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探究.doc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e5bd7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a.png)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201X年至201X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未变。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成为了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希望从理论方面研究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国内对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研究分析状况来看,影响因素有:信息化、农村金融、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国内政策、农业进出口等。
李向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认为信息化对农业具有正向的影响,应该加强农业信息化普及教育,并建立农业信息化金融平台,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董鸿鹏则一辽宁省为例,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信息化的贡献进行量化,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资源。
而曾祯、杨帆等人通过构建层级模型和结构等价模型对我国的涉农信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整体围绕信息权利和行政权利较高节点呈中性化,而较低的节点信息化程度较低。
而万众、朱哲翼通过投入产出函数和拓模型展分析了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有地区差异。
田杰、陶建平采取了我国1883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处于倒U型左边,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的金融贷款数量和贷款配置效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
禹越军、王菁华运用RAV模型,用1978-201X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71759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1.png)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命脉,是我国经济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策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自然环境因素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分布不均匀。
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也存在着差异性。
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农业技术和人才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农业生产大多停留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人才队伍缺乏,农业科研机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市场需求和价格因素农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大,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贸易壁垒等因素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农业生产者缺乏市场信息和指导,导致生产过剩和价格波动。
4.政策因素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力,投入不足,扶持政策缺乏,农业金融体制落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5.农业生产结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着产业结构偏单一,经营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不高,劳动力剩余过剩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加强农业科研力量,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领军人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优化农产品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加强农业信息化和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4ae916a8114431b90dd856.png)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1990年至2008年的农业领域的相关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我国农业中资本投入、劳动力及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大小。
通过回归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养育着中国13亿人口。
有史以来,农业便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业的发展。
1956年农业哺育工业,进行大跃进、农村农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我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使得农业的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开始面向世界,农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正式拉开了帷幕。
马上面临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和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给无数的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成果。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只有弄清楚农业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大力发展、努力协调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和安全的供应,才能使我国的经济整体上进一步的发展,趋近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也有了巨大的增长。
一、经济原理分析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技术的进步。
其原型为y=ak?%zl ?%[,其中a为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参数,?%z、?%[表示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也表现了对产出的贡献率。
最早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认为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z+?%[=1,这表示没有技术进步的显著影响。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报酬一般都会变化。
对于n个要素的投入,相应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为多个要素的指数形式相乘。
本文中,我们为了研究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程度,选取了农业从业人口数,农业总耕地面积数,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6a67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8.png)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阶段,中国加入WTO也让中国农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面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旧有的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已经行不通,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利于有目的地对农业经济的主动因素进行改善和提高,让农业经济得到更好地进展。
一、投资(一)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投资对于经济的进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
从八十年月以来,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的形成,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农业经济上的投资资金的增加,这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进展,到了九十年月,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过剩、农夫收入提高缓慢等农业经济问题削减了农业投资,这直接造成了农业经济增幅的递减。
从这一改变中可以看到,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经济投资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效率。
[1](二)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对农业的投资来源广,数量大。
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9年包含国家内预算内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外资、农村自筹资金和融资等多种来源在内的对农业的投资资金就有56.48亿元,这些资金提高了农村集体基本建设水平。
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则将近百亿。
如今,政府对农业的主要的投资手段是通过银行的信贷的投入,近些年来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农业已经不能享有以前的优先性和低利率的优势,而且原有的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政策贷款也慢慢取消,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基本只剩下了用于农产品收购的资金和扶贫开发的资金。
银行的风险意识的强化也影响了对资金回报率较低的农业的投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也变的更加困难,农夫收入增长缓慢,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也会有所减弱。
对于外资部分,世界银行调高了硬贷款的利率,而且金融危机以后,外资金的流入量越来越少,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也让融资的可能化为泡沫。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492c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3.png)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种植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因素分析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种植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种植业的规模扩大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改进和科学管理,种植业能够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和发展水平。
种植业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积极影响。
农民是种植业的主要从业人员,种植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种植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民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生产率来提高收入。
种植业发展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种植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通过推动科学种植、优质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等措施,种植业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标准。
这对加强农产品竞争力,拓宽市场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出口也将得到促进,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第四,种植业发展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种植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种植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种植业的发展不仅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
种植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改善,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试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
![试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182ef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试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农业经济增长是指农业生产的增加,农业产品的销售和利润的增加,以及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
以下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的分析:一、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其质量和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增长。
发达国家拥有大量可耕地和良好的土地管理制度。
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和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
改进策略:1.加强土地资源调查和监管,防止非法占用、过度耕作和过度开采;2.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强化土地资源固定和生态保护;3.建立土地流转和土地证券市场,保障农民利益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极端气候条件可能导致农业灾害,影响农产品的供应量和价格。
1.加强气象预报和监测,合理调整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2.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3.推广耐旱、抗寒、抗病虫害等新品种,提高抗逆能力。
三、农业科技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
1.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新技术;3.加强科技示范与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农业生产者在供给和需求之间进行平衡。
目前,农业市场需求中存在着产销难的问题,农产品的供大于求,价格过低。
1.加强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发布,及时掌握市场需求;2.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附加值和品牌效应;3.建立市场定价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
总之,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cb2b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在逐渐壮大。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相关因素。
一、宏观因素分析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结构。
目前,农村产业仍然以农业为主导,而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也是宏观因素中的关键要素。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城市集中流动,而农村地区缺乏这些要素的支撑,导致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3.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是抓住市场机遇的重要手段。
二、微观因素分析1. 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农村市场的繁荣。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推动农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便捷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持。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随着科技进步的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农产品供给,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技术进步。
