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ppt (中图版选修6)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23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31fa0c524de518974b7ddf.png)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 地区,由于过度樵 采破坏,造成沙丘 活化。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草场载畜 量降低
超载放牧
土地沙化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3)过度农垦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 地面积。出现农牧争地问题。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盐渍化 和沙化土地面积增大,程度加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改变种植业的主导地位,退耕还林还草
开发新能源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 善农村能源结构。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等。 ①“三北”防护林建设原因? ②“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保护中国生态环境起了什么作用?
“三北”防护林 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
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和建设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 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加强草场建设
实行油草、粮草、林草间作,达到良性循环。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2021/8/1August 1, 2021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草场载畜 量降低
超载放牧
土地沙化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3)过度农垦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 地面积。出现农牧争地问题。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盐渍化 和沙化土地面积增大,程度加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改变种植业的主导地位,退耕还林还草
开发新能源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 善农村能源结构。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等。 ①“三北”防护林建设原因? ②“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保护中国生态环境起了什么作用?
“三北”防护林 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
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和建设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 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加强草场建设
实行油草、粮草、林草间作,达到良性循环。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2021/8/1August 1, 2021
中图版地理选修6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18张PPT[可修改版ppt]
![中图版地理选修6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18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3f7d0348d7c1c708a145c4.png)
是什么?
变化:水域、固定沙丘在减少 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在增加,反映了荒漠化在加剧
那么原因呢?
浑善达克地理位置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 干旱多风
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
1、生态系统脆弱 地表植被缺乏
2、作物歉收、草地载畜量下降
3、土地贫瘠疏松
风蚀荒漠化
4、农田因蒸发 土地次生盐渍化
5、暴雨 植被破坏
石漠化
6、河流改道、泛滥及生物灾害相互叠 加的情况下为荒漠化发展提供条件
草地超载
践踏草地
土地板结
透水性差
肥力下降
草地退化
土地退化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大水 漫灌
上游过 度用水
浪费 严重
地下水 上升
供需 矛盾
次生盐 渍化
下游 缺水
河流 断流
风蚀 沙化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塔里木河下游枯萎的胡杨树
5、其他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特别是 采矿、城市化、工业化等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课本上的图片3-2-4 和3-2-5来感受一下荒漠化的景观
• 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的 不合理开采
1、过 垦 人口激增
粮食急需
随意开垦 林地草地
盐渍化 沙漠化
地表植 被破坏
过度农垦
2、过樵
获取生活能源(落后及交通不便地区)
滥砍乱伐
破坏植被(林草地)
3、过牧
土地沙化
自然原因植被破坏干旱多风5暴雨6河流改道泛滥及生物灾害相互叠加的情况下为荒漠化发展提供条件2作物歉收草地载畜量下降3土地贫瘠疏松风蚀荒漠化4农田因蒸发土地次生盐渍化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1生态系统脆弱地表植被缺乏气候异常324和325来感受一下荒漠化的景观人口激增粮食急需随意开垦林地草地地表植被破坏盐渍化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沙漠化过度农垦获取生活能源落后及交通不便地区破坏植被林草地草地超载践踏草地土地板结透水性差肥力下降草地退化滥砍乱伐土地沙化土地退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大水漫灌上游过度用水下游缺水河流断流浪费严重地下水上升供需矛盾次生盐风蚀沙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特别是采矿城市化工业化等植被破坏和加剧水资源的消耗荒漠化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 中图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437e6ff8ed630b1c58eeb56e.png)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 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荒漠化土地的 分布及成因。第(1)题,由图示沙漠化土地成因 构成图知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主要表现为沙丘入侵农田、草场)、东北(主要 表现为滥垦、滥伐森林)、华北(主要表现为水 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
目前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主体综 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 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主体农业综合利用 模式。 (2)立体农业的特点和作用。 立体农业的特点 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 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 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 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
(2)社会经济条件: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贫困, 技术落后,人们为了解决吃饭和能源问题, 往往出现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从而导致土地 荒漠化。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___立__体__生__态____农业。
(2)加强____草__场___建设。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 优化__林__业____结构。 (4)开发___新__能__源___。
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 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
例2 上世纪末,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 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 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 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 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 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的防治ppt优秀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817dfb453610661fd9f47c.png)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 的有效措施。人们将水分条件 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 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 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 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 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 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 方法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 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 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 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 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 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 格状的沙障。有何意义?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 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 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 沙植被存活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 草、造林等综合措施 治理,筑起了一道绿 色长城,不仅控制了 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 ,保证了包兰铁路的 畅通,也改善了生态 环境。如今的沙坡头 已是林草茂密、果树 成行之地。穿越沙区 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
行政范围: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 古大部分地区。
气候区: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干旱半干旱地区。
2.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东部为辽阔坦荡的高原,
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与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区地形
西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
盆地
东部 贺
高原
高,暖冬年份连续出现,近50~100年有明显的干旱化趋
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旱化趋势加快。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
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
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
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
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 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 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2019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20张PPT语文
![2019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20张PPT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1c0d2b55270722192ef753.png)
平铺式沙障
直立式沙障
多层直立式沙障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政府防治荒漠化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采取工程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移民 加大防治荒漠化宣传
当地公民个人应怎么做?
