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讲义

统计学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讲义
统计学实验(实验一、实验二)讲义

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实验

指导教师:叶勇

专业班级: 14信管__

学生姓名: __安琪___ _

学生学号:2014033109_____

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依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并用次数分布表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以及向上、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 并绘制直方图、折线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2.已知2001-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表2-16所示。 学生 实验 心得 要求:(1)依据2001-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2)依据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绘制环形图和圆形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3.计算以下数据的指标数据 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4.一家食品公司,每天大约生产袋装食品若干,按规定每袋的重量应为100g。为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该企业质检部门采用抽样技术,每天抽取一定数量的食品,以分析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现从某一天生产的一批食品8000袋中随机抽取了25袋(不重复抽样),测得它们的重量分别为: 学生实验心得 101 103 102 95 100 102 105 已知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为100g。试估计该批产品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基础(贾俊平)课后简答题 第一章 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分类统计。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 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 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 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根据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否可数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的范围能够明 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比如,由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就是有限总 体,一批待检验的灯泡也是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是指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 数的。例如,在科学试验中,每一个试验数据可以看作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

应用统计学实验导书

应用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统计实验一MINITAB的基本操作、描述统计与区间估计 班级专业:工业工程10-2班姓名:裴琦斐学号:01100303 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MINITAB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MINITAB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 2. 熟悉MINITAB用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3. 会用MINITAB求密度函数值、分布函数值、随机变量分布的上下侧分位数; 4. 会用MINITAB进行参数区间估计. 二、实验准备 1. 参阅教材《工程统计学》P241~P246; 2. 采用的命令: 统计(S)>基本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统计(S)>图表>直方图; 图表>柱状图; 计算> 概率分布> 二项/ 正态/ F / t; 统计(S)>基本统计量> 1 Z单样本; 统计(S)>基本统计量> 1 T单样本等. 三、实验内容 1.测量100株玉米的单株产量(单位:百克),记录如下100个数据. 4.5 3.3 2.7 3.2 2.9 3.0 3.8 4.1 2.6 3.3 2.0 2.9 3.1 3.4 3.3 4.0 1.6 1.7 5.0 2.8 3.7 3.5 3.9 3.8 3.5 2.6 2.7 3.8 3.6 3.8 3.5 2.5 2.8 2.2 3.2 3.0 2.9 4.8 3.0 1.6 2.5 2.0 2.5 2.4 2.9 5.0 2.3 4.4 3.9 3.8 3.4 3.3 3.9 2.4 2.6 3.4 2.3 3.2 1.8 3.9 3.0 2.5 4.7 3.3 4.0 2.1 3.5 3.1 3.0 2.8 2.7 2.5 2.1 3.0 2.4 3.5 3.9 3.8 3.0 4.6 1.5 4.0 1.8 1.5 4.3 2.4 2.3 3.3 3.4 3.6 3.4 3.5 4.0 2.3 3.4 3.7 1.9 3.9 4.0 3.4 ①请求出以下统计量: 样本数,平均值,中位数,截尾平均数,样本标准差, 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第1、3个四分位数; ②求出频率与频数分布; ③作出以上数据的频率直方图. 2. 产生一个F(20,10)分布,并画出其图形. 3. 用MINITAB菜单命令求χ2(9)分布的双侧0.05分位数. 4. 设鱼被汞污染后,鱼的组织中含汞量X~N(μ, σ 2),从一批鱼中随机地抽出6条进行检验, 测得鱼组织的含汞量(ppm)为:2.06,1.93,2.12,2.16,1.98,1.95, (1) 求这一批鱼的组织中平均含汞量的点估计值; (2) 根据以往历史资料知道σ=0.10,以95%的置信水平,求这一批鱼的组织中平均含汞量 的范围;

统计学实验报告2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时间数列分析实验(验证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掌握移动平均数、自变量为时间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直线趋势方程拟合)以及时间数列的图示分析法。 二、实验内容及具体要求 1.实验内容:

