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牧医062班
学号200601013206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姓名石培宇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吉俊玲职称副教授
日期2009-6-10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石培宇
【摘要】猪大肠杆菌病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肠炎、肠毒症等多种症状。由于猪的生长日龄以及病原菌的血清型的差异,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本文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具肠杆菌做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在养猪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肠杆菌;猪;诊断;预防
前言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在各地呈上升趋势,以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仔猪存活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早确诊本病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病原
大肠杆菌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治病性菌株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一般有数根鞭毛,常为无荚膜的、两端钝圆的短猪的侵害较严重,常引起严重的腹泻与败血症,是致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腹泻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菌杆菌。对仔。按发病日龄和临床特征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min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
2、流行病学特点
2.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多见,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病死率几乎100%。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轻。这是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在新建的猪场,本病的危害严重,之后发病逐渐减轻也就是这个原因。新生24h内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在梅雨季节也有生后12h发病的。头胎母猪产的仔猪最易发生本病,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减少。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
由粪便排出大量病原性大肠杆菌,污染母猪乳头和体表皮肤,仔猪吮乳或舔舐母猪皮肤时被感染,感染仔猪和母猪的粪便污染猪床、饲料、用具和饮水。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猪群一旦发病,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发,1月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本病发病率约50%,而病死率较低。本病主要由内源性感染引起的,其诱发原因主要有猪舍卫生条件差、阴冷潮湿、气候骤变、母猪的乳汁不足或过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生后,其余的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
2.3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常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尤以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多见,育肥猪和10日龄以下仔猪很少见。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本病的发生与饲喂方法的改变、饲料单一、气候骤变等因素有关。一般发病率10%~35%,病死率90%以上。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3、临床症状
3.1仔猪黄痢
潜伏期短,一般在24h左右,长的也仅有1-3天,个别病例到7日龄左右发病。窝内发生第一头病猪,一二天内同窝猪相继发病。最初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泻1次。病猪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
3.2仔猪白痢
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病猪腹泻,排出白、灰白以至黄色粥状有特殊腥臭的粪便。同时,病猪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可见吐奶。除少数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易死亡外,一般病猪病情较轻,易自愈,但多反复而形成僵猪。病理剖检无特异性变化,一般表现消瘦和脱水等外观变化。。3.3仔猪水肿病
3.3.1最急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