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读后感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章名称: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尹继志
杂志名称:《武汉金融》,2008年第7期
小组:屈展1007030112 乔怡恒1007020201
分工:屈展: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阅读分析整理、讨论总结、书写排版读后感
乔怡恒: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讨论总结
浅谈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这篇论文结构清晰,内容易懂。

作者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了央行的独立性状况,第二部分通过实证分析写央行独立性对我国物价波动的思考,第三部分继而给出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以保持物价稳定的政策建议。

文章既注重了理论研究又加上了实践证明,有理有据,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日益提高,但中央银行权力的行使,仍在许多方面受到制约。

我国近三十年来物价频繁波动,与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着一定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物价水平的稳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本篇读后感也为使得结构清晰条理清楚,采取擷摘型加感发型方式,跟随作者的思路对文章归纳整理进一步探究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浅见,经过讨论在最后写下了总结与对自己的启发。

一:央行独立性状况
198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以法规的形式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中央银行的地位。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条例》,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修订,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做出确认。

1.在人事独立性方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但对其任职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

虽然法律了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开展业务过程中,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从行政地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部级机关。

另外,该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把金融宏观调控这样重大而艰巨的工作压在一个人的肩上,只能听命于政府,必然导致中国人民银行对政府的高度依附性。

2.在经济独立性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贷款。

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出纳和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的局面,经济独立性有了明显增强。

3.在政策独立性方面
1997年成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议事机构,没有货币政策最终决策权。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务院的行政隶属和制定货币政策权力的有限性,使得其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实施其保持币值稳定的制动作用。

蔡志刚(2004年)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明显上升。

独立性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明确了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不再对财政透支、中央银行拥有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

而在中央银行的人事任免、决策方式和决策权力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伏润民(2004)也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指数从1986年的2点上升到1995年的6点。

其中,经济独立性由1点上升到4点,而政治独立性(人事独立性和政策独立性)的变化较小,只从1点上升到2点。

从总的来说,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思考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4—1985年,主要是由经济过热和财政过大引起的。

第二次通货膨胀在1988—1989年,主要是由投资过热和消费膨胀引起的。

第三次通货膨胀起于1993—1994年,主要是由投资需求膨胀和贷款超量发放引起的。

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则是由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和执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购入外汇,基础货币则被动投放,外汇占款成为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在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下,大量国际资本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入中国,兑换成人民币后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先是推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上升,继而又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

2007年物价涨幅从年初的2%上升到年底的6.5%,全年达到4.8%。

2008年上半年物价涨幅达8%左右。

包括今年(2001年)3月份的CPI为5.4%,4月份的CPI为5.3%。

作者通过1980-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走势图,其中通货膨胀率在2000年以前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表示,2001—2007年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示,展现了物价不稳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央银行在处理通货膨胀问题上独立性较差。

虽然《中国人民和法》的颁布使我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过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是会因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各种制约,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经常面临社会各界的压力,干扰了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以保持物价稳定的政策建议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下,国民经济才能得到稳定健康发展,而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保持物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保持物价水平的长期稳定,作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一步理顺中央银行和财政的关系,增强中央银行经济独立性
2.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地位,增强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
3.明确授权中央银行自主实施货币政策,使其拥有充分的工具独立性
4.实行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制,使中央银行集中精力稳定物价
而我们通过阅读了更多的文献资料,及对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制等专业术语的探究,对作者给出的建议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补充。

在实行目标制之前首先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物价稳定应该成为首要目标,避免为中央银行推脱责任留下借口。

2. 应该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应由目前的咨询议事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并通过规范的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决策。

3. 把达标的职责(权力在中央银行)与计量目标变量的职责(权力在统计部门)分开,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绝不能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组成单位,以保证统计数字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 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理论上,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所以,为了避免政府对于中央银行的政治压力造成的通货膨胀倾向的货币政策,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相对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降低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和幅度。

2. 在实践中,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法律框架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或币值,并赋予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3.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机构,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过渡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权限与独立性,使其相对独立于其他政府机构,减少货币政策的政治色彩,以便使其作为反通货膨胀的斗士更具战斗力。

只有这样通货膨胀才能得到有效治理,宏观经济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二):启示
1.任何思想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任何理论都有它坚实的微观基础。

理论研究工作者在研究时要澄清其前提——社会历史背景和微观基础的中外差异,并在比较中发展出能够解释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而才有可能设计出指导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改造取向的制度方案。

2.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在研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时,既要看到其名义独立性(法律独立性),更要看到其所拥有的实际独立性。

3.海纳百川,融会贯通。

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时都应该广泛阅读。

任何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丰富自己。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