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f(y) C代表消费 y代表收入 如果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则为:
c=a+by 4)普通消费曲线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最基本的心理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 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边际消费 倾向MPC有递减的趋势。
图2—2 消费曲线
2020年1月23日星期四
2.凯恩斯定律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
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 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 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 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原因:有大量闲置的资源
适用于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具有粘性。
当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想到的是调整产量,而 不是改变价格。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 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简单的经济关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简单的经济关系 1.两部门经济的假设 经济分析纳入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的
两部门经济社会中。不存在政府和外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 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投资是自发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13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 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 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根据定义有MPC= △C/ △y 或b= △C/ △y
当消费增量△C与收入增量△Y 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dc/dy MPC是消费曲线任意一点的斜率。 不论MPC是个常数还个变数都是大于0小于的正数。
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 GDP、NDP、NI和PI就都相等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 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 出。
均衡是一种不在变动的情况
产出=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
产出大于需求,厂商不愿出现存货增加, 减少生产
产出小于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 利润,增加生产
C=a+by
a是常数,必不可少的自发性消费。其 含义: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中相对稳定 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by是收入的引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 或家庭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b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作边际消费倾 向(MPC).
若已知a=300,b=0.75则C=300+0.75y
1000 1000 200 160
1200 1160 200 160
1400 1320 200 160
1600 1480 200 160
1800 1640 200 160
MPC
0.8 0.8 0.8 0.8 0.8
APC 1.05 1 0.97 0.94 0.93 0.91
APC大于MPC 从公式推导来看:
APC=c/y c=a+by
APC=a/y+b b就是MPC 由于a和y 都是正数,所以APC大于MPC 随着收入增加a/y值越来越小,说明APC逐
对于两部门经济,总需求只有居民消费和企 业投资构成
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 小写字母: y c i 表示计划产出、消费和投资(扣除价格变动) 大写字母与Y C I 表示已经发生的,没有扣除价格变动的 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
图2—12020年1月23日 Nhomakorabea期四7
三、投资等与储蓄 均衡时:E=y (这是条件,不是结果) E=c+i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上计划投资 y=c+s 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上计划储蓄 c+i =c+s i=s 意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 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 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 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
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 偏好、消费者对外来收入的预期、甚至消费 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
这就是说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其中就有 0.75用于增加消费,只要y已知,就可以算 出全部消费支出量。
图2—3 线性消费函数
C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C = a + bY
B
E
a
450 A
C=a+bY Y
MPC与APC的比较
假定消费函数C=200+0.8y
y
c △y △c
800 840
1 〉 MPC 〉 0
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根据定义有:APC=c/y
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着消费总量小于收 入总量(产生储蓄)
APC也可以等于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的收 入都用于消费
APC还可以大于1,意味着人们消费总量大 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MPC与APC MPC有递减的趋势,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 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即APC也有递 减趋势。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对应这点的边际 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射线的斜率, 都是这点的平均消费倾向。
APC 〉MPC
5)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 入水平。
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 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 系。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相对价格 影响不同,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是收入。
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表达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关系。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3)消费函数表达式:
是一个前提条件。 从实际情况来看:I=S 也是必然的结果
注意区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国民收入核算中 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含义不同。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与消费函数 2、储蓄与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一、消费与消费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