2.具体要求: (1)利用Excel计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额的相关系数,并说明两者的相关程度; (2)拟合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额的直线趋势方程; (3)根据历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利用Excel计算其移动平均序列,绘制移动平均线(在计算移动平均数时,采用3项移动平均法和5项移动平均法); (4)根据历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利用Excel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趋势方程。 三、实验步骤: 1、利用Excel计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额的相关系数,并说明两者的相关程度 (1)将图中表格复制粘贴至新的工作表中 (2)在数据一栏选择数据分析中的相关系数,并按照下图填写输入输出区域,分组方式选择逐列 (3)单击确定得到相关系数0.86 (4)得出结论,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额呈现正相关关系 2、拟合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与利润额的直线趋势方程 (1)在表格中选择“插入”,选择“XY散点图”,选择“带

数据和直线标记的散点图”,然后点击“选择数据”,按照下图图表数据区域填入 (2)点击编辑,输入下图数据 (3)点击确定,得到结果 (4)整理直线趋势图,在图左方和下方添加文本框,分别写入“利润”、“产品销售收入”得到直线趋势图:

3、根据历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利用Excel计算其移动平均序列,绘制移动平均线(在计算移动平均数时,采用3项移动平均法和5项移动平均法) (1)在表格中新增两列内容“3年移动平均数”、“5年移动平均数” (2)在数据分析中选择“移动平均”,输入区域选择年份和销售收入两列,间隔为3,输出区域选择$D$2,勾选图表输出 (3)单击确定,得到 (4)重复上面操作,间隔改为5,输出区域为$E$2,单击确定,得到结果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Excell抽样 一、实验题目 某车间现有同型号的车床120部,检察员从中随机抽取由12部车床构成一个样本。请拟定抽样方式,确定样本单位。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给车床编号 从1到120依次给每部车床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 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Excell; 2、依次将车床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1:$L$12的不同单元格中; 3、单击“工具”菜单; 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 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 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12; 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A$14; 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三、实验结果 用Excell从该120部车床中随机抽出的一个样本中各单位的编号依次为:79 71 13 41

72 81 21 54 73 88 16 84 实验二用Excell画直方图 一、实验题目 某工厂的劳资部门为了研究该厂工人工人的收入情况,首先收集了30名工人的工作资料,下面为工资数值。 530535490420480475 420495485620525530 550470515530535555 455595530505600505 550435425530525610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 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2:$F$6,在接收区域输入$D$9:$D$15; 第三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 第四步:选择图表输出,可以得到直方图;选择累计百分率,系统将在直方图上添加累积频率折线;选择柏拉图,可得到按降序排列的直方图;

应用统计学实验二

实验二:方差分析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和思想,要能够应用这种方法对一组观测数据的 均值和总体均值进行统计假设检验。 2.能够解释T检验的输出结果中各个统计量的统计含义和实际意义。 3.熟练使用SPSS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过程对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有差异 进行假设检验,根据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的结果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做出 综合判断和解释。 【实验内容】 ⒈使用某种新测量方法测量水域水样中的caco3的含量的观测值样本数据。其中11个观测样本表示11次重复测定,每一个观测值表示水样中的caco3含量的观测值。假定该水域的caco3含量真值已知为20.7mg/L,请检验新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均值是否偏高,从而评价该测量方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使用某医学调查机构测得的某克山病区11例急性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成年人的血磷值(X,mg%),group变量表示样本所属的组别,患病者组别为“1”,健康人的值为“2”.本次实验通过方差分析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3.根据一组临床试验资料,该试验以84例接受心血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患者急性肾衰,为病例组;42例未患急性肾衰,为对照组。试对数据中的变量“los(住院天数)”按有无急性肾衰,以分组变量“ type(病例/对照)”进行分析。 4.从某厂第一季度生产的两批同型号的电子元件中分别抽取了15个和20个样品测量电阻,以判断各批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按质量规定合格元件额定电阻为0.14欧姆。根据这两批元件抽检的样本的电阻测量值,用T检验过程检验,这两批产品是否合乎质量要求。(选做) 【实验数据】 ⒈shuiyang.sav 2. keshanbing.sav 3.kidney.sav 4.数据如下 样品电阻测量值

