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分章试题与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

一:概念题

1、属于正位移泵型式,除往复泵外还有,,等型式。

答:计量泵、螺杆泵、齿轮泵

2、产生离心泵气缚现象的原因是,避免产生气缚的方法有。

答:泵灌入空气,液体密度降低;在泵密封严密的情况下,灌泵排出空气

3、造成离心泵气蚀的原因是,增加离心泵允许安装高度Hg 的措施是和。

答:叶轮附近某处的最低压强小于等于被输送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增大吸入管路的管径,减少不必要的管件和阀门。

4、用同一离心泵分别输送密度为ρ1与ρ2=1.2ρ1的两种液体,已知两者的体积V 相等,则 He 2He 1,Ne 2Ne 1。

答:1222.1,1Ne Ne H He e ==

5、离心通风机输送ρ=1.2kg/m 3空气时,流量为6000m 3/h ,全风压为240mmH 2O ,若用来输送ρ'=1.4kg/m 3的气体,流量仍为6000m 3/h ,全风压为mmH 2O 。 解:O mmH H H a

t t 22802.14.12402.1=⨯=='ρ

6、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管路上,关小出口阀门后,真空表读数,压力表读数。

解:出口,下降,上升。

在贮槽液面1-1与泵的真空表所在截面2-2间列伯努利方程

222222122221211u d l p u gZ p u gZ -+++=++λρρ

2)1(22221u d l gZ p p ++=-λρ

关小出口阀门,2u 下降,ρ2

1p p -下降,即真空表读数下降。

同理,在压力表所在截面3-3与贮槽液面1-1间列伯努利方程。

222200302003233u d l p u gZ p u gZ -+++=++λρρ

2)1(2230

3u d l gZ p p -+=-λρ 关小出口阀门,λ增大,ρ0

3p p -上升,即压力表读数上升。

7、两敞口容器间用离心泵输水,已知转速为n 1时,泵流量Q 1=100l/s ,扬程H 1=16m ,

转速为n 2时,Q 2=120l/s ,H 2=20m 。则两容器垂直距离= m 。

解:2

BQ K He +=代入已知数据得: 21.016B K +=

212.020B K +=

解得:91.6,1.909==K B

m Z g p g p Z K 91.60,91.6=∆∴=∆=∆+∆=ρρ

8、若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7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 。则输送

42℃水时(饱和蒸汽压为8.2kPa )泵发生汽蚀现象。

答:会

9、用离心泵向高压容器输送液体,现将高压容器的压强降低,其它条件不变,

则该泵输送液体的流量,轴功率。

答:加大,加大 管路的特性方程为:

2

2BQ g p Z BQ K H e +∆+∆=+=ρ 高压容器的压强降低,p ∆下降,K 降低,所以改变前后的操作点如图:

所以流量加大。又根据泵的特性曲线知,当流量加大时,泵的轴功率增加。

10.用离心泵将水池中水送至常压水塔,若在离心泵正常操作围,将出口阀开大,则流量V q ,扬程He ,管路总阻力损失∑

f H ,轴功率P (变大、变小、不变、

不确定)。

答:变大,变小,不变,变大

11.图示管路用泵将江水送上敞口容器。若在送水过程中江水水位上升,流量(变大、变小)。现欲维持原流量不变,则出口阀应作如何调节?。试比较调节前后泵的扬程(变大、变小、不变)。

答:变大,关小出口阀,变大

在江水水面和容器液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Z g W H H g p u gZ W g p u gZ e f f a e a ∆-=∴+++=+++∑∑ρρ22211200

江水液面上升,Z ∆下降,则流量变大。

由于泵的特性曲线中,扬程随泵的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故调节后泵的扬程大于调节前。

12.图示管路,泵在输送密度为ρ的液体时,流量为V q ,现若改为输送密度为ρ'

液体,(已知ρρ<'),则流量为V q '。试比较:

1)12p p <时,V q 'V q ,e H 'e H ,e P 'e P (>,<,=);

2)12p p =时,V q 'V q ,e H 'e H ,e P 'e P (>,<,=)。

答:1)大于,小于,大于

2)等于,等于,小于

在两容器液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Z g g p p W H H g

p u gZ W g p u gZ e f f e ∆--+=∴+++=+++∑∑ρρρ212211120022

12p p <时,ρρ<',∑f H 变大,故流量变大;

由泵的特性曲线知,扬程变小,轴功率变大。

12p p =时,ρρ<',∑f H 不变,故流量不变,

由泵的特性曲线知,扬程不变,轴功率g HQ N e ρ=,变小。

13.如图所示循环管路,离心泵输送密度为3/850m kg =ρ的某有机液体,试问:

1)若池中液面上升,则:

流量V q ,扬程e H ,真空表读数1p ,压力表读数2p ;

2)若离心泵输送的液体为水,则:

流量V q ,扬程e H ,真空表读数1p ,压力表读数2p ;

3)若将泵的转速提高,则离心泵的流量V q ,扬程e H ,效率η(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答:1)不变,不变,变小,变大

