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民居赏析ppt课件
大理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
![大理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https://img.taocdn.com/s3/m/ac6d72baec3a87c24028c49a.png)
白族一切建筑, 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 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 口彩画
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 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 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谢谢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 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 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其建筑形 式也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的建筑格局:如丽 江等地也多见这样的建筑形式。大理石头 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 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 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 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照壁
• 照壁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式样有独脚照 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 “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 “三滴水”照壁壁面分成三段,左右两边 稍矮,大小对称,中间段较高,的民居空间布局称为“六合同春”,加之楼上的 走廊,又把各幢房子全部连通,称为“走马串角楼”
三坊一照壁
大理民居为防劲凤,多坐西朝 东。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 房一坊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 居住;两侧厢房二坊由下辈居 住。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 角屋”两间 ,也是二层,但进 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 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 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通 常,一边的漏角屋楼上楼下作 卧室或书房,也有作杂物储藏 室的;另一漏角屋常作厨房, 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以便排 烟。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92537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4.png)
TEXT /许丽苹李纶向颖晰文雅一、大理白族民居所适应的自然环境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大理市属于地震易发区,白族民居建筑在架构上采用了一些有效的防震措施;由于大理地区风大,且风向多为西南风和南风,所以,房屋大多数为坐西朝东,这样既避免风直接吹进屋内,且由于大理西高东低,该朝向便于采光;由于大理地区在雨季时期雨水较多,在建筑上民居的屋顶均为瓦顶,且用“封火檐”,以避免大风将瓦片吹掉,增强防风的功能。
二、大理白族民居装饰特点大理民居最大的装饰特点就是民族个性,每家每户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装饰艺术方面[1]。
白族民居具有建筑功能实用性,布局灵活性,设计多边性,构造合理性,材料使用的经济性,外观造型的民族审美性,反映出白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三、喜洲典型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1、严家大院民居建筑装饰严家大院由一进四院和一栋洋楼别墅组成。
为“六合同春”式白族民居,两院通过楼上的檐廊相连为一个整体,为“三坊一照壁”形式和四合五天井形式组合而成的院落,主房四方均居西,每院风格不同,各门的立柱、飞檐、灰雕等做工精细彰显气派。
(1)门楼装饰严家院正门门楼为三叠水的形式,类似一个小三开间的牌楼,它有两个形式的门楼(图1),一种:为“平头”有厦门楼,屋顶两端起翘稍短,这是白族传统的瓦木结构门楼形式;另一种门楼形式是纯欧式装饰的砖石结构门楼形式,这就形成了白族民居中典型的在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风格,大门做成拱形形状,颜色为中国红和黑色搭配,显示了典型的民族特色,檐下有排列整齐的斗拱装饰,拱形门上部以浮雕彩画装饰,边梃两侧贴有门联,门框上部有门簪装饰,门簪上雕有动物装饰,在门簪上部安放匾额,大门两侧的墙壁为不加粉刷和贴面材料的“清水墙”[2],其上面的砖缝用灰浆勾填,防止雨水侵入的同时看起来更为整洁、朴实和干净,下方墙裙用青石板制作,台基是用自然石砌成的“如意踏跺”形式,为三级阶梯,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
云南大理印象PPT
![云南大理印象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c652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崇圣寺三塔
三塔刹立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北宋年间,是 中国南方佛教建筑的代表作。三 座高耸入云的砖塔错落有致,构 成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佛教圣地 。
精雕细琢
三塔采用砖木结构,塔身上镶嵌 着精美的雕刻装饰,体现了大理 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
沉静之美
三塔静立于碧波荡漾的池塘边, 静谧祥和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倒影于水中的三塔,更添一份宁 静肃穆的韵味。
高海拔特点
大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紫外线较强,多山地 环境也形成了多样的微气候。
大理交通指南
航空交通
大理有机场连接主要城 市,距离合适,是到达大 理的主要交通方式。
铁路交通
大理设有铁路站,可以 乘火车到达。沿途可欣 赏到迷人的风景。
公路交通
大理周边拥有便利的公 路网络,可乘坐大巴或 自驾游览各个景点。
骠骑英姿
马帮运输靠的是勇敢 的马夫,他们骑马如 飞,驾驭着铃声琅琅 的马帮队伍,构成了 大理独特的民俗景观 。马帮文化体现了西 南少数民族的英勇豪 迈和勤劳智慧。
马帮传统
马帮文化涵盖了马匹 管理、装备制作、驮 运技巧等诸多传统技 艺,以及饮食、服饰 、歌舞等民间艺术形 式。这些独特的文化 遗产至今仍保留在大 理当地。
徒步探险
乌蒙大峡谷是一处天然的户外运 动胜地。登山、徒步、漂流等活 动在此一一展现,让游客领略大 自然的雄奇与魅力。
