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1. 引言

工艺规程是指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要求。工艺规程的制订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本文将介绍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帮助企业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

2. 原则一:科学性

工艺规程的制订应基于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验证。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和实践检验的工艺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充分考虑相关专家意见,并进行充分试验。

3. 原则二:系统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并且各个环节之间需要有紧密的衔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同时,还要考虑到工艺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难度,确保员工能够顺利执行。

4. 原则三:一致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统一的,即在同一生产线上相同产品的制造过程应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不统一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5. 原则四:灵活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工艺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并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同时,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原则五:可追溯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即能够根据产品的批次或生产日期追溯到每个环节的操作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追溯。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记录方式,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相关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和使用。

7. 结论

工艺规程制订是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性、系统性、一致性、灵活性和可追溯性是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企业才能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工作。同时,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规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3.1概述 3.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三不变,一连续”。工人(操作者)、工作地(机床)和工件(加工对象)三个要素中任一要素的变更即构成新的工序;连续是指工序内对一个工件的加工内容必须连续完成,否则即构成另一工序。例如图3.1所示的阶梯轴,当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3.1所示。当中批生产时,其工序划分如表3.2所示。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图3.1 阶梯轴简图 表3.1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单件小批生产) 表3.2 阶梯轴加工工艺(中批生产) 2.安装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的位置(定位),然后再予以

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只装夹一次,也可能装夹几次,例如表3.2中,工序30中一次安装即可加工出键槽,而工序20中,为了车出全部外圆至少需要两次安装。安装次数多,既增加安装误差又增加装夹辅助时间。故加工中应尽可能减少安装次数。

3.工位为减少工序中的装夹次数,常常采用各种移动或转动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可先后在机床上占有不同的位置进行连续加工。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如图3.2所示,在三轴钻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在一次安装中可连续完成每个工件的装卸、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的加工。 采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图3.2 多工位加工 工位Ⅰ—装卸工件工位Ⅱ—钻孔工位Ⅲ—扩孔工位Ⅳ—铰孔 4.工步与走刀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比较复杂的工序,更好地组织生产和计算工时,工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工步。工步是指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联接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一个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工步。例如表3.2中,工序20包括车各外圆表面、车槽及倒角等较多工步,而工序30只包括铣键槽一个工步。 构成工步的任一因素(加工表面和刀具)改变后,则构成另一个工步。但是,对于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通常算作一个工步。如图3.3所示,用一把钻头连续钻削四个φ15的孔,可写成一个工步——钻4-φ15孔。

工艺操作规程编写标准

工艺操作规程编写标准 工艺操作规程编写标准是为了确保工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编写目的和原则 1.1 编写目的 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写旨在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操作,明确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1.2 编写原则 (1) 合理性原则:工艺操作规程应基于科学合理的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符合工艺技术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要求。 (2) 可操作性原则:工艺操作规程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能够被操作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 (3) 安全性原则:工艺操作规程应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因素,明确安全操作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 (4) 更新性原则:工艺操作规程应根据生产技术和工艺要求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和修订。 二、编写内容和格式 2.1 编写内容 (1) 工艺操作规程的名称和编号。

(2) 生产工序和操作环节的描述,包括所需原材料、工具设备和环境条件等。 (3) 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等。 (4) 操作人员的要求,包括岗位职责、岗位培训和操作技能等。 (5) 安全操作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个体防护、设备安全和物料储存等。 (6) 工艺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2 编写格式 (1) 标题:工艺操作规程的标题应准确简明,能够反映规程的内容和范围。 (2) 目录:按照规程的章节组织,列出各个章节的标题和页码。 (3) 章节:分章节进行编写,各个章节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符,便于阅读和查找。 (4) 内容:规程的内容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一步一步详细描述操作过程和要求。 (5) 附录:可以附加一些相关的标准、图纸和操作记录表等,以便于读者参考和使用。 三、编写流程和审核 3.1 编写流程 (1) 确定编写范围和目标,明确编写要求和时间安排。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1. 引言 工艺规程是指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要求。工艺规程的制订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本文将介绍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帮助企业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 2. 原则一:科学性 工艺规程的制订应基于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验证。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和实践检验的工艺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充分考虑相关专家意见,并进行充分试验。 3. 原则二:系统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并且各个环节之间需要有紧密的衔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同时,还要考虑到工艺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难度,确保员工能够顺利执行。 4. 原则三:一致性 工艺规程应该是统一的,即在同一生产线上相同产品的制造过程应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不统一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5. 原则四:灵活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工艺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并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同时,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原则五:可追溯性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即能够根据产品的批次或生产日期追溯到每个环节的操作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追溯。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记录方式,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相关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和使用。 7. 结论 工艺规程制订是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性、系统性、一致性、灵活性和可追溯性是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企业才能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工艺规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工作。同时,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改进工艺规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试述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试述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一、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 定出来的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文件。它是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为生产提供指导 工艺规程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实施的依据。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明确每个操作步骤、所需原材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从而为生 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保证产品质量 工艺规程中包含了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检验、半成品 检验和成品检验等。通过执行工艺规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保证 产品质量。 3.提高生产效率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规程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现象,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高效率。 4.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流程和控制原材料等方面来降低成本。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工艺规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系统性原则 制定工艺规程需要考虑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

