywords :energy interconnection ; Jiangsu coastal area ; modern energy system ; resource endowment ; high propor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能源研究与信息第 38 卷 第 2 期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Vol .38 No .2 2022收稿日期:2021 − 02 − 19基金项目: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资助(J 2019098)第一作者:胡楠(1983—),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党建在科协上的作用科学技术协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中央对科协工作提出要求,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就要服务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

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通市科协作为全国唯一的地方科协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探索出“党建带科建”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

南通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自然科学学会联合党委(即中共南通市自然科学学会联合委员会),联合党委隶属市委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工委,南通市科协党组负责联系党委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科协专门安排办公场地,为学会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体制外党员科技工作者提供活动室、阅览室,定期组织党课教育、学习交流和服务等活动,切实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

联合党委正逐步建立由工口学会、医卫口学会、综合口学会、退休工程师协会、老科协和体制外科技工作者协会等6个市级学会(联合)党支部构成的组织体系。

通过探索学会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扩大党组织在学会中的延伸覆盖和工作推进,解决市级自然科学学会的一些会员党员没有挂靠单位、党员科技工作者组织关系不顺和组织生活不正常,以及体制外党员科技人员长期联系组织不畅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党员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南通市科协立足部门职能,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先锋作用,“服务带建家”组织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免费为企业困难科技工作者体检”、“慰问困难科技工作人员”等活动;在江苏省科协的关心支持下,南通市科协与英国驻沪总领联系,举办“科技咖啡馆”学术交流活动,成为体制外科技工作者交流联谊的新平台。

此外还积极为体制外科技工作者党员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表彰激励平台、法律援助平台、继续教育平台等五大载体。

这些做法得到中国科协相关领导的肯定,《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大众科技报》相继报道了“党建带科建”的工作经验。

新思路——柔性引进院士专家,服务科技创新南通地处长江黄海交汇处,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

从2005年开始,南通市科协每年都向工作生活在全国各地的南通籍院士以及与南通存在合作关系的院士发出慰问信问候新春,介绍南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争取院士们的关心和支持,院士专家也积极为南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007年,经南通市编办批准,“南通市院士联系服务部”挂靠市科协,这一新的平台更有效地发挥院士及所属科研团队的学术研究、智力密集、成果集聚的优势,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服务。

周光召、杨乐、吴良镛、林祥棣、吴慰祖、齐康、翟虎渠等二十余位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先后来南通,就南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院士、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得到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按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均分送有关市领导和部门予以采纳。

成功举办了“化工新材料产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节能减排与协调发展”等专题院士专家南通行活动,为江苏大生集团、南通江山农化、南通醋酸化工、南通中南建设集团等企业引荐院士专家建立院士企业工作站,促进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两院院士与南通企事业单位相对稳定的合作达60多项,合作内容涉及南通发展规划、教育事业、临港产业和海洋港口等多个方面。

今年以来,市科协已帮助6家大中型企业洽谈建立院士企业工作站,其中3家已报省待批。

新平台——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再上台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学术交流是提升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2000年以来,南通市科协先后围绕“新世纪南通百万人口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发挥港口新优势,打造沿海石化城”、“沪苏通小金三角区域战略合作”、“江苏沿海开发高层论坛”等主题,举办南通市学术年会、江苏科技论坛南通分论坛、长三角科技论坛,为城市发展战略、港口建设、船舶工业发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其中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北上海”等定位,为南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

2008年,组织承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三届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暨院士系列活动,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导和16位院士相聚南通,为南通“海上风能利用”、“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等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其后,中国科协副主席陆延昌带领专家来通为全市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2009年,由江苏省科协、浙江省科协、上海市科协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南通市科协承办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南通隆重举行,来自江、浙、沪三地的科技精英以及南通市(县、区)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中企业的领导、科技工作者代表400多名,就“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应邀作“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高层报告。

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指出:“本届论坛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科技性和实用性”。