合理放牧,合理用水 严禁滥砍滥伐,确保植被覆盖率 转变思想观念,宜牧则牧
课后思考题
1、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 (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 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 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 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过度砍伐Fra bibliotek滥牧垦荒
植被破坏 水源减少
耕地扩大 用水增加
河流水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死亡
荒漠化土地扩大
活动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小组1,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官民,你认为政府 防治荒漠化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小组2,假设你是当地公民,你觉得防治荒漠化, 我们个人能做些什么?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建防护林带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沙障固沙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 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沙枣 胡杨
怪柳 主要治沙植物
沙障固沙: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 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
2、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 约束自己的行为?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西北地区 高原 盆地,山地 的自然地 理环境特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37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f256a1fe4733687f21aad9.png)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下午 6时24分21.8.118:24August 1,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6时24分 1秒18:24:011 August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6时24分1秒 下午6时 24分18:24:0121.8.1
高山环绕盆地
青藏高原隆起
降水较少
干 对水汽阻 旱
挡作用
(3)植被特征: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 (4) 以风力作用为主,平地多沙质沉积物 降水量逐渐减少
C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 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
归纳总结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西北 地 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 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大兴安岭 以西
行政区:新、宁、甘(或陇)、内蒙古 的大部分
(1)地形特征
东部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西部“三山夹两盆”
印度洋湿润气流
太平洋湿润气流
(2)气候特征 ——干旱
位置 地积广大
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 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 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 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 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 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 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 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 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 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658cadad02de80d5d84029.png)
第三章 生态(shēngtài)环境问题与生态(shēngtài)环 境保护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第一页,共27页。
第三章 生态(shēngtài)环境问题与生态(shēngtài) 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掌握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2.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 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干旱半干 旱的自然环境是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3.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趋利避害,为了 微点拨 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结合起来,多物种共存、 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 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4.沙尘暴和扬尘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 的驱动力;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A 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 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等原因导致沙漠 面积不断扩大,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 使植被破坏严重 (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 (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
第二页,共27页。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荒漠化的产生
【自主学习】
1.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人和类_(_r_é_n_lè_i)_活__动___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 的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___半__湿__润___地区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产生 (1)自然因素:___气__候__异__常___;干旱多风;暴雨;河流改道、河 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坏。 (2)人为因素:过度农垦;过度樵过采度;(g_u__ò_d_ù_)放__牧____;水资源的 不合理利用;其他人类活动。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第一页,共27页。
第三章 生态(shēngtài)环境问题与生态(shēngtài) 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掌握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2.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 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干旱半干 旱的自然环境是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3.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趋利避害,为了 微点拨 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结合起来,多物种共存、 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 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4.沙尘暴和扬尘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 的驱动力;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A 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 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等原因导致沙漠 面积不断扩大,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 使植被破坏严重 (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 (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
第二页,共27页。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荒漠化的产生
【自主学习】
1.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人和类_(_r_é_n_lè_i)_活__动___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 的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___半__湿__润___地区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产生 (1)自然因素:___气__候__异__常___;干旱多风;暴雨;河流改道、河 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坏。 (2)人为因素:过度农垦;过度樵过采度;(g_u__ò_d_ù_)放__牧____;水资源的 不合理利用;其他人类活动。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PPT课件(上课用)中图版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PPT课件(上课用)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41e3ea76a20029bd642dfc.png)
开发新能源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