作用。只有将整个生产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 分析,才能制定出完整、合理的工艺规程。 3.实用性原则 工艺规程必须具有实用性。它应该是可操作、可行的,并且可以在实 际生产中得到有效执行。只有具备实用性,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和约 束作用。 4.经济性原则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 也要考虑到产品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因素,以综合效益为出发点制定出 经济合理的工艺规程。 5.灵活性原则 工艺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考虑到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在执 行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产品的制造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下是编制工艺规程的五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工艺规程要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确保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如产品设计要求、材料特性、加工能力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实验验证,以确保规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流程是科学可靠的。 二、规范性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产品的制造过程,因此规范性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工艺规程应明确制定出产品的工艺参数、加工工序、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要求、质量检测方法等内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生产。工艺规程还应注意规范的语言描述和排版格式,以提高可读性和操作性。 三、可操作性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环境,并针对其技能水平和经验程度进行规程的编写。规程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和主观的语言描述,而是采用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操作指导。规程还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和劳动保护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灵活性原则: 由于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艺规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编制规程时,应注重规程的适应性和更新性,以便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相适应。规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流程应尽量灵活调整,以适应实际生产情况的变动。同时,规程的修订和更新也是必要的,以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五、可追溯性原则: 工艺规程应具备可追溯性,即能够追溯到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记录。规程中应明确记录工艺参数的设置、操作人员的姓名和日期等信息,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进行溯源和分析。规程还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规程和相关记录的保存和检索,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持续改进。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编制的工艺规程能够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科学、规范、可操作、灵活和可追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编制工艺规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并且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操作人员的密切合作,以达到最佳的制定效果。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方法。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即依据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理论和实验数据,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每个环节的技术参数和操作要求。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可行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即考虑到设备条件、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工艺流程顺畅、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工艺规程才能被广泛应用。 三、经济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 可能地降低成本。这需要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等手段来达到目标。 四、可靠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可靠性原则,即在各个环节中采取可靠的控制 措施,保证每个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只有建立在可靠基础之 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灵活性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灵活性原则,即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情况进行调整。这需要制订工艺规程时考虑 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需求。 六、标准化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标准化原则,即在各个环节中采用统一的标准 和操作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只有建立在标准化基 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实现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七、安全可靠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安全可靠原则,即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只有建立在安全可靠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环保节能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必须遵循环保节能原则,即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只有建立在环保节能基础之上的工艺规程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以上是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按照这些原则制定出来的工艺规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一、工艺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工艺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工艺标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错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工艺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制定的工艺标准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统一性原则:工艺标准应具有统一性,确保不同生产线、不同班次之间的生产过程一致。 3.可操作性原则:工艺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生产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 4.持续改进原则:工艺标准应不断完善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变化。 三、工艺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1.生产工艺标准:制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要求。

例如,在生产某种电子产品时,要求原材料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 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加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2.设备操作标准:制定设备的操作规范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例如,在使用某种机械设备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 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例如,在生产某种食品时,要求每批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4.安全环保标准: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员工 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例如,在生产某种化学产品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四、工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1.制定工艺标准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工艺标准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确定需 要制定的具体标准。 2.调研和分析:调研相关行业的工艺标准,分析企业现有的工艺流程和标准,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制定工艺标准: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工艺标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装配工艺的制订.