统计学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知识竞赛题目 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必答题 1. 欲研究广东省 6 岁儿童的身高情况, 在广东省随机抽取了 200 名 6 岁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为例说明同质、变异、总体与样本这几个概念。 答:同质体现在同为广东省、同为 6 岁儿童,变异体现在 200 名儿童的身高不同。 总体是指所有广东省 6 岁儿童,样本为 200 名 6 岁儿童。 2.卫生统计工作中的统计资料主要的来源有哪些 答:①统计报表。②经常性工作记录。③专题调查或实验。 3.简述统计工作全过程的四个步骤。 答: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4.试举例说明常见的三种资料类型。 答:(1).计量或测量或数值资料,如身高、体重等。 (2).计数或分类资料,如性别、血型等。 (3).等级资料,如尿蛋白含量-、+、++、+++、…。 5. 统计学上的变异、变量、变量值是指什么 答:变异:每个观察个体之间的测量指标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 表示个体某种变异特征的量为变量。 变量值:对变量的测得值为变量值。 6. 简述编制频数表的步骤与要点。 答:(1)找出最大和最小值,计算极差。 (2)确定组距和列出分组计划: 第一组应包括最小值;最末组应包括最大值,并闭口。 (3)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得到各组频数。

7.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一般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常用描述平均水平的平均数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算术均数适合:对称资料,最好是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几何均数适合:经对数转换后近似对称分布的原始变量,常用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指标。中位数适合:数据非对称分布、分布不清楚或开口资料的情形。 8. 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差别大小)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常见的几种描述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或全距,四分位数差距,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极差适合:数据分布非对称的情形。 四分位数差距适合:数据分布非对称的情形。 方差与标准差适合: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能充分利用全部个体的信息。 变异系数适用:当比较两资料的变异程度大小时,如果变量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较大时,直接比较无可比性,适用变异系数比较。 9. 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答: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用表、图和数字的形式概括原始资料的主要信息。 表:详细、精确。图:直观。指标:综合性好。 10.简述变异系数的适用条件。 答:变异系数适用于变量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较大时,直接比较无可比性,适用变异系数比较。 11. 怎样正确描述一组计量资料 答:(1).根据分布类型选择指标。 (2).正态分布资料选用均数与标准差,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选用几何均数,一般偏态分布资料

应用统计学实验三讲评

实验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基本含义,理解相关系数在线性分析中的 作用。 2.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相关分析方法的结果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下比较可靠的结论。 3.能够运用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理解最小二乘法的计 算步骤。分析多个变量对一个变量的影响。 【实验内容】 ⒈对15位被调查的学生4门成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科成绩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结论:由相关系数看,英语成绩与数学、物理、工程技术成绩之间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普遍较低且显着性> 0.05,说明文理科学习有一定差异。数学与物理(r = 0.777,显著性 = 0.001 < 0.01)、物理与工程技术(r = 0.663, 显著性 = 0.007 < 0.01)、数学与工程技术(r = 0.569, 显著性 = 0.027 < 0.05)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 2.使用某地29名13岁男童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的实测数据。数据中X1表示身高(CM)、X2表示体重(KG)、Y表示肺活量(L)。实验内容是在体重被控制时(即体重固定时),计算身高与肺活量的偏相关系数,并做相关性的统计检验。 结论:不控制体重时,身高与肺活量相关系数为0.603,显著性水平 P=0.001,小于0.05,两者相关关系显著。控制体重时,身高与肺活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081,显著性水平=0.682 > 0.05,两者相关系数不显著。因此,通过偏相关分析,我们否定在普通相关下得到的身高与肺活量有显著关系的结论,即身高与肺活量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 当两个变量(X1, Y)还受其他变量(X2)影响时,用一般的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在数值上可能相差很大,有时甚至符号都可能相反,一般偏相关系数更能反映现象之间的真实关系。

统计学excel实验答案(版)

