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时代分期
一、人类的起源
⑴在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产生以前,人类起源的理论主要是“神创论”。
⑵科学研究证明,人是地球上的生命体,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⑶保存在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为人类认识生物演化和自身起源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直观的标本。
⑷地壳分为五个代:
太古代(约46亿年前-25亿年前)
元古代(25亿年前-6亿年前)
古生代(约6亿年前-2.25亿年前)
中生代(约2.25亿年前-7000万年前)
新生代(7000万年前至今)
⑸在太古代距今约33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最原始的生物原核细胞菌类化石
⑹元古代的晚期,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开始产生。
⑺古生代的中期(泥盆纪),出现了生活在水里的鱼类脊椎动物。这些鱼类脊椎动物后来分化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
⑻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爬行动物恐龙在陆地和海洋大量繁殖。
⑼最早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也产生于中生代。
⑽人类就是从哺乳动物进化来的。
⑾新生代的后期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⑿科学研究证明,最早的人类就是从新生代的灵长类猴类和猿类演化而来的。人类产生于新生代。
⒀从地壳和生物的分层来看,人类是地球上自然界中的动物类,属于动物界。
⒁按照现代生物学的分类,人类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⒂古猿是怎样演化为人类的?
1809年,法国的拉马克出版了《动物哲学》一书,第一次提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和证据。
⒃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中,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⒄1863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明确捍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⒅1871年,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运用大量的资料进一步论述了人类起源问题,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⒆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科学地解释了人类起源的过程和动因问题。
⒇恩格斯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用三个概念来表述这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
原上猿,3500万年-3000万年前
埃及古猿, 2800万年前
森林古猿, 2300万年前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腊玛古猿,1400万-700万年前
南方古猿,550万年前-100万年前
■完全形成的人是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完全形成的人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直至发展到现代人类: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早期猿人:
“能人”,坦桑尼亚。距今约180万年前
“1470号人”,肯尼亚。距今290万年前
■早期猿人的基本特点:能够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脑容量平均约680毫升;身高约1.2米至1.3米;学会狩猎和食肉;社会组织为原始群或血缘家族。
■晚期猿人, 约为170万年-25万年前 :
北京猿人、元谋猿人、蓝田猿人
海德堡猿人
爪哇直立猿人
■北京猿人为世界公认的典型的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基本特点:脑容量的增大。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1200毫升左右;学会使用天然火;吃熟食;居洞穴
■早期智人,距今30万年-5万年之前
“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的基本特征:手和脑等部位已经和现代人相似。脑容量平均为1350毫升。学会人工取火。狩猎巨兽。用兽皮当衣物。开始有埋葬死者的习俗。原始宗教萌发。
■晚期智人,距今5万年前-1万年前之间
晚期智人化石发现于五大洲。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没有多大差别。脑容量平均在1400毫升。
晚期智人的化石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晚期智人的区域性体质形态特征,就是指具有不同肤色、发型、体毛和胡须等外在特征的人类地域集团。这就是所谓的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
■大约在1万年前,现代人类诞生。
■有了现代人类,真正开始人类的历史。
二、史前时代分期
●血缘家族
●氏族公社
第二节史前时代的婚姻形态与社会组织
一、原始群
●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人的时代是原始群时代。使用棍棒的猿群。
●群的结合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自发组织。
●无限制的性取向和性结合。男女杂乱交合,没有家庭组织。
二、血缘家族
■实行血缘群婚的群体组织被称为血缘家族。在原始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依据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三、族外群婚和氏族公社的产生
■最典型的族外群婚形式是“普那路亚婚”(Punaluan Marriage )
■氏族,也称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史前时代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早期智人阶段。
■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墓地。
■实行原始共产制。
■日常事务由酋长负责。最高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享有平等表决权。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形成了完整的氏族制度组织。
■氏族制度经历了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两个发展阶段。
■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是通过新的婚姻和家庭形式而实现的。
■人类的婚姻由族外群婚发展为对偶婚,再到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态。
■对偶婚,是原始社会由族外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婚姻形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