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结构浅析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资本结构浅析

资本结构属于企业理财范畴。研究资本结构是分析财务风险、确定筹资策略、利用财务杠杆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风险丛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乃至经营管理者如何读识报表、分析报表,如何通过研究资本结构来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财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引导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良性循环,从根本上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态,正是本文的初衷。

一、资本结构的“横向联想”

资本结构指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除流动负债以外的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它是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本”,故又称为企业的“永久性筹资项丁。

资本结构与财务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但从严格定义讲又有所不同。财务结构指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乃至各构成项目分别占企业总资本的比重,其中当然包含着资本结构。实际上财务结构反映了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各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构成情况,而资本结构则是财务结构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是企业赖以进行长期投资、长期经营、长期运转的“资本”,因此它是研究财务结构的重点。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也不同。资产结构指企业用全部资本经营的各资产项目与企业总资产之比。它是企业经营策略的结果,而不像资本结构是筹资策略的结果。资产结构比值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到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遭受总体风险。例如,企业增大存货比重,固然既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又能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获取物价上涨利益,但它毕竟流动性差,变现慢,甚至积压日久,变成残次冷背者有之。又如企业放宽商业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额以实现销售利润的增长,但将会导致坏帐损失的增加。这种

应收帐款比重的增加,使企业经营风险下降,但又导致了违约风险-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只有在比较总体风险的大小中选择适中的资本结构,而不能脱离资本结构单纯分析资产结构。

资本结构、财务结构均与筹资结构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筹资结构决定着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同时它又受现存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的制约。例如,人们选择筹资结构的标准,一是综合加权资金成本低,二是资本组合风险小。要使综合加权资金成本降低,受负债的免税效应趋使,通过增加筹资中的负债比重就可达到。但资本组合中负债比重增大,又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因此会影响到负债筹资的效果。所以,要使企业的财务风险保持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企业在筹资中又不能使负债比重过大,而要和现存的资本结构结合起来, 达到一个适中的组合。

可见,资本结构涉及到企业筹资、经营、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是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检验企业

财务风险,进而涉及企业整体风险的重要依据,它是企业进行筹资决策的起点和归宿。

二、资本结构的“标准参照值”

(一)资本结构模型。在进一步研究确定资本结构标准参照值时,可以设

定一个定量分析模型,然后再结合相关因素的定性分析,找出其相对合理的区

间。其公式为:

负债总额期望权益资本收益率-期望收益率

权益资本总额期望收益率-负债资金成本率

(1)

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是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有无一个“标准参照

值”,是研究财务管理时人们长期关注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当企业的负债总额与净资产额(权益资本)相等时,企业就

具有足以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西方的财务书刊要求资本结构为 1 : 1,或资

产负债率为1 : 2,但实际操作及应用上往往很灵活。例如日本1965年以后规定准予发行转换公司债的基准之一是:企业担保基准、发行基准、自有资本按纯资产额的不同分别为40%、45%和52%; 1984年4月以后同等纯资产额下

降了5%。也就是说在有担保的情况下,公司负债在65%〜85%之间尚可发行债券,在无担保的情况下,公司负债在50%〜60%之间也可发行债券(见《企业债券评级》

P9-10表1—4,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7月版)。

根据对我国42个在深圳上市的股份公司负债比率调查,其中有15个负债率高于60%,占30%; 7个低于40%,占17%;其余20个在40% —60%之间,较为适中。高于60%的这15个公司在股市中并未因其负债率高表现不佳, 如振业、达声、招港、中浩等股票均很活跃;而低于40%的7个公司,并未因其自有资金比率咼而风险就一定很小,如天地、民源、武商、川天歌等,股票也不一定很活跃。可见财务风险和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等企业总体风险是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对某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查,各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差别较大,如

工业为73.12 %,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为29.33 %,交通、邮电通讯业为42.86 %,农、牧、渔、水利业为43.76 %,而金融、保险业仅为25%, 总平均为

70.72 %,这表明中国特色也反映在行业上。

我国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在1979年以前全部为国家拨入,只有少量借入资

金。但两次改革使国有企业的负债和权益含混不清。一是1979年基建投资实行了“拨改贷”,而且利率远远优于银行信贷资金,且允许税前还贷,还款期限很长,从而使这部分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关系很不明晰。严格地说,它应归属于国家所有(现行会计制度也如此规定)。但在贷款尚未还清之前,这部分

资金在企业仍以长期负债出现。二是1983年7月1日起将国拨定额流动资金全部改为向银行借入,使企业原来意义上的“自有资金”以流动负债形式出现。事实上,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是要长期占用的,把它作为流动负债处理,总是借新帐还旧帐,实际上是“长期负债”。以上两部分资金来源性质的变化, 扩大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特别是流动负债比率偏高,增加了其财务风险。至于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负债比率特别高,是基于历史原因,国家对这些国有企业过去一直拨款较少而多采用“以借转存”、“存贷合一”的核算办法,形成了这类企业负债比率较高。

因此笔者认为,研究一个适中的资本结构“标准参照值”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不能笼统地将负债率50%以上者视为高风险,将50%以下者视为低风险。各企业应结合行业特点,本企业历史水平,企业收支现状,营业周期以及特定时期宏观信贷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出本企业资本结构标准参照值的“弹性区间”,以便在此范围内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

三、资本结构的相对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