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聚合物的电性能讲解
第十章 聚合物的电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
• 在高压下,大量的电能迅速地释放,使电极 之间的材料局部地被烧毁,这种现象就称为 介电击穿。
• dU/dI =0处的电压Ub称为击穿电压。 • 击穿电压是介质可承受电压的极限。
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的定义是击穿电压 Ub 与绝缘 体厚度 h 的比值,即材料能长期承受 的最大场强:
Eb = U b / h Eb就是介电强度,或称击穿场强
绝缘料的热稳定性能
(a)基础树脂
(b)接枝料
(c)交联料
(3)导热性
热量从物体的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或者从一个 物体传到另一个相接触的物体,从而使系统内各处 的温度相等,叫作热传导。 热导率λ是表征材料热传导能力大小的参数。 常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聚合物的热导率。
介电损耗温度谱示意图
在这些图谱上,高聚物的介电损耗一般都出现 一个以上的极大值,分别对应于不同尺寸运动 单元的偶极子在电场中的松弛损耗。按照这些 损耗峰在图谱上出现的先后,在温度谱上从高 温到低温,在频率谱上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用 、、命名 。
三种聚乙烯的介电谱(100KHz)
两种聚四氟乙烯的介电谱(1KHz)
介电强度仪,意大利CEAST公司制造,用于测定在 工频下电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和击穿电压。
10.1.4
高聚物的导电性
材料的导电性是用电阻率 或电导率
来表示的。当试样加上直流电压U时,
如果流过试样的电流为 I,则按照欧姆
定律,试样的电阻R = U / I
试样的电阻与试样的厚度h成正比,与试样的 面积 S成反比 R = · h / S 比例常数 称为电阻率 对试样的电导有G = · S / h 比例常数 称为电导率 电阻率与电导率都不再与试样的尺寸有关,而 只决定于材料的性质,它们互为倒数,都可用 来表征材料的导电性。
聚合物电学性能
影响聚合物介电性能的因素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
交变电场的频率
影响高聚物介电性的因素 温度 湿度 增塑剂
• 1. 结构因素是决定高聚物介电性的内在原因,包括是高聚物 分子极性大小和极性基团的密度,以及极性基团的可动性。 a. 分子极性 • 根据单体单元偶极矩的大小,可将高聚物大致归为四类
• 单体单元偶极矩增加,高分子极性增加,介电系数和介电损 耗增加。
• 高聚物的压电极化与热电极化力场可以是应变恒定或应力 恒定的,由此导致的电极化(P)改变可分别用压电系数 d和e表示
• 式中,d是压电应变系数,e是压电应力系数,A是电极面 积,P为电极化强度,X代表外应力,S代表应变,E是电 场强度,T是温度 • 由温度改变导致的焦电性可由焦电系数p表示
• 高聚物的压电极化与热电极化
位置发生了变化。极化所需时间约为10-13s,并伴有微量能量损耗;适用
对象:所有高聚物
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是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或分子变形引起
的,所以统称为变形极化或诱导极化,其极化率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iii. 取向极化(又称偶极极化): 是指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沿电 场方向排列而发生取向。 由于极性分子沿外电场方向的转动需要克服本身的惯性和旋转阻力, 所以极化所需时间长,而且由于高分子运动单元可从小的侧基到整个大分 子链,所以完成取向极化所需的时间范围很宽,一般为10-9s,发生在低频 区域,适用对象:极性高聚物
第 7 章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
第一节:聚合物的介电极化和介电松弛行为
第二节:聚合物的压电极化与焦电极化
莫芳
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
各种物理现象,包括在交变电场中的介电性质、在
聚合物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聚合物的电学性能(高分子物理课件)
表征材料电性能的另一个重主要参量是电导率。电导率的定义可以由欧姆定律给出:当施加的电场产生电流时,电流密度J正比于电场强度E,其比例常数,即为电导率σ,即:电导率σ= J(电流密度) /E(电场强度) 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为σ=1/ρ,单位为西门子每米,即S/m。 电导率的大小反映了物质输送电流的能力。ρ愈小,σ愈大,材料导电性能就越好。
界面极化
PE能否发生取向极化?纯PE,界面极化能否发生?