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用Excel搜集与整理数据 用Excel搜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础性环节,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以抽样调查最有代表性。在抽样调查中,为保证抽样的随机性,需要取得随机数字,所以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用Excel生成随机数字并进行抽样的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Excel进行实习前,电脑中的Excel需要完全安装,所以部分同学电脑中的office软件需要重新安装,否则实习无法正常进行。本书中例题全部用Excel2007完成。 使用Excel进行抽样,首先要对各个总体单位进行编号,编号可以按随机原则,也可以按有关标志或无关标志,具体可参见本书有关抽样的章节,编号后,将编号输入工作表。 1.我们假定统计总体有200个总体单位,总体单位的编号从1到200,输入工作表后如图10-1所示: 图10-1 总体各单位编号表 各总体单位的编号输入完成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3,单击工具菜单,若无数据分析选项,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库,便可出现数据分

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7,点击左上角Office标志图标,Excel选项,加载项,在下面的管理下拉列表中选择“Excel加载项”,转到,勾选“分析工具库”,确定。),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选择抽样。如图10-2所示。 图10-2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二步:单击抽样选项,确定后弹出抽样对话框。如图10-3: 图10-3 抽样对话框 第三步: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总体单位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在本例是$A$1:$J$2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至J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为标志项(横行标题或纵列标题),可单击标志复选框。 第四步:选择“随机模式”,样本数为10。 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 “周期”模式即所谓的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采用这种抽样方法,需将总体单位数除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的周期间隔。如我们要在2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10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20;如果在2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24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8

应用统计实验三

应用统计实验三练习题 练习题1 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用于复习的时间(单位:h)和考试分数(单位:分)之间是否有关系?为研究这一问题,一位研究者抽取了由8名学生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得到的数据如下: 复习时间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 考试分数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 要求:(此题需要带入相关系数公式算) 1.绘制复习时间和考试分数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5分) 散点图显示复习时间和考试分数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2.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10分)

公式和SPSS结果都得出其相关系数是0.862大于0.8,所以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是高度相关. 练习题2 随机抽取10家航空公司,对其最近一年的航班正点率和顾客投诉次数进行了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航空公司编号航班正点率(%)投诉次数(次) 1 81.8 21 2 76.6 58 3 76.6 85 4 75.7 68 5 73.8 74 6 72.2 93 7 71.2 72 8 70.8 122 9 91.4 18 10 68.5 125 要求: 1.绘制散点图,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5分)

散点图显示,航班正点率与顾客投诉次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2. 用航班正点率作自变量,顾客投诉次数作因变量,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意义。(要求用回归系数公式计算)(10分)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430.189 72.155 5.962 .000 正点率 -4.701 .948 -.869 -4.959 .001 a. 因变量: 投诉次数 计算可得,估计的回归方程为x y 701.4189.430?-=。回归系数70062.4?1-=β表示航班正点率每增加一个单位(1%),顾 客投诉次数平均减少4.7次。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统计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 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第二章思考题 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

统计学Excel实验二资料

统计学E x c e l实验二

实验二应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利用Excel可以计算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各种综合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计算 现以下表的数据资料为例,利用Excel对分配数列进行相对指标的计算(要求: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利用Excel计算各种相对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计算工作表。根据资料可以计算的相对指标有各产业比重指标、比例指标、人均产值强度指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指标等。计算工作表样式如图表所示。 第二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在B7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4/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7单元格。 第三步,计算第二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在B8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5/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8单元格。 第四步,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在B9单元格中输入计算结构相对指标的公式“=B6/B3”,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9单元格。

第五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在B10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比例相对指标的公式“=B4/B5”,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0单元格。 第六步,计算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在B11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比例相对指标的公式“=B4/B6”,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1单元格。 第七步,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在B12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公式“=B3/B2”确认后,向右填充到C12单元格。

第八步,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C13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动态相对指标的公式“=(C3-B3)/B3”. 第九步,调整表格数据小数位数及边框线。 计算结果如下: 二、平均指标的计算 现以下表的数据资料为例,说明如何利用Excel进行绝对娄分配数列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要求:分别用职工人数和职工人数比重作权数,计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按月份工资分组职工人数(人)组中值(元)各组工资总额(元) 750以下10 650 6500 750~950 25 850 21250 950~1150 50 1050 52500 1150~1350 70 1250 87500 1350~1550 35 1450 50750 1550~1750 20 1650 33000

