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化工利用经济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化工利用经济性分析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2001年7月
天然气化工利用经济性分析*
刘志红王立生葛柏茹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摘要:在我们的研究报告《天然气化工利用技术经济分析》中,在分析当前天然气化工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推荐了适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天然气化工的四大类项目(不含化肥项目):天然气制合成油、制烯烃、制甲醇和二甲醚。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气制合成油、二甲醚、甲醇和烯烃在约定天然气价格和产品价格条件下的经济分析;针对中油股份公司天然气资源情况,企业地理位置、目标市场,初步提出了中油股份公司天然气化工利用的规划方案;并进行了天然气及石油价格变化与天然气化工利用的经济性研究。
1 天然气化工项目经济分析
此处进行经济分析的天然气化工项目有:低压法天然气制甲醇,Syntroleum技术天然气制合成油,MTO天然气制烯烃,日本NKK天然气制二甲醚。这些项目是中油股份公司天然气化工发展方面较有前景的几个大型项目,也是股份公司“轻变重”战略实施的基础。
各项目经济分析的基础数据如表1所示。
表1项目经济分析基础数据
成油项目投资参考了国外咨询公司做的关于西南地区利用Syntroleum公司
*本文研究成果摘自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000年研究报告《天然气化工利用技术经济分析》。该报告研究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立项、提供研究经费并直接指导下完成。
技术建设合成油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报告。二甲醚项目参考了日本NKK公司的技术报告和其编写的关于四川省天然气制二甲醚的研究成果报告。
1.1经济分析计算结果
基于约定原料及产品价格,各项目经济分析结果如下列表2~表5所示。其中天然气价格皆取为0.70元/m3,产品价格如表中所示。
表2甲醇项目经济分析结果
100×104t/a甲醇项目是可行的,在目前采用的产品价格和相同的天然气价格下,合成油项目的经济性最差。
1.2 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分析
以上面所讨论的四个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中,约定经济分析的基础数据中产品价格不变,并约定投资回报率都为12%,反推各项目所能承受的天然气价格,结果如表6。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以上各项目以天然气为原料时,若保证投资回报率为12%,则除了100×104t/a甲醇外,其余项目所要求的天然气的价格皆在0.7元/m3以下,最低为0.47元/m3。
表6各项目所能承受天然气价格
在上面所讨论的四个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中,如果约定经济分析的基础数据中天然气价格为0.7元/m3,并约定投资回报率为12%,则各项目所要求的产品价格如表7所示。
表7各项目所要求的产品价格
2 中油股份公司天然气化工利用规划设想
2.1 规划原则
由目前的天然气化工利用的技术和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大型的天然气化工利用的项目除了化肥之外,应为大甲醇、合成油、烯烃和二甲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化工利用的长远规划应针对这四类项目进行。
股份公司的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规划主要基于两点分析:其一,考虑资源与市场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其二,集中建设,形成规模。
2.2 规划项目布局
四大类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皆应布局在股份公司西南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因素:西南地区的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且天然气资源量丰富,在西南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具有资源优势;另外,西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上面四类天然气化工项目可分为两组:合成油和二甲醚为一组,属于生产燃料型产品的项目;大甲醇和烯烃为一组,以生产下游化工产品为主。合成油和二甲醚项目宜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川西北地区,把川西北地区发展为大型燃料型化工基地。大甲醇和烯烃项目宜建在重庆长江岸边,将西南地区发展为大型外向型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总之,以西南地区为主实现股份公司化工发展的“轻变重”战略。
甲醇项目和烯烃项目应于同一处建设。这两个项目可以合称为甲醇项目,因为MTO烯烃路线是以甲醇为原料。这两个项目于同一处建设,先建甲醇,后选择时机,扩建增加烯烃项目。此处项目,名为大甲醇项目,但实际直接流向市场的甲醇量并不大,大部分甲醇应加工为附加值高的产品,或有替代价值和更新换代性能的产品,或从长远考虑有发展前途的产品以后再流向市场。例如生产醋酸、碳酸二甲酯、有机硅、甲醛、聚碳酸酯、聚甲醛,双酚A,等等。
大甲醇项目建设地点应选择在重庆长江岸边。这一地区除了天然气原料资源丰富外,由于长江水运条件好,确定产品方案时可以利用这一因素,有些原料不一定自己配套,可以沿江从现有石油及化工厂外购解决,同时产品在沿江地区亦有广阔市场,并利用长江水道将产品运到华南地区、江浙、华中地区市场,也可以部分运到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地。
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油品需要从外部调入来满足需求。对于燃料型产品而言,西南地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合成油和二甲醚项目应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川西北地区进行建设,可以就地消化产品,同时也可辐射整个西南地区。
2.3 规划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上述规划项目中,燃料型产品主要产足于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外向型化工产品立足于全国市场,作为全国市场的一部分,其目标市场的定位
主要依赖于长江水运的有利条件,这一部分市场难于单独进行分析。此处只分析与合成油及二甲醚项目相关的西南地区的燃料市场需求情况。
四川盆地是一个贫油富气地区,年产原油仅15×104t~20×104t,且只有一家规模较小的炼油厂,其年处理能力为50×104t。每年四川省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口成品油达300×104t以上,其中柴油超过100×104t。紧邻四川的云贵两省贫油少气,两省所需的交通燃料油绝大部分靠外省运进。据调查,西南三省(包括重庆地区)1998年实际成品油年耗量为704.5×104t,其中柴油年耗量为242.4×104t。
二甲醚项目的近期市场需求立足于作民用燃料。
DME易压缩,贮存压力为1.35MPa,小于LPG的1.92MPa,因而可替代煤气、LPG作民用燃料。若DME单独用作燃料,其压力等级符合液化气的要求,可用现有的液化气罐集中统一罐装,灶具也可与液化气灶具通用。DME 本身含氧,燃烧充分,不析炭,无残液,燃烧尾气完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DME还可以以一定比例掺入城市煤气或天然气中作为调峰之用,并可改善煤气质量,提高热值。中国自1990年开始大量进口LPG,年进口量从1990年的11.7×104t增加到1998年的476.59×104t,年均增长率高达59%。由于中国陆上大型LPG冷冻库陆续建成投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LPG的进口量将持续大幅增长,若近十年LPG的进口增长率按10%计算,到2005年,中国的LPG进口量将达929×104t,到2010年,中国的LPG进口量将达1457×104t。如果DME的价格合适,仅取代进口LPG 一项,2005年中国就需燃料级DME1226×104t,2010年需1923×104t。同时,目前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重庆市作为民用燃料的LPG用量已达40万吨以上,且继续呈增长趋势。在紧邻云贵的四川建设DME装置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总之,燃料型产品在西南地区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2.4 规划地区项目经济分析
依据前文的规划设想,四大类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均在西南地区进行建设,对这些项目结合拟建地点进行经济分析,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