思考题
介电性指在电场作用下,构成物质的带电粒子只能产生微观上的位移而不能进行宏观上的迁移的性质,宏观表现出对静电能的储蓄和损耗的性质,这是由于聚合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引起的,通常用介电系数ε和介电损耗表示。
二、聚合物的介电性能
例如喷涂在聚合物表面的抗静电剂,通过其亲水基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形成一层导电的水膜,使静电从水膜中跑掉。
在涤纶电影片基上涂敷抗静电剂烷基二苯醚磺酸钾,结果片基表面电阻率降低7~8个数量级。
另外,根据制造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原理,在聚合物基体中填充导电填料如炭黑、金属粉、导电纤维等也同样能起到抗静电作用。
相对于本征型导电高分子而言,这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比较成熟,具有成型简便、重量轻、可在大范围内根据需要调节材料的电学和力学性能、成本低廉等优点,因而得以广泛开发应用。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基体有:
常用的导电填料有:
碳类(石墨、炭黑、碳纤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墨纤维等)
金属类(金属粉末、箔片、丝、条或金属镀层的玻璃纤 维、玻璃珠等)
聚合物与聚合物摩擦时,介电系数大的聚合物带正电,介电系数小的带负电。另外聚合物的摩擦起电顺序与其逸出功顺序也基本一致,逸出功高者一般带负电。
聚合物的电性能及导电高分子材料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热合PVC等极性材料是适宜的。而PE薄膜等非极性 材料就很难用高频热合。 轮胎经高频热处理消除内应力,可大幅度延长使 用寿命。 塑料注射成型时常因含水而产生气泡,经高频干 燥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高聚物的介电松弛谱
介电损耗表征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对于电介质电容器,在交流电场中,因电介质取向极化跟不上外加电场的变 化,发生介电损耗。由于介质的存在,通过电容器的电流与外加电压的相位
差不再是90°,而等于φ=90°-δ
常用复数介电常数来表示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两方面的性质:
* i
缘材料 ➢ 无线电遥控技术:优良的高频、超高频绝缘材料 大多数聚合物固有的电绝缘性,长期被利用来隔离与保 护电流。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聚合物电性能
是指聚合物在外加电压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 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
介电性能:交变电场 导电性能:弱电场 击穿现象:强电场 静电现象:发生在聚合物表面的
以上两种极化统称为变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其极化率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聚合物在高频区均能发生变 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偶极极化(取向极化): 是具有永久偶极矩的极性分子沿外场方向排列的现象。 极化所需要的时间长,一般为10-9s,发生于低频区域。
(a)无电场
产生原因: (1)电导损耗 :指电介质所含的含有导电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流动时,因克服
电阻所消耗的电能。这部分损耗在交变电场和恒定电场中都会发生。由于通常 聚合物导电性很差,故电导损耗一般很小。 (2)极化损耗 :这是由于分子偶极子的取向极化造成的。取向极化是一个松弛 过程,交变电场使偶极子转向时,转动速度滞后于电场变化速率,使一部分电 能损耗于克服介质的内粘滞阻力上,这部分损耗有时是很大的。
聚合物的其他性能演示文稿
(优选)聚合物的其他性能
10.1.1 Introduction 概述
高分子的电学性能,指高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
弱电场中的导电性
Electric conductivity
交变电场中的介电性 Dielectric property
强电场中的击穿
Dielectric breakdown
根据电导理论,决定电导的主要参数,是载流子的数目、迁移率 载流子,可以是电子、空穴,也可以是正、负离子
高聚物一般都是电绝缘体
高聚物本身没有自由载流子 是共价键连接起来的长链分子,既没有自由电子,也没有自由离子
高分子链间堆砌靠的是范德华力,分子间距离较大,电子云交叠很差,即使分子内有 载流子,也很难从一分子传递到另一分子
高分子表面的静电现象 Static electricity
3
10.1.2 Electric Conductivity 导电性
Heeger、 MacDiarmid(美)、 白川英树(日) 2000 化学奖
导电高分子研究,聚乙炔掺杂后,电导率从 3.2x10-6Ω-1cm-1增加到38Ω-1cm-1,提高了1000万倍(接 近铝、铜)
✓ 导电填料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提高高聚物的导电性
8
10.1.3 Dielectric Properties 介电性能
指电场作用下,高聚物储蓄和损耗电能的性质
2个衡量指标 介电常数:表征电介质储存电能的能力 介电损耗:表征电介质通过发热耗散电能的多少
高聚物作为绝缘材料、或电容器的介电材料使用时,介电性是非常重要的性能
7
10.1.2 Electric Conductivity 导电性
高聚物的电性能课件
响介电性能。
空间电荷效应
03
高聚物中的空间电荷会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影响介电常数
