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5-04-10T14:24:40.29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第3期(上)供稿作者:王文艳
[导读] 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王文艳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具有奠基性、随意性、长期性的特点。家庭教育的成功对于培养孩子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好多误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以身作则、意见统一、正面引导、平等相待等原则。通过建立规矩、言传身教、积极参与、奖罚分明、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方面使家庭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把孩子培养成才。
关键词:家庭教育;作用;误区;对策
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青少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关系重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成功对于培养孩子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实际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及特点
1.家庭教育的作用。成功的教育首先源自于成功的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在校学习,而且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职业、生活阅历、教育方式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深刻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默移化的影响直接影响孩子们日后人格、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习惯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行成。一个完美的家庭、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子女健康成长的保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奠基作用。
2.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自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孩子出世,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和家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环境中。他们从家长的言语、表情中认识外界世界,从家长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最初影响,具有早期性与奠基性的特点。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中最经常的是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品行、志趣、性格、生活习惯等对儿童不自觉的、潜默移化的影响,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计划及固定的教材,没有专门的知识,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对教育结果的检测与评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家庭教育不是对孩子某一阶段的教育,具有长期的终身性。家庭是永久的教育场所,父母是终身的教师,有一定的连续性,可以使教育者在稳定的、连续的家庭影响中、以积累的方式接受教育,又具有长期性与联系性。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误区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和谐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是拈轻怕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时常耳濡目染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处在夹缝中的学生往往无所适从。
1.只重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主要辅导孩子学习,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只注重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孩子全面的发展。
2.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考虑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做事不让孩子发表意见,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与孩子沟通交流思想,不掌握孩子思想动态。家庭娱乐无度,沉迷于麻将赌博、喝酒猜拳等,孩子受此干扰,作业不能完成,成绩一落千丈。
3.孩子消费过高。有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不吝啬,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使儿童从小不懂得勤劳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
4.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有些家长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给学校,孩子得不到严格的要求、监督,处于失控的状态中。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品行变差。
5.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缺乏科学的知识,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有差异,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6.感情用事,期望过高。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是感情用事,爱孩子爱得过分,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漫不经心,甚至一味的迁就姑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断强迫孩子达到他们不断上浮的标准。
三、家庭教育原则及对策
1.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原则。身教重于言教,“与教子者先正其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自己为榜样的孩子。
(2)教育一致、意见统一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各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更要步调一致,每个人的意见、观点和方法要统一。
(3)正确引导、正面教育原则。家庭中在议论不良事件要正确引导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析,要求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要不学不做。
(4)民主相处、平等相待原则。孩子不只是希望家长听从他们的要求,他们还需要有质量的关爱。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不容易,要民主相处、平等相待,站在孩子的位置上,有事要商量、沟通,自己优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错误,要用心听取他们的心声,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加以改正。
2.家庭教育的对策
(1)建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个家庭言行准则,把这些准则讲给孩子听,让他们懂得生活中存在一些规矩,遵守规矩。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指导他们日后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2)身教重于言传。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蕴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榜样。不参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考虑是否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有不正常的状态要及时帮助解决。特别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培训。适当接受一些指导,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科学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