2)不变,不变,变大,变大,变大。

3)变大,变大,不变

1)池水面上升,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的特性曲线均未变化,故工作点的位置不变,所以,流量与扬程不变。

在池面与真空表所在截面1-1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10,12112-+++=f a H g p g u Z g p ρρ 真空表读数为:

g u d l l Z g p p e a 2)(2111∑++=-λρ 流速u 不变,Z 1变小,故真空表读数变小。

同理,在压力表所在截面2-2与池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02,22222-+=++f a H g p g p g u Z ρρ 压力表读数:2220222)1(Z g u d l l g p p e a --+=-∑-λρ

流速u 不变,Z 2变小,压力表读数变大。

同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有机液体的密度,故真空表读数和压力表读数均变

大。

3)泵的转速提高,则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变化,流量变大,扬程变大,效率不变。

2)若输送的液体变为水,管路的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均不变,故泵的工作点的位置不变,流量与扬程不变。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有机液体的密度,所以轴功率变大

14.离心泵输送管路,单泵操作时流量为V q ,扬程为e H 。现另有一台型号一样

的泵,在管路状态不变条件下,将泵串联时输送流量为V q ',扬程为e H ',将泵并

联时输送流量为V q '',扬程为e H '',则:

e e V V e e V V H H q q H H q q A =''=''='=',;,22)

e e V V e e V V H H q q H H q q B >''>''>'>',;,)

e e V V e e V V H H q q H H q q C 22)=''=''='=',;,

D )视管路状态而定;

答:B

15.试按下表讨论离心泵与往复泵的使用、调节和操作三方面有何不同。

一、 问答题

1.采用离心泵从地下贮槽中抽送原料液体,原本操作正常的离心泵本身完好,

但无法泵送液体,试分析导致故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可能的原因:(1)槽液面下降;(2)吸入管堵塞;(3)液体温度上升;(4)容器压强下降;(5)入口侧漏气。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 -Q 与管路的特性曲线H e -Q e 有何不同?二者的交点意味着什么?

答:将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描绘成图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一条H -Q 曲线。它表明转速一定时,离心泵的流量和该流量下泵的能提供的压头即做功本领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曲线由生产厂家测定并提供,是泵本身固有的特性,它只与泵自身的结构(如叶片弯曲情况、叶轮直径等)、转速有关,而与其所在的管路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所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只须注明型号、转速即可。

二者的交点M 称为泵在该管路上的工作点。意味着它所对应的流量和压头,既能满足管路系统的要求,又能为离心泵所提供,即e Q Q =,e H H =。换言之,M 点反映了某离心泵与某一特定管路相连接时的运转情况。离心泵只能在这一点工作。

3、如图,假设泵不在M 点工作,而在A 、B 点工作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假设泵工作不在M 点工作,而在A 点工作时,在A 点所对应的流量A Q 下,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为A H ,而该流量下泵所提供的压头为'A H 。A A H H >',说明

液体的压头(泵给予单位重量流体的有效能量)有富裕,此富裕压头将促使液体加大流速,流量由A Q 变到M Q ,即在M 点达到平衡。

反之,如果泵在B 点工作,则在B Q 流量下泵所产生的压头'B H 小于液体通过

该管路时所需要的压头B H ,即'B H

只能靠减少流速在M 点达到平衡,届时流量从B Q 减至M Q 。

三、计算题

1.用离心泵向密闭高位槽送料,流程如图所示。在特定转速下,泵的特性方程为:

241056.742Q H ⨯-=(Q 的单位为m 3/s )

当水在管的流量

s m Q /01.03=时,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 现改送密度3/1200m kg =ρ的水溶液(其它性质和水相近)时,密闭容器维

持表压118kPa 不变,试求输送溶液时的流量和有效功率。

解:本题条件下,泵的特性方程和特性曲线不变,而当流动在阻力平方区时,管路特性方程中的比例系数B 值保持恒定,在维持密闭高位槽表压不变的情况下,随被输送液体密度加大,管路特性方程中的K (=g p Z ρ/∆+∆)值变小,因而管路特性曲线向下平移,从而导致泵的工作点向流量加大方向移动。

输送清水时,管路特性方程为:

2/e e BQ g p Z H +∆+∆=ρ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得:

22324807.910001011812e e e BQ BQ H +=+⨯⨯+=

此式与泵的特性方程联解以确定B 值:

224)01.0(24)01.0(1056.742B +=⨯-

解得:

当输送溶液时,B 值不变,管路特性方程变为:

253

)(10044.1807.912001011812e e Q H '⨯+⨯⨯+='

25)(10044.122e Q '⨯+=

此方程与泵的特性方程联解,便可求出改送溶液时的流量,即:

2524)(10044.122)(1056.742e Q Q '⨯+='⨯-

解得:

s m Q /01054.03=' 所以:m H 6.3301054.01056.74224=⨯⨯-=

泵的有效功率为:

kW Q H N e 17.4102/120001054.06.33102/=⨯⨯='=ρ

由上面的计算可知,当泵上下游两容器的压强差不为零时,被输送液体密度的变化必引起管路特性曲线的改变,从而导致泵工作点的移动。在本题条件下,密度加大,使泵的流量加大,压头下降,功率上升。

2.用离心泵将池水送至灌溉渠,起始两液面位差为10m ,管路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H f =0.6×106Q e 2(Qe 的单位为m 3/s );在特定转速下泵的特性方程为:H=26-0.4×106Q 2(Q 的单位为m 3/s )。池面的面积为100m 2,试求:

1).若两液面恒定,则水的流量为若干m 3

/h ?