和介电损耗。
03
高聚物的静电现象
简介
高聚物静电是指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静电的现象。
高聚物静电的产生与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环境条件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摩擦、接触等 有关。
高聚物静电的产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材料表面的污染、吸附灰尘、影响产品质 量等。
THANKS
高聚物静电的危害与预防
危害
高聚物静电的产生会导致材料表 面的污染、吸附灰尘、影响产品 质量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火灾 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预防
为防止高聚物静电的产生和危害 ,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 环境湿度、使用抗静电剂、改善 加工工艺等。
高聚物静电的应用
应用
高聚物静电在某些领域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 静电喷涂、静电除尘、
高聚物的介电性能在电子、通信、航 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绝 缘材料、电容器等。
影响高聚物介电性能的因素
01
02
03
04
分子结构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对其介电性 能具有显著影响,如极性基团
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等。
温度和频率
介电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 而变化,不同高聚物的变化规
律可能不同。
湿度
湿度对高聚物的介电性能也有 影响,湿度较高时,介电常数
飞机和汽车材料
高聚物电磁屏蔽材料可以 用于制造飞机和汽车的金 属化玻璃、门板等部件, 以提高其电磁屏蔽性能。
军事领域
高聚物电磁屏蔽材料可以 用于制造军事装备的隐身 涂层,以提高其隐身性能 。
05
高聚物的电热性能
简介
第10章聚合物的电性能
e和 的a 值不随温度而变化,仅取决于分子中电子云和原子
的分布情况。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在所有电介质中(包括极性介质和 非极性介质)都存在。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十分。
取向极化或偶极极化
极性分子本身具有永久偶极矩,通常状态下由于分子的热运 动,各偶极矩的指向杂乱无章,因此宏观平均偶极矩几乎为零。
根据上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介质介电系数 求得分 子极化 率 。另外实验得知,对非极性介质,介电系数 与介质的光折射
率n的平方相等, ,此式联系着介质n2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十分。
2、介电损耗
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极化时,会因极化方向的变化而损 耗部分能量和发热,称介电损耗。
对非极性聚合物而言,电导损耗可能是主要的。 对极性聚合物的介电损耗而言,其主要部分为极化损耗。
已知分子极化速率很快。电子极化所需时间约
1秒0,15原 1子0极13
化需略大于
秒。但取向10极1化3 所需时间较长,对小分子约大于
秒,对大分子更长一些。10 9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六点 三十分。
极性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极化时,如果电场的交变频率很 低,偶极子转向能跟得上电场的变化,如图9-3(a),介电损 耗就很小。
实数部分 I R C0V * 与交变电压同相位,相当于流过 “纯电阻”的电流,这部分电流损耗能量。
第二十一页,编”电流与“电容”电流之比表征介质的介电损耗:
tg I R C0V * IC C0V *
(9-10)
式中δ称介电损耗角, t称g介电损耗正切。 tg 的物理意义是在每个交变电压周期中,介质损耗的能量
聚合物的结构与介电性能课件
RC =2ρε(4L2/ P2 +L2/ T2) ρ:金属线电阻率, ε:线间绝缘层的介电常数, P :金属线间距离, L :连线长度, T :线的厚度
学习交流PPT
24
降低聚合物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
① 增加聚合物材料的自由体积
含萘结构的芳基醚 聚合物有较大的萘 结构侧基,能增加 聚合物材料的自由 体积,从而降低材 料介电常数。
学习交流PPT
21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应用
1.高储能密度电容器的介电材料 2.高压电缆均化电场的应力锥材料 3.嵌入式微电容器 4.人工肌肉和药物释放智能外衣材料
学习交流PPT
22
高tanδ值材料的应用
① 高聚物的高频干燥 ② 塑料薄膜高频焊接 ③大型高聚物制件的高频热处理
学习交流PPT
23
低介电常数材料 应用方面
16
2.频率与温度
εs
ε’
ε”
ε∞
tanδ
log ω
学习交流PPT
17
2.频率与温度
在研究尼龙 610 的介电性能的过程中发现,在100Hz时,介电 常数和损耗因子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大;而在1MHz 时,介电 常数随温度变大而变大的趋势减弱,损耗因子随温度增大先增 大后减小。[1]
[1]X P., Z X. Y.[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1, 47(5): 1031-1038.