喜洲古镇
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东面,是一座闻名已久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依山傍 水,民居古朴典雅,保存着大理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喜洲古镇 随处可见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的街巷,令人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 浓郁的历史韵味。
大理概况
大理位于云南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被 誉为"东方瑞士"。大理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的城市,拥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和 多元民族风情。大理环境优美,蓝天白云、洱海苍山,让人流连忘返。
白族ppt
![白族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5c8fdf76eeaeaad1f330a8.png)
民族艺术
•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 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
谢谢大家
白族
一个文化丰富,善经农业的 民族。
知识要点
• • • • • • 1、民族简介 2、民族建筑 3、民族服饰 4、民族节日 5、民族饮食 6、民族艺术
民族简介
•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富 多彩。善经营农业,白族人崇尚白色,有本民族 语言白语。
民族建筑
•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
• 三月街: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
节日。节日期间,有大型文艺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 龙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还有赛马、洞经音乐演奏、龙舟 赛等文体活动 。
民族美食
•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喜欢吃、辣口味,下面,我来列举几 种比较有名的白族菜吧: • 1、乳扇 • 2、酸木瓜煮鱼 • 3、烧饵块 • 4、三道茶 •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一苦、 二甜、三回味”的茶道而著名。
民族服饰
• 大理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 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 但都喜欢在腰间系绣花围腰,足蹬绣花鞋。 • 最有特色的是白族女子的头饰“风花雪月”:垂下的穗子 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 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
民族节日
白族建筑
![白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1da341bdf121dd36a32d828f.png)
门楼
• 正房面东的一般开在东北角,正房南向的 一般开在东南角。大门 的取向不能正对着 堂屋,一般进大门后,要由西向南先转一 个弯角进入院内。 • 若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回避的,进门后都 要建 一堵照壁作遮拦,由照壁两边进入院 中。
门楼建筑形式
• 有厦门楼
• 民间称“三滴水”门楼。 其建筑历史悠久, 建筑手法成熟,格式固定,一般都是三间 牌 楼形制,其中又分“平头”和 “出角” 两种。 • 平头有厦门楼多为传统的“三滴水”屋面 有厦大门,斗拱较为简单,注重绘画和装 饰。门楼下为灰白的粉墙,绘有各种图案, 淳朴大 方。这类门楼多为农村白族居民采 用。
图片解说
• 照壁上题字“百忍家风”四个字。照壁是白族建 筑中最讲究的艺术构筑,它与中原地区的影壁不 同,影壁多起遮挡风雨的作用。而照壁既是整个 院落的自然采光的反射墙,又是建筑艺术精华的 集中展示。照壁中心的题书,可以彰显主人姓氏 和心理追求,被称为白族家庭的名片。白族自古 就有着内向中原,热爱汉文化的传统,喜欢把本 姓氏名人的事迹题字在自家的门头或照壁上,以 表明自己的姓氏。在唐代,有个名叫张公艺的一 家人九代为官,他们世代为人处世的绝招就是一 个“忍”字,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这里照壁上的 “百忍家风”就表明这是张性之家。
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
• (4)四合五天井 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 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 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各方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漏角天 井都有耳房,有两层。除大门外,有的人家习惯 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升 二门通达厢廓。在洱源、邓川等地区,还将正房 漏角的楼房作铺子,面向街道,大小门可出入。 在剑川、鹤庆等地区,有的将大门开在厢房次间 上,以便安排宽敞的门廓。其他各地除无照壁外, 与“三方一照壁”相同,注重内部装修,富丽堂 皇。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介绍ppt
![云南大理旅游景点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a54c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c.png)
水上摩托艇
在洱海上驾驶水上摩托艇, 体验速度与激情,是年轻 人喜爱的水上活动之一。
潜水体验
在洱海上进行潜水体验, 探索神秘的水下世界,感 受水下的宁静与奇妙。
周边景点
大理古城
位于洱海东北岸的大理古城是云南 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
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崇圣寺三塔
位于大理古城北部的崇圣寺三塔 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一 大二小三座塔组成,造型独特。
文化特色,是研究白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历史文化
03
三塔见证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古代大理地区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遗迹。
参观指南
01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每天上午8:00至下午 6:00。
03
注意事项
参观时请保持安静,尊重文化遗 产;禁止攀爬、触摸文物;遵守
景区规定,不乱扔垃圾。
三座佛塔均为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身线条流 畅,檐角翘起,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精湛雕刻