统计学答案

1题:“平均数±标准差”是用来表达呈正态分布的资料,说明其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标准差大于平均数,有的甚至是平均数的4倍,基本上可以认为此资料服从偏态分布,不适合用正态分布法说明此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应该选用中位数,描述其分散趋势应该选用四分位数间距,其形式为“M(QR)”,M代表中位数,QR代表四分位数间距,QR= Q3 –Q1,由第3四分位数减第1四分位数得来。由于没有原始数据,故只能解释一下。 2题:此实验涉及三个因素,分别为时间、“缺氧与否”和“中毒与否”,后两个因素的水平组合形成表格第一列的四个实验组,因而本资料的实验设计类型应属于三因素析因设计,三因素各水平的组合形成4×2×2=16个实验条件,如果每个实验条件下重复做6次实验,那么总共需要做16×6=96次实验。然而原作者没有按照与此实验设计相匹配的表格(见表2.14)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只在以上10个实验点上做了实验,这样不能很好地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实验效应,只能错误地选择其他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出与实验设计相匹配的表格,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独立重复实验,并把测定的数据对应地填在表内,这对合理选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是极为有利的。 3.此实验涉及两个因素,即“激素用与否”和“补骨1号用与否”,如果这两个因素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着交互作用,则第三组的效应就包括激素的效应,补骨1号的效应,以及它们共同作用的效应,本实验只安排了激素组,并没有安排单用补骨1号组,因而在实际分析时就不能将两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的效应反映出来,而有可能将其交互作用的效应归结为单用补骨1号的效应。应再安排一组单用补骨1号组,这样就有四个组,为两个因素各有两个水平的四种组合,这样的设计类型为两因素析因设计,不仅可以分析出各因素单独的效应,而且可以分析出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的效应大小。 4.题本资料有四个实验组,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实验因素,一个因素是“是否患有糖尿病”,其有两个水平:是、否;另一个因素是“是否服用格列本脲”,其有两个水平:是、否。两个因素各有两个水平,它们互相组合,得到四个实验组,见表4.8。而本例单用组别来表示,掩盖了因素间各水平的组合关系,使人容易误认为是单因素四水平设计的定量资料。原作者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同样是错误的,因为t检验只能分析单组设计、配对设计和成组设计的资料,其只涉及一个因素,且这个因素最多只有两个水平。这种资料属于析因设计的定量资料,应该采用与其相对应的方差分析,可以分析出各因素及其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的效应来。如果在专业上三项指标需要同时考察,还应选用该设计下资料的多元方差分析。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2)

“统计学实验”课程实验报告课程编号:21090261K 课程序号:24 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 实验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成绩:

Ⅰ【实验编号】2014_2(数据的图表描述与描述性统计量) Ⅱ【实验内容】 A.第2章机上作业3 某投资者为了对沪深证券市场金融类上市公司有一个全面了解,对其34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行业细分、现价等指标整理成如下表格形式: 表2.12 某日沪深金融类上市公司行业细分表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建立SPSS数据集。 (2)绘制金融业行业细分频数分布表、条形图、饼形图。 (3)制作公司现价的频数分布茎叶图、直方图与盒形图。 B.(第2章机上作业6) 为了解和掌握商品广告次数与商品销售额的关联性,某商场记录了10个星期里面广告次数与销售额数据: 表2.13 10个星期里面的广告次数与销售额

要求:绘制散点图,并观察广告次数与销售额两者之间的关系。 C.(第3章机上作业7) 下表是一组大学生外出就餐的月费用样本数据: 表3.14 25名大学生外出吃饭的月费用 253 101 245 467 131 0 225 80 113 69 198 95 129 124 11 178 104 161 0 118 151 55 152 134 169 要求: (1)计算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确定上下四分位数。 (3)计算极差和四分位差。 (4)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Ⅲ【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应包括的内容:SPSS主要操作步骤的截屏、主要输出结果的截屏以及必要的分析与结论) Ⅳ【教师评定成绩】