不同BaTiO3含量对BaTiO3-Epoxy 复合材料 的电导率随频率的变化
学习交流PPT
20
介电损耗分析
★随着BaTiO3含量 ,介电损耗 但是在体积含量低30 vol% 时, 介电损耗小
★随着频率 ,介电损耗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3
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分子或某些基团中电荷分 布发生相应变化。 极化分为:电子极化、原子极化、偶极极化(取向极化) 电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各原子的价电子云发 生相对分子骨架的移动,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的位置发生 变化 特点:电子云移动很小,极化时间极短 原子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骨架发生变形,使分子 中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
11 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
介电损耗为介电损耗角的正切值:
0 1 2 2
,
,,
( 0 ) 1 2 2
tgδ=ε ” /ε ’ 其中,ε0为静介电常数 ε∞为光频时介电常数
12
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
14
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
5)增塑剂 增塑剂使聚合物粘度下降,使取向极化容易,加增塑剂与 升高温度有相同作用。 6)杂质 极性杂质或导电杂质使电导电流增大,极化率增大,介电 损耗增大。如:水
15
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和热学 性能
3、聚合物的介电击穿 介电击穿现象:在强电场中,随电压升高,dU/dI减小, 电流比电压增加得更快,当dU/dI=0,即电压不变,电流 继续增大,材料突然从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有时伴随 物理破坏 dU/dI=0时的电压Ub称为击穿电压
6.2 聚合物的热学性能
6.2.1 聚合物的耐热性 升温:聚合物物理变化(软化、熔融)、化学变化(降解 、分解、氧化、交联等等) 聚合物耐热性:聚合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热变形性和热稳定 性 耐热聚合物:1)软化点、熔点高,并保持材料的刚性和强 度,在外力作用下,蠕变慢,保持尺寸稳定性;2)高温 下不发生热分解等 耐热聚合物加工性较差
聚合物电学性能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 热合PVC等极性材料是适宜的。而PE薄膜等非极 性材料就很难用高频热合。
• 轮胎经高频热处理消除内应力,可大幅度延长使 用寿命。
• 塑料注射成型时常因含水而产生气泡,经高频干 燥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3)高聚物的介电松弛谱
□ 高分子分子运动的时间与温度依赖性可在其介电性质上得 到反映。借助于介电参数的变化可研究聚合物的松弛行为。
以上两种极化统称为变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其极化率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聚合物在高频区均能发生变 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 偶极极化(取向极化):
是具有永久偶极矩的极性分子沿外场方向排列的现象。极 化所需要的时间长,一般为10-9s,发生于低频区域。
(a)无电场
(b)有电场
图1 偶极子在电场中取向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三、影响聚合物介电性能的因素
•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性能首先与材料的极性有关。 这是因为在几种介质极化形式中,偶极子的取向 极化偶极矩最大,影响最显著。
• 决定聚合物介电损耗大小的内在因素: ①分子极性大小和极性基团的密度 ② 极性基团的可动性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Chapter10 聚合物的电性能
• 介电损耗温度谱示意图
在这些图谱上,高聚物的介电损耗一 般都出现一个以上的极大值,分别对 应于不同尺寸运动单元的偶极子在电 场中的介电损耗(因偶极子的取向极化 过程伴随着分子运动过程,运动模式 各异,其松弛时间也不一致,其受阻程 度不同)按照这些损耗峰在图谱上出现 的先后,在温度谱上从高温到低温, 在频率谱上从低频到高频,依次用、 、命名。
聚合物的电性能分析课件
静电性能实验
总结词
静电性能实验是研究聚合物静电现象的实验,通过测量聚合物的静电电压、电荷量等参数,评估聚合物材料的静 电性能。
详细描述
在静电性能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静电电压表、静电电荷计等。通过测量聚合物材料的静电电压和电荷量 ,可以了解聚合物材料的静电产生机制和消散特性。这些信息对于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 用具有指导意义。
聚合物的电性能分析 课件
目录
• 聚合物电学性能概述 • 聚合物的导电性能 • 聚合物的介电性能 • 聚合物的静电性能 • 聚合物电性能分析实验 • 聚合物电性能分析的应用前景
01
聚合物电学性能概述
聚合物电学性能的重要性
在电子、电力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01
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能,在电子器件、电力传输、能源存
电容器
利用聚合物薄膜作为电介质材料制造 电容器,具有小型化、轻量化、薄型 化的特点。
绝缘材料