本届论坛共设15个分论坛,其中气象、电机工程、航海、纺织工程等5个分论坛在通举办,先后有10名省级以上领导和国内著名大学专家亲临论坛交流研讨。

推荐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一直是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南通的跨越发展和两个“率先”的实现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

为弘扬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进形象,南通市科协对我市的15位创新创业科技专家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整理,并编印《江海涌动创新潮》系列报告文学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为该书作序。

南通市科协还依托所属南通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联合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10多所知名高校,培养专科、本科、工程硕士层次在职科技人员,其中已培养工程硕士623名,成为南通市企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平台。

新途径——“双千工程”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技创新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依赖科技创新。

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工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科技创新,是南通市科协一直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2005年起,南通市科协依据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启动“双千工程”(即“千名专家兴千村”、“千名专家兴千企”),积极为经济发展中心工作贡献力量。

市科协每年都联合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需求和专家对接,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开展10次技术项目对接活动。

916个村签订了对接合作意向书,成功对接1100个项目,组织4470名专家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推广农村新技术新品种194项,培育扶持农技协会283个,直接带动农户16.6万户,辐射农户32.01万户,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22.8亿元,纯利润12.4亿元,农民增收比例达25.7%。

通过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典型示范、信息服务等有效途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涌现出冯志芳等10名南通市首届“十佳”农产品经纪人,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南通市通州区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荣获博览会金奖。

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命名了启东市百信蔬菜超市、通州区刘桥镇农科教结合科普示范基地、港闸区天生港街道闸西葡萄生产科普示范基地等3个市级科普惠农兴村项目,推荐上报的14个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

南通市科协结合“厂会协作”、“金桥工程”、“讲、比”竞赛活动开展,积极依靠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及市科协所属学会,组织千名专家直接为企业服务,帮助纺织、化工、轻工、食品、机械等行业的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千名专家兴千企”工程实施以来,共组织评审项目196个,实现销售收入121.06亿元。

新品牌——全国科普示范创建率先“满堂红”科协是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

南通市组织所属县(市)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是落实“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方针的有效途径。

2005年,南通市所属海门市成为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07年,南通市所属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通州市、启东市、崇川区、港闸区成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南通市所辖建制县(市、区)全部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实现科普示范创建“满堂红”。

通过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地方党委政府对科协工作、科普工作进一步重视,科普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扎实开展的各项科普工作惠及数百万基层人民群众。

就科普经费的投入而言,通过创建,目前南通市所辖8个县(市、区)财政预算科普经费均达100万元以上,其中通州、海安、如皋均已接近或超过150万元,而2003年创建工作开展以前各县(市、区)科普经费仅10万元左右,科普经费的投入保障了科普工作的开展。

中国科协科普部资源处关于南通市基层科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认为,南通市作为地级市,所辖县(市、区)均创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在全国范围内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

近年来,南通市所辖县(市、区)还广泛开展科普工作“一县一品”活动,在全面实现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满堂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新目标——不断打造党委政府“科技思想库”科学技术协会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的优势,一直是党委和政府的“智囊”。

近五年来,南通市科协坚持自觉服务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着力发挥专家群体的“智囊”优势,大力推进软课题研究,有多项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所重视、支持和采纳。

2005年,市科协会同市人事局等有关单位组织了《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研究》软课题研究,从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研究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力求以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作为人才使用及个人择业的参考。

2006年南通市科协首次面向全市公开招标软科学研究课题,从科技自主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等方面推出软课题。

至2009年底共向社会推出软科学研究课题48个,其中有8个课题研究成果被收录在《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点问题研究》一书中。

2009年,市科协在全市新社会组织中开展“我为南通科学发展献一计”竞赛活动,活动共评选出优秀建言献策论文29篇,编辑而成《科技工作者献计南通科学发展》一书,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作序。

此外,南通市科协是全国地级市科协首家承担中国科协决策咨询类课题的研究和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研究工作的单位,相继承担了中国科协《基层(县域)科技活动的组织研究》、《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等软科学课题,获得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