数理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理学院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 课程:数理统计学报告日期: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样本数据推断储户总体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为2000元。并 求置信区间(自己确定置信水平)。检验城镇储户与农村储户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无显著差异。 2.利用样本数据推断保险公司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员工比例小于等 于0.8. 3.利用样本数据检验减肥茶是否有明显的减肥作用。 二.实验要求 1.学会用spss比较均值,并求出置信区间. 三.实验内容 (一)利用样本数据推断储户总体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为2000元。并求置信区间(自己确定置信水平)。检验城镇储户与农村储户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无显著差异。 1、用spss软件打开所给文件“居民储蓄调查数据(存款)”。 2、在数据视图界面点击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把题目要求的“存取款金额[a5]”加入到检验变量中,在检验值处填2000(如图所示)。

点击粘贴,会得到一串代码如下: DATASET ACTIV ATE 数据集1. T-TEST /TESTV AL=2000 /MISSING=ANALYSIS /V ARIABLES=a5 /CRITERIA=CI(.95). 点击运行->全部,就能得到所求“样本数据推断储户总体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为2000元。并求置信区间(自己确定置信水平)。”的结果(如图所示)。 3、回到数据视图界面,点击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按要求把“存取款金额[a5]”加入到检验变量中,把户口[a13]加入到变量中。根据变量视图中a13的值标签显示1=“城镇户口”,2=“农村户口”(如图所示) 所以在把户口[a13]加入到变量中之后点击定义组,在使用指定值处分别填“1”,“2”(如图所示)。 最后点击确定,得到所求“检验城镇储户与农村储户一次平均存款金额是否无显著差异。”的结果(如图所示)。 (二)利用样本数据推断保险公司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员工比例小于等于0.8。 1、用spss软件打开所给文件“参数检验(各保险公司人员构成情况(1999年))”。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0≠β《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复习题目1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 位、 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 84.32 1,05.0=χ) 。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 依变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 处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 的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 12 ν α χχ-<或 2 ,22ν αχχ>;对于C H ≥2 0σ:,其否定区间为2,12 ναχχ -<;而对于C H ≤2 0σ:,其 否定区间为2 ,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统计学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三、四)

统计学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三、四)

————————————————————————————————作者:————————————————————————————————日期:

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实验 指导教师:叶勇 专业班级: 14信管__ 学生姓名: __安琪___ _ 学生学号:2014033109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 项目 实验三统计数据的描述实验四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测定 实验 日期 2016.5.3 实验地点80608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各种描述统计指标对应的函数 2、掌握运用“描述统计”工具进行描述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能进行解释 3、掌握测定长期直线趋势的方法 4、掌握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 实验内容1、《统计学实验》教材第三章第(1)题。 2、联合食品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支付方式和金额,作了抽样调查并得到100个客户的样本资料如下: 现金支付个人支票信用卡支付现金支付个人支票信用卡支付 7.40 27.60 50.30 5.80 52.87 69.77 5.51 30.60 33.76 20.48 78.16 48.11 4.75 41.58 2 5.57 1 6.28 25.96 15.10 36.09 46.42 15.57 31.07 8.81 2.67 46.13 6.93 35.38 1.85 34.67 14.44 7.17 58.11 7.41 58.64 43.79 11.54 49.21 11.77 57.59 19.78 13.09 31.74 12.07 43.14 52.35 16.69 50.58 9.00 21.11 52.63 7.02 59.78 5.98 52.04 57.55 18.09 72.46 7.88 18.77 27.66 2.44 37.94 5.91 42.83 44.53 1.09 42.69 3.65 55.40 26.91 2.96 41.10 14.28 48.95 55.21 11.17 40.51 1.27 36.48 54.19 16.38 37.20 2.87 51.66 22.59 8.85 54.84 4.34 28.58 53.32 7.22 58.75 3.31 35.89 26.57 17.87 15.07 39.55 27.89 69.22 要求: (1)利用公式法计算各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金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利用“描述统计”工具计算各种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金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简要的解释。 3、某大学的学生为了了解该校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随机抽取了30名女生和30名男生,数据见 下表。 性别 每周使用 电脑时间 其中上 网时间 使用电 脑用途 性别 每周使用 电脑时间 其中上 网时间 使用电 脑用途女20 20 CE 男 5 3.5 ACE 女8 6 CDE 男30 10 ABCE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讲课稿