聚合物的高绝缘性能使其成为优良的 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 器设备等领域。
传感器
利用聚合物的介电性能变化,可以制 成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温度、湿度 等物理量。
电子器件
在电子器件中,聚合物介电材料用于 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微型电子元 件。
传感器
利用聚合物的导电性能,可以制作传 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温度、湿度等物 理量。
03
聚合物的介电性能
聚合物的介电机理
极化现象
聚合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取向极化,使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 中心发生相对位移。
空间电荷极化
聚合物内部存在的空间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
电子极化
聚合物分子中的电子云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正负电荷中 心分离。
高分子物理课件10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2.原子极化
➢ 分子骨架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造成的。
➢ 如CO2分子是直线形结构O=C=O,极化后变成
个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了相对位移。
➢ 极化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0-13s并伴有微量能量损耗。
10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以上两种极化统称为变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其极化率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聚合物在高频区 均能发生变形极化或诱导极化
➢ 对聚合物而言,取向极化的本质与小分子相同, 但具有不同运动单元的取向,从小的侧基到整个 分子链。
➢ 完成取向极化所需的时间范围很宽,与力学松弛 时间谱类似,也具有一个时间谱,称作介电松弛 谱。
10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5.介电常数
10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 真空电容器的电容为
➢ 因此可在三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已经产 生的静电。
10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 静电沿绝缘体表面消失的速度取决于绝缘体表面 电阻率的大小。
(1)提高空气的湿度 可以在亲水性绝缘体表面形成连续的水膜,加上 空气中的CO2和其他电离杂质的溶解,而大大提 高表面导电性。
(2)使用抗静电剂 它是一些阳离子或非离子型活性剂。通常用喷雾 或浸涂的办法涂布在高聚物表面,形成连续相, 以提高表面的导电性。有时为了延长作用的时间, 可将其加入塑料中,让它慢慢扩散到塑料表面而 起作用。
10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
(3)纤维纺丝工序上油的措施 给纤维表面涂上一层具有吸湿性的油剂,它吸收 空气中的水分而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达到去静电 的效果。
(4)提高高聚物的体积电导率 最方便的方法是添加炭黑、金属细粉或导电纤维, 制成防静电橡皮或防静电塑料。
聚合物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聚合物的热性能(高分子物理课件)
各种材料的导热率
❖ 金属材料有很高的热导率 ▪ 自由电子在热传导中担当主要角色;
❖ 无机陶瓷或其它绝缘材料热导率较低 ▪ 热传导依赖于晶格振动(声子)的转播。 ▪ 高温处的晶格振动较剧烈,再加上电子运动的贡献增加,其热 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半导体材料的热传导: ▪ 电子与声子的共同贡献 ▪ 低温时,声子是热能传导的主要载体。 ▪ 较高温度下电子能激发进入导带(能隙窄),所以导热性显著 增大
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组分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原子间的键合
力越强,则热膨胀系数越小!
各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分子晶体: 范德华力结合,热膨胀系数很大,约为10-4K-1;
➢原子晶体: 共价键结合,热膨胀系数小,约为10-6K-1;
➢高聚物: 分子链方向是共价键,而垂直于分子链方向则是范德华力,因此结晶聚合物和取
表征聚合物热稳定性的参数:热分解温度Td
聚合物热分解的本质: 化学键的断裂!
影响聚合物热分解的决定性因素: 化学键键能!
如何提高高分子的热稳定性? 1)尽量避免弱键
2)主链中尽量避免长串亚甲基-CH2-,并尽量引入较 高比例的环状结构(芳环和杂环)
3)合成梯形、螺形和片状结构的聚合物
聚合物的热膨胀
橡胶下面挂一砝 码,升高温度时, 橡胶伸长还是缩短 ?
不挂砝码,升高 温度时,橡胶伸长 还是缩短?
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
线膨胀系数:
L
1 L
dL dT
体膨胀系数:
V
1 V
dV dT
热膨胀的内在机理 是什么?
温度的升高导致原 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幅 增加,即原子间距增 加,发生膨胀!
