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物语文学“物语文学”的鼻祖是《竹取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
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又译作《螟蛉日记》)开女性日记之先。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是随笔文学的代表作,与《源氏物语》并称为平安文学双璧。物语文学的高峰和古典文学的典范代表;日本古典美学的百科全书,对后世日本文学艺术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2佛教文学“佛教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受到佛教影响、包含佛教义理的文学创作;狭义则专指那些富于文学性的佛教典籍及其演义。我们一般指的是后者——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最高本质)高深莫测,必须借助“艺教”(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加以说明,于是佛经中便常常借用一些民间故事说明和比喻一个深刻的教义或原理,这部分佛经及其演义便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经文学。文学价值最高的是《佛本生经》。
3东方三大文学圈中古东方是指中古时期在东方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的三个相对独立和互相区别的文学区域范围,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地区;以阿拉伯帝国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地区。若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就叫“东方三大文化圈”;从文学方面出发,就叫“东方三大文学圈”。三大文化圈和文学圈的形成,促进了东方文学的发展,扩大了东方文学的地域,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作品。
4私小说私小说:近代日本受法国自然主义文艺理论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小说类型,又称“自我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着重描写主人公的身边琐事和被压抑的性心理,倡导自我暴露和自我忏悔。田山花袋的《棉被》为其代表。
5印度两大史诗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的核心故事,大约形成于印度氏族社会后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是无数诗人、学者、歌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集体创作的成果。两大史诗的主题倾向是颂扬英雄主义;歌颂了光明、正义、善良必将战胜黑暗、邪恶和残暴。
6浮世草子浮世草子(通俗艳情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作繁荣。分别代表三种文学样式成就的“江户三杰”:松尾芭蕉(俳句集《俳谐七部集》,
诗句举例);井原西鹤(《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近松门左卫门(《曾根崎情死》和《天网岛情死》)。“浮世”,原是佛教用语,指现世人生如飘在空中的灰尘一样不真实,后来经过日本文化的演化,又具有了“艳情”、“好色”的含义;“草子”又写作“草纸”,日语词汇,意即“装订成册的书籍”或“带插图的小说”;后来“浮世草子”或“浮世草纸”就专指“通俗艳情小说”。是一种以反映市民情趣和享乐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通俗小说,反映了未参政的町人阶层的生活。中古日本井原西鹤创作的小说即属于此。
7吠陀文学“吠陀文学”——“吠陀”原意“知识”“学问”,后来演变为“经
典”“圣经”之意。“吠陀文学”是指以“吠陀”命名的民间集体创作的四大诗歌总集:《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其中最古老、成就最高的诗集《梨俱吠陀》。
8纪伯伦风格 p126 p138 浓郁的感情、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多彩的象征,是“纪伯伦风格”的集中体现通过智者亚墨斯达法之口,对“生和死之间的一切” 问题抒发了见解,涉及爱与美、生与死、善与恶、罪与罚、理性与热情、婚姻与友谊、欢乐与痛苦、法律与自由等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凝结着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哲理思考
9悬诗所谓“悬诗”,原文音读为“穆阿葛来特”。阿拉伯人特别推崇诗人,每年都在麦加附近的绿洲举行诗歌比赛。参加赛诗会的诗歌,由公认的著名诗人仲裁,评选出优胜的作品,然后用金水将它们书写并悬挂在麦加的克尔白天房的帷幕上,故称“悬诗”或“金诗”。
10框架式结构p64-p65
二、1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意义p9-p10
2《旧约》的地位和影响p24-p29
3《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p44-p45
4《亡灵书》的思想艺术价值 p7
思想艺术价值:
1、是古埃及的一部小型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古埃及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2、从哲学的角度触及了生死母题。是一种让死者复生,顺利进入到下一个世界的幻想,是对生命问题的大胆探索和哲理思考,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渴求。
3、内容涉及广泛,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4、和世界上性质类似的作品,具有平行研究的意义。
5《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点p62
(1)丰富大胆的想象和曲折生动的情节。
(2)连环包孕式艺术结构。
(3)刻画人物的对比手法。
(4)诗文相间的文体特点。
6光源氏的人物形象p80 p73光源氏身上美好与丑恶同时并存的矛盾性,是作家的
理想追求与当时腐朽现实的共同体现。
7《吉檀迦利》的主题思想p111-p116
8《约伯记》的主题p14 p15 p23
9《拜鲁集》的思想内容p84-p89
10《原谅我的爱情吧》为例,谈泰戈尔的艺术创作p105 p119
11《竹林中》为例谈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理解
新思潮派代表芥川龙之介芥川文学的基本主题是对利己主义(人性丑恶)的理性剖析和思考。总体特点是:构思奇特、寓意深刻、风格诡谲。有“鬼才”和“短篇小说巨擘”的称号。新思潮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是日本近代一个文学流派。该派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的理想主义,因而注重用虚构的形式、多样的题材和纯熟的技巧,客观冷静地描写现实,理智地剖析现实,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代表作家有菊池宽和芥川龙之介。
12川端康成小说悲美风格的理解p157
1、生活道路不幸的童年和“孤儿根性”的形成。青年时期失恋的打击和虚无思想的产生。战后的现实与作家的绝望、颓废情绪的增长。自杀的悲剧。
2、文学创作早期创作:主要表现孤儿的悲哀感受,描写下层少女的不幸遭遇。成名作
《伊豆的舞女》。中期创作:描写下层妇女的不幸命运,同时流露出浓重的虚无思想和幻灭情绪。艺术上开拓了东西方文学相结合的文学新路。《雪国》是代表。后期创作:虽有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作品《古都》,
但主要是描写变态性爱、感官刺激和颓废情趣的作品,如《千鹤》、《山音》、《睡美人》
孤独孤儿根性
爱很少涉及社会题材,在自己构筑的感情世界里体味并理解两性为人处世以及相互间的挣扎、努力、美丽、徒劳和悲哀。
美情感体验、话语方式、表达角度
悲哀日本传统审美基调,生活经历
虚无佛教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