2).若灌溉渠液面恒定,而池液面不断下降,则液面下降2m ,所需的时间为若干h ?

解:当两液面恒定时,流动为定态,此时只要联立管路特性方程与泵的特性方程便可求得流量;当池液面不断下降时为非定态流动,需通过微分物料衡算和瞬间柏努利方程求解所需时间。

1.两液面恒定的流量

在池面与渠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式可得到管路特性方程为:

26106.010e e Q H ⨯+= 泵的特性方程为:

26104.026Q H ⨯-=

联解两方程,解得流量为:

h m s m Q /4.14/104333=⨯=-

2.液面下降2m 所需的时间

设输送开始后的某一时刻,池液面下降hm ,流量为Qm 3/s 。在d θs 时间,液面下降dhm ,则物料衡算式为:

θQd dh =100

或Q dh d /100=θ

在θ时刻,管路特性方程为:

26106.0)10(e e Q h H ⨯++=

泵的特性方程仍保持不变,即:

26104.026Q H ⨯-=

在泵的工作点处

2626106.010104.026Q h Q ⨯++=⨯-

32/110/)16(h Q -=

2/15)16/(10h dh d -=∴θ

令h x -=16,则:dx dh -=

当0=h 时,161=x ;当2=h 时,141=x

h s x dx x x x 35.145176010210161452/1521==⨯=⎰-=∴-θ

3.某管路安装一台IS80-50-200型水泵,将水池中的水送至高度为10m 、表压为9.81×104Pa 的密闭容器,管流量为16.7×10-3m 3/s 。试求

1)管路特性曲线(假定管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与输送每千克水消耗的能量。

2)若将阀门关小,使管流量减小25%,管路特性曲线(假定管流动位于阻力平方区)有何变化?此时输送每千克水需消耗多少能量?与原管路相比,在此流量下输送每千克水额外消耗的理论功为多少?

(已知:当Q v =16.7×10-3m 3/s ,泵的压头为H e =47m ,泵的效率为71%:当Q v =12.5

×10-3m 3/s ,泵的压头为H e =51.4m ;泵的效率为66.3%)

解:当Q v =16.7×10-3m 3/s ,泵的压头为H e =47m ;

则管路的特性方程的系数B 可求出。

22e e e BQ g p Z BQ K H +∆+∆=+=ρ

47)1067.1(81.910001081.910234

=⨯+⨯⨯+=-B

41068.9⨯=∴B

管路的特性方程为:

241068.920e e Q H ⨯+= 在此流量下,输送每千克水所消耗的能量为:

kg J gH W e /8.69071.04781.9=⨯==η

(2)关小阀门后管路的流量为:

s m Q e /105.12)25.01(107.16333--⨯=-⨯⨯='

则关小阀门后管路特性曲线方程的系数为

52321001.2)105.12(204.51⨯=⨯-='-'='-e e Q K H B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251001.220e e Q H '⨯+='

此时,输送每千克水所消耗的能量为:

kg J H g W e /5.760663.04.5181.9=⨯=''='η

对于原管路,输送s m Q e /105.1233-⨯='的水量,所需的压头为:

m H e 1.35)105.12(1068.920234=⨯⨯⨯+=-

因阀门关小,输送每千克水多消耗的理论功为:

kg J H H g e e /9.1591.354.5181.9)(=-⨯=-'

此部分能量全部消耗于阀门的局部阻力上。

由此可以看出,用阀门调节流量的代价是能耗的增加。导致能耗增加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阀门局部阻力损失的增加,其二是泵效率的降低。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特性 【2-1】某离心泵用15℃的水进行性能实验,水的体积流量为540m 3/h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350kPa ,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0kPa 。若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为350mm ,吸入管与压出管内径分别为350mm 及310 mm ,试求泵的扬程。 解 水在15℃时./39957kg m ρ=,流量/V q m h =3540 压力表350M p kPa =,真空表30V p kPa =-(表压) 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点垂直距离00.35h m = 管径..12035031d m d m ==, 流速 / ./(.) 122 1 540360015603544V q u m s d ππ == =? . ../.2 2 1212035156199031d u u m s d ???? ==?= ? ????? 扬程 2 2 2102M V p p u u Ηh ρg g --=++ ()(.)(.)....?--?-=++ ??3322 35010301019915603599579812981 ....m =++=0353890078393 水柱 【2-2】原来用于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400kg/m 3的水溶液,其他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若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个开口容器的液面间的高度不变,试说明:(1)泵的压头(扬程)有无变化;(2)若在泵出口装一压力表,其读数有无变化;(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扬程)不变。(见教材) (2)液体密度增大,则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 (3)液体密度ρ增大,则轴功率V q gH P ρη = 将增大。 【2-3】某台离心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水的流量为18m 3/h ,扬程为20m(H 2O)。试求:(1)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2)若将泵的转速调节到1250r/min 时,泵的流量与扬程将变为多少? 解 (1)已知/,/V q m h H m kg m ρ===331820 1000水柱, 有效功率 .e V P q gH W ρ== ???=18 1000981209813600