聚合物电性能
7.4 聚合物的电学性质一提起高聚物的电学性质,人们马上会想起高聚物是一种优良的电绝缘体,广泛用作电线包皮。
这的确是高聚物优良的电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高的电阻率、很高的耐高频性、高的击穿强度,所以是一种理想的电绝缘材料。
其实有的高聚物还具有大的介电常数和很小的介电损耗,从而可以用作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
还有其他具有特殊电功能的高聚物相继出现,比如高聚物驻极体、压电体、热电体、光导体、半导体、导体、超导体等。
研究高聚物的电学性质,除了生产上的实用价值外,它还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因为高聚物的电学性质往往最灵敏地反映高分子内部结构和分子运动之间的关系。
电学性质能在比力学性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测定,测定精确性和灵敏性都高,因而成为研究高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的有力手段。
7.4.1 聚合物的介电性介电性是指高聚物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对静电能的储存和损耗的性质。
通常用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来表示。
根据高聚物中各种基团的有效偶极距μ,可以把高聚物按极性的大小分成四类:非极性(μ=0):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四氟乙烯等弱极性(μ≤0.5):聚苯乙烯、天然橡胶等极性(μ>0.5):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等强极性(μ>0.7):聚乙烯醇、聚酯、聚丙烯腈、酚醛树脂、氨基塑料等聚合物在电场下会发生以下几种极化:(1)电子极化,(2)原子极化,(3)偶极极化。
聚合物的极化程度用介电常数ε表示。
它定义为介质电容器的电容比真空电容器增加的倍数式中:V为直流电压;Q0、Q分别为真空电容器和介质电容器的两极板上产生的电荷;Q’为由于介质极化而在极板上感应的电荷。
介电常数的大小决定于感应电荷Q’的大小,所以它反映介质贮存电能的能力。
非极性分子只有电子和原子极化,ε较小;极性分子除有上述两种极化外,还有偶极极化,ε较大。
此外还有以下因素影响ε:(1)极性基团在分子链上的位置。
在主链上的极性基团活动性小,影响小;在柔性侧基上的极性基团活动性大,影响大。
2015第十章高聚物的电学性质
真空电容器
电介质电容器
Q>Q0
介电系数
介电系数ε :电介质电容器与真空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电 容或电荷量之比
C Q C0 Q0
电介质电容 器的电容 真空电容器 的电容
介电系数:无量纲量,反映电介质贮存电能能力的大小。 介电系数越大,极板上产生的感应电荷Qˊ和储存的电能 越多。
介电系数与极化率的关系
P NEl
高聚物的介电性质
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聚合物分子发生极化,使其作为电介 质的电容器的电容量比真空电容器的增加。聚合物贮存电能 的性质称介电性。通常用介电系数ε表示。 (1)介电系数及其与极化率的关系
C0 Q0 / U
真空平 板电容 器的电 容 极板 上的 电荷 直流 电压
平行板电容器上的电荷: 电场作用下,电介 质极化产生表面束缚 电荷Q’,形成反向附 加电场,使电介质内 部电场强度减小。 为维持电场强度(E =U/d)不变,电源向 极板补充Q’电量,使 极化反电场被抵消。
介电损耗的影响因素
(1)高聚物的分子结构 分子极性越大,极性基团密度越高,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 越大。非极性高聚物 10-4,极性高聚物 10-2。
极性基团的活动性。位于柔性侧基的极性基团取向极化的 过程相对独立,阻力较小,介电损耗较小,但对介电系数 的贡献较大。 通过在非极性高分子主链上引入柔性极性侧基的方法可获 得介电系数较大、而介电损耗小的材料,以满足特种电容 器的要求。
高温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偶极解取向,介电系数下降。
(4)增塑剂
增塑剂含量增加,介电损耗峰向低温方向移动
极性增塑 剂,带来 附加偶极 损耗,介 电损耗增 加。
三类极性不同的高聚物/增塑剂体系的介电损耗变化情况 (a)极性/极性 (b)极性/非极性 (c)非极性/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表征介电损耗,研究在交变电场中介质电容器的能 量损耗情况。
首先考虑真空电容器,电容量为 C0 ,若在其极板上加一 个频率为ω、幅值为 V0 的交变电压,则通过真空电容器 的电流为:
dV I i t C 0 iC 0V * C 0V0 dt
* *
i t 2 e
