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混-2013.2.26-第一章绪论,高等混凝土,同济大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吕西林、蒋欢军、李培振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和本构关系(6学时)

第三章: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特性和分析(6学时)

第四章:混凝土构件斜截面特性和分析(6学时)

第五章:混凝土构件受扭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

第六章:粘结和锚固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

第七章:钢筋混凝土板的特性和分析(6学时)

第八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和分析(3学时)

第九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6学时)

第十章:混凝土结构抵抗地震、火灾等灾害的性能(6学时)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R. Park and T. Paule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John-Wiley & Sons, 1975. (或中译本: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庆大学出版社,1985)

派克, 根勃尔著, 黄国桢, 成源华译. 钢筋混凝土板.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2.

林同炎, Ned H. Burns著, 路湛沁, 黄棠, 马誉美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3.

江见鲸, 李杰, 金伟良主编.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顾祥林主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赵国藩主编.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c.)

James G. MacGregor, Reinforced Concrete --- Mechanics & Design, 2nd Edition, 1992, Prentice-hall •18 Chapters

•Basic theory and bending (5 chapters)

•Shear, torsion and anchorage (3 chapters) •Serviceability (1 chapter)

•Slabs: one-way and two-way (4 chapters) •Columns: combined axial load & bending, slender columns (2 chapters)

•Seismic design, footing & others (3 chapters)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学习内容的区别:

内容深化和扩展:机理---设计---问题与改进

基本构件 --- 结构体系

简单受力状态 --- 复杂受力状态,例如灾害作用等;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拓展,例如预应力材料,纤维增强材料等;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的介绍

各种学术观点和设计理论的介绍,不局限于理解和应用中国规范

学习方式:自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第一章绪论

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种类

定义: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工程结构。

种类: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子和水,有时还加入少量的各种添加剂,经过搅拌、注模、振捣、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人工混合材料,简称为砼(音tóng),各组成材料的成分、性质和相互比例,

以及制备和硬化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因素,都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素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抗拉强度却很低(一般仅为抗压强度的1/10左右),一般在以受压为主的结构构件中采用,如柱墩、基础墙等,或用于路面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利用钢筋抗拉,利用混凝土抗压,两种材料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在建筑结构、桥梁及其他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了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适合于大跨度结构、水工结构等。近20年来发展了配“纤维筋”(FRP筋)的混凝土结构。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优点:

✓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对抗震、抗爆有利;✓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

✓耐久性好,钢筋受混凝土保护不宜锈蚀,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增长会有所增长;

✓耐火性好,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钢筋因有混凝土包裹耐火性增强;

✓工程造价低,混凝土原材料易于就地取材,用钢量小。

缺点:

✓自重大,对于建造大跨结构和抗震结构不利;

✓抗裂性差,开裂过早,在防渗、防漏结构中的应用有一定限制;

✓施工较复杂,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工序多,工期长;

✓补强修复有一定难度,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

✓隔热隔声性能较差

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共同工作的原因: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二者在荷载作用下能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混凝土和钢筋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混凝土为1.0~1.5X10-5,钢筋为1.2X10-5,避免温度变化时产生

过大的相对变形而破坏二者间的粘结力;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混凝土包裹在钢筋外部,使钢筋免于过早腐蚀或高温软化。

1.3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

1.3.1 混凝土结构的诞生

✓1824年,英国人Joseph Aspdin发明了波特兰水泥;

✓1854年,法国人Joseph Louis Lambot将铁丝网放入混凝土中制成了小船,并于第二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标志着混凝土结构的诞生;

✓1867年,法国人Joseph Monier取得了用格子状配筋制作桥面板的专利,RC工艺迅速地向前发展,1867这一年,是全世界公认为最早的RC桥梁建设的一年。

✓1872年,在美国纽约第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