化工原理课后题答案部分

化工原理第二版 第1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 *,P A *,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 *)/(P A *-P B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 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 5H 12 )和正己烷(C 6 H 14 )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 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 5H 12 (A)和C 6 H 14 (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 B * = 1.3kPa 查得P A *=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化工原理1_7章习题答案解析

目录 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2) 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32) 第三章传热 (42) 第四章蒸发 (69) 第五章气体吸收 (73) 第六章蒸馏 (95) 第七章固体干燥 (119)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 13%,N 2 76%,H 2O 11%(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 时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kg/mol 1098.2810)1811.02876.04413.0(33--?=??+?+?=∑=i i m M y M ∴ 混合密度 33 3kg/m 457.0) 500273(31.81098.28103.101=+????== -RT pM ρm m 2.已知20℃时苯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879 kg/m 3和867 kg/m 3,试计算含苯40%及甲苯60%(质量%)的混合液密度。 解: 867 6 .08794.01 2 2 1 1 += + = ρρρa a m 混合液密度 3 kg/m 8.871=m ρ 3.某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kPa ,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塔内表压为130kPa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该吸收塔,且保持塔内绝压相同,则此时表压应为多少? 解: ' '表表绝+p p p p p a a =+= ∴kPa 3.15675)1303.101)(' '=-==+( -+真表a a p p p p 4.如附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存有密度为900 kg/m 3的液体。容器上方的压力表读数为42kPa ,又在液面下装一压力表,表中心线在测压口以上0.55m ,其读数为58 kPa 。试计算液面到下方测压口的距离。 解:液面下测压口处压力 gh p z g p p ρρ+=?+=10 题4 附图

化工原理王晓红版习题答案第二章

1.锅炉钢板壁厚E=20mn,其导热系数2, = 46.5W/(in- K)o若粘附在锅炉壁上的水 垢层厚度为= lmn ,其导热系数/U=1.162W/(m-K)o巳知锅炉钢板外表面温度为t} =523K ,水垢表面温度为t. = 473K ,求锅炉每平方米表面积的传热速率,并求钢 板表面的温度心。(原題1) 解:该题为圆筒壁的热传导问题,如果设锅炉的半径 为I则/;=r + 0.02, /;=r, ^=r-0.001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所以?严S,“2 由圆筒壁的导热速率方程:Q= = / / y h.| b2 i-l 九jS亦人^2^m2 其中,"=523K, t3= 473 K , & =46.5W/(m? K),入=1.162 W/(m? K), b, = 0.02 m, b2 = 0.001 m , Sm\= S m2 = S o 所以旷¥ = f ~n mr W/m2 = 3.874W/n? S b、人0.02 0.001 —-H ----- + ----- 入心46.5 1」62 根据圆筒壁的导热速率方程:"土主 /-I入s血入S] 可以得到:匚=(単 =523 _ '刃4X°?°°2 = 506?3(K) 人46.5 2.在一?60x 3.5mm的钢管外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A = 0.07W/(nv°C);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平均导热系数 2 = 0.15W/(nv°C)。现用热电偶测得管壁温度为500°C,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弋。已知钢管的平均导热系数2 = 45W/(nv°C),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