一般认为偶极矩在0~0.5D(德拜)范围内属非极性的, 偶极矩在0.5D以上属极性的。 聚乙烯分子中C-H键的偶极矩为0.4D,但由于分子对 称,键矩矢量和为零,故聚乙烯为非极性的。 聚四氟乙烯中虽然C-F键偶极矩较大(1.83D),但C- F对称分布,键矩矢量和也为零,整个分子也是非极性的。 聚氯乙烯中C-Cl(2.05D)和C-H键矩不同,不能相 互抵消,故分子是极性的。 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低介电系数(ε约为2)和低介电损 耗(小于 104 ); 极性聚合物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15 13
极性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极化时,如果电场的交变频率 很低,偶极子转向能跟得上电场的变化,如图9-3(a), 介电损耗就很小。 当交变电场频率提高,偶极子转向与电场的变化有时间 差(图9-3(b)),落后于电场的变化。
图9-3 偶极子取向随电场变化图 (a)电场交变频率低,偶极子转向与电场同步变化 (b)电场交变频率提高,偶极子转向滞后于电场变化
数的虚数部分,称为损耗因子。
* dV I * (it ) *C0 ( ' i '' )iC0V * dt
(i 'C0 ''C0 )V * I R iI C
由上式可见,通过介质电容器的电流 I 分为两部分:
* I C V 虚数部分 C 与交变电压的相位差为90°, 0
极性分子沿电场方向转动、排列时,需要克服本身的 惯性和旋转阻力,所以完成取向极化过程所需时间比电子 极化和原子极化长。尤其对大分子,其取向极化可以是不 同运动单元的取向,包括小侧基、链段或分子整链,因此 完成取向极化所需时间范围也很宽。取向极化时因需克服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因此也消耗部分能量。 以上讨论单个分子产生的偶极矩,对各向同性介质, n0 个分子,每个分子产生的平均偶极矩 若单位体积含 为,则单位体积内的偶极矩P为
共混、填充聚合质聚合物,在其内部的杂质、缺陷或晶区、非晶 区界面上,都有可能产生界面极化。
(二)聚合物的介电性能
聚合物在外电场作用下贮存和损耗电能的性质称介电 性,这是由于聚合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引起的, 通常用介电系数ε和介电损耗表示。 1、介电系数ε 已知真空平板电容器的电容 C0 与施加在电容器上的 直流电压V及极板上产生的电荷 Q0 有如下关系:
感应偶极矩
感应极化产生的偶极矩为感应偶极矩,对各向同性 介质,与外电场强度成正比:
1 e a E 1E (9-1)
式中 : 1 称感应极化率; e 为电子极化率; a 原子极化率。
和原子的分布情况。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在所有电介质中 (包括极性介质和非极性介质)都存在。
dV * I i t C 0 i iC 0V * dt i C 0 C 0 V * I R iI C
*
图(9-4) 交变电场中 电容器的电 流、电压矢 量图
(9-9)
式中 称复介电系数,定义为 = -i 。 为复介电系 为复介电系 数的实数部分,即试验测得的介电系数 ;
e 和 a 的值不随温度而变化,仅取决于分子中电子云
取向极化或偶极极化
极性分子本身具有永久偶极矩,通常状态下由于分子 的热运动,各偶极矩的指向杂乱无章,因此宏观平均偶 极矩几乎为零。 当有外电场时,极性分子除发生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 外,其偶极子还会沿电场方向发生转动、排列,产生分 子取向,表现出宏观偶极矩。这种现象称取向极化或偶 极极化(图9-1)。
第一节 聚合物的极化和介电性能
(一)聚合物电介质在外电场中的极化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分子中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使 材料出现宏观偶极矩,这种现象称电介质的极化。
感应极化 极化方式 取向极化
感应极化
非极性分子本身无偶极矩,在外电场作用下,原子内 部价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使正负电荷中心分离, 分子带上偶极矩;或者在外电场作用下,电负性不同的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分子带上偶极矩。这种极化称感 应极化,又称诱导极化或变形极化。 其中由价电子云位移引起的极化称电子极化; 由原子间发生相对位移引起的极化称原子极化。 原子极化比电子极化弱得多,极化过程所需的时间略长。
这是由于介质的内粘滞作用,偶极子转向将克服摩擦 阻力而损耗能量,使电介质发热。
若交变电场频率进一步提高,致使偶极子取向完全跟 不上电场变化,取向极化将不发生,这时介质损耗也很小。 由此可见,只有当电场变化速度与微观运动单元的本 征极化速度相当时,介电损耗才较大。 实验表明,原子极化损耗多出现于红外光频区,电子 极化损耗多出现于紫外光频区,在一般电频区,介质损耗 主要是由取向极化引起的。
这是由于分子偶极子的取向极化造成的。 取向极化是一个松弛过程,交变电场使偶极子转向时,转 动速度滞后于电场变化速率,使一部分电能损耗于克服介质 的内粘滞阻力上,这部分损耗有时是很大的。 对非极性聚合物而言,电导损耗可能是主要的。 对极性聚合物的介电损耗而言,其主要部分为极化损耗。 已知分子极化速率很快。电子极化所需时间约 10 10 秒, 13 10 原子极化需略大于 秒。但取向极化所需时间较长,对 9 10 小分子约大于 秒,对大分子更长一些。
