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1现状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下面是我对网络对同升村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全国网吧数量不下于20万家(其中有一半左右为无证黑网吧),我国网民已突破337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年龄在35岁以下青少年占了网民总数79.95%,中小学生上网比例更是高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而同升村在市区,网吧多,青少年上网也很容易,去网吧时却经常会出现无空座位的情况,而上网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这足以说明同升村的青少年与网络走到了一起,成为网络一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在庞大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同升村的青少年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当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相冲突时,他们就会因为得不到成人社会的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
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同升村的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网络成瘾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同升村的许多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会越来越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许多目标、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此年龄阶段的人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模仿、爱冒险,他们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必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接受起来也特别快。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其识别能力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瑕瑜不分;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触犯刑律被捕后还天真地认为那样做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意识到会产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社会阅历浅,富于幻想,容易上当导致被教唆犯罪。
网络犯罪的虚无化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加。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犯罪者面对的只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些无生命的个体,无论是黑客行为还是网上诈骗、网上诽谤,实施犯罪的人眼前没有满怀愤怒和痛苦呻吟的受害者。这一切的表象极易导致青少年判断的偏差。在实施犯罪后,犯罪人的主观心理上往往没有罪恶感,极易在心理上自我宽恕,甚至还会产生成就感。
目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安全的立法欠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同升村的网吧林立,但管理松懈,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更是严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警察队伍也刚刚建立,其队伍建设和职能发挥亦要逐步进行。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无疑助长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快。
2对策
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宏观上加强网络安全设计、提高网络监管技术等对所有网络犯罪的措施外,还应特别针对同升村的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要抓好他们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
在犯罪预防的环节中,道德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它使人们从内心形成道德情感、信念和善恶是非观念,从而支配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动机,以此实现内在的自我结束。在无序的网上世界,网络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网络道德尤其必要。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加强同升村青少年的个人道德修养,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让同升村的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青少年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多案例反映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严重欠缺,因此,加强同升村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尤显重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建立起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律观念。要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尽管有别于传统的暴力犯罪,但其危害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的侵害,都是违反法律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
我们要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应建立和完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
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7年10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广泛性和犯罪主体低龄化等特殊性,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有关青少年网络的专项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同升村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加快我村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侦破,加大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执法力度。
公安、政法、文化、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净化网络空间,为同升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减少并防止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侵蚀。
要对“黑网吧”进行全面整顿,取缔侵害同升村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设立监督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新闻媒体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把网络道德纳入到社会道德体系中,并将职能部门管理和执法情况向社会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部门、团委等与同升村青少年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大力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创建活动,使网吧业走上更加规范的道路。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网吧经营者的素质。
要规范营业性网吧的经营行为,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必须不断提高同升村网吧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一方面,网吧管理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监督来加强经营者的素质。对违规经营的上网服务场所,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迫使其遵纪守法、正当经营。
3建立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环境,还需要从互联网站本身入手。网络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加大对不健康网站的治理整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在网上营造主流文化氛围。
各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在“政府上网工程”的基础上,加大青少年网站的建设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应组织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4重视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当前,将同升村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