化工原理配套习题章部分答案

化工原理前四章的习题概念题部分答案发给你们,后面二章的题目同前几章一样,先自己做 期中考试总体考得不错,希望拿到这个后,同学们能认真比对,思考;以获得知识的强化,进而提升自己 的知识面,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超强能力 因学校网络断网,又考虑恰逢五一小长假,故4日回校将电脑上存贮的这个文档发给你们研究一下,至 上课时有疑问再讨论; 诚祝大家青年节快乐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G A 为 ;B A.零 B.正数 C.负数 D.任意值 2.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 的焓为零;A ℃液体 ℃气体 ℃液体 ℃气体 3. 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D 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4. 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A m2 5.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可压缩流体,满足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C A.)%(20p p p 1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B. )%(01p p p 1 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C. )%(20p p p 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D. )%(01p p p 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7. 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准数;C A.欧拉 B.施伍德 C.雷诺 D.努塞尔特 8.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B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线 9. 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有关;B 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 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2)泵的效率η=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P ∴H=Z+∑H=25+∑H ∑H=(λ×l/d×u/2g)× u=V/A=25/(3600××( 5)) =1.573m.s ∑H=(×120/×/(2×)× =7.567m盐水柱 H=25+=32.567m N=Q Hρ/102=25××120 0/(3600×102) = N轴=N/η==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泵的流量,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 Σhf =λ[Σ(l+le )/d](u2/2) =×(50/2)= P a/ρ+W=Pa/ρ+Z g+Σhf 1 - 2 W=Z2g+Σhf 1 - 2 =10×+= [] H需要=W/g==[m] 而H泵= H泵>H需故泵可用 ⑵N=H泵Q泵ρg/η ρg/η=常数 ∴N∝H泵Q泵 N前∝×10 H泵后= . 8 = N后∝×8 N后/N前=×8/×10)= (N前-N后)/N前=≈% 3. 如图3B57离心泵将20℃的水由敞口水池送到一压力为的塔内,管径为φ108×4mm管路全长10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的进、出口当量长度也包括在内)。已知:水的流量为56.5m.h,水的粘度为1厘泊,密度为1000kg.m,管路摩擦系数可取为,试计算并回答: (1)水在管内流动时的流动形态;(2)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和功率; 答案***** 已知:d=108-2×4=100mm=0.1m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2)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1.用离心油泵将甲地油罐的油品送到乙地油罐。管路情况如本题附图所示。启动泵之前A 、C 两压力表的读数相等。启动离心泵并将出口阀调至某开度时,输油量为39 m 3/h ,此时泵的压头为38 m 。已知输油管内径为100 mm ,摩擦系数为0.02;油品密度为810 kg/m 3。试求(1)管路特性方程;(2)输油管线的总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解:(1)管路特性方程 甲、乙两地油罐液面分别取作1-1’与2-2’截面,以水平管轴线为基准面,在两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得到 2e e H K Bq =+ 由于启动离心泵之前p A =p C ,于是 g p Z K ρ?+ ?==0 则 2 e e H Bq = 又 e 38H H ==m ])39/(38[2=B h 2/m 5=2.5×10– 2 h 2/m 5 则 22 e e 2.510H q -=?(q e 的单位为m 3/h ) (2)输油管线总长度 2e 2l l u H d g λ += 39π0.0136004 u ??????=? ? ?????????m/s=1.38 m/s 于是 e 22 229.810.138 0.02 1.38gdH l l u λ???+= = ?m=1960 m 2.用离心泵(转速为2900 r/min )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在某流量下泵入口真空表 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60 kPa 和220 kPa ,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0.5 m ,泵的轴功率为6.7 kW 。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80 mm ,吸入管中流动阻力可表达为2f,0113.0h u -=∑(u 1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为2.5 m ,实验是在20 ℃,98.1 kPa 习题1 附图

化工原理试题2和答案

第一章流体力学 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 A )。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 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 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 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 B. 表压 C. 真空度 D. 大气压 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 B )。 A.真空度 B.表压强 C.绝对压强 D.附加压强 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B )。 A. 愈大 B. 愈小 C. 愈接近大气压 D. 无法确定 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 B )kPa 。 A. 80 B. -80 C. 21.3 D.181.3 6.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 1(表压)=1200mmHg 和p 2(真空度) =7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 ,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D )mmHg 。 A.500 B.1250 C.1150 D.1900 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 处的绝对压强为( C )。 A. 1个工程大气压 B. 2个工程大气压 C. 3个工程大气压 D. 4个工程大气压 8.某塔高30m ,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 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 ,(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 A )。 A .403.8kpa B. 698. 1kpa C. 600kpa D. 100kpa 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 ( A ) A. 均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 C ). A.连续性方程 B.物料衡算式 C.静力学方程 D.牛顿黏性定律 11.为使U 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 (ρ指-ρ)的值( B )。 A. 偏大 B. 偏小 C. 越大越好 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 A )。 A. 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 B. 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 C. 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 D. 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 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 B )流量都相等。 A. 体积 B. 质量 C. 体积和质量 D.摩尔 14.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B )倍。W=vpA A. 2 B. 4 C. 8 D 16 15工程上,常以( B )流体为基准,计量流体的位能、动能和静压能,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 A .1kg B. 1N C. 1m 3 D. 1kmol 16.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

化工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泵流量 泵单位时间输送液体体积量 2、压头 流体输送设备为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3、效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4、轴功率 电机为泵轴所提供的功率 5、理论压头 具有无限多叶片的离心泵为单位重量理想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6、气缚现象 因为泵中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体的现象 7、离心泵特性曲线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与流量关系的曲线 8、最佳工作点 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工作点 9、气蚀现象 泵入口的压力低于所输送液体同温度的饱和蒸汽压力,液体汽化,产生对泵损害或吸不上液体 10、安装高度 泵正常工作时,泵入口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11、允许吸上真空度 泵吸入口允许的最低真空度 12、气蚀余量 泵入口的动压头和静压头高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头的数值 13、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 14、风压 风机为单位体积的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15、风量 风机单位时间所输送的气体量,并以进口状态计 二、单选择题(每题2分) 1、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口阀门将导致() A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减少