总结: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场需求变化、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等多个方面。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25c372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f.png)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摘要: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土地资源的优劣直接关系农作物的生长,是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要素的基础和前提。
在新时代农业发展时期,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高速增长。
从长期来说,为了确保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精准把握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1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回顾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专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的相关论著并不多见,只有数量有限的参考资料或文献。
而在关于农业产业或行业领域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更为少见。
在目前社会发展阶段,属于三大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地位越来越低,例如,在一些西方欧美国家,农业能给国家及社会带来的帮助或贡献程度越来越少,处在农村地区的人口也在逐渐变少,也有部分西方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工作做的很充足,农民在个人收入方面如得不到保障,还可以通过国家及社会获得有关补助或补贴,基本上帮助农民解决了增收问题。
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农业产业在目前的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中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即便在当前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在我国也仍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目前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我国仍处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关键进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并没有出现转移,我国还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将农业作为主要经济产业来抓。
例如,我国最近几年的三大产业GDP指标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最近几年三大产业GDP指标情况表(2019-2023)现如今,我国将金融领域中的一些优势资源分享给其他产业,使其可以得到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
将金融领域中的优质资源提供给其他产业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也不会对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不利影响,相反其他产业得到发展之后还会帮助农业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7342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3.png)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种植业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
种植业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良的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种植业的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浪费,严重影响农业产量和农业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对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手工劳动和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高效的农业机械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先进的种植技术能够提高作物的耐病虫害能力、增加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高效的农业机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市场需求对种植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促使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种植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均对种植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政府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土地利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都能够为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1e3a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b.png)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种植业是农业的核心部分,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种植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气候适宜对于种植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如果气候条件不好,例如干旱、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都会对种植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
气候因素是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土壤因素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优质的土壤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而土壤质量不好,缺乏养分或者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
土壤因素也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技术因素技术是推动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种植业的效益。
适当应用化肥、农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所以,技术因素也是影响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市场因素市场需求是推动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相应的农作物,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如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价格高,将会促使农民积极种植,从而带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反,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农产品价格低,将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
五、政策因素政策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出台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对种植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政策、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都会影响农民的种植行为和农业经济的增长。
如果政府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将会激励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从而促使农业经济增长。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ead7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5.png)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种植业是指农业中以种植作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部门或行业,它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分析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是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种植业通过引进高产优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改善灌溉设施等手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三是农作物结构的调整。
种植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的变化,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加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产品的种植比重。
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提升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第四,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之四是农业科技的创新。
种植业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支撑,才能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种植业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种植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农业科技的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第五,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五是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对种植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
政府还可以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作物品质的提高、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等方面。
通过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调整农作物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力度,可以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c44590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9.png)
N o n g y e j i n g j i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促进农业经济随之增长。
但在环境制约下,农业经济普遍存在增长缓慢的问题。
另外,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使得农村地区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就要全面掌握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优化和改革,从而在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国民经济稳定上涨。
一、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分析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大背景下,农业经济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
但是单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其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对农业生产模式作出了全新的调整,我国农业生产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分散型和中小规模型向着集约型、精确型方向转变,但由于受到传统小农思想和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在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模式的转变过程十分缓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由于受到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性的制约,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可依托的发展途径严重缺失。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对解决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有效支持,也存在很多利好的消息。
例如在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购置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资金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导农业产业由传统生产向着现代绿色安全生产转变,指导农民群众更加注重资源、物质、劳动力的科学投入,并将技术和人工有效结合,大大减轻人力劳作,以便形成更为强大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1、改善资源条件不足问题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等因素制约,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析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07f3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png)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利用可靠的数据来源和理论框架,我们对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业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可持续发展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经济增长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粮食安全:农业经济增长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防止粮食短缺和饥荒的发生。
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农业经济增长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农业经济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和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
此外,农产品的出口也可以带来贸易收入,改善贸易平衡。
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增长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护耕地。
同时,可持续农业实践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农业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减少农民迁徙到城市的压力,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1.农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陈旧的生产方式:许多农业地区仍然依赖传统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工具。
这导致了低效率、低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缺乏科学研究和创新投入: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投入相对较少。
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受到投资不足的限制,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应用。
