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促进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促进策略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最终
是需要通过教师一一这些直接活动于课程变革“前线”的人来实现的。这就是说,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教育行为的转变和调整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际过程和结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未来学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也就成为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地处边远地区的不起眼的农村,教育信息相对滞后,师资参差不一。面对着迅猛而来的变革,我们感到了现实的严峻,作为一所并非课改试点的普通学校,是等待观望甘于沉默还是挑战自我奋起直追,我们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们相信蜕变的过程固然痛苦,然而我们更憧憬化蝶后的欣喜。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健全管理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既然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育的一项重点工程,我们就应该形成一定的管理体制,做长远的打算和规划,不能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做口号来喊,一切落实在行动之中。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因人而异,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给教师一个合理的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第一、结合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由教师制定五年或十年专业发展规划,学校高度统一教师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形成学校远景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规划与学校的常规工作管理、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直接挂钩。
第二、针对教师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要素实现终身学习,有效发展的目标。绝大多数老年教师经验丰富,但观念落后,并常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把老年教师从经验型向学习型和研究型转变。而年轻教师知识全面、能力较强,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从能力型向专业型和研究型转变。
2、成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
学校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起到组织与引领的作用,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要有步骤、有计划、有目标。为了更有效实施该项工程,我们要成立领导小组,在有管理、有领导、有方向的思想下,全面开展工作,有力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3、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教书,还有育人之重任,忙于各项教学常规,忙于迎接各级各类的检查,忙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因此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严重,精神高度紧张,有的教师常常顾此失彼,甚至有的教师得不偿失。笔者认为学校应该给教师一个满意的答复,给教师一个合理的评价。首先评价要有激励性,是是非非均要从工作态度和思想道德出发,其次在看工
作业绩和工作能力,不能仅从工作业绩就草率地全面评价教师,力争在
评价上做到公正、公平、客观、合理。其次,评价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以促 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前提,可采取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学生和家长评价等方式发 现教师优点和闪光点。通过量化评估,给予教师最合理的评价。最后,评价要关 注教师工作的强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关注教师的幸福指数。注重评价目的、 评价方向、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结果以及评价效果等。
二、专业引领,深化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多年来形 成的教育定势束缚了教师们的思维与灵感, 只有彻底屏弃陈旧观念,教学才会焕 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进一步帮助教师确立新观念,教研组组织教师 们认真学习《2011新课程标准》,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我 校还积极为老师们提供了各种学习的机会: 聘请有关专家来园作讲座并参与教研 组互动课活动;合理输送教师参加各类外出进修和专业培训。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 习,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教师观;从确立正 确的教学观与儿童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入手,培养正 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有序组织,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从我校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认为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对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校的做法是:
一是注重研修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校本研修中要结合实际,满足学校 和教师的发展需求,切实开展有意义的、有实效的活动。即学校和教师缺什么就 研修什么,学校和教师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诸如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区级教学比 武,那么首先可以让部分骨干教师,进行切磋探究,然后再组织全体同学科的教 师一起听课、评课,最后通过骨干引领,让其他教师不断磨练。这样既能集众家 之智慧于一身,让教师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是强调研修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校本研修中地点、时间机动性较大, 不受工作限制。如果有问题,或者学校与教师有什么需求,可以暂定时间与地点。 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中,可以采取自主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以及论文 和案例、看光碟、几人为一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推门听课等形式进行。但在活 动中学校有记录,教师有笔记,在每个月或每学期进行量化评估。 。
三是校本研修要强化教师角色。教师在培训与学习中是“受训者” 本研修中应该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各显神通。 师“做中学” “学中做”,使教师在多种锻炼得以提高。
四是校本研修要落实教师的研究和修炼。 首先要依托教研组平台、 台,通过诱发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让教
师在教 研活动中磨练、提升。第一是,当前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科研意 识淡薄。我们要大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和 理论水平,来转变教师的观念。第二是,学校最核心的业务,教育最核心的环节 就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学校建设的重点工程。笔者认为提高教师 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还应先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入手。 第三是,注重研 修的形式多样化,研修的策略科学化。结合教师的需求,有序组织校本研修,促 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有一名50岁的男教师,常年任教中高年级数学。他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数
,而在校 引领教 备课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