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的读书笔记3篇精选(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旧和思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两种母题,叶圣陶的这篇散文主题就是怀旧,由于身在他乡上海,这种时间上的怀旧与空间上的游子思乡又交织在了一畦畦,互相激荡,演化出流传的艺术精品。

《藕与莼菜》从故乡的两种食品入手,从吃藕而怀念起故乡,由藕而联想起莼菜,由这两种食品而联想起故乡的人,亲密的家人和知心的朋友,并在都市与乡村的对比中隐隐流露出赞美乡村、批判都市的意味,和返归自然与乡村的情感,令人联想起卢梭对“高尚的野蛮人”的赞叹与对现代文明病的批判。

艺术成就:叶圣陶的散文因文字平稳流畅、布局严谨有序而经常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藕与莼菜》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首先,讲究谋篇布局,结构缜密完整,重视结语。

从通篇结构来看,作者重视的是平实、严谨,一如作者本人,不图奇巧,但求坚稳,以“法度”为文,不曾自命“特殊的天才”,没有展示他对新法度的创造,却自然而然地因题定序,缘事定体。

《藕与莼菜》开篇扣题,“与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而怀念起故乡来了”,以藕及乡,由乡及藕,再由故乡的藕写到城里的藕,由藕联想到莼菜,由故乡的食物联想到故乡的人,将怀乡之情层层渲染,末了一句“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得故乡了”,迎面撒开思绪之网,一网收住了藕与莼菜,乃至故乡人、故乡景,紧紧系于一个“所恋”上,尽含怅然无奈,让全文在一声不曾发出的叹息中作罢,宛如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

其次,成功地运用了联想和对比的手法。

通过家乡与此地,往昔与今日的对比手法,作者表达出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离乡背土之后的隐微的感叹,同时将这种情绪无形地传染给了读者。

第三,风格朴实自然,宁静淡泊,语言流畅。

作家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事总能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和笔锋,使作品既不失之于浓艳,也不流于粗疏,总是恰到好处地在“凝重中保持着秀美”,善于以清淡娟秀的笔墨细腻地表达情感。

此文在选取表露思乡之情的角度上很有特点,与朋友喝酒时“忽而怀念起家乡来了”,过渡自然;“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在做了种种对比和铺垫之后,终于将隐在心底深处的强烈感情抒发出来,但直抒中间仍不乏其含蓄。

“向来不恋故乡”并非是作者初衷,故意这样写无非是要让“故乡可爱极了”一句产生更强烈深情的效果而已。

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所常有的欧化气味,十分讲究规范化,经得起推敲和咀嚼,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圣陶的散文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巧妙地用吃藕开始了整篇文章。

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的思念故乡啊,就吃藕这么点小事情就引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

然后,作者用回想给我们展示了故乡——美丽的小城边、弯弯的小河、一个个健康、朴实的藕民身姿,种着许多美丽可口的藕。

作者告诉我们故乡是美的,有丰富的藕,那里人很尊敬藕,感觉藕是一种神圣、洁白的化身。

每家每户都飘荡着这种清新、自然的滋味。

之后便做了一个对比,现在作者在外地,藕几乎是珍品,很少有新鲜、可口的藕。

这和故乡的藕有很大的不同,使得作者有些失落和伤心。

在故乡时时吃的藕,此时竟然一年不吃
一回。

好不容易吃了一次藕也不新鲜,可小孩子吃的津津有味的。

可见藕在那里是如此珍贵啊!这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在外的思乡之情。

接着,作者一个过渡句,想到了故乡的莼菜。

那在故乡春天能天天吃的东西竟在这儿不长吃,不上馆子就吃不到了!而在故乡的每条小河边,都能看见有小船盛满了莼菜,很方便就能吃到。

然后里面写无味的莼菜要用好汤衬托,故乡不就是这好汤吗?有了勤劳的老百姓、可口的藕、好吃的莼菜、美丽风景的烘衬才变得富有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的感觉。