能、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 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强化专练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 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 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 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沙尘暴袭击北京
特 大 沙
时间
20 世 纪
2000年 2001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尘 暴
次数
5
8 13 14 23 13 19
荒漠化
概成 危 防 念因 害 治
荒漠化
指包括气候 变异和人类 活动在内的 种种因素所 造成的主要 在干旱、半 干旱和半湿 润地区的土 地退化。
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D (3)D (4)中 游张掖地区人口激增;农业、工业的发展使得耗 水量大增;用水过度、不合理、不节约,中游的 过度用水使处于下游的额济纳旗草原缺水退化 (5)春 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很少,而气温渐暖,蒸 发渐大,缺乏植被的干旱沙地也已无雪覆盖;春 季冷锋活动很频繁Βιβλιοθήκη 多以西北风形式吹扬沙尘影 响到华北地区
草原退化 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 土地石漠化
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案例探讨
思考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 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河流多是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中图高中地理选修六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PPT
![中图高中地理选修六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5c79cd482fb4daa58d4bf0.png)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
。(2 分)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
有
、
。(2 分)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
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
、
、
。(4 分)
(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2 分)
【答案】
(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 易产生水土流失
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2分) (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2分)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型农业。(答对其中1项得2分),答对其中2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 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 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 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合理用水,节约用 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2)生态恢复与建设
加强草场建设;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 开发新能源;合理分配流域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等。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 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 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 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图示C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类型主要属于( ) A.沙漠化 BB.石漠化 C.土壤盐渍化D.三种类型都有 3.图示A、B两地区,都有的土地荒漠化类型是 A.沙漠化B.石漠化CC.土壤盐渍化 D.草原退化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4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300006bf84868762caaed5b5.png)
基础知识梳理
一、荒漠化的产生 1 . 荒 漠 化 的 含 义 : 荒 漠 化 指 包 括 _气__候__变__异___ 和_人__类__活__动__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发 生在_干__旱__、__半__干__旱__和_半__湿__润_地区的_土__地__退__化__。 2.荒漠化的产生 (1)自然因素: ①气__候__异__常__;②_干__旱_多__风___; ③暴雨;④河流改道,河水泛滥以及鼠类的破 坏。 (2)人为因素:①过度__农__垦__;②过度__樵__采__; ③过度__放__牧__;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其 他人类活动。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_立__体__生__态__农业。 (2)加强_草__场__建设。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 优化_林__业__结构。 (4)开发_新__能__源___。
核心要点突破
荒漠化及其危害和治理
1.荒漠化及其成因与危害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 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地表景观由森 林、草原、农业景观转化为荒漠景观的过 程。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 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 为荒漠化。
【思考向导】 “三北”地区,由于种种人为和 自然的原因,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从新疆一直延伸至黑龙江, 形成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 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三北”地区生态环境 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沙 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交错带 荒漠化的发展,会造成当地严重生态问题, 危及当地居民生活,甚至被迫迁移,并成为 首都北京的沙尘暴沙源地。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选修6 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PPT
![高中新中图版地理选修6 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2773437fd5360cba1adbbc.png)
栏目导航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 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 合理控制 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 立体生态 农业 ①生态农业以 生态学 理论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 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 优质和高效;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危害
能源缺乏地区:樵采植被作为燃 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
过度樵采 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 风沙侵蚀
栏目导航
2.何谓沙漠化?其与荒漠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的 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之一。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是沙 漠化的结果。
栏目导航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 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干旱 → 稀少 → 育差 →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栏目导航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②荒漠化地区今后应向 多层次 、 高质量 、 高效益的立体生态 农业方向发展; ③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 经济 发展 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 的发展。
栏目导航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2)加强草场建设 ①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油(菜)草间作、草田轮作、粮草间作、 林草间作等 草田合一 机制,通过畜粪还田和豆科牧草固氮,实现 “草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② 固定 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 ③对 掠夺 经营草场造成草场退化者要给予 处罚 。 ④还要加大退化草原的 恢复与重建 力度,如封育自然草场、 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草场、引洪淤灌等。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 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 合理控制 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 立体生态 农业 ①生态农业以 生态学 理论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 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 优质和高效;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危害
能源缺乏地区:樵采植被作为燃 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
过度樵采 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 风沙侵蚀
栏目导航