装配工艺的制订 一、装配工作的内容 1. 清洗 2. 连接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销连接和键连接等;不可拆卸连接,如铆接、焊接和过盈连接等。 3. 校正与调整 4. 配作 5. 平衡对于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械,为防止回转件质量分布不均,产生振动,须进行平衡。平衡的方法有静平衡和动平衡。 6. 检验产品装配后必须按规定的性能指标逐项检验,并进行试运转,全部合格后才可出厂。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装配工艺规程就是以文件的形式将装配内容、顺序、检验等规定下来,指导装配工作及处理装配工作中所发生问题的纲领文件。 (一)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1. 确保产品质量 2. 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 3. 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主要考虑要减少装配的投资,合理选用装配流水线或自动线,尽量减少车间的生产面积等。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 研究产品装配图和验收技术要求 通过分析产品的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以明确产品的性能、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审查产品的装配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明确装配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2. 确定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 固定式装配是将产品或部件固定在一个工作地上进行,产品的位置不变,装配过程中所需的零、部件都汇集在固定场地的周围。工人进行专业分工,按装配顺序进行装配,这种方式用于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 移动式装配是将产品置于装配线上,称移动式流水装配。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移动使其顺序经过各装配工位以完成全部装配工作。连续移动即装配线连续缓慢移动,工人在装配时一面装配一面随装配线走动,装配完毕后再回到原位;间歇移动即在装配时装配线不动,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装配完后,产品(半成品)被输送到下一工位。移动式装配一般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对于大批大量的定型产品还可采用自动装配线进行装配。 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机器中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称装配单元。任何机器都可以分为若干个装配单元,如合件、组件、部件。划分装配单元是为了便于组织平行流水装配,缩短装配周期。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1.正确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准确地反映出制造产品所需的加工工 艺和要求,确保规程内容与实际加工操作相符。规程应详细描述每个工序 的操作方法、工装夹具的选择和使用、加工参数的设置等,以保证产品加 工过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规范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 业内部标准来编写。规程内容应符合工艺流程、工序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标 准等相关规定,做到规程所述的方法、要求和控制点是可量化、可检测和 可验证的。 3.可操作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易于理解和操作。规程应用简洁的 语言表达,并提供清晰、简明的示意图、表格和流程图等辅助说明,方便 操作人员理解和执行。此外,规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实用的提示和注意事项,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掌握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4.安全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注重操作的安全性。规程应对操作中 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 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规程中应明确规定操作人员应遵守的安全规范和 操作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 5.经济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注重经济效益。规程应综合考虑材料 成本、加工周期、设备利用率、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加 工效果和经济效益。在编写规程时,可以采用有效的工艺组合、优化的工 艺参数和合理的物料利用方案,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6.可追溯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具备可追溯性,即规程编写过程中 涉及的数据、参数和依据等应有相应的记录和备查。这样可以在需要时对

规程进行追溯和审查,确保规程的可靠性和合规性。同时,规程还应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并建立相应的变更管理制度。 7.可持续性原则:加工工艺规程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规程应考虑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资源的浪费。在编写规程时,可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循环利用原料和节能减排措施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的遵循可以保证规程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和编写加工工艺规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上述设计原则,并不断优化和改进规程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需求。

工艺规程的编制原则

工艺规程编制原则 共页 (含封皮) 编制: 校对: 审核: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工艺 (1) 3.2 工艺过程 (1) 3.3 工艺路线 (1) 3.4 工艺规程 (1) 3.5 工艺规范 (1) 3.6 工艺参数 (1) 3.7 工艺装备 (1) 3.8 专用工艺装备 (2) 3.9 通用工艺装备 (2) 3.10 标准工艺装备 (2) 4 编制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3) 5 编制工艺规程的要 (3) 6 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规定 (2) 6.1 工艺规程图表式样 (2) 6.2 字体 (3) 6.3 技术条件、形位公差的标注 (3) 6.4 术语 (3) 6.5 工序的编号 (3) 6.6 工序图表栏目内容书写及图形编 (3) 6.7 简易工艺规程工序图表的使用 (4) 6.8 临时工艺规程的使用规则及编制依据 (4) 6.9 工艺卡片编制要求、图表样式的选用和填写与使用 (4) 6.10 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5) 7 工序图表中工装栏及工装统计表的填写 (5)

8 毛料图表及集件(配套)图标 (6) 9 工艺图样的绘制及有关标注的规定 (6) 9.1 工艺图样的绘制 (6) 9.2 加工面、定位基准、夹紧面的标注 (6) 9.3 锐边打磨或保留锐边的标注 (7) 9.4 标印要求 (7) 10 工序加工质量控制的规定 (7) 10.1 标工人印记 (7) 10.2 转接圆角标注和检验 (7) 10.3 倒角的标注和检验 (7) 10.4 位置度公差的标注和检查 (7) 11 封面的填写 (8) 12 工艺程序图表的填写 (8) 13 工序图表中各栏目的填写 (8) 13.1 基准栏的填写 (8) 13.2 工序图表工作内容很栏的填写 (8) 13.3 工序名称的标注 (9) 13.4 工序图表中技术条件的填写 (9) 13.5 工序图表中“附注”的填写 (9) 13.6 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填写 (9) 13.7 焊接工序图表中“焊接表面准备”栏的填写 (9) 13.8 工序图表中会签位置的确定 (10) 13.9 设备栏填写的规定 (10) 14 热、表工序及无损检测填写的规定 (10) 15 装配工艺规程“外部检验”及工序图表中其他有关工序内容的安排规定10 16 检验图表的填写规定 (10) 16.1 中间检验图表 (10) 16.2 最终检验图表 (10) 17 工艺规程的会签 (11) 18 工艺规程的审批程序 (12) 19 “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标注的规定 (12)