[标签:标题] 篇一: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 为期半个学期的统计学实验就要结束了,这段以来我们主要通过exc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抽样分析,方差分析等。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真正地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也有很多体会。 统计学是比较难的一个学科,作为工商专业的一名学生,统计学对于我们又是相当的重要。因此,每次实验课我都坚持按时到实验室,试验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然后自己独立操作数遍,不懂的问题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有时也跟同学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几次实验课下来,我感觉我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可见统计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显得相当必要,为以后进入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也为多掌握一门学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几次的实验课,我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个人是理科出来的,对这种数理类的课程本来就很感兴趣,经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操作更加加深了我的兴趣。每次做实验后回来,我还会不定时再独立操作几次为了不忘记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加深我的记忆。根据记忆曲线的理论,学而时习之才能保证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以及掌握更久的掌握。就拿最近一次实验来说吧,我们做的是“平均发展速度”的问题,这是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但是放到软件上进行操作就会变得麻烦,书本上只是直接给我们列出了公式,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和意义我了解的还不够多,在做实验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问题。不奇怪的是这次试验好多人也都是不明白,操作不好,不像以前几次试验老师讲完我们就差不多掌握了,但是这次似乎遇到了大麻烦,因为内容比较多又是一些没接触过的东西。我个人感觉最有挑战性也最有意思的就是编辑公式,这个东西必须认真听认真看,稍微走神就会什么都不知道,很显然刚开始我是遇到了麻烦。还好在老师的再次讲解下我终于大致明白了。回到寝室立马独自专研了好久,到现在才算没什么问题了。 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文科专业来说,能有操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真正利用好这些难得的机会,对我们的大学生涯有很大意义。不仅是学习上,能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我感觉更大的意义是对以后人生路的作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理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书呆子,问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求做一次就傻了眼。这肯定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学校的设施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很少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得到的好处会大于他自身的价值很多倍。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要做出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这就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不知觉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以后的工作学习我们再把这些应用于工作学习,肯定会很少被挫 折和浮躁打败,因为统计的实验已经告知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方能做出好的结果,方能正确的做好一件事。 最后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操作,老师总是最无私最和蔼的人,我一定努力学习,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 篇二:统计学实验报告与总结

统计学实验一

川农学生节约用电用水情况调查方案设计1.调查目的及背景: 电能是我国高校的主要能耗之一。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摇篮,管理好能源、开展节能活动不仅仅是节约几度电、几吨水、几吨煤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的大问题。节能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我们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用水用电情况后,才可以采取各种相应的有效措施和领先的管理模式来节约能源。 另外,学生宿舍也有许多不必要用电。高校学生宿舍用电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学生正常生活用电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加强管理,杜绝浪费。定期给学生一定量的免费基础用电,保证日常照明生活用电;学生使用电脑等其它电器,超出电量自行购买。但如今大家节电意识都不强,常常不随手关灯,出门也把电脑开着,这样就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耗能。通过调查学生用水用电情况就了解学生节水节电情况和浪费水电的情况,进而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定。 2.调查对象: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在校学生 3.调查项目: 1.学生用电用水的具体情况 2.学生有无节水节电的意识 3.学生对用水用电的建议 附件 1.你的性别? () A 、男 B、女 2.您目前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专业所属院是() A.商学院 B.旅游学院 C.土木工程学院 D.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4.你所在宿舍平均每学期超出的电费的金额为() A、不需要,没学期都够用 B、10元以内 C、10——50元 D、50——100元 E、100元以上 5.您对节水节电的真实态度() A、交一样钱,不用白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