B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增大 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A 2、以下不是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 A风量B扬程C效率D静风压 B 3、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C 4、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等于( ) A静风压加通风机出口的动压 B离心通风机出口与进口间的压差 C离心通风机出口的压力 D动风压加静风压 D 5、以下型号的泵不是水泵( ) AB型BD型 CF型Dsh型 C 6、离心泵的调节阀( )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上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B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B 8、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能的增加为( ) A ∆p B ∆p/ρ C ∆p/ρg D ∆p/2g C 9、离心泵的下列部件是用来将动能转变为压能( ) A 泵壳和叶轮 B 叶轮 C 泵壳 D 叶轮和导轮 C 10、离心泵停车时要( )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A 11、离心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全风压为100mmH2O意思是( ) A 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全风压都达100mmH2O B 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多少,全风压都可达100mmH2O C 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输送20℃,101325Pa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1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 ) A当地大气压力B输送液体的温度

化工原理分章试题与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 一:概念题 1、属于正位移泵型式,除往复泵外还有,,等型式。 答:计量泵、螺杆泵、齿轮泵 2、产生离心泵气缚现象的原因是,避免产生气缚的方法有 。 答:泵内灌入空气,液体密度降低;在泵密封严密的情况下,灌泵排出空气 3、造成离心泵气蚀的原因是,增加离心泵允许安装高度Hg的措施是与。 答:叶轮附近某处的最低压强小于等于被输送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与蒸汽压 增大吸入管路的管径,减少不必要的管件与阀门。 4、用同一离心泵分别输送密度为ρ1及ρ2=1.2ρ1的两种液体,已知两

者的体积V 相等, 则 He 2 He 1,Ne 2 Ne 1。 答:1222.1,1Ne Ne H He e == 5、离心通风机输送ρ=1.2kg/m 3空气时,流量为6000m 3/h ,全风 压为240mmH 2O ,若用来输送ρ'=1.4kg/m 3的气体,流量仍为 6000m 3/h ,全风压为 mmH 2O 。 解:O mmH H H a t t 22802.14.12402.1=⨯=='ρ 6、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 管路上,关小出口阀门 后,真空表读数 ,压力表读数 。 解:出口,下降,上升。 在贮槽液面1-1与泵的真空表所在截面2-2间列伯努利方程 关小出口阀门,2u 下降,ρ2 1p p -下降,即真空表读数下降。 同理,在压力表所在截面3-3与贮槽液面1-1间列伯努利方程。 关小出口阀门,λ增大,ρ0 3p p -上升,即压力表读数上升。 7、两敞口容器间用离心泵输水,已知转速为n 1时,泵流量 Q 1=100l/s ,扬程H 1=16m ,转速为n 2时,Q 2=120l/s ,H 2=20m 。 则两容器垂直距离= m 。

第二章化工原理习题汇总

1. 如图2-1用离心泵将20℃的水由敞口水池送到一压力为 2.5atm的塔内,管径为φ108×4mm管路全长10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的进、出口当量长度也包括在内)。已知:水的流量为56.5m3·h-1,水的粘度为10-3 Pa·S,密度为1000kg·m-3,管路摩擦系数可取为0.024,计算并回答: (1)水在管内流动时的流动形态;(2)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和功率;

解:已知:d = 108-2×4 = 100mm = 0.1m A=(π/4)d 2 = 3.14×(1/4)×0.12 = 0.785×10-2 m l+Σl e =100m q v = 56.5m 3 /h ∴u = q/A = 56.5/(3600×0.785×10-2 ) = 2m/s μ = 1cp = 10-3 Pa ·S ρ=1000 kg.m -3, λ = 0.024 ⑴ ∵ Re = du ρ/μ=0.1×2×1000/10-3 = 2×105 > 4000 ∴水在管内流动呈湍流 ⑵ 以1-1面为水平基准面,在1-1与2-2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Z 1 +(u 12/2g)+(p 1/ρg)+H =Z 2+(u 22/2g)+(p 2/ρg)+ΣHf ∵Z 1=0, u 1=0, p = 0 (表压), Z 2=18m, u 2=0 p 2/ρg=2.5×9.81×104/(1000×9.81)=25m ΣHf =λ[(l+Σle )/d](u 2/2g) =0.024×(100/0.1)×[22/(2×9.81)] = 4.9m ∴H = 18+25+4.9 = 47.9m Ne = Hq v ρg = 47.9×1000×9.81×56.5/3600 = 7.4kw 2. 采用IS80-65-125水泵从一敞口水槽输送60℃热水。最后槽内液面将降到泵人口以下2.4m 。已知该泵在额定流量60m 3/h 下的(NPSH)r 为 3.98m ,60℃水的饱和蒸汽压Pv 为19.92kp a 、ρ为983.2kg/m 3,泵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为3.0m ,问该泵能否正常工作。 解: ∴该泵不能正常工作。 []m m H NPSH g p g p H f r v g 4246.10.398.381 .92.9831092.1981.92.98310013.135100.〈=--⨯⨯-⨯⨯=---∑-ρρ= ,允许