工艺技术规程强调的内容

工艺技术规程强调的内容 工艺技术规程是指对某个工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要求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描述和规定,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下是一篇工艺技术规程强调的内容: 1. 总则:强调规程的适用范围、目的和原则。明确规定该规程适用于哪个工艺过程以及所涉及的产品范围,同时阐述该规程的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和客户期望。规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2. 材料要求:明确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要求等。包括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强调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审核要求。 3. 设备要求:说明所需设备的种类、规格、性能要求等。包括设备的安装要求、操作要求、维护要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求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4. 工艺流程:详细描述工艺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操作要求、时间控制、操作顺序等。强调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规程中还要强调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 5. 质量控制: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求。包括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要求、检测仪器的选择和管理要求、检验记录的保存要求等。强调质量控制部门的责任和权力,规定必要的质量控制活动,如抽样检验、测试方法等。

6. 安全生产:强调工艺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品的安全管理要求等。规程要求工艺过程中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7. 环境保护:明确规定对环境的保护要求。包括对废气、废水、废物的处理要求、能源利用的优化要求等。要求工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工艺技术规程的内容涵盖了材料要求、设备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质量稳定、安全生产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性,并明确了操作人员和质量控制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包装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一章包装工艺规程的制订 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全部过程。在成为商品之前,几乎所有产品都需要经过包装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因此,包装是使产品成为商品的重要步骤。包装工艺过程就是对各种包装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将产品包装起来,使之成为商品的过程。包装工艺规程则是文件形式的包装工艺过程。 第一节、包装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产品包装时,可能要在不同的工作地和不同的设备上进行一系列工作,为了便于分析讨论包装的工作情况和制订包装工艺过程,可以将工艺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一、工序和工步:工序是组成包装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操作者,在一台设备(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产品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包装工艺过程。通常把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的简略包装工艺过程叫做包装工艺路线。工步是在一个工序中分别完成的那部分包装工艺过程。以真空充气包装工艺过程为例,被包装的产品是一种膨化小食品,重80g,使用PET/VMAL /CPP复合薄膜包装袋。其包装工艺过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彩印文字与图案;②复合薄膜材料;③分切复卷;④预制塑料袋;⑤称重充填;⑧真空充气包装。(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所有工序并不一定要在一个工厂内完成,而是可以由几个专业工厂共同完成。例如,印刷文字、图案和复合薄膜材料的工序可以交给塑料彩印厂协作完成,他们拥有精密高效的多色印刷机和配套的复合、分切等设备,能完成在PET薄膜背面印刷彩色图文,然后与真空镀铝的CPP薄膜复合的工作,并向包装工厂提供品质优良的包装材料。(2)由于生产规模不同,以及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工序的划分和每一个工序所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印刷工厂提供彩印卷筒塑料薄膜,可在包装厂的制袋机上直接制成袋子;也可先将卷筒塑料薄膜分别裁切,然后用封口机封合成袋子;也可由塑料彩印工厂提供制好的袋子;因而工序的划分和内容就不相同了。(3)在每一个工序中包含有不同的工步。例如,工序6包含5个工步:①将装有膨化小食品的塑料薄膜袋放入真空充气包装机的真空室内;②抽真空;③充惰性气体;④真空室内小气室封袋口; ⑤取出包装好的成品。 二、定位与工位:在包装设备上,必须使包装容器和产品有正确的相对位置,才能进行正常的包装,包装容器和产品按一定要求放置,叫做定位。如表14—1的工序3,为了封口,袋子必须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亦即与上下两个热封条相适应,才能保证封口质量。许多包装设备上有若干个加工位置,包装容器定位安装后,要经过若干个加工位置,依次装入产品,才能完成全部包装过程;产品在包装设备上完成的那部分包装工艺过程,所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就叫做工位。例如前面说过的真空包装工序,如果采用双室真空包装机,每一个真空室就是1个工位,在第一个工位上取出包装件、放置产品的同时,在第二个工位上完成抽真空、充气和封口,这个工序的5个工步,分别在真空包装机的两个工位上交替地完成,能够显著地提高生产率。又如在多头灌装机上,每一个灌装头就是1个工位,包装容器在安装位置地被定位安装后,随着灌装头旋转1周,在不同的角度区域内,依次完成升瓶、启阀、灌装、关阀、降瓶、退出等工步,从而完成了整个灌装工序;由于许多工位同时进行灌装工作,显著地提高了灌装生产速度 第二节包装工艺规程包装工艺过程的内容按一定的格式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叫做包装工艺规程,也可叫做包装工艺过程文件。一、包装工艺规程的作用:(1)它是生产中应该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它有利于指导生产工作、保证包装质量,便于计划和组织生产,提高包装设备利用率。(2)在新包装件投入生产前,有了工艺规程,就可以有计划地做好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例如设计和制备各种工具,如纸筒纸板包装容器使用的模切压痕刀、泡罩包装用的泡罩模具等;购置原材料,如纸张、塑料等;订购半成品,如玻璃瓶或金属容器等;配备工作人员等。(3)先进的包装工艺规程还能起到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使其它工厂在包装同类产品时少走弯路,缩短试制过程(4)在设计新厂(车间)或扩建改建旧厂(车间)时,全套的包装工艺规程是计算和确定设备、人员、车间面积和投资额的原始资料。