塔身雕刻精美,佛像、莲花、卷草等图案栩栩如 生,展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文化内涵
佛教文化
01
崇圣寺三塔作为佛塔,自然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是佛教信
仰的重要载体。
民族文化
02
三塔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图案体现了古代白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和
古建筑保护
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喜洲古镇的古建筑进行了 积极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得以完好保存。
民俗文化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喜洲古镇的代表性民俗文化之一,通过泡茶、品茶 的过程展示了白族的礼仪和待客之道。
白族歌舞
白族歌舞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霸王鞭舞、八角鼓舞 等,这些歌舞在喜洲古镇的节庆活动中经常上演。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文化艺术浅析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文化艺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8082606529647d26285270.png)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文化艺术浅析大理白族自治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受西南季风影响不同,降水量地区差异较大。
由于常年吹西南风和西风,因此房屋多背风而建,取向朝东。
在白族聚居的地方,以村落为基本单位。
白族人民受大理高山绿水的生态环境的陶冶,因此在选择村址和民居的构建中,形成了因借自然、契合山水的基本原则,村落依山傍水、山林茂盛。
因风水的需要,常在村落周围种树形成风水林,特别是在村口种植风水树。
大理地区植被丰富,动物资源可观,白族人民有着明确生态意识,及对水源和山林的保护行为,因此民居的形成是与其地理环境、地势地貌、环境资源、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相关的。
一、白族民居建筑的形式分析白族民居建筑在历史的发展中长期受传统的汉文化的影响,民居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白族传统文化及其当地自然条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白族民居形成了特有的,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1、平面布局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诗意栖居》第一卷中对白族民居布局是这样阐述的:白族民居"多为封闭式建筑,房屋建于基地周围,院落围于其中,多数按东西轴线布置房屋,重院则按横向南北轴线深入,大门开在东北角上。
正房多数坐西朝东或坐北朝南,并比其他的房屋高些,与两边厢房,对面的照壁(四合五天井则为对厅)围成一个封闭的院落。
"这种四合院的布局,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文化意愿和实际需求逐渐变化、发展形成的。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类型有独坊布局、两坊布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
这些布局虽构成形式不同,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平面布局,都有着其适应自然环境的相同组织原则。
这些组织原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理白族民居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的影响。
白族民居在平面布局上,"院落围于其中",中间必然会有一个方正的大天井,外围以房屋、墙垣环绕,形成以天井为中心的具有明确中轴线的对称布局。
中国民居《白族》ppt
![中国民居《白族》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760173a26925c52cc5bfdd.png)
目 录
一:白族简介
二:民族特色 三:民居建筑材料 四:民居建筑特色
五:产生的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族简史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是中国第15大民族,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 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建筑材料
•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理民间有"大理 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 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 壁 ,也用于门窗头的横 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据记载,南诏的民 居 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白族崇尚 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就从调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 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 上的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 格和地方特 色。
• 白族的民居建筑艺术,是白族人民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所 作的杰出创造,充分反映了白族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卓 越的审美追求。散布在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村寨,青瓦白 墙,绿树繁花,精致而又淡雅,清新而又和谐,宛如一幅 优美的水墨山水画。再配上村寨周围美丽的田野,构成了 白族人民世代生息的家园。 白族塔
• 防火
•
防风照壁
防火照壁
照壁坐东朝西 房屋坐西朝东 形成平面组合 互为屏障
照壁又称“风水 壁”起到阻碍外 火入侵的作用。 其建筑多为木石 结构。
• 防震
• 在“排架”间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的机,当地叫做“穿枋”,它 把整所房子的“排架”联成一个整体,与照面枋、檐口挂访和落地桥相互作用之后, 增强了抗震能力。
大理 的超短介绍ppt课件
![大理 的超短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69e1c74b73f242326c5f01.png)
凉米线,单吃生皮不乏有些油腻,但如果拌入米线就会把
口味中和,加入萝卜丝和一些调料,一碗特色美食就出炉
了。与凉鸡米线的酸甜,生皮凉米线口味偏重,酸辣升级,
是来大理不得不吃的美食。
9
最新课件
挑战性美食:生皮!