化工原理何潮洪第三版上册第二章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何潮洪第三版上册第二章课后答案 [0-1] 1m' 水中溶解0. 05kmol COr,试求溶液中CO2的摩尔分数,水的密度为1000kg/m3。 解水1000kg/m3 =: 000kmol/m280.05,CO2的摩尔分数x=-0. 05+ 1000=8. 99X10- 418 [0-2]在压力为101325Pa、温度为25C条件下,甲醇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状态。试求: (1)甲醇的饱和蒸气压pa; (2)空气中甲醇的组成,以摩尔分数y、质量分数wA、浓度 CA、质量浓度pA表示。 解(1) 甲醇的饱和蒸气压Pλ1574. 99. lgpi=7. 19736- 25+238.86 pi=16.9 kPa (2)空气中甲醇的组成 16. 9 摩尔分数yA二101. 325∞0.167 0.167X32 质量分数w= 6.167X32+(1-0.167)X29 =0. 181 16.9. =6.82X10-3 kmol/m' 浓度ca-RT 8. 314X298

质量浓度ρs=cρMλ=6. 82X103 X32=0, 218 kg/m3 [0-3]1000kg的电解液中含NaOH质量分数10%、NaCl的质量分数10%、H2O的质 量分数80%,用真空蒸发器浓缩,食盐结晶分离后的浓缩液中含NaOH 50%、NaCI 2%、. H2O 48%,均为质量分数。试求: (1)水分蒸发量; (2) 分离的食盐量; (3) 食盐分离后的浓缩液量。在全过程中,溶液中的NaOH量保持一定。 解.电解液1000kg浓缩液中 NaOH 1000X0. 1= 100kg NaOH w=0.5 (质量分数) NaOH 1000X0. 1= 100kg NaCl w=0. 02 (质量分数) H2O 1000X0. 8= 800kg H2O w=0.48 (质量分数) 在全过程中,溶液中NaOH量保持一-定,为100kg 浓缩液量为100/0. 5= 200kg 200kg浓缩液中,水的含量为200X0.48=96kg,故水的蒸发量为800-96=704kg 浓缩液中NaCI的含量为200X0.02=4kg,故分离的NaCl量为100- 4=96kg

化工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2-1解: ∵ρ=995.7kg/m3,q v=540m3/h,p M=350kpa, p V=-30kpa(表压),h0=0.35,d1=0.35m,d2=0.31m ∴u1= q v/(π/4)d12=(540/3600)/(0.785×0.352) =1.56m/s u2=u1(d1/d2)2=1.56×(0.35/0.31)2=1.99m/s ∴H=h0+(p M-p V)/ ρg+(u22-u12)/2g =0.35+[350×103-(-30×103)]/(995.7×9.81) +(1.992-1.562)/(2×9.81) =0.35+38.9+0.078=39.3mH2O 存在问题:注意内差法查物性数据;用表压时p V=-30kpa;动能项(u22-u12)/2g不能忽略。 2-2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不变。说明?(2)液体密度增大,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说明?(3)液体密度增大,轴功率P=q vρgH/η将增大。说明? 存在问题:缺少原因说明 2-3:答案,981w;15.5m3/h;14.9mH2O 2-4解: 已知d=0.075m,l+le=400m,ζ=32

(1)管路特性方程: H=H0+kq v2 H0=Δz+Δp/ρg=10+0=10mH2O K=8/π2g×[λ(l+le)/d5+∑ζ/d4] =8/(π2×9.81)×(0.03×400/0.0755+32/0.0754) =5.02×105 H=10+5.02×105 q v2 (2)工作点的流量与扬程: 在q v-H坐标上分别画出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 泵特性曲线,由曲线的交点得:工作点流量 q vA=0.0045m3/s,扬程H A=19.8mH2O 存在问题:400m已包含了除换热器以外的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泵特性曲线一般不能由实验数据直接得出;工作点应由曲线交点获得 2-5解: 流量q v=0.0053 m3/s,扬程H=23.7mH2O 存在问题:应做出组合泵特性曲线,由曲线交点获得工作点 2-6解: 流量q v=0.0061 m3/s,扬程H=30.02mH2O 存在问题:应做出组合泵特性曲线,由曲线交点获得工作点

化工原理马晓迅第二章答案

化工原理马晓迅第二章答案 1、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是个平均值。 B、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 C、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正确答案) 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2、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单选题] *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克希霍夫定律;(正确答案) C、折射定律; D、普郎克定律。 3、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 [单选题] * A、不可行的;(正确答案) B、可行的; C、可能行,也可能不行; D、视具体情况而定。

4、为了在某固定空间造成充分的自然对流,有下面两种说法:①加热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上部;②冷凝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下部;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单选题] *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错;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 5、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单选题] * A、管壁热阻; B、污垢热阻;(正确答案) 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6、热油和水在一套管换热器中换热,水由升至。若冷流体为最小值流体,传热效率0.65,则油的入口温度为()。 [单选题] * A、104度;(正确答案) B、130度; C、95度; D、85度; 7、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正确答案) B、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 C、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