二.制订包装工艺规程的原则:(1)制订的工艺规程应遵守产品包装的技术要求,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完成生产任务。(2)制订的工艺规程应从本厂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生产潜力。(3)制订的工艺规程应尽量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当生产纲领较大时,可采用先进的设备,这样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反之,若生产纲领不够大,过分追求采用先进设备,由于其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就可能很差。最后应该指出,由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包装工艺规程在生产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时修订和定期整顿,使其永远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第三节制订包装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一、被包装物品的特性和形态:首先要了解被包装物品的形态,即气态、液态或固态;第二要了解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如耐热性、导热性等;机械性质,如弹性、韧性、脆性等;化学性质,如稳定性、腐蚀性、毒害性、燃爆性等。因为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才能掌握其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选择相应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制订出合理的包装工艺规程。物体都有其外观形状,气态和液态的物品,其外观形状随包装容器而异;固态物品的外观,有的是天然形状,如农副产品中的水果、鸡蛋等,在包装时要按照它们的形体,合理排放在包装容器中;各种工业产品的形状大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在制订包装工艺规程时应取得其图纸和技术规范,并尽可能取得实物,根据其外形选择衬垫的形式和数量,确定物品在包装箱内所要求的支承。因为物品表面形状和表面刚度,对衬垫形式和数量有很大影响,一个表面无突出物或伸出物的平整的物品所需的衬垫,就比具有尖角或硬点的重物少得多,因为尖角或硬点极易刺破包装材料;此外,尺寸与质量也是影响包装工艺的重要因素,尺寸大的物品在包装容器中需要结实坚固的支撑梁架,并且需要大面积的衬垫材料;质量大的物品在其突然停止运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为了保证其在包装容器中的位置,所用固定和拉紧构件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设计步骤及要求: ⑴生产类型大批; ⑵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采用新国标〕; ⑶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和精度; ⑷拟定工艺路线。这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在拟定工艺路线时,一般是提出几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 ⑸确定工序所采用的设备。选择机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②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③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适当的设备可供选择时,应考虑机床改装或设计专用机床。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序提出机床改装(或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提出与工序加工有关的必要数据、资料。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技术要求、工件的定位、夹压方式,以及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的生产率等; ⑹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选择工艺装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①对夹具的选择。②对刀具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在组合机床上加工时,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可采用专用的复合刀具。③对量具的选择:量具主要是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夹具,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极限量规、高生产率的检验夹具和检验仪器等; ⑺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⑻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但对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尤其是自动线生产,则各工序、工步都需要规定切削用量,以便计算各工序的生产节拍。 ⑼确定时间定额; ⑽填写工艺文件

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及步骤

1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与步骤 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本钱,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本钱。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并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彼此对比,一般要求工艺本钱最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在制订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办法,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由于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生产和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所以工艺规程还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楚。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编号都要符合相应标准。必需靠得住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实现。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若是发现零件图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零件图或不按零件图去做。

2零件的加工工艺 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肯定生产类型。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订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置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肯定毛坯 毛坯的种类和质量对零件加工质量、生产率、材料消耗和加工本钱都有密切关系。毛坯的选择应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