(9-8)
式中,为 i 1 虚数单位。由上式看出,电流 I * 的位相 比电压 V *超前 90 ,即电流复矢量与电压复矢量垂直,其 * * 损耗的电功功率为 P0 I V 0 。
对于电介质电容器,在交流电场中,因电介质取向极化跟不 上外场的变化,将发生介电损耗。由于介质的存在,通过电 容器的电流 I * 与外加电压 V *的相位差不再是90°,而等于 t φ=90°-δ(图9-4)。仍设 V * t V0 e i ,通过电容 器的电流 I * 为:
(9-10)
式中δ称介电损耗角, tg 称介电损耗正切。
tg 的物理意义是在每个交变电压周期中,介质损耗的
能量与储存能量之比。 tg 越小,表示能量损耗越小。 理想电容器(即真空电容器)tg =0,无能量损失。
'' 正比于 tg ,故也常用 表示材料介电损耗的大小。
如何应用介电损耗?
~ 1 M 4 P N 0 2 3
(9-7)
~ P 式中: 、M、 分别为电介质的摩尔极化率、分子量和密度, N0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对非极性介质,此式称 Clausius-
Mosotti方程;对极性介质,此式称Debye方程。
根据上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介质介电系数 求得分 。另外实验得知,对非极性介质,介电系数 子极化率 n 2 ,此式联系着介质 与介质的光折射率n的平方相等, 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图9-1 极性分子的取向极化
取向偶极矩
取向极化产生偶极矩的大小取决于偶极子的取向程度, 研究表明,取向偶极矩与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平方成 正比,与外电场强度成正比,与绝对温度成反比。即:
2
02
3kT
E 2E
(9-2)
式中 2称取向极化率,k为波尔兹曼常数。由于极性分 子永久偶极矩远大于感应偶极矩,故取向偶极矩大于感 应偶极矩。
*
相当于流过“纯电容”的电流,这部分电流不作功; 实数部分 I R C0V * 与交变电压同相位,相当于流 过“纯电阻”的电流,这部分电流损耗能量。
介电损耗
我们用“电阻”电流与“电容”电流之比表征介质的 介电损耗: *
I R C 0V tg * I C C 0V
3、影响聚合物介电性能的因素
(1)分子结构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性能首先与材料的极性有关。这是 因为在几种介质极化形式中,偶极子的取向极化偶极矩最 大,影响最显著。 分子偶极矩等于组成分子的各个化学键偶极矩(亦称 键矩)的矢量和。 对大分子而言,由于构象复杂,难以按构象求整个大 分子平均偶极矩,所以用单体单元偶极矩来衡量高分子极 性。按单体单元偶极矩的大小,聚合物分极性和非极性两 类。
第九章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
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介电性能、 导电性能、电击穿性质以及与其他材料接触、摩擦时所引 起的表面静电性质等。
本章主要学习的内容:
一、高分子的极化和介电性能 二、高分子的导电性能和导电高分子材料 三、高分子的静电特性
丰富多彩的导电性质
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绝缘体、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 多数聚合物材料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能,其电阻率高、 介电损耗小,电击穿强度高。 加之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及易成型 加工性能,使它比其他绝缘材料具有更大实用价值,已成 为电气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MacDiarmid、Heeger、白川英树等人为代表高分 子科学家发现,一大批分子链具有共轭π-电子结构的聚合物 ,如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通过不同的方式 1 掺杂,可以具有半导体(电导率σ= 1010 102 S · )甚至导 cm 1 cm 体(σ= 102 106 S · )的电导率。
C0 Q0 / V
(9-4)
当电容器极板间充满均质电 介质时,由于电介质分子的极化, 极板上将产生感应电荷,使极板 Q0 Q' 9电荷量增加到 (图 2)。
电容器电容相应增加到C 。
C Q /V
Q0 Q / V C0
(9-5)
图9-2 介质电容器感应电荷示意图
介电系数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称该均质电介质的介电系数 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