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7152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3.png)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领域的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农业经济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农业经济增长步伐不符合现如今的农业生产模式。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转变,所以导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再加上耕地退化、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深入分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通过研究和调查相关资料,探究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对于稳定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经济较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持续且迅速增长的状态,其中,农业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与当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现如今的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粗放型逐渐转变成了集约型和精准型,但是一些传统观念和自然、科技等因素依然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速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缓慢,这主要是受生产技术、效率、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农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给予了农业生产大力支持,出台了有关的惠农及扶持政策,例如,农业器械购买、绿色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补贴,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前提。
广义的“三农”代表农村、农业以及从事农业的农民。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91dc3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f.png)
2018 年第 4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5财经◎农业经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周延文农业经济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可以有效保证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可以以此降低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下面,笔者将针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1.1 资金因素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近些年来,为了能够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对于资金的需求,我国的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支持我国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部门的拨款和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大。
随着我国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资金扶植政策也不具备优势,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增长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 消费因素消费是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的农村人口一直很多,这些农民的消费观念却还是比较老旧的,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与农村居民消费情况不同,随着我国的城镇居民自身的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对农业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1.3 出口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虽然不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但是对于这方面,各国在关税减让方面却采取着谨慎的态度。
在出口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纠纷问题也是比较多的,目前阶段,我国的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
对此,要及时地抓住机遇,积极地面对挑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1.4 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影响,其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提升农业行业的科技含量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也同样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2c05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b.png)
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探讨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旨在深入了解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而种植业是土地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
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的总量和质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种植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科学的施肥技术、合理的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经济的增长奠定基础。
二、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植业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创新。
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推广、新设施的应用等,都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植业通过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三、农业政策的支持与倾斜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与农业政策的支持与倾斜密切相关。
政府对种植业给予的支持与倾斜,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种植业的补贴、优惠政策、财政资金的投入等方式,为种植业提供有力支持,为农业经济的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四、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扩大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扩大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与扩大。
种植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增加对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的种植比例,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样一来,种植业可以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析.doc
![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cc404c64e87101f69e31956c.png)
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析一、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土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空闲土地,这些空闲土地影响到农业的总产值。
农业播种面积表明农业种植用地的总数量,包括没有利用的闲置土地,该影响因素表示土地资源的种植潜力大小。
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很大一部分。
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类型、组成结构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投入的数量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数量,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投资、贷款、农户自身三个方面。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依靠财政支出,对农业生产设施、技术更新的支出的费用。
贷款主要是应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贷款资金,农户的投入是指农户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对农业进行的投入。
国家政府补贴和惠农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农村种植土地的资金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等方面。
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
通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对于行业人才衡量标准难以把握,要实现定量分析人力资源水平非常困难。
通常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
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探究
【摘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大国。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问题,并且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先后制定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产生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的稳定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概述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1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享有率低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享有率不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土地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紧缺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于土地的重要性认识也就毋庸置疑了。
另外我国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就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和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面对土地人均享有率低的严峻问题,如何快速提高农业的产出值,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现步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
1.2自然环境差,山地分布多,平原分布少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优质的耕地相对来说却很有限。
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已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农用
耕地也在不断的减少流失,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2]。
1.3农产品的需求影响
农业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已是全球发展的趋势,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受市场需求和消费情况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农业产品的价格产生不小的影响。
比如,高品质的农产品市场在逐渐扩大,而中低消费的农产品相应的在减少。
这样的消费变化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变化缓慢的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经济构成了很大的制约。
1.4农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科技的发展通常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耕作,有利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农业的产出,在合理的区间上增加了大部分农民的收入。
其次,无土栽培与先进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真正做到了单位面积的“高产出”与“低投入”。
再加上农药与化肥的科学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第三,土地改良技术与科学垦荒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育种技术的发展,使单位产量大大增加,每667m2产量早已达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翻一番甚至是翻两番。
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为农业带来
的是土地资源更加合理科学的利用,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5国家战略层面政策的扶持不可忽视
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不可忽视的。
自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一家一户包产到户政策,到现在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政策的效果都是切实可见的。
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给予完善的政策保障,积极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3]。
2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现代化农业提倡的是大规模系统化、科学化种养殖,传统的小规模耕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正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过去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但是随着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落后的地区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其创新,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产出值。
另外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要做到同步进行,有效的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才能把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好处切实的做好,提升农业经济的水平[4]。
2.2带动和增加农产品消费升级
我国粮食单位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随着我国在国际化、现代化上的提升,粮食安全已经得到了比较大的改
善。
更多的人开始有能力,也有条件在农产品方面投入更多的消费。
高质高价的产品的销路越来越好。
在部分地区,开展绿色种植、无公害种植,提供高品质农产品,这部分农产品的利润率比普通农产品会高出很多,可以切实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
但是消费升级有利有弊,在有条件的地域开展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与挑战。
2.3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于农业经济的改革还是持观望态度。
农村基础教育制度的薄弱,农民农业科学知识的欠缺,这些都阻碍了农村科技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减缓了农业的发展。
2.4帮助农民克服不利影响因素,提高农业产出值
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不够便利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对于这样的地区多给予资金方面的帮助。
在农耕时节可以请农业专家到实地来考察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少走弯路,增加农业产出值[5]。
2.5政策方面的扶持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政策的支持,为了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比如农业税的减
免,并且在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中也都是处处提及到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改革,努力建设系农村。
由此可见,政策性的支持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王宁.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7,(03):32.
[2]张淑梅.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2):18.
[3]邓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方农村,2012,28(02):14-19.
[4]姚远.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4):256-257.
[5]栾炳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商,2015,(24):275-277.
作者:张艳芳;王洁琼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