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城厢镇第一小学“阳光教育”工作纪实

在和煦的阳光里,学生人格获得尊重,个性受到重视,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品德优秀、特长明显;教师观念更新、勇于践行,人人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学识丰富、业务精湛;学校文化氛围浓厚,环境美丽和谐、充满活力,学校知名度高、辐射力强。这是近日笔者走进城厢镇第一小学时的深切感受。

把教育办好,办出特色是每一所学校的梦想。城厢镇第一小学秉承“拓宽潜能,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按照城厢镇中心学校提出的“阳光校园·快乐课堂”的教改思路,积极建构富有学校特色的“阳光教育”,着力打造阳光教师、阳光学生和阳光学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阳光德育显特色

城厢镇第一小学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德育教育理念,依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阳光少年。一是养成教育塑品格。城镇一小有针对性开展“敬·静·净·竞----做最好的自己”系列道德养成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提高人文素养。“敬”即开展“敬畏法规,尊敬师长,尊敬同学,做懂礼仪的自己”活动。“静”即开展“遵纪守法,静心学习,勤学善问,课堂、集会及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做文明进取的自己”活动。“净”即组织学生参加“美丽武鸣·清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竞”即开展“比、学、赶、超”等活动,开展争做“四好少年”、“‘敬·静·净·竞’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二是文化熏陶润童心。该校拓宽活动文化潜力,着力打造阳光校园、创办特色学校。创新推出“两节”(文化节、体育节)“三周”(语文周、数学周、英语周)、“洒扫应对”、“我的中国梦”、“四个典礼”(开学典礼、开笔礼、毕业典礼、期末散学典礼)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成果显著,师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艺和表现自我,发展师生兴趣,培养师生能力、陶冶师生情操。三是特色德育领风骚。2008年以来一年一度的新生“开笔礼”仪式已成为该校阳光德育特色之一。“开笔礼”于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周举行,已成为该校德育常规工作,历时六届。仪式按“正衣冠”、“行拜师礼”、“茶敬父母”、“开启天眼”、“启蒙写人”、“击鼓鸣志”、“读书明理”、“放飞梦想,张贴心愿卡”等八个议程进行,突出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郑重性,让孩子们从中领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让孩子们知道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知书学礼、尊师孝亲、勤奋学习,迈好人生第一步!该项活动得到县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赞誉,活动辐射影响力广,每年活动时,县内各乡镇学校都有观摩团到校观摩学习;城厢镇各学校在该校的引领下于今年积极学习并推广该仪式。2010年以来该校在县城小学率先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是中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活动多元化,富有内涵:有读书活动周,每年4月份开展读好书、写征文、制作读书卡,进行写字比赛、读书沙龙、读书笔记,评比“读书之星”“书香班级”;有学科活动周,5月份英语周、数学周开展才艺展示、通关大比拼、海报评比、单词书写比赛、英语朗诵比赛、数学口算比赛、数学创意画比赛、手抄报等;有校园文艺精品成果展,6月份隆重举行了“六一”文艺成果展,分低中高年段进行,学生人人上台,家长积极参与,表演的节目多姿多彩,小品、课本剧、器乐、舞蹈……

载歌载舞、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成岭成峰皆锦绣,各呈华彩竞风流———快乐课堂放异彩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城厢镇第一小学紧扣时代脉搏,稳步推进课堂改革,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三环五步”新型课堂模式,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快乐课堂。“三环”即①课前准备,快乐启航;②课堂教学,快乐学习;③课后反思,体验快乐。“五步”即①激趣导入,明确目标;②自主学习,挑战自我;③交流讨论,分享智慧;④达标检测,巩固提升;

⑤展示评析,体验成功。

该校加大课改的培训力度,通过师生小组体验式培训,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教师上过关课等活动,促使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氛围活起来了。在一小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导演者,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明确目标,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关键地方启发点拨、画龙点睛,评价升华。置身于一小课堂,学生认真自主学习,积极交流讨论,争先到黑板板书,愉快汇报,大胆质疑,乐于解答,主动评析,精彩展示,大胆说、讲、写、做、看、听、思、辩、疑、算、演、唱、评,成了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殿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阳光校园展活力

城厢镇第一小学把“阳光教育”的思想融入每个角落,精心打造“国·家”校园文化。“国”即国学经典,“家”即富有壮族特色的风景名胜、民风民俗等“壮家”文化。学校根据不同楼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识水平,打造了四个国学文化主题:“启慧篇” “求知篇”、“理想篇”和“飞翔篇”。四个篇章于墙壁和梁柱上,分别展现古今为人之本、处世之道的“仁义礼智信孝”的名篇名句和小故事;而“中华圣人”、“中国之父”、中华国粹、科技博览、天文知识、名言警句、课改激励语和各年段经典古诗词等板块,则浸润着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及深刻内涵。楼梯间布置了“壮家”文化。此外,校道宣传了“孝贤”文化,教室窗台上布置了课改文化等。通过对一砖一墙、一草一木的精心雕琢,让孩子们的童心浸润在经典文化之中。

该校深入开展“体艺2+1”项目,在课堂上重视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音乐课堂上竖笛声声、歌声嘹亮;美术课上学生精心作画,画技娴熟。学校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发展学生特长。通过每天的才艺秀、每年举行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为了让“国·家”校园文化更具体化,让它更具教育性,城厢镇第一小学将“阳光大课间”推陈出新,创编了“古诗文韵律操”。在不改变广播操基本动作的基础上,30首富有韵律美的经典古诗文的朗诵声代替了以往单调的口令声。此操融国学、体育与艺术为一体,创造性的将国学经典教育与课间操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了广播操之独特魅力。轻快的节奏、动听的音乐、悦耳的童声和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们爱上了做操。大课间中趣味十足的滚铁环、“三人板鞋”和跳竹杠舞表演等竞技活动,凸显了“壮家”文化之特色;以年级为方块,“谁是英雄”才艺展为学生们在现场舞台上“展才艺,争英雄”提供了平台,让孩子们有了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还有舒缓身心放松操、富含寓意手语操或快乐和谐集体舞,持续三十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同时酣畅地运动,也让童心得以尽情飞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