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脊柱结核手术方式,用药方法,脊柱稳定性对脊柱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7例脊柱结核进行术后随访。结果随访96例,痊愈90例,治愈率93.7%。复发6例,复发率6.3%,经二次病清术痊愈。结论手术时机适当,抗结核治疗方案合理,术前要考虑脊柱结核术后脊柱的稳定性,能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7例中,男50例,女57例,年龄2~68岁,平均33岁,病程1.5个月~6年,平均病程

2.5年,其中颈椎结核5例,胸椎结核31例,胸腰段9例,腰椎51例,腰,骶,8例,脊椎多节段3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107病例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术式:

①对脊椎结核有椎体破坏形成死骨及寒性脓肿,无脊髓受压症状者,可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或病清植骨术治疗。一般腰椎结核较多,占51例,因为腰椎椎管较宽敞,且腰,椎体下缘水平以下为马尾神经,不易致瘫,术后卧床半年,抗结核药物治疗一年半即可。②对脊椎结核既有椎体破坏又有脊髓受压改变,即肢体肌力减弱、感觉障碍平面出现、尿便失禁等导致不全瘫、全瘫或四肢瘫症状出现者采用侧前方减压、病清减压等,一般胸椎结核合并截瘫者较多,多采用的术式即侧前方减压术,出现四肢瘫者较少,多为严重的颈椎结核所致。③对无明显死骨及冷脓肿,病变局限,有的X线片仅见椎间隙窄,无神经根刺激症状的脊椎结核,可行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法。④对晚发瘫者,如彻底减压,切除骨嵴,可望改善功能。

2 结果

本组单纯病清术85例,病清前路植骨4例,病清后二期后路植骨5例,截瘫13例,早发瘫12例,晚发瘫1例,9例不全瘫均为胸椎结核所致,通过侧前方减压术全部恢复,4例全瘫大部分恢复,1例晚发瘫较术前双下肢灵活,二便功能改善,截瘫平面下降。107例中,随访96例,痊愈90例。治愈率93.7%。复发6例,复发率6.3%,经二次病清术痊愈。

3 讨论

在本组病例中腰椎和胸腰段发病率较高,在全部单纯结核中,多数为松质骨结核,松质骨易受侵犯。结核菌感染椎体后造成骨质坏死,早期可无症状或酸痛不适,此时坏死骨质未与周围健康骨质分离时,X线显示病变骨小梁模糊不清,呈磨砂玻璃样,继续发展,坏死骨质部分被吸收,便与周围形成了明显界限,X 线片出现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空洞,常可见到死骨影,如病变继续扩大,穿破椎体,

侵犯椎问盘及周围组织,造成椎体及间盘破坏。压缩产生脊柱后突畸形,脓液积聚可产生椎旁及流注脓肿。结核性脓肿无一般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剧烈反应,红热及疼痛不明显,称寒性脓肿,寒性脓肿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组成。在脊柱结核病灶中,除脓汁外,还有大量干酪样物质、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坏死间盘,病清时应一并清除,再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病灶可治愈。脊柱结核分边缘型、中央型、骨膜下型。其中边缘型以椎间隙窄、椎体邻缘及间盘破坏为主,中央型多以单一椎体破坏为主。多见于儿童。骨膜下型为脓汁流注,可侵蚀多个椎体导致多节段脊柱结核,形成的脓肿在颈椎多位于椎体前方,颈4以上病变可形成咽后壁脓肿,应经口腔排脓,胸椎位于椎体两侧,x片上呈梭形影,胸腰段结核寒性脓肿可为椎旁脓肿,也可为腰大肌脓肿,腰,骶,椎体结核可为腰大肌脓肿,也可为骶前脓肿,抗结核药物不易通过血运差的脓肿壁进入病灶。故脊柱结核病清术既清除脓肿壁及其内的死骨、病变间盘、干酪样物质,改善了血运,又使抗结核药物更易于进入病灶内杀菌,使病灶能够较快治愈。

脊柱结核用药方法:可选择下列抗结核治疗方案的一种。方案①:雷米封口服,复合利福平口服,吡嗪酰胺口服,乙胺丁醇口服。方案②:雷米封口服,复合利福平口服,吡嗪酰胺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方案③:雷米封口服,复合利福平口服,吡嗪酰胺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左克静脉滴注。方案④:雷米封口服,利福欣静脉滴注,吡嗪酰胺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方案⑤:雷米封口服,利福欣静脉滴注,吡嗪酰胺口服,乙胺丁醇口服,左克静脉滴注。方案⑥:雷米封口服,利福欣静脉滴注,吡嗪酰胺口服,链霉素肌内注射,左克静脉滴注。一旦确诊脊柱结核,入院后应先系统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为2周,尤其是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一般至少抗结核2周或更长时间,体温趋于正常,结核症状趋于稳定方可手术,否则易导致结核播散,尤其是体弱合并其他疾病的人。对肝功异常的患者可保肝治疗,暂停利福平等对肝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纠正至肝功正常可手术,对合并截瘫的患者为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可在抗结核治疗后尽早手术。只要全身情况允许,这样对肢体功能恢复有利。截瘫多是由脓肿等压迫所致。截瘫的时间越短,术后恢复越快,反之,术后恢复越慢,在脊柱结核中,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多因胸椎椎管较狭窄,脊髓易受压迫,而腰椎管的马尾神经耐受性要大,故腰椎结核并发截瘫相对少。同样,颈椎结核也易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截瘫的患者抗结核治疗可少于2周。

脊拄稳定性探讨:术后卧床制动一般为0.5年,如椎体破坏重者可卧床9个月至1年。有的卧床可带胸围、腰围,甚至卧石膏床,防止脊柱扭转。有的脊柱结核术后不稳定也可行二期后路植骨融合加强稳定。脊柱融合术作为一种永久性固定方法,较其他固定方法优越得多,即在椎板、棘突、关节突上植骨,优点是不接触病灶,植骨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局麻下可完成,融合范围应包括上、下各一个健椎,少了效果差,多了植骨承受杠杆力量增加,易发生植骨片骨折。为加强脊柱稳定,手术时可取前路植骨,要求病变相对稳定,无混合感染,病清要彻底,完全清除坏死骨质,坏死间盘,肉芽组织直至露出新鲜健康骨质创面方能植骨。植骨块一般取髂骨、肋骨,骨块要够大,不但要充填骨缺损,而且镶嵌要牢固,如条件允许可再加椎体钢板固定,更加强了稳定,对于椎体硬化,骨质疏松,病变累及3个椎体以上者,不易做椎间植骨,对脊柱稳定性差者,选择前路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显著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可减少患

者术后卧床制动时间,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