化工原理作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kg/m 3的油品,油面 高于罐底9.6m ,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mm ,孔盖用14mm 的钢制螺钉紧 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答:至少要8个 2、列管换热器的管束由121根φ25mm ×2.5mm 的钢管组成. 空气以9 m/s 速度在列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内的平均温度 为50℃,压强为196×103 Pa (表压),当地大气压为×103 Pa 。试求:(1)空气的质量流量;(2)操作条件下空气的体 积流量;(3)将(2)计算结果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 流量。 答: (1)1.09kg/s (2)0.343m 3/s (3)0.843 m 3/s 3、高位槽内的水面高于地面8m ,水从φ108×4 mm 的管 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在本题特定条件下,水流经系 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计算(不包括出口阻力损失),其中 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m/s 。试计算(1)A-A ’截面处水的流速; (2) 水的流量,以m 3/h 计。答: (1)2.9 m/s (2)82m 3/h 4、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 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本题附图所示.管路的直径为φ76mm ×2.5mm ,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103 Pa ; 水流经吸入管与排水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别按∑ h f ,1=2u 2与∑h f ,2=10u 2 计算,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u 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速m/s.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103 Pa(表压)。试求泵的有效功率。答: (1) N e = 5. 本题附图所示为冷冻盐水循环系统.盐水的密度为1 100kg/m 3,循环量为36 m 3/h.管路的直径相同,盐水由A 流经两个换热器而至B 的能量损失为kg ,由B 流至A 的能量损失为49 J/kg,试计算(1)若泵的效率为70%时,泵的轴功率为若干kw? (2)若A 处的压强表读数为×103 Pa 时, B 处的压强表读数为若干? 答: (1) (2) ×104Pa(表压) 习题1 附图 习题3 附图 习题4 附图 习题5 附图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华东理工大学

一、填空 1定态是指全部过程参数 ..流体的连续性假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在于 ..直管阻力损失体现在 .. 3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气体的黏度随温度降低而 .. 常温下水的黏度 Pa s;空气的黏度 Pa s.. 4水在管道中的常用经济流速范围是 ______ m/s;压强较高的气体在管道中的常用经济流速范围是____ m/s.. 5离心泵采用后弯叶片是因为 ;为防止 ;离心泵在启动时必须先灌泵.. 比孔板流量6当管径相同、喉径与孔径相同时;文丘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 V 计的孔流系数C ;文丘里流量计的能量损失比孔板流量计的 .. O 大、小 =45mm;液体在大管内流速为 0.5m/s;小7如图所示系统;其大管内径为 d 1 =19mm; 从1-1到2-2截面的阻力损失为 15 J/kg;则2-2截面管内径为d 2 处的流速为______ m/s;此值是根据方程而得.. 8操作中的离心泵;若将泵的出口阀关小;则泵的扬程 ;轴功率 ;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变大;不变;变小 9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曲线;____ 曲线和

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 能..选用离心泵时;先根据确定泵的类型;然后根 据具体管路对泵提出的和________要求确定泵的型号.. 10旋桨式搅拌器的特点是;涡轮式搅拌器的特点 是 .. 11从混合机理看;大尺度的混合均匀主要来源于 ;而小 尺度的混合均匀主要来源于 ..强化液流湍动的 措施有___________ 、 和 .. 12边界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 的区域..边界层分离的后果 是 .. 13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不再为一常数而与有关..根据表现出的不 同力学特性;非牛顿流体可以分为_____流体、 流体和_____ ___流体.. 二、选择题: 1在高度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值 .. A与光滑管一样; B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C只取决于雷诺数; D与粗糙度无关; 2如图所示;管中的水处于 .. A静止; B向上流动; C向下流动; D不一定; 2时 .. 3当管路特性曲线表示为:H=A+Bq V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答案解析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答案解析(总 1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 1从手册中查得、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求H 由33NH NH C P H * =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 31000/kg m .则: 3333 3 1 170.582/1001 1000 0.5820.590/()0.987 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 (2).求m .由333 333330.987 0.00974 101.33 1 170.0105 11001718 0.009740.928 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y m x ** **== = ===+=== 2: 、1O℃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 6 101.330.2121.2821.28 6.4310 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 2。 解:(1).求H 由2H O H EM ρ = 求算 2435 1000 2.95510/()1.881018 a H O H kmol m kP EM ρ -= = =⨯⋅⨯⨯ (2)求m 5 1.8810371506.6 E m ρ⨯=== (2)当0.02y =时.100g 水溶解的2CO (3) 2255 506.60.0210.1310.13 5.3910 1.8810CO a CO P kP P x E ** -=⨯====⨯⨯ 因x 很小,故可近似认为X x ≈ 55 2222422()()445.3910 5.3910()()18()()1.31810()kmol CO kg CO X kmol H O kg H O kg CO kg H O ---⎡⎤⎡⎤=⨯=⨯⨯⎢⎥⎢⎥ ⎣⎦⎣⎦ ⎡⎤ =⨯⎢⎥ ⎣⎦ 故100克水中溶有220.01318CO gC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