大理生皮最早起源于洱源县,经过发展成为大理白族的一道 传统菜肴,当地白语将这种吃法叫“海格儿”。生皮选材与 制作都特别讲究,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 为主料,用稻草或麦秸烧火烤猪的外皮,至猪皮表层发黄, 然后才用水洗净,伴上佐料生吃。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 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蘸取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 与生皮生肉拌匀,直接做成一道凉拌菜。最地道的生皮口感 细腻,酸中带甜,辣中生香,那鲜美劲,让人叫绝。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既是物资 交流的盛会,又是赛马、滇戏、花灯等各种文艺体育表演的中心。
石宝山对歌会,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白族老人认为当天在石宝山上舒展歌喉能够得到吉 祥与安康,因此,节日当天,周边白族群众多会由四面八方汇聚于大理剑川的石宝山,唱调对歌,观光游览。 耍海会,又称:捞尸节。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白族民众身 着盛装,汇聚于洱海之畔,乘坐彩船泛游洱海、唱山歌、对调子。大理、下关地区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
10
最新课件
大理
最新课件
结束 11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历史上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 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历史轨迹: 段氏建国 →两系相争 →高氏掌权 →后理时期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之特色——白族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之特色——白族](https://img.taocdn.com/s3/m/d6ae0a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2.png)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之特色——白族白族建筑,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的住宅都建有门楼,以喜洲门楼最佳。
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
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
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
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建筑起源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
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说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
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
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
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
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
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ppt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0ac545f705cc1754270990.png)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6、佤族和拉祜族的"木掌楼"
拉祜族“木掌房”是采用粗实的木料搭建框架,再用木板或圆木栅围四周,屋顶用 草遮盖。 “木掌房”取材容易,建造方便,正是低热山区居民游动居住的适宜形式。
精品课件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7、壮族的"吊脚楼"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 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 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 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 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精品或课用件 来堆放杂物。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 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精品课件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4、哈尼族的"拥戈"民居
精品课件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5、德昂族的"刚底雄"
德昂族传统的住房为正方形"干栏"式建筑。德宏地区的德昂族 一家一院,房屋分两层,由木屋架、竹墙壁、竹楼、草顶构成, 楼上住人、煮饭、贮藏粮食、放置用具,楼下圈养牲畜。德昂 族的建筑水平和工艺相对较高。房屋同样为竹木结构,中间为 走道,两边为各个家族的卧室,每户之间用篱笆隔开,并在每 户的卧室旁设有招待客人的客室。
和““尺“ 外倒耳”一 观八房,颗 都尺”即印 方”两房” 方。间屋的 如各共有典 印间为三型 ,都四间平 所有耳正面 以楼,房布 叫房倒、局 做。座正为 “这房房“ 一种其左三 颗住深右间 印宅八两四 ”的尺侧耳 。平故各倒
面名有八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1、滇中及昆明地区的合院民居
白族简介ppt课件
![白族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f63a9cc5da50e2534d7f27.png)
大理作为白族的最大集 中地,不仅是因为洱海地区 是白族的发祥地,更为重要 的是这里很久以来就同内地 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保 持着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相 对发展,人民生活安宁的环 境。
4
服饰
• 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 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 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 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 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 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 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7
8
生皮生肉
大理生皮是云南白民族的一道传统菜肴。逢年过节或者日常 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
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 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直接做成一 道凉拌菜。两种吃法各有各的特色和口感。
9
10
三道茶
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三道。“三 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喝三道茶,当 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 一种祝愿。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 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荣列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5
16
17
18
白族特色舞蹈——霸王鞭
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 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波的诸 多特点,反应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
19
20
21
11
12
炖梅