2.何谓沙漠化?其与荒漠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的 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之一。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是沙 漠化的结果。
栏目导航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 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干旱 → 稀少 → 育差 →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栏目导航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②荒漠化地区今后应向 多层次 、 高质量 、 高效益的立体生态 农业方向发展; ③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 经济 发展 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 的发展。
栏目导航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2)加强草场建设 ①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油(菜)草间作、草田轮作、粮草间作、 林草间作等 草田合一 机制,通过畜粪还田和豆科牧草固氮,实现 “草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② 固定 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 ③对 掠夺 经营草场造成草场退化者要给予 处罚 。 ④还要加大退化草原的 恢复与重建 力度,如封育自然草场、 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草场、引洪淤灌等。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55c0f2543323968011c92ba.png)
-20-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解析:该地近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防治措施主要是封沙育草、植树造 林。该地区生态恶化的根源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导致用水增加,以及不合 理灌溉和过度樵采引发生态恶化。应合理灌溉,节约用水。 答案:(1)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大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E、 A、 F、 B、D、 C (3)改善灌溉技术,做到有灌有排。防止土地盐渍化;推广节水农业,节约 用水。
-10-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1)“三过度” :
人为 因素 过度 樵采 过度 放牧 过度 开垦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 的主要手段;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节 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 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危害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 和抑制地表起沙的 植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1-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解析:该地近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防治措施主要是封沙育草、植树造 林。该地区生态恶化的根源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导致用水增加,以及不合 理灌溉和过度樵采引发生态恶化。应合理灌溉,节约用水。 答案:(1)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大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E、 A、 F、 B、D、 C (3)改善灌溉技术,做到有灌有排。防止土地盐渍化;推广节水农业,节约 用水。
-10-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探究一 探究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1)“三过度” :
人为 因素 过度 樵采 过度 放牧 过度 开垦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 的主要手段;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节 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 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危害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 和抑制地表起沙的 植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1-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 治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高中地理 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 选修6
![高中地理 3.2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 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effdebdc647d27284a735169.png)
地盐渍化,暴雨造成水蚀;另外古河改道、河水泛滥以及
鼠类的破坏与不利的气候条件叠加在一起,为荒漠化的发
生和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互动探究区
(3)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土地退化
①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大水漫灌使
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水资
本
课 源的短缺,同时还导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渍化。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9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2021/9/192021/9/192021/9/19
强劲的地区,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垦殖草原,过度放
本 牧,地表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是由于气候湿润,流
课
栏 水作用强烈,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垦殖草原,过度放牧,
目
开 关
破坏地表植被,土质疏松等引起的。
(2)分布上的差别:荒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
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92021/9/19Sunday, September 1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92021/9/192021/9/199/19/2021 5:29:16 PM
栏 目
因,其中又以社会经济活动为主,如人口激增、过度耕
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课本上的图片3-2-4 和3-2-5来感受一下荒漠化的景观
• 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的 不合理开采
1、过 垦 人口激增
粮食急需
随意开垦 林地草地
盐渍化 沙漠化
地表植 被破坏
过度农垦
2、过樵
获取生活能源(落后及交通不便地区)
滥砍乱伐
破坏植被(林草地)
3、过牧
土地沙化
植被破坏和加剧水资源的消耗
荒漠化
矿产开发
归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特别是 “三过”是荒漠化形成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课堂练习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 部。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 年降水量 B 海拔高度 C 荒漠化程度 D 人口密度 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 实行划区管理,不限定载畜量。 B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实施轮牧地
土地板结
透水性差
肥力下降
草地退化
土地退化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大水 漫灌
上游过 度用水
浪费 严重
地下水 上升
供需 矛盾
次生盐 渍化
下游 缺水
河流 断流
风蚀 沙化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塔里木河下游枯萎的胡杨树
5、其他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特别是 采矿、城市化、工业化等
是什么?
变化:水域、固定沙丘在减少 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在增加,反映了荒漠化在加剧
那么原因呢?
浑善达克地理位置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 干旱多风
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
1、生态系统脆弱 地表植被缺乏
2、作物歉收、草地载畜量下降
3、土地贫瘠疏松
风蚀荒漠化
4、农田因蒸发 土地次生盐渍化
5、暴雨 植被破坏
石漠化
6、河流改道、泛滥及生物灾害相互叠 加的情况下为荒漠化发展提供条件
荒漠化的产生
周兵华 制作
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 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在干旱、半干旱 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实质:土地退化(土壤水分和养水的丧 失导致的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原因:气候异常、人类活动 (由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 最终连在一起)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 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 之一
区别与联系:1、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 2、荒漠化是沙漠化的结果
荒漠化的来源形式:林地荒漠化 耕地荒漠化、草地荒漠化
荒漠化的表现: 石漠化、土地盐渍化、沙 漠化
探索
比较1989年与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包括流动、半
固定和固定沙丘)所占比重有什么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1/2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