离开生长地的藕和莼菜都面目全非,让作者不得不想起了故乡,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油然而升。

想念故乡的事,人,景,食,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对美好故乡的最好解释。

对,其实故乡只不过是抽象的词,就像作者所说的,恋故乡不是单纯的爱故乡,更是因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爱的家人,有故乡的事系着作者,才有如此浓厚的思念之情。

最后的结尾更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思念故乡事的心情,这思念伴随着作者去天涯海角。

其实整篇文章都很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浓浓的淳朴的感情之风贯穿全文,深深打动人心,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都想故乡了。

叶圣陶对故乡的怀念系于藕与莼菜,或者说是这两样东西勾起了他的故乡情.作者用简洁又精致的笔触,对普通的事物赋予了深情,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有些滋味无以言表,甘清爽口又余韵徐歇,是为至善,譬如佳藕与莼羹;有些思绪,似有还无又欲辨忘言,是为至纯,譬如初恋与乡情。

人生难免漂泊辗转。

于是乡之于人,便渐渐淡而又淡,几乎淹没在生活的艰辛之中了。

但“春蚕到死丝方尽”,乡之于人,却又如藕断而丝连,纵使相隔天涯,只要这根丝线被轻轻触碰,心便俶尔飞忽到乡之所在。

皆因乡有亲人与爱友,童年与回忆。

于是,这深浓的乡愁,便成了无味之味的游子最恋。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藕与莼菜》便充斥着这样一种似淡还浓的乡情。

何处无藕?何地无莼菜?但故乡的藕与莼菜确乎有着那么一种独特的韵味。

故乡的藕是随着新秋而来的,是伴着质朴、健美的乡亲而来的,是莹白如玉的珍品,也是遍及人家的常味。

叶先生怀念的,便不仅是莹白的玉节,也不是清甘甜美的口感,而是随之而至的故乡的情味,故乡的声色,故乡的人……于是确乎成了珍品,在上海果品铺中身价百倍,代价而沽的故乡佳藕,便因少了这一份乡情而使人无从欣羡。

于是从家乡辗转而来的藕节,虽已无形可赏,无味可品,却使叶先生忽而忆起故乡来。

忆起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情。

藕本是野蔌,而莼则是要盛在金瓯中慢慢品味的佳肴。

在上海,莼菜是要上馆子才能享用得到的美食。

而在故乡,它却是叶先生春日的家常便饭。

盈满了诗情画意的莼菜,因故乡的清新、自由、质朴而亲切,令人心醉。

这一秋一春中饱含了叶先生对故乡的爱恋。

叶先生的故乡原是小镇,远比不了上海这样大都市的繁华。

但故乡充满着自由与清新,充满着质朴与善良,充满着纯洁与诗意……这也是大都市的庸俗、污秽无法望其项背的。

于是,故乡的佳偶离乡而变成脑满肠肥的阔绰子弟的新食,由爽口甘美如幼女到干涩枯瘠如乞丐,便使叶先生恋着故乡了。

人皆有情,物我相依。

叶先生的乡愁,我们又何尝未有?远离亲朋,独在异地,莫说是故乡的佳味,便是偶尔飘忽于耳的一句乡音,也会让我泪盈于睫。

乡愁,是月圆之夜,游子杯中的残酒。

未必浓烈,但却醉人;乡愁,是秋风起处的落叶,翩飞倦舞,却终压心怀;乡愁,是雪后初晴,泥上的鸿爪之痕,鸿已远去,心却随行……
乡愁,是王维笔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遥忆;是王湾口中“归雁洛阳边”的怅惘;是流沙河床下曾鸣唱过的蟋蟀;是余光中泪眼中长长的海峡……
乡愁,是淡之又淡的一丝牵挂,是浓之又浓的一缕心魂;是心之所倚,是情之所牵,是魂之所系,是梦之所萦……
乡愁,是一曲无韵之歌,是一份无味之味的人间至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