• 炖梅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 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 温1月一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 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建筑格局来看,白族民居和中 国传统建筑一样,在平面布局 上简明。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 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连成庭 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 各种形式的建筑群。
功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 砖木结构的瓦房。 “排架”(以一排柱 子为主的屋架叫排架) 承重,四柱落地。左 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 护,前面及中央用木 料板为隔,山墙到顶, 屋面挑出,有防止邻 居火灾波及作用。
大理白族民居赏析
民居因为地域性和习俗性不 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 形成一种民居建筑文化。这 种民居建筑文化不仅反映历 史、宗教、风俗、地理,而 且还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 特征。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是 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建 筑瑰宝,其造型独特、格调素 雅、装饰精美,功能性和艺术 性高度统一,具有独特的文化 内涵、审美韵味和研究价值。
“三方一照壁”布局图
照
壁
• 照壁又称“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 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 要迎东建一照壁,让朝霞晨光首先照 在它的上面,给全家带来福气与吉祥。
白族人尤其注重人的精神,重视文化的修 养,不同的姓氏,照壁上会有不同的题字, 如同数十年的老店招牌,对于村民来说非 常熟悉。只要看到照壁上的字,村民就能 告诉你主人的姓氏,如“清白传家”为 姓,“琴鹤家声”为赵姓,“百忍家声” 为张 姓,“青莲遗风”为李姓,“水部家 声”为何姓,“工部家声”为杜姓等, “家声”即为族姓的威望名声。
六合同春式
• 较大的住宅由几个院落组成不同形状 的“重院”,但此类组群建筑因耗资 巨大而比较少。 • 其中,严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
严宅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滇西著名商号 “永昌祥”老板严氏的宅院,位于古镇中 心,是“一进四院”格局,又称“六合同 春”。前边两院为“三坊一照壁”式样, 后两院中,前院为“四合五天井”,后院 为“小四合院”。严宅共有大小房屋11 0多间,走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宫殿。 严宅的建筑为青石铺地,全砖木结构,画 栋雕梁,是典型的传统白族民居。
和拱一石塑 门 美重座屏、 观叠中、木 楼 大、角凸雕 装 方玲飞花、 饰 的挑檐砖彩 的 综剔、和云 种 合透花青、 类 艺、枋砖石 通 术雄精等刻 常 的浑巧,、 包 建稳、组大 括 筑重斗成理 泥 。
•
• 白族这种门楼,不仅造型富于我国传统的民 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的布局结构上也独具风 格。如在花坊、照壁、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均 雕有人物、花卉、山水和鸟兽,组成双凤朝 阳、二龙抢宝、百鸟朝凤等图案。门楼各部 位系用凿榫卯眼相接,一般不使用铁钉,却 又连接得十分牢固。花栉和斗拱.的布局与 安装,纵横交错,支承挑檐,结构精巧严谨, 造形简洁大方。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既均衡 对称又美观和谐的感觉。
四合五天井
院 落 一 角
• “四合五天井”也是白族民居的常见形式。 “四合五天井”是主房、对厅、两边厢房 围成四合大院。除大院外,四角筑有四个 小院,组成大小五个天井。大户人家的住 房一般都是这种形式。
• 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北京四合院 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 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依 山傍水。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 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 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 白族建筑的照壁比较高大,主房、厢房 和厅房一般是层高均等,不分主次,充 分起着互相屏障的作用,由于从房屋坐 向,平面组合到主面处理,都为避风步 步筑防,所以不为劲风所烦扰。
材
料
• 石材是白族民居中大量运用的建筑材料。 大理盛产石材,大理城因之也被称为石头 城。当地人说“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 会倒”,于是用石头建房子成了白族民居 独特的建筑风格。
传使不 统大仅 风理是 格也墙 保, 持石 了头 石资 板源 铺的 路丰 的盛 ,
农家石头屋
格
局
•大理白族的民居的建筑形式 大都为两层楼结构的“一正 两耳”、“两房一耳”、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 天井”、“六合同春”和 “走马转角楼”等类型的三 合院、四合院和重院,建筑 风格统一和谐,布局合理有 序。
朝 向
1、大理是个多风地区,每年出现大风 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在与自然作斗争 中,白族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常年多是偏西的风向,他们就将主房 的布局坐西向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面, 风从屋后吹来,自然不易进入室内。 2、“正房要靠山,才能坐得起人家”的 思想至今影响着一辈人。大理地处由北 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 子,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主房按 东西轴线布置房屋,重院则按照南北轴 线深入
能
在“排架”间和楼板 照面下面,前后均有 一根通穿的枋,当地 叫做“穿枋”,是白 族木工一项很出色的 创造。“穿枋”把整 所房子的“排架”联 成一个整体。与照面 枋、檐口挂枋和落地 枋相互作用之后,刚 度很大,具有很高的 抗震能力。
• • • • •
门楼 泥塑 木雕 石刻 古树
• 白族人对美的追求似乎都集中在了门楼上。 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 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他们用大理 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 檐,精心制作的屋脊、墙脊也做成翘角, 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就像振翅欲飞的样子, 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
一房两耳或两房一耳
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房两耳”或“两房 一耳”式。 “一房两耳”即是一幢三开间的 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 “两房一耳”式,互 相垂直的两幢瓦房,交叉处有一较小的耳房。
三方一照壁
• “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布局, “三方”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 侧的两幢配楼,共三幢房子; 一照壁就是指正房正 对面的一堵墙壁,四 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 正方形的院落。
粉墙画壁
•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民居装饰的一 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 缝,墙心粉白,檐口饰有色彩相间的 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成花鸟、 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 清新雅致的情趣。
泥
塑
白族泥塑塑型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照 壁两边多塑鱼,以示稳固。其中,严家民 居泥塑最具特色。如大门两侧的香柱插座 是白族传统泥塑图腾狮子,照壁中央镶有 大理石山水画,周围塑有传统民间传说 “渔樵耕读”,展示白族人民的勤劳和勇 敢,也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 原型。照壁两侧塑有“红梅报春”、“松 鹤延年”两幅大型泥塑图案,